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腐食品冷藏运输车内温度场影响因素仿真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锦 谢如鹤 刘广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4,共5页
运用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厚度的车厢隔热材料、不同送风口位置、不同送风温度及不同送风速度条件下冷藏运输车厢内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冷藏运输车车厢聚氨酯隔热材料合理厚度为100~120mm;制冷设备送风口位于车厢内正前下方... 运用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厚度的车厢隔热材料、不同送风口位置、不同送风温度及不同送风速度条件下冷藏运输车厢内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冷藏运输车车厢聚氨酯隔热材料合理厚度为100~120mm;制冷设备送风口位于车厢内正前下方位置时,车厢内各个不同典型断面温度均匀性最好,并且厢内各处温度更接近于设定值,送风口位于车厢中间位置次之,送风口位于车厢内正前上方最差;冷藏运输温度要求不同,对制冷设备的最佳送风速度要求也不同,冷藏运输车厢内温度要求高,其合理的送风速度也相应要求高,并且每种冷藏运输温度条件下都有与之对应的最佳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车 隔热材料厚度 风口位置 送风速度 送风温度 airPAK
下载PDF
影响盘管干工况运行的各种因素 被引量:8
2
作者 郁惟昌 卜庭栋 +2 位作者 唐学波 张振华 马磊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6-79,106,共5页
通过计算和试验,分析了进风参数、进水温度、进出水温差、水流程、迎风面积、盘管列数及风量等因素对盘管干工况运行的影响。探讨了降低干盘管出风温度的方法及其可行性。
关键词 干盘管 干工况 出风温度
下载PDF
基于平行流蒸发器结霜问题的试验研究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健 邢小邗 《汽车电器》 2011年第7期23-26,共4页
平行流蒸发器具有紧凑、高效的特点,在汽车空调中使用得越来越多。但其存在冷凝水排放不畅、制冷剂在扁管内分配不均等问题,在高湿情况下易发生结霜现象。本文针对某平行流蒸发器,在不改动空调系统其它部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蒸发器本身... 平行流蒸发器具有紧凑、高效的特点,在汽车空调中使用得越来越多。但其存在冷凝水排放不畅、制冷剂在扁管内分配不均等问题,在高湿情况下易发生结霜现象。本文针对某平行流蒸发器,在不改动空调系统其它部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蒸发器本身结构、温度传感器位置及温度区间,实现了无结霜、出风温度均匀,空调系统性能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蒸发器 结霜 出风温度 温度传感器
下载PDF
双风道回风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亮 满意 《煤气与热力》 2019年第2期14-19,共6页
提出一种带半圆形吸热板的双风道回风式太阳能集热器,上层风道是由PC盖板与半圆形吸热板组成的空间,室外空气进入上层风道后,在上层的10个独立小风道中流动;下层风道是由半圆形吸热板和隔热层组成的空间。PC盖板为半透明介质,太阳辐射... 提出一种带半圆形吸热板的双风道回风式太阳能集热器,上层风道是由PC盖板与半圆形吸热板组成的空间,室外空气进入上层风道后,在上层的10个独立小风道中流动;下层风道是由半圆形吸热板和隔热层组成的空间。PC盖板为半透明介质,太阳辐射热量主要由吸热板吸收后,通过对流换热将热量传递给上、下层风道内的空气。上层风道内的空气通过与吸热板进行对流换热以及吸收太阳辐射热量获得热量,其中与吸热板的对流换热占主导。半圆形吸热板增加了空气的扰流,使换热更加充分。对该集热器建立物理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上下层风道进风速度相同工况: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出风温度与进风速度有关,进风速度越大,出风温度越低。当进风速度为0. 5~2. 0 m/s,上层风道的进风温度设定为273 K,下层风道的进风温度设定为291 K时,上层风道的最高出风温度可达374. 47 K,下层风道的最高出风温度可达343. 38 K。上下层风道进风速度相同时,进风速度由0. 5m/s增大到2.0m/s时,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随之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降低。对上下层风道不同进风速度工况:当下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不变时,上层风道的进风速度越大,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越高。当上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一定时,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随着下层风道进风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上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为2. 0m/s,下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为1. 0 m/s时,集热效率最高,达63. 08%。当上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为0. 5 m/s,下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为2. 0 m/s时,集热效率最低,为41.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风道回风式 太阳能空气供热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出风温度 集热效率
下载PDF
超临界补气增焓高温CO_(2)热泵热风机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孟霞 李帅旗 +2 位作者 王汉治 宋文吉 冯自平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8-323,共6页
针对工业上循环加热工况下,CO_(2)热泵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过高、能效显著降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带有超临界补气的高温CO_(2)热泵循环,并对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主路膨胀阀开度、压缩机频率、气体冷却器的风机频率对出风温度... 针对工业上循环加热工况下,CO_(2)热泵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过高、能效显著降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带有超临界补气的高温CO_(2)热泵循环,并对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主路膨胀阀开度、压缩机频率、气体冷却器的风机频率对出风温度、性能系数COP等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出风温度随着主路膨胀阀开度的增大呈现降低趋势而COP呈升高趋势;降低气体冷却器的风机频率对出风温度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风机频率每调低1%,出风温度最大提升5.07%。以得到最高出风温度为目标的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在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为75℃以上时,出风温度可达130℃以上,对应COP为1.40~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高温热泵 超临界补气增焓 出风温度 循环加热
下载PDF
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学红 王于曹 +1 位作者 高磊 王凯 《暖通空调》 2020年第11期113-115,99,共4页
搭建了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测试实验系统,测试了不同环境工况(温度和相对湿度)、进气速度及冷却水温度条件下该冷却器的出风温度。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出风温度随环境(进气)温度、相对湿度、进气速度和冷却水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由... 搭建了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测试实验系统,测试了不同环境工况(温度和相对湿度)、进气速度及冷却水温度条件下该冷却器的出风温度。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出风温度随环境(进气)温度、相对湿度、进气速度和冷却水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由于进气能量损失、布液不均匀和芯体加工精度等因素,实验出风温度与湿球温度差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蒸发冷却器 露点 逆流 环境工况 进气速度 冷却水温度 出风温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空气冷却塔出口空气温度异常偏高的判断与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邵新中 《冶金动力》 2017年第6期29-31,共3页
对2#20000 m^3/h制氧机空气冷却塔出口空气温度异常偏高现象进行系统地分析与判断,弥补了以往对空气冷却塔内水分配器检查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空气冷却塔 出口空气温度 水分配器 温差
下载PDF
地道风系统地埋管管径对出口空气温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美艳 王亮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构建了空气与地道壁面换热理论模型,用于计算地埋管出口空气温度,通过正交模拟分析了地埋管管径、长度以及进口风速对地埋管出口空气温度的影响,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地埋管管径极差值最大,可达20.4 m,是地埋管出口空气... 构建了空气与地道壁面换热理论模型,用于计算地埋管出口空气温度,通过正交模拟分析了地埋管管径、长度以及进口风速对地埋管出口空气温度的影响,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地埋管管径极差值最大,可达20.4 m,是地埋管出口空气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埋管长度和进口风速为次要因素;随着管径的增大,出口空气温度随之升高;当管径为0.2 m时,出口空气温度降幅最大,管径大于0.6 m后,降幅逐渐减小,基本趋于稳定值,因此应控制管径在0.2~0.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风系统 地埋管 管径 出口空气温度
原文传递
Smith预估器应用于1000MW机组磨煤机出口风温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谭文林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3,52,共5页
针对具有大惯性、大迟延特性的磨煤机出口风温,提出了一种改进型Smith预估器控制方案。采用Matlab对惰性区模型进行辨识,以及采用基于内模控制(IMC)整定法整定PID参数,解决了经验整定法易使PID参数超调的问题。
关键词 1000 MW机组 磨煤机 出口风温 SMITH预估器 PID
下载PDF
新型双风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亮 满意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59-64,77,共7页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偏低会导致出口温度的不均匀以及能源浪费,优化空气集热器可以有效地提高集热器的集热效率,降低能耗。文章通过建立新型集热器的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空气流速以及空气进口温度的...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偏低会导致出口温度的不均匀以及能源浪费,优化空气集热器可以有效地提高集热器的集热效率,降低能耗。文章通过建立新型集热器的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空气流速以及空气进口温度的不同对于集热器出风温度以及集热效率的影响,比较了上、下风道速率不同时的集热器效率。结果表明:当保证上、下层风道风速相同时,出风温度随着进口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双风道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随着上层风速增大而增大,而随着下层风速增大而减小;双风道集热器的出口温度随着进口温度的升高而上升,集热效率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双风道 流速 出风温度 瞬时效率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型移动床冷渣器换热特性研究
11
作者 何自聪 卢啸风 +7 位作者 王学深 甘政 郑雄 董中豪 张戎迪 王泉海 亢银虎 李建波 《电力学报》 2022年第6期494-506,共13页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回收与利用进行研究,发现存在回收的余热品质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错流式移动床技术的CFB锅炉底渣余热回收新方案。依据工业试验数据,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错流式移动床级数对气固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工业...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回收与利用进行研究,发现存在回收的余热品质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错流式移动床技术的CFB锅炉底渣余热回收新方案。依据工业试验数据,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错流式移动床级数对气固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回程布置的错流式移动床冷渣器,在进渣温度为860℃时,冷渣器的出口风温最高可以达到779℃,显著提高了余热品质。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三回程错流式移动床冷渣器的出口风温最高可达839℃,出渣温度最低可降至约102℃,且出口风温、流动阻力和出渣温度存在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冷渣器 底渣余热回收 出口风温 出渣温度
下载PDF
空气源冷水机组性能的实验分析
12
作者 陈鑫 冯士伟 +1 位作者 李旭阁 桂超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5-89,95,共6页
基于现有机组对设备运行环境对机组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不仅可为机组故障分析提供方向,还可为提高机组整体性能提供改进方案。经实验验证发现:实验变量均通过改变系统高低压影响机组性能,其中冷凝温度随风量的增加、风温的降低而降低,... 基于现有机组对设备运行环境对机组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不仅可为机组故障分析提供方向,还可为提高机组整体性能提供改进方案。经实验验证发现:实验变量均通过改变系统高低压影响机组性能,其中冷凝温度随风量的增加、风温的降低而降低,蒸发温度随出水温度的升高、水流量的减小而升高;工质流量和单位质量制冷量直接影响机组制冷量,而机组制冷量随风温的升高、出水温度的降低、风量的减小、水流量的增大而减小;机组功耗主要包括压缩机功耗、风机功耗、水泵功耗三部分,风温和出水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压缩机功耗改变机组总功耗,而风量、水流量的增加直接增大了风机功耗、水泵功耗,因此,机组COP随风温的升高、出水温度的降低、水量的增大而减小,随风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量 COP 风量 出水温度 风温 水流量
原文传递
光热吸储系统填充床多孔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秀秀 杨嵩 +1 位作者 王军 黄达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8-125,共8页
为了对基于二次反射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光热吸储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针对带有循环风机的光热吸储系统开展数值模拟和参数化分析研究。根据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岩石填充床的一维二相瞬态传热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一个月的储热放... 为了对基于二次反射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光热吸储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针对带有循环风机的光热吸储系统开展数值模拟和参数化分析研究。根据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岩石填充床的一维二相瞬态传热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一个月的储热放热过程,以储热、放热、吸收效率,太阳能-火用转换比和平均出口空气温度作为系统热性能的评价指标,分析岩石颗粒直径和孔隙率对系统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次循环结束后,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岩石颗粒直径的变化对系统热性能影响较小,颗粒直径从0.03 m增至0.05 m,孔隙率、储热效率、放热效率和太阳能火用转换比下降幅度均在2%以内,平均出口空气温度由1120 K降至1100 K;岩石孔隙率的变化对系统热性能影响较大,孔隙率从0.8降至0.4,储热效率由96%增至98.8%,放热效率由97.9%降至92.7%,但吸收效率和太阳能-火用转换比变化幅度在0.9%内,平均出口空气温度由1131 K降低至1122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反射式 填充床 热性能 效率 出口空气温度
原文传递
串级过热气温控制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爱彬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8期169-170,共2页
介绍了过热气温调节的任务和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论述了串级过热气温调节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
关键词 过热器 出口气温 串级控制系统
下载PDF
水力通风换热机温升效应数值研究
15
作者 罗少敏 王从陆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2,183,共6页
针对我国越来越多的金属矿山进入深部开采且遭遇地下热害和通风困难双重影响,提出了利用温差能驱动深井通风的新方法,采用水力通风换热机将地下热水的势能和热能转换为风流的动能和内能。在利用对流换热将水的热能转移到风流的过程中,... 针对我国越来越多的金属矿山进入深部开采且遭遇地下热害和通风困难双重影响,提出了利用温差能驱动深井通风的新方法,采用水力通风换热机将地下热水的势能和热能转换为风流的动能和内能。在利用对流换热将水的热能转移到风流的过程中,推导了换热机风量大小计算公式,并用MATLAB软件对换热机风流升温效果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风流温度与换热高度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其升温效果与地下热水水头、换热机进风温度、地下热水温度3种因素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影响因素排序为地下热水水头>换热机进风温度>地下热水温度;换热机在热水水头为260m、地热水温度为55℃、空气初始温度为24℃的外在条件下,风量达54 m3/s,出风温度约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能 地下热水 水力通风换热机 数值模拟 风量 出风温度
原文传递
变频空调恒定高温出风方法
16
作者 黄剑云 《家电科技》 2014年第6期70-71,共2页
针对冬季气温较低时人们对空调器具有较高的恒定出风温度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出风温度传感器,采用蒸发器管温,进行趋势判断的自适应的控制方法,使空调器出风温度可以达到用户设定的较高温度,并维持稳定运行。
关键词 空调器 出风温度 趋势 稳定区
下载PDF
磨煤机出口风压及风温的热控安装
17
作者 任强 《山西建筑》 2011年第29期213-214,共2页
针对北方地区大量使用的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生产的ZGM-95型磨煤机在运行过程中,磨出口风压及风温的形成关系和因素,归纳和分析,对影响磨出口风压及风温准确性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使其测量准确,运行正常。
关键词 ZGM型磨煤机 出口风压 风温 检修 改造
下载PDF
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参数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知翔 徐党旗 +3 位作者 邹小刚 李楠 车宏伟 薛宁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98,共5页
介绍了国内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山东某660 MW机组为例,计算了低温省煤器换热面积及暖风器出口风温对整个系统节煤量、静态投资及静态投资回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省煤器换热面积越大,系统节煤量越大,投资越大,... 介绍了国内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山东某660 MW机组为例,计算了低温省煤器换热面积及暖风器出口风温对整个系统节煤量、静态投资及静态投资回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省煤器换热面积越大,系统节煤量越大,投资越大,系统静态投资回收期随着低温省煤器换热面积增大先降低后升高;暖风器出口风温越高,系统节煤量越大,投资越大,系统静态投资回收期随暖风器出口风温的提高先降低后升高。推荐该机组低温省煤器纵向为40排,暖风器出口风温6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省煤器 暖风器 联合系统 换热面积 出口风温 节煤量 经济性
下载PDF
风量比对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晗 吕建 +2 位作者 李勇刚 郭春梅 孟丹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60,共5页
风量比是回风风量与新风风量的比值,是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调节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可以得到不同的风量比。在相同的风量比条件下,通过分别调节新风和回风风量试验对比分析两者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出口温度、湿球效率、换... 风量比是回风风量与新风风量的比值,是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调节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可以得到不同的风量比。在相同的风量比条件下,通过分别调节新风和回风风量试验对比分析两者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出口温度、湿球效率、换热量和耗水量等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当风量比的范围为0.44~0.8时,风量比越小,调节回风风量可以得到更低的出口温度、更高的湿球效率、更低的换热量和更少的耗水量。调节回风风量使得风量比为0.44时,出口温度、湿球效率、换热量和耗水量分别为25.95℃、55.61%、1.29 kW和0.64 g/s,分别比调节新风风量时低0.37℃、高3.15%、低0.89 kW和少0.48 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蒸发冷却器 风量比 出口温度 湿球效率 换热量 耗水量
下载PDF
直接热泵的出风温度裂隙和优化研究
20
作者 徐磊 范浩 +2 位作者 谢诚 苏昊 苏建云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4期79-84,共6页
采用直接热泵技术可以提升电动汽车的电能利用效能和综合热管理水平。但在春秋季等需要采暖、除湿的工况下,由于直接热泵的蒸发器和内置冷凝器的热量耦合在理论上可能会出现出风温度不连续的问题,即“出风温度裂隙”。文章研究了一种典... 采用直接热泵技术可以提升电动汽车的电能利用效能和综合热管理水平。但在春秋季等需要采暖、除湿的工况下,由于直接热泵的蒸发器和内置冷凝器的热量耦合在理论上可能会出现出风温度不连续的问题,即“出风温度裂隙”。文章研究了一种典型的直接热泵系统,在焓差实验室测试了10~30℃春秋季工况下出风温度的上下边界,确认了出风温度裂隙的存在。通过分析环境温度、压缩机性能、前端进风风量、空调箱进风温度等因素,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为解决直接热泵的出风温度裂隙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直接热泵 出风温度裂隙 热泵系统循环模式 热量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