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厚煤层开采覆岩含水层破坏模拟:以准东大井矿区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根生 曾强 +1 位作者 赵龙辉 高坡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4-109,共6页
本文针对准东矿区巨厚煤层典型赋存特征,以大井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识别覆岩关键层及含水层,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大井矿区巨厚煤层开采覆岩力学模型,对不同开采方法覆岩含水层破坏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覆岩关键层分为... 本文针对准东矿区巨厚煤层典型赋存特征,以大井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识别覆岩关键层及含水层,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大井矿区巨厚煤层开采覆岩力学模型,对不同开采方法覆岩含水层破坏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覆岩关键层分为4层、覆岩含水层共2层;开采厚度相同时,大采高开采覆岩下沉量、裂隙带发育高度及开采对含水层的扰动影响均大于放顶煤开采;采高24m,推进长度为300m时,导水裂隙已发育至含水层Ⅱ;主关键层对覆岩位移、裂隙分布及开采对含水层的扰动影响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矿区 巨厚煤层开采 覆岩移动 含水层破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覆岩破坏传递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高博 郭文兵 +1 位作者 娄高中 马志宝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50,共7页
采动影响下覆岩破坏及导水裂缝带高度对于水体下采煤、保水采煤等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采动影响下覆岩破坏传递过程,并将其划分为传递发育阶段和终止阶段;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上覆岩层悬空完整和悬伸稳定力学模型,提出以极限悬空距和极... 采动影响下覆岩破坏及导水裂缝带高度对于水体下采煤、保水采煤等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采动影响下覆岩破坏传递过程,并将其划分为传递发育阶段和终止阶段;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上覆岩层悬空完整和悬伸稳定力学模型,提出以极限悬空距和极限悬伸距为判据用于判断每层岩层破坏情况,得出了计算导水裂缝带高度理论新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覆岩破坏传递模型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计算方法预计的导水裂缝带高度(158.8 m)与实测结果(150~170 m)吻合较好,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覆岩 导水裂缝带 覆岩破坏传递 力学模型 岩层移动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与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付国华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5期68-69,共2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运动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与控制,它不仅能够克服现有煤层开采覆岩工作面临的顺槽内错、外错布置方式的缺点,而且具有抓捕力大、动作灵活、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高... 本文主要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运动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与控制,它不仅能够克服现有煤层开采覆岩工作面临的顺槽内错、外错布置方式的缺点,而且具有抓捕力大、动作灵活、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高等优点。通过对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与控制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 煤层开采 覆岩运动 规律研究
下载PDF
弱黏结顶板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移动及矿压控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向阳 刘结高 涂敏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3-878,共6页
弱黏结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覆岩变形垮落及矿压显现特征对其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构建弱黏结顶板综放工作面散体拱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综放工作面覆岩结构动态演化机制,给出了弱黏结顶板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方法... 弱黏结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覆岩变形垮落及矿压显现特征对其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构建弱黏结顶板综放工作面散体拱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综放工作面覆岩结构动态演化机制,给出了弱黏结顶板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方法;并运用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弱黏结顶板厚煤层综放开采采场围岩变形破坏及应力分布演化特征,提出了覆岩散体拱结构的拉伸-压缩复合失稳、剪切失稳等失稳模式。工程实践表明,优化采放工艺能改善顶板受力环境,有效控制顶板变形破坏过程,降低矿压显现对工作面开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黏结顶板 厚煤层 综放开采 覆岩运动 矿压显现
原文传递
基于ABAQUS的煤层开采覆岩移动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迁 娄平 《矿业工程研究》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以司马矿1112工作面为例,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煤层采动后其上覆岩层的下沉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获得了煤层上覆岩层下沉移动特征,推进距离和覆岩最大下沉位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面不同采厚上覆岩层应力的变化特征.为保障煤层开... 以司马矿1112工作面为例,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煤层采动后其上覆岩层的下沉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获得了煤层上覆岩层下沉移动特征,推进距离和覆岩最大下沉位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面不同采厚上覆岩层应力的变化特征.为保障煤层开采的安全作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矿 数值模拟 覆岩移动 覆岩应力
下载PDF
考虑采空区压实度的端面顶板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广辉 张杨 +1 位作者 李鹤鹤 宋高峰 《陕西煤炭》 2024年第3期17-20,52,共5页
为研究不同采空区压实度条件下端面顶板稳定性,通过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高刚度和低刚度2个采空区数值模型,研究端面顶板下沉规律、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端面顶板塑性区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空区刚度为250 MPa时,开采前后直接顶下沉... 为研究不同采空区压实度条件下端面顶板稳定性,通过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高刚度和低刚度2个采空区数值模型,研究端面顶板下沉规律、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端面顶板塑性区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空区刚度为250 MPa时,开采前后直接顶下沉量最大值分别为90 mm和109 mm;当采空区刚度为600 MPa时,开采前后直接顶下沉量最大值分别为43 mm和74 mm;当采空区刚度由250 MPa增大至600 MPa时,工作面支承压力峰值由7.3 MPa降低为6.8 MPa;增大采空区刚度后,工作面端面顶板塑性区范围降低了44.3%。因此,有效提高采空区刚度能提高端面顶板稳定性,从而降低端面冒顶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冒顶 采空区 数值模拟 支承压力 覆岩移动
下载PDF
浅埋煤层群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海军 《陕西煤炭》 2022年第2期42-45,共4页
神南矿区各矿逐步进入煤层群开采,顶板矿压、漏风、突水、地表损害等问题凸显。针对红柳林煤矿4;号煤层(上煤层)与5;号煤层浅埋煤层群开采条件,通过现场实测和物理模拟,研究了红柳林煤矿浅埋煤层群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现场施工观测... 神南矿区各矿逐步进入煤层群开采,顶板矿压、漏风、突水、地表损害等问题凸显。针对红柳林煤矿4;号煤层(上煤层)与5;号煤层浅埋煤层群开采条件,通过现场实测和物理模拟,研究了红柳林煤矿浅埋煤层群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现场施工观测SK1和SK2钻孔,钻孔观测的平均冒采比为5.5。物理相似模拟和数值计算得出,4;号煤层工作面顶板冒落带高度为14.5~15.8 m,是采高的5.05~5.5倍;覆岩稳定后裂隙带高度91 m,为采高的31.7倍。5;号煤层工作面顶板冒落带高度为26.4 m,为采高的4.4倍;裂隙发育高度到达地表,约为采高的31.7倍。研究成果可以为红柳林煤矿煤层群高效绿色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群 导水裂隙带 覆岩运动 绿色开采
下载PDF
厚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移动与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建 亓佳利 李长青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6期139-143,154,共6页
厚层顶板的垮落常对综放工作面前方的煤岩体造成冲击,为防治厚煤层开采引发的冲击地压灾害,了解工作面开采的安全稳定性,利用FLAC^(3D)建立了李楼煤矿1301工作面三维采动模型,获得了随工作面推进覆岩移动与应力分布特征,理论计算了厚表... 厚层顶板的垮落常对综放工作面前方的煤岩体造成冲击,为防治厚煤层开采引发的冲击地压灾害,了解工作面开采的安全稳定性,利用FLAC^(3D)建立了李楼煤矿1301工作面三维采动模型,获得了随工作面推进覆岩移动与应力分布特征,理论计算了厚表土地层侧向支承压力,对回采面整体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运动随工作面的推进逐步向上发展,当工作面推采至400 m时,上覆岩层运动高度达到最大;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和应力的集中程度随工作面的推采逐渐增加,当工作面推采至工作面见方时,超前支承压力的应力达到60 MPa,应力的峰值距工作面的距离约为7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覆岩 移动 应力 分布
下载PDF
软岩矿区顶板弱含水层高强度携沙突水机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吕玉广 肖庆华 韩港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2,47,共6页
近年来西北侏罗纪煤田由弱含水层引起的顶板高强度携沙突水案例多发,为查明弱含水层出大水的机制和沙源,以便于制定防治措施,从分析软岩特点入手,提出了采后覆岩移动力学结构模型"新四带"观点及实践依据,指出了形成离层水害的... 近年来西北侏罗纪煤田由弱含水层引起的顶板高强度携沙突水案例多发,为查明弱含水层出大水的机制和沙源,以便于制定防治措施,从分析软岩特点入手,提出了采后覆岩移动力学结构模型"新四带"观点及实践依据,指出了形成离层水害的4个条件,明确了离层汇水作用强化了弱含水层的突水强度、泥沙自封堵作用决定了间歇式突水模式。通过案例分析,证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为此类事故防治提供了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矿区 携沙突水 覆岩移动 离层水害 突水机理
下载PDF
强冲击特厚煤层地面压裂覆岩运动规律
10
作者 邓辉 《陕西煤炭》 2024年第6期5-10,共6页
坚硬覆岩运动是诱发冲击地压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揭示覆岩运动对工作面冲击的孕育致灾过程及诱冲机理,以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覆岩空间结构演化特征。针对高位覆岩坚硬顶板实施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水... 坚硬覆岩运动是诱发冲击地压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揭示覆岩运动对工作面冲击的孕育致灾过程及诱冲机理,以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覆岩空间结构演化特征。针对高位覆岩坚硬顶板实施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结合理论分析以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了压裂后采场覆岩运动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地面压裂弱化区域硬厚复合砂岩层得到充分弱化,高能微震事件大幅降低;而地面压裂盲区硬厚复合砂岩层形成悬顶结构,弹性能没有得到提前释放,导致工作面开采至下方时会诱发岩层的突然断裂与运动,形成高能微震事件并释放巨大的微震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特厚煤层 覆岩运动 地面压裂 微震监测
下载PDF
全站仪极坐标法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金泉 刘绪峰 +4 位作者 张培鹏 王普 高琳 徐传伟 张国龙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6-159,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全站仪极坐标法的观测原理,并以断层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为例,探讨了全站仪极坐标法在相似模拟试验覆岩运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观测可准确获得待测点各开采阶段的位移坐标值,计算得到待测点的水平... 通过理论分析全站仪极坐标法的观测原理,并以断层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为例,探讨了全站仪极坐标法在相似模拟试验覆岩运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观测可准确获得待测点各开采阶段的位移坐标值,计算得到待测点的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全站仪极坐标法观测可满足相似模拟试验测量精度的要求,能准确地确定断层活化时间,测得断层活化量,反映覆岩运移规律,是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中行之有效的观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站仪 极坐标法 相似材料模拟 断层活化 覆岩运移
原文传递
含水溶洞对采煤工作面覆岩移动的影响规律
12
作者 张智超 姜志忠 +2 位作者 吴桂义 刘榆 莫加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83-5789,共7页
含水溶洞的存在使得煤层覆岩移动规律具有特殊性。为了研究含水溶洞对煤层覆岩移动的影响,以贵州松南煤矿作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 3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溶洞有无含水作用下煤层覆岩移动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含水... 含水溶洞的存在使得煤层覆岩移动规律具有特殊性。为了研究含水溶洞对煤层覆岩移动的影响,以贵州松南煤矿作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 3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溶洞有无含水作用下煤层覆岩移动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含水溶洞围岩裂隙和煤层顶板裂隙不断扩展,当工作面推进至与溶洞水平距离小于10 m时,溶洞围岩裂隙和顶板裂隙贯通,形成导水裂隙;含水溶洞煤层开采情况下,溶洞围岩变形下沉量相较于无水情况增加了37.24%,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加,溶洞靠近采空区侧底角出现明显的下沉现象,溶洞右帮出现向内挤压现象,溶洞围岩和煤层顶板应力集中区和破坏区逐渐贯通;相比于无水情况,覆岩运移在含水条件下得到加强,其中最大曲率增大了0.88 mm/m^(2)、最大水平变形增大了1.81 mm/m。建议该矿采煤工作面与溶洞水平距离需大于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溶洞 覆岩移动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裂隙演化
下载PDF
不同刚度充填体采场应力分布及覆岩移动规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鹤鹤 冀宇鑫 宋高峰 《陕西煤炭》 2022年第3期1-4,12,共5页
为研究不同充填体刚度对采煤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拟,对充填体不同刚度条件下采场垂直应力及覆岩垂直位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作面前后方支承压力分布特征、采场围岩下沉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当充填... 为研究不同充填体刚度对采煤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拟,对充填体不同刚度条件下采场垂直应力及覆岩垂直位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作面前后方支承压力分布特征、采场围岩下沉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当充填体弹性模量为2000 MPa时,煤体塑性区宽度为1.98 m;当充填体弹性模量增大到3000 MPa、4000 MPa时,煤体塑性区宽度降低为1.5 m;当充填体弹性模量为2000 MPa时,工作面前方煤体支承压力系数峰值为1.8;当充填体弹性模量为3000 MPa、4000 MPa时,支承压力系数峰值分别为1.71和1.67;模型工作面推进200 m后,当弹性模量为2000 MPa时,直接顶下沉量最大值为20 mm,当弹性模量为3000 MPa、4000 MPa时,直接顶下沉量最大值为17 mm;随着充填体刚度不断增大,垂直位移随着弹性模量增大而逐渐减小,垂直位移最大值分别为45 mm、40 mm、37 mm。分析认为,提高充填体刚度能够降低煤体破坏范围和提高围岩稳定性,但随着充填体刚度的进一步提升,这一趋势不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弹性模量 数值模拟 支承应力 覆岩移动
下载PDF
风积沙区不同沙基比对覆岩移动和破坏的影响
14
作者 王创业 薛瑞雄 张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96,共4页
分析了补连塔煤矿12407工作面煤层赋存特征,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不同沙基比的三维地质模型,对开采引起的煤层覆岩移动和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现代煤炭开采过程中煤层覆岩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讨论了不同沙基比对覆岩移动和破坏... 分析了补连塔煤矿12407工作面煤层赋存特征,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不同沙基比的三维地质模型,对开采引起的煤层覆岩移动和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现代煤炭开采过程中煤层覆岩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讨论了不同沙基比对覆岩移动和破坏的影响,可以预测采空区上覆岩层的损伤程度,并提前采取措施,可防止工作面溃沙、透水和保护地表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煤炭开采 不同沙基比 覆岩移动 覆岩破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开采工艺的神东矿区覆岩移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创业 薛瑞雄 张建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0-203,共4页
以补连塔煤矿工作面近水平煤层为背景,在分析开采工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主要影响因素为采高、工作面长度和开采速度。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组合建立了FLAC3D数值模型,分别对覆岩影响敏感性和覆岩破坏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方差... 以补连塔煤矿工作面近水平煤层为背景,在分析开采工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主要影响因素为采高、工作面长度和开采速度。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组合建立了FLAC3D数值模型,分别对覆岩影响敏感性和覆岩破坏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方差分析,得到开采工艺因素对覆岩影响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采高、开采速度、工作面长度;针对神东矿区现代煤炭开采与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矛盾,了解上覆岩层移动规律,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开采工艺,减少对覆岩的扰动破坏,进而有效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数值模型 方差分析 煤炭开采 覆岩移动 开采工艺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设计的覆岩移动BP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斌 李远龙 +2 位作者 葛晓明 赖传隆 陈景灿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9-211,共3页
为了预测采矿过程中覆岩的移动,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采宽、采厚、岩性及采深4个影响覆岩移动因素所构建的16种组合进行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并借助BP神经网络对... 为了预测采矿过程中覆岩的移动,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采宽、采厚、岩性及采深4个影响覆岩移动因素所构建的16种组合进行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并借助BP神经网络对覆岩移动进行预测,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正交实验设计的少量模拟结果的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对覆岩移动的预测误差较小,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移动 正交实验 数值模拟 BP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公路下开采工作面长度对上覆岩层的影响
17
作者 陈光 《山西焦煤科技》 2014年第10期25-28,共4页
以某矿13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模拟软件对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该条件下不同工作面长度对上覆岩层移动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长度的增加,当上覆岩层平衡拱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后,上覆岩层... 以某矿13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模拟软件对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该条件下不同工作面长度对上覆岩层移动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长度的增加,当上覆岩层平衡拱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后,上覆岩层出现垮落,地表下沉量和影响范围也随之增大。该结论可为公路下开采工作面的布置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下 工作面长度 上覆岩层 移动变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部大采高综放开采覆岩运动规律研究
18
作者 于克梁 张贵银 于涛 《科技与创新》 2015年第14期7-8,共2页
龙堌煤矿1301工作面为深井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为了分析大采高条件下综放开采煤壁裂隙的发育特征,应用UDEC软件研究了在深井复杂条件下,采场应力随着工作面推进的分布特征和顶煤塑性破坏规律的影响,确定了1302工作面基本顶来压时,超前支... 龙堌煤矿1301工作面为深井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为了分析大采高条件下综放开采煤壁裂隙的发育特征,应用UDEC软件研究了在深井复杂条件下,采场应力随着工作面推进的分布特征和顶煤塑性破坏规律的影响,确定了1302工作面基本顶来压时,超前支承压力峰值点位置至煤壁距离由来压前的8.5 m变为12.2 m(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为2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深井 大采高综放 覆岩运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我国开采沉陷学70年研究综述及技术展望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庆先 张勇 +1 位作者 陈清通 李宏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9,共14页
从覆岩破坏规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及技术标准和学术专著等方面,回顾了开采沉陷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覆岩破坏规律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岩体响应采动理论、关键层理论等,并总结归纳了裂隙带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高度;... 从覆岩破坏规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及技术标准和学术专著等方面,回顾了开采沉陷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覆岩破坏规律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岩体响应采动理论、关键层理论等,并总结归纳了裂隙带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高度;在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负指数函数法、概率积分法等计算方法,尤其是概率积分法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陷预计;在技术标准和学术专著方面,我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建设工作,几经系统修订并实施,并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开采沉陷学研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包括围岩介质属性、概率积分法局限性、综采(综放)“两带”高度和形态、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特征与规律、动态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和计算方法、地表观测站观测频率、相关规程对同一事项的技术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学科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建议,包括以覆岩运动全过程可视化为主要手段揭示开采沉陷的本质机理、以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研究认为,只有认识到“采场矿压-岩层移动-开采沉陷”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开采沉陷。在不断继续补充完善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有必要以新理论和新思想审视开采沉陷学,以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开采沉陷学,不断推动学科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覆岩破坏规律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概率积分法 关键层理论
下载PDF
补连塔矿区不同采高对覆岩移动和破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创业 薛瑞雄 朱振龙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4-207,共4页
通过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补连塔煤矿近水平煤层为背景,对补连塔矿区主要影响覆岩移动和破坏的不同采高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了不同采高和地表移动、覆岩破坏、拉伸区的量化关系,可以预测大采高对采空区上覆岩层的损伤程度,并提前... 通过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补连塔煤矿近水平煤层为背景,对补连塔矿区主要影响覆岩移动和破坏的不同采高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了不同采高和地表移动、覆岩破坏、拉伸区的量化关系,可以预测大采高对采空区上覆岩层的损伤程度,并提前采取措施,可防止工作面溃沙、透水和保护地表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煤炭开采 不同采高 覆岩移动和破坏 数值模拟 绿色开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