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速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漏风及煤自燃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黎经雷 牛会永 +3 位作者 鲁义 李石林 赵蕾 聂琦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6-162,共7页
为研究进风巷风速变化条件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漏风强度及煤自燃规律,基于采空区"横三区"、"竖三带"理论,以某矿综采工作面为原型建立了U型通风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三维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进风巷不同风速下采空区的... 为研究进风巷风速变化条件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漏风强度及煤自燃规律,基于采空区"横三区"、"竖三带"理论,以某矿综采工作面为原型建立了U型通风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三维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进风巷不同风速下采空区的流场状态进行模拟计算,根据模拟结果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划分;利用面积计算软件和Origin数值分析软件,分析计算得到进风巷不同风速条件下的采空区氧化带面积变化曲线,并推导出不同风速下采空区高度所对应的煤自燃氧化带面积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漏风区域主要集中在至工作面进风端起水平距离0~23 m,采空区漏风过程中,上覆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大于下伏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当进风巷风速一定时,采空区氧化带面积与其高度成正比,当采空区高度一定时,在风速为3 m/s条件下,采空区氧化带面积达到最大值;不同风速情况下,采空区氧化带面积与其对应高度成正比;在实际应用时,应结合采空区具体情况合理控制进风巷风速,加强采空区内气体的实时监测及煤自燃预测技术手段,提高矿井开采作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风巷风速 近距离煤层 采空区漏风 上覆采空区 煤自燃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22305工作面上覆采空区高温治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海峰 焦建军 《陕西煤炭》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应用煤炭自燃机理,分析了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上覆采空区高温特点及其规律,结合补连塔煤矿22305工作面具体情况,介绍了上覆采空区高温治理采取各种措施,使采空区内氧气浓度最终稳定在3%左右,温度快速下降,保证了回采工作面的顺利... 应用煤炭自燃机理,分析了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上覆采空区高温特点及其规律,结合补连塔煤矿22305工作面具体情况,介绍了上覆采空区高温治理采取各种措施,使采空区内氧气浓度最终稳定在3%左右,温度快速下降,保证了回采工作面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藏 上覆采空区 高温 钻孔 液氮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上覆老空积水探放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彦军 罗先锋 《中国煤炭地质》 2011年第3期42-44,共3页
杨村煤矿D13171综放工作面上覆的中13201工作面采空区存有大量的老空水,给工作面的回采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分析认为,老空水的主要来源一是13201工作面上部的新近系及古近系泥灰含水层的下渗补给,二是工作面回采后,为防止采空区煤层自燃... 杨村煤矿D13171综放工作面上覆的中13201工作面采空区存有大量的老空水,给工作面的回采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分析认为,老空水的主要来源一是13201工作面上部的新近系及古近系泥灰含水层的下渗补给,二是工作面回采后,为防止采空区煤层自燃,向老空区注入的灭火灌浆水;估算老空水的水量约为16000m3。利用ZYG-650型矿用钻机对采空区积水进行了探放,探放水结果显示,所施工的4个钻孔的累计放水量为14800m3,工作面回采期间两个验证孔已探到老空区积水的最低位置,钻孔无流水,说明老空水已彻底排干,从而解除了对工作面的威胁,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覆采空区 老空积水 施工过程 探放水 综采工作面 杨村煤矿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蹬空开采设计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乔立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共6页
以大同鹊山煤矿7、8号煤层实际情况为工程背景,在分析了煤层间距、层间岩性、下部煤层采高、时间间隔、煤层倾角等影响因素基础上,采用比值判别法、“三带”判别法和围岩平衡法判定蹬空开采7、8号煤层是可行的。根据分析判定结论,从工... 以大同鹊山煤矿7、8号煤层实际情况为工程背景,在分析了煤层间距、层间岩性、下部煤层采高、时间间隔、煤层倾角等影响因素基础上,采用比值判别法、“三带”判别法和围岩平衡法判定蹬空开采7、8号煤层是可行的。根据分析判定结论,从工程设计角度,提出了7、8号煤层生产能力宜为30万t/a;先期试采地段位于井田西部边界与F2断层之间区域;对回采工作面主要设备进行了初选;确定了井下巷道断面及支护方式。通过现场试生产验证,提出的主要设计原则和设备参数科学合理,7、8号煤层日产量为650t,年产可达32万t,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蹬空开采 上行开采 综合开采厚度 生产能力 支护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