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61
1
作者 吴超鹏 吴世农 +1 位作者 程静雅 王璐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9,160,共16页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结果发现:风险投资的加入不仅可以抑制公司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且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有息债务融资和外部权益融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现金流短缺所导致的投资不...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结果发现:风险投资的加入不仅可以抑制公司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且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有息债务融资和外部权益融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现金流短缺所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均可起到抑制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作用,但只有高持股比例、高声誉、联合投资或非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才能够显著地改善外部融资环境,缓解现金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问题。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作者认为企业上市后仍然可以利用风险投资机构的监督职能、声誉资源和融资关系网络来解决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促进企业投融资行为的规范化和理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外部融资
原文传递
自由现金流、负债融资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徐向艺 李鑫 《软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124-127,139,共5页
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短期负债水平负相关,与长期负债正相关;总体而言,在预算软约束条件下,负债融资无法对企业"过度投资"发挥其应有的约束效用。
关键词 过度投资 自由现金流 预算软约束 负债融资 企业投资
下载PDF
吃喝费用的“得”与“失”—基于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申宇 赵静梅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56,共17页
本文以2009-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吃喝费用对投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融资方面,平均来看,吃喝费用每提高1%,债务融资额度增加2.91%。在投资方面,上市公司的吃喝费用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对于投资不足的公司,吃... 本文以2009-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吃喝费用对投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融资方面,平均来看,吃喝费用每提高1%,债务融资额度增加2.91%。在投资方面,上市公司的吃喝费用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对于投资不足的公司,吃喝费用每提高1%,投资不足程度增加5.89-9.76%;对于过度投资的公司,吃喝费用每提高1%,投资效率降低12.29-15.10%。公司治理在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监督机制缺位,是导致投资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对探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上市公司的腐败行为对企业经营的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喝腐败 投资不足 过度投资 融资效率
原文传递
债务融资对企业过度投资约束的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何进日 周艺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3-45,共3页
企业融资行为的差别将对企业投资决策和效率产生重大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上市企业偏好股权融资并存在股权融资使用效率偏低。通过简单的模型分析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而得出债务融资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企... 企业融资行为的差别将对企业投资决策和效率产生重大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上市企业偏好股权融资并存在股权融资使用效率偏低。通过简单的模型分析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而得出债务融资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企业过度投资的行为,但是它能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点,从而在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和非效率投资方面发挥着作用。并对如何促使债务融资发挥以上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融资 企业 过度投资约束 有限责任制度 债券市场 股权融资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投资者保护能否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基于融投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黎来芳 程雨 张伟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4-152,共9页
通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投资者保护能否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并影响企业融投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与融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而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水平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 通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投资者保护能否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并影响企业融投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与融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而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水平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在投资者保护水平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融资规模的正向关系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投资 融资规模 投资者保护
下载PDF
股权融资偏好亦或过度融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小军 《财贸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90-95,共6页
针对目前普遍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观点,重新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结果发现:如果将短期债务考虑在内,并剔除首次公开募股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进一步分析,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针对目前普遍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观点,重新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结果发现:如果将短期债务考虑在内,并剔除首次公开募股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进一步分析,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表现为典型的过度融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偏好 股权融资 过度融资
下载PDF
企业“脱实向虚”的动机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来自上市公司金融业股权投资的证据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思龙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7,共13页
利用2007年~2015年非金融非房地产行业(NFRE)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金融业股权投资总额对银行体系、股票市场和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业股权投资会导致上市公司从银行体系过度融资,说明上市公司会利用正规金融渠道的融... 利用2007年~2015年非金融非房地产行业(NFRE)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金融业股权投资总额对银行体系、股票市场和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业股权投资会导致上市公司从银行体系过度融资,说明上市公司会利用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优势及对中小企业的信息优势从银行体系套取资金,投资金融业企业赚取利润;由于银行体系对上市公司的信息对称程度较高,还款风险较低,上市公司从银行体系过度融资来投资金融股权并不会增加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上市公司"脱实向虚"的金融业股权投资行为,使资金从实体经济回流到金融体系,造成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提升了股票市场风险以及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实体上市公司的投融资监管,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以减少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经济运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上市公司 股权投资 过度融资 系统性金融风险 脱实向虚 金融压力指数
下载PDF
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关联交易对投资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黄贤环 吴秋生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9,共12页
以2008—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关联交易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主要类型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各主要类型关联交易总体上能够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但存在一定... 以2008—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关联交易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主要类型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各主要类型关联交易总体上能够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关联交易总额和关联资金交易金额越大越加剧了投资不足,但抑制了过度投资;关联劳务交易能够不显著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而关联担保交易则不显著缓解投资不足和加剧过度投资。此外,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在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关联交易对投资效率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公司 关联交易 资源配置 投资效率 内部资本市场 投资不足 过度投资 融资约束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会提高劳动投资效率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进 孙荪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58,共12页
培育机构投资者是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的重点,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起着关键作用。基于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 培育机构投资者是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的重点,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起着关键作用。基于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抑制了雇佣冗余,缓解了雇佣不足和解雇过度。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两类代理成本的降低和融资约束的缓解是机构投资者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劳动密集度则对两者关系无显著影响。因而,吸引优质机构投资者、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市场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劳动投资效率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代理成本 融资约束
下载PDF
管理层过度乐观与企业债务融资决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国通 李延喜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144,共15页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沪深A股22186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对上市公司年报的语调分析来计量管理层过度乐观程度,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管理层过度乐观对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产权性质、融资约束和经...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沪深A股22186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对上市公司年报的语调分析来计量管理层过度乐观程度,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管理层过度乐观对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产权性质、融资约束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 Python 语言分析模块统计年报中管理层语调词汇,构建管理层语调与企业实际经营、未来前景的线性模型,以该线性模型的残差作为管理层过度乐观的代理变量,为后续管理层过度乐观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计量方法;(2)管理层过度乐观会导致企业新增债务融资规模更大和债务期限结构更长,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成立;(3)当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更严重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时,管理层过度乐观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更显著。本文丰富了企业债务融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文献,对全面理解企业债务融资决策过程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乐观 债务融资 债务期限结构 行为金融理论 产权性质 融资约束
下载PDF
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帅 张友祥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8,共9页
实体企业热衷于从金融市场获取投资收益,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倾向,成为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对2009~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动向及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具体数据展开研究,并以同期沪深两市3567个有效面板... 实体企业热衷于从金融市场获取投资收益,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倾向,成为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对2009~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动向及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具体数据展开研究,并以同期沪深两市3567个有效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模型,研究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体企业投资金融收益与宏观经济波动显著相关,这种过度金融投资行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给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了新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企业 金融投资 宏观经济波动 多元回归模型 过度金融化
下载PDF
债务契约与过度投资:“治理扭曲”抑或“帝国建造”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晨阳 王满 马影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124,共12页
利用2009-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外部融资环境压力和内部管理层权力两个方面研究了债务契约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债务契约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即相对宽松的债务契约诱发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利用2009-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外部融资环境压力和内部管理层权力两个方面研究了债务契约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债务契约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即相对宽松的债务契约诱发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其中,债务规模、债务期限结构和债务成本均与过度投资正相关,说明债务契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企业的投资行为;债务契约加剧企业过度投资是通过债务“治理扭曲”路径进行传导,表现为融资约束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说明融资约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务契约影响过度投资产生中介传导效应;债务契约加剧企业过度投资还可以用管理层的“帝国建造”行为来解释,即债务契约加剧企业过度投资的具体路径表现为资产专用性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说明资产专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务契约影响过度投资产生中介传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契约 过度投资 融资约束 资产专用性
原文传递
机构热度、IPO超募和股价信息含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晓龙 易顺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7,共7页
本文选取2009—2013年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实证检验IPO超募的动因和后果。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券商等机构热度与IPO超募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创新性地发现超募资金越多,则会导致股价同步性越高,个股崩... 本文选取2009—2013年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实证检验IPO超募的动因和后果。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券商等机构热度与IPO超募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创新性地发现超募资金越多,则会导致股价同步性越高,个股崩盘风险越大,进而股价信息含量越低。这表明,巨额超募资金并未及时给企业带来独特资源,有助于提高股价信息含量,反而很可能造成资金不合理使用,产生信息不对称,导致个股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开展IPO核查和加强募集资金监管提供了一定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热度 融资超募 股价同步性 个股崩盘
下载PDF
In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use of IPO over-financing:Evidence from China 被引量:5
14
作者 Xin Xu Yun Xia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年第3期231-249,共19页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how Shenzhen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used funds raised in over-financed IPOs during the 2006-2010 period. I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use of ...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how Shenzhen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used funds raised in over-financed IPOs during the 2006-2010 period. I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use of funds raised in over-financed IPOs, we find that the use of such funds to engage in severe over-investment behavior is prevalent among listed companies. Reasonable in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over-investment problems listed companies encounter in using funds raised in overfinanced IPOs. However, the same individual serving as both chairman and CEO leads to funds raised in over-financed IPOs being over-invested. Moreover, executives driven by high levels of monetary compensation are more likely to use funds raised in such IPOs to engage in over-investment. We find that improving the 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shareholders will help alleviate the over-investment of excess IPO funds. In addition, the over-investment problem is less severe in state-controlled listed companies than in their nonstate-controlled listed counterparts. This study provid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ese securities regulators to ensure listed companies use funds raised in over-financed IPOs both rationally and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IPO over-financing over-INVESTMENT Non-capital investment
原文传递
美国全球负债增长模式的震荡、扩散与前景——“债务危机”、“金融过度”与“去虚拟经济过度” 被引量:4
15
作者 萧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11,共9页
论文提出和回答了如下几个新问题:美国是如何经营世界经济的?美国经营全球模式及其传导机制是什么?次贷危机和诸多"危机后危机"如何交织作用?美国模式的震荡、扩散和前景如何?论文从次贷危机的解剖入手,透视"美国全球负... 论文提出和回答了如下几个新问题:美国是如何经营世界经济的?美国经营全球模式及其传导机制是什么?次贷危机和诸多"危机后危机"如何交织作用?美国模式的震荡、扩散和前景如何?论文从次贷危机的解剖入手,透视"美国全球负债增长模式"的构架及其传导和扩散的机制,讨论了"债务危机"、"去金融过度"和"再产业化"等问题,揭示了这个模式的经济学灵魂并估测了它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模式 次贷危机 金融过度 去虚拟经济过度
原文传递
联合授信制度对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应——来自中国《联合授信管理办法》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16
作者 沈璐 向锐 林融玉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4,共15页
振兴实体经济、防范“脱实向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任务。作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如何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以2018年开始实施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 振兴实体经济、防范“脱实向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任务。作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如何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以2018年开始实施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联合授信制度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联合授信制度整体上抑制了企业金融化,且该抑制效应在信息透明度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联合授信制度通过约束企业过度融资、抑制大股东掏空与管理者短视主义从而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联合授信制度主要抑制了企业配置短期金融资产,且更大程度降低了高市场化水平地区企业的金融化水平。经济后果检验证实,该制度通过抑制企业金融化促进企业增加实物资本投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本文为评估联合授信制度的政策效应提供微观层面的证据,也为防止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和经济“脱实向虚”、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等重要问题提供了制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授信 金融化 过度融资 脱实向虚 PSM-DID模型
原文传递
终极控制人特征、过度融资与股东掏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志雪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9-84,共6页
关于终极控制人特征与股东掏空关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静态的研究上,没有考虑企业融资状况不同是否会影响这种关系。选取6754家上市公司2014—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过度融资下终极控制人特征与股东掏空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 关于终极控制人特征与股东掏空关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静态的研究上,没有考虑企业融资状况不同是否会影响这种关系。选取6754家上市公司2014—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过度融资下终极控制人特征与股东掏空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度融资企业中终极控制人对公司的控制权与股东掏空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终极控制人对公司的所有权与股东掏空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家或者政府终极控制的企业在过度融资时控股股东的掏空程度较高,而私人终极控制的企业在过度融资时与控股股东掏空程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股权性质 过度融资 掏空
下载PDF
联合授信制度与企业违规行为治理
18
作者 沈璐 向锐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39,共16页
企业违规行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已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2018年实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联合授信制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督治理... 企业违规行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已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2018年实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联合授信制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督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联合授信制度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且该效应集中于管理层未持股、无机构投资者进行实地调研的企业。进一步检验发现,联合授信制度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违规倾向,但对稽查概率无显著影响。区分企业违规行为类型的检验表明,联合授信制度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与经营活动违规行为均能起到抑制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证实,联合授信制度通过降低企业过度融资、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从而抑制企业违规行为。研究结论不仅为新兴市场中债权人的监督治理效应提供经验证据,也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授信 过度融资 内部控制
原文传递
论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成因与对策
19
作者 张华伦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59-63,共5页
分析了国有企业负债过度、亏损严重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国有企业资本金投入,改变其不合理的资本结构;明确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实行建设项目资本金制度;发展多种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企业重组,盘活... 分析了国有企业负债过度、亏损严重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国有企业资本金投入,改变其不合理的资本结构;明确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实行建设项目资本金制度;发展多种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企业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加强经营管理,构建自我积累约束机制;加速宏观经济改革,落实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负债过度 债务重组 直接融资
下载PDF
冲动是魔鬼?高管情绪化与企业过度投资
20
作者 窦超 杨雪 原亚男 《中国会计评论》 2023年第3期479-522,共44页
经济学中有“理性人”这一重要假定,然而在现实层面,人的行为往往背离理性,呈现明显的情绪化、非理性特征,并引发不利的经济后果。作为企业内部的核心管理成员,高管的理性决策能力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同样至关重要,而高管情绪化带来的非理... 经济学中有“理性人”这一重要假定,然而在现实层面,人的行为往往背离理性,呈现明显的情绪化、非理性特征,并引发不利的经济后果。作为企业内部的核心管理成员,高管的理性决策能力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同样至关重要,而高管情绪化带来的非理性决策则会危害企业的发展。那么,如何客观地度量高管情绪化?如何看待高管情绪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这些是当前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企业内部治理体系中的清流,大量的研究证实女性高管拥有较男性高管更理性的思维方式与更妥当的情绪管理,正常情况下能很好地遏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因而女性高管的情绪化问题对企业理性决策的影响更为凸显。本文基于心理学和生理医学理论,以女性高管是否处于“更年期”作为衡量情绪化问题的客观指标,从投资层面实证检验高管情绪化对企业理性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情绪化会显著提高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机制越完善,越有助于抑制高管情绪化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消极影响;投资者保护机制越健全,越有利于抑制高管情绪化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消极影响;而企业的融资环境越宽松,越会助长高管情绪化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消极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启发实务界应重视员工的精神关怀与心理健康,提升高管的情绪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从人的精神层面关注企业决策中潜在的非理性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情绪化 过度投资 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 融资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