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矿产资源型企业海外拓展的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天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1,20,共4页
矿产资源型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制约我国矿产资源企业海外拓展进程中面临主要问题,提出适合我国矿产资源企业海外拓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矿产资源型企业 海外拓展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中葡航海比较及中西文化交流
2
作者 石元蒙 《甘肃理论学刊》 2003年第2期62-66,共5页
 中西征服海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双方航行的背景、目的不一样,从而结局也不一样,随着葡人东来后贸易活动的开展,大批传教士借助往来于欧亚的大帆船,奔走于东西方之间,充当了传教骨干和文化使者,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中国 葡萄牙 文化交流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下载PDF
从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看中国银行业的“走出去”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芹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文章从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事件切入,分析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进行境外扩张途径,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两大主要方式,即海外自设分支机构、经营网络和通过并购快速取得海外金融机构资源。最后指出海外并购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国际... 文章从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事件切入,分析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进行境外扩张途径,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两大主要方式,即海外自设分支机构、经营网络和通过并购快速取得海外金融机构资源。最后指出海外并购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但要根据当地实际监管政策,适当采取自设分支机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收购 境外扩张
下载PDF
当前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动因分析
4
作者 熊忠 《企业技术开发》 2009年第7期111-113,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趋势下,中资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的"三部曲"后,国际化的渴望不断增强,逐步加速了海外扩张的步伐。文章以近年中资银行海外扩张数据为依据,指出了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特点,从多...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趋势下,中资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的"三部曲"后,国际化的渴望不断增强,逐步加速了海外扩张的步伐。文章以近年中资银行海外扩张数据为依据,指出了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特点,从多方面分析了当前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资银行 海外扩张 特点 动因分析
下载PDF
“新天定命运”论与美国的海外扩张
5
作者 喻冰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美国在建国后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长期都奉行一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然而到19世纪末,随着西进运动的完成和工业化的基本实现,为了寻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解决国内市场狭小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一种新的... 美国在建国后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长期都奉行一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然而到19世纪末,随着西进运动的完成和工业化的基本实现,为了寻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解决国内市场狭小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一种新的扩张主义思潮——"新天定命运"论应运而生。新天定命运论是一个内容十分庞杂的体系,主要包括种族优越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新边疆、海权论等社会思潮。由于这种理论迎合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欲望而受到他们热烈的吹捧,并一度成为美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旗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扩张 社会达尔文主义 新边疆 海权论
下载PDF
基于竞争优势架构的中韩跨国公司海外扩张动机比较研究
6
作者 戴万稳 陈晓燕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0,共5页
本文基于Porter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模型,就中韩跨国公司海外扩张活动的竞争优劣势和动机进行了系统的甄别,理清了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兴起及其海外扩张战略背后的特定逻辑。就中韩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动机而言,其间的相似点为均与本土市... 本文基于Porter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模型,就中韩跨国公司海外扩张活动的竞争优劣势和动机进行了系统的甄别,理清了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兴起及其海外扩张战略背后的特定逻辑。就中韩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动机而言,其间的相似点为均与本土市场自然资源的短缺、打造全球品牌形象以及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相关,不同之处在于韩国跨国公司海外扩张的动机中更多的是降低成本和市场渗透,在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动机中,考虑更多的则是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基于比较研究结果,本文对中国本土跨国公司海外扩张活动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跨国公司 海外扩张动机
原文传递
萨摩亚“共管”体制——19世纪末美英德一次失败的殖民合作
7
作者 王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13,共7页
18 8 9年 ,美、英、德三国召开解决萨摩亚危机的柏林会议 ,通过了《柏林总协定》 ,并在会后根据该协定在萨摩亚群岛建立起“共管”体制。该体制的建立是三国首次在海外殖民问题上进行合作尝试。“共管”体制运作初期 ,曾在客观上对萨摩... 18 8 9年 ,美、英、德三国召开解决萨摩亚危机的柏林会议 ,通过了《柏林总协定》 ,并在会后根据该协定在萨摩亚群岛建立起“共管”体制。该体制的建立是三国首次在海外殖民问题上进行合作尝试。“共管”体制运作初期 ,曾在客观上对萨摩亚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的一些致命缺陷最终导致其失败。随着“共管”体制被废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摩亚问题 《柏林总协定》 “共管”体制 殖民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