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P-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健 余优成 +2 位作者 顾章愉 顾亮 毕玮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目的: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后,观察BMP-2对BMSCs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并进行传代及鉴定,用携带BM... 目的: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后,观察BMP-2对BMSCs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并进行传代及鉴定,用携带BMP-2的慢病毒感染第3代BMSCs后,进行骨向诱导,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钙沉积。观察细胞黏附能力及对成骨标志分子骨桥蛋白(OPN)、骨钙素(OCN)、胶原蛋白Ⅰ(Col-Ⅰ)及smad(drosophila mothersagainst decapentaplegic protein)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原代培养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鉴定;②携带BMP-2和EGFP的慢病毒感染第3代BMSCs后,免疫荧光检测和RT-PCR及WB检测感染成功;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感染慢病毒后进行骨向诱导,钙沉积明显增加;④BMSCs细胞黏附能力增强;⑤OPN、OCN、Col-Ⅰ及smad表达增加。结论:BMP-2通路增强了细胞黏附及相关成骨分化因子的表达,可明显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为BMSCs作为组织工程研究的种子细胞提供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诱导 大鼠
下载PDF
CGF在种植中促进成骨的研究探讨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佳 何东宁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6-80,共5页
血小板被激活后可释放与创伤愈合和骨再生相关的多种生长因子,随着自体血小板浓缩物制备技术的发展,口腔种植中骨缺损的修复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是通过差速离心得到的最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 血小板被激活后可释放与创伤愈合和骨再生相关的多种生长因子,随着自体血小板浓缩物制备技术的发展,口腔种植中骨缺损的修复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是通过差速离心得到的最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几乎含有离心血液内全部的生长因子,不需要添加抗凝剂,摒弃了一代血小板浓缩物造成的交叉感染和免疫排斥风险,与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相比,具有更加致密的网格结构,其缓慢释放生长因子的过程更接近组织愈合的自然过程。CGF取材方便,制备简单、高效,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已经在口腔种植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可能影响其促进骨组织愈合的具体因素尚未完全清楚,单独还是联合其他生物材料应用于骨组织缺损处,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就CGF在口腔种植领域中对骨组织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相关的临床应用进行简单的最新综述,望为CGF在口腔种植中促进成骨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使其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更好的应用,发挥其最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F 成骨作用 影响因素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槲皮素缓释系统对MC3T3-E1细胞成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子雨 张宾 +4 位作者 张云涛 柳晓琳 卞志鸿 乔鲁卉 侯玉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70-1876,共7页
背景:槲皮素具有促成骨、抗过敏、抗炎症、抗氧化、抗病毒、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但其稳定性及溶解性较差,不利于其功效的发挥和运用。目的:制备用于促进骨形成的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并考察该纳米纤维支架的体外释放机制及其... 背景:槲皮素具有促成骨、抗过敏、抗炎症、抗氧化、抗病毒、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但其稳定性及溶解性较差,不利于其功效的发挥和运用。目的:制备用于促进骨形成的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并考察该纳米纤维支架的体外释放机制及其对MC3T3-E1细胞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槲皮素、牛血清蛋白、壳聚糖为材料,采用改良去溶剂法制备壳聚糖包被的槲皮素纳米微球,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包被的槲皮素纳米微球;以槲皮素纳米微球、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表征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水接触角与体外药物释放。将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纳米纤维支架与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分别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检测3组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透射电镜显示,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光滑,直径不均匀,微球能够有效纺入静电纺丝支架中;扫描电镜显示,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纤维不规则,交织成网状结构,形成大小不一的孔隙,无明显断裂;②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的水接触角显著小于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纳米纤维支架;③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前4 d释放的药物量达30%左右,后期药物释放逐渐平缓,1个月的药物释放量达到70%左右;④相较于空白对照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纳米纤维支架,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表达与钙盐沉积;⑤结果表明,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作用,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药物缓释 纳米颗粒 聚己内酯 聚乙二醇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成骨效应
下载PDF
胶原基骨、天然煅烧骨在大鼠颅骨缺损修复术中的诱导成骨效果对比观察
4
作者 刘喆 牛双杰 孙睿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45-48,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胶原基骨和天然煅烧骨在大鼠颅骨缺损修复术中的诱导成骨效果。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均建立SD大鼠颅骨双侧临界尺寸骨缺损模型,均行缺损修复术,术中颅骨一侧缺损部位填充胶原基骨(胶原基骨组),另一侧缺损部... 目的对比观察胶原基骨和天然煅烧骨在大鼠颅骨缺损修复术中的诱导成骨效果。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均建立SD大鼠颅骨双侧临界尺寸骨缺损模型,均行缺损修复术,术中颅骨一侧缺损部位填充胶原基骨(胶原基骨组),另一侧缺损部位填充天然煅烧骨(煅烧骨组)。术后第4、8、12周,取大鼠颅骨双侧缺损部位新生的骨组织,通过Micro-CT方法及病理检查结果评价成骨效果[成骨速度(新生骨骨体积分数、新生骨骨面积分数)、成骨质量(骨小梁数量、厚度、间隙;新生骨组织中纤维结缔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并比较。结果Micro-CT结果显示,术后第4、8、12周,胶原基骨组的新生骨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均高于天然煅烧骨组,骨小梁间隙低于煅烧骨组。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4、8、12周,与煅烧骨组比较,胶原基骨组的新生骨骨面积分数高。胶原基骨组胶原基骨吸收速度快,新生骨含较多的结缔组织、新生血管,骨质较软;煅烧骨组天然煅烧骨吸收速度慢,新生骨中结缔组织、血管较少,骨质偏硬。结论在大鼠颅骨临界尺寸骨缺损修复术中,胶原基骨诱导成骨的速度较快,成骨量高,吸收快,新生骨组织中结缔组织、新生血管多,新生骨质类似“松质骨”;天然煅烧骨诱导成骨速度较慢,新生骨组织中结缔组织、新生血管少,新生骨质类似“皮质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材料 胶原基骨 天然煅烧骨 成骨效果 临界尺寸骨缺损 骨缺损修复术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刺激对人类牙周膜细胞BMP-2表达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尊 任蕾西 +4 位作者 宋锦璘 周洁 李发琪 赵纯亮 王智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767-770,共4页
目的:探讨一定强度的LIPUS对H-PDLCs进行辐照后,细胞内BMP-2的表达变化,对LIPUS诱导牙周成骨效应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体外培养H-PDLCs,LIPUS(90mW/cm2,20min/天)连续处理1周,分别于处理1、3、5、7天后收集标本,同期培养的未接受任何处理... 目的:探讨一定强度的LIPUS对H-PDLCs进行辐照后,细胞内BMP-2的表达变化,对LIPUS诱导牙周成骨效应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体外培养H-PDLCs,LIPUS(90mW/cm2,20min/天)连续处理1周,分别于处理1、3、5、7天后收集标本,同期培养的未接受任何处理的H-PDLCs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内BMP-2基因表达变化,2^(-△△CT)法分析基因相对表达变化量,对△CT值组间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显示LIPUS处理后H-PDLCs内BMP-2表达逐渐增强,于第3天达高峰,第5天逐渐减弱,但表达仍高于同期未处理组,到第7天下降到接近同期未处理组水平。尤其是,LIPUS处理3天后较同期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增加6.07倍;5天后较同期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增加2.30倍,△CT值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LIPUS处理可有效诱导H-PDLCs的BMP-2表达增强,随时间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表明LIPUS具有潜在的促进H-PDLCs成骨分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缺损 牙周膜细胞 低强度脉冲超声 BMP-2 成骨效应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后牙颊侧轻度骨缺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李点典 崔云峰 张天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0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后牙颊侧轻度骨缺损种植中应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13例后牙颊侧轻度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上前牙二期种植修复)101例与观察组(引导骨组织再生... 目的分析后牙颊侧轻度骨缺损种植中应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13例后牙颊侧轻度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上前牙二期种植修复)101例与观察组(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112例。修复3个月后对比:①两组种植修复成功率及口腔健康状况;②比较两组成骨效果;③美学效果评估[白色美学评分(white aesthetics score,WES)、红色美学评分(red aesthetics score,PES);④随访6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种植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HIP-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牙槽骨厚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牙槽骨厚度明显增加,观察组治疗后牙槽骨厚度、成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WES、PES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可提高患者种植牙修复成功率,促进成骨生长,增加美观度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后牙颊侧轻度骨缺损 牙种植 美学效果 成骨效果
下载PDF
BMP-6成骨机制和成骨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刚 张长春 +2 位作者 周建生 黄震 孟红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综述BMP-6的成骨机制和成骨效应,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BMP-6成骨机制及其在动物实验中成骨效应的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BMP-6由骨基质产生,通过Smad蛋白信号转导途径将成骨信号转导至BMSCs,诱... 目的综述BMP-6的成骨机制和成骨效应,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BMP-6成骨机制及其在动物实验中成骨效应的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BMP-6由骨基质产生,通过Smad蛋白信号转导途径将成骨信号转导至BMSCs,诱导其向成骨、成软骨方向分化,并在骨和软骨的发育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MP-6还与多种骨病(如骨折、骨质疏松、骨肿瘤)有密切关系。结论对BMP-6的深入研究有望为临床治疗骨折不愈合、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相关骨病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6 成骨机制 成骨效应
原文传递
HA与β-TCP植骨效果及上颌窦提升种植修复临床效果观察
8
作者 张艳波 王雪峰 +1 位作者 韩尚志 霍峰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5期152-154,共3页
目的分析羟基磷灰石(HA)与β-磷酸三钙(β-TCP)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及上颌窦提升种植修复功能负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均植入H... 目的分析羟基磷灰石(HA)与β-磷酸三钙(β-TCP)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及上颌窦提升种植修复功能负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均植入HA与β-TCP骨材料,观察患者术后种植体存留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1、6个月种植体周围骨量。结果20例患者(23枚种植体),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骨结合良好,随访复查种植体存留率100%;HA+β-TCP患者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后6个月颊舍、近远中向上颌窦黏膜底高度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P<0.05)。结论HA与β-TCP均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可用于上颌窦底提升植骨中良好的骨替代材料,可维持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成骨效果 上颌窦提升 功能负载
下载PDF
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成骨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华驰 何东宁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16-320,共5页
近年来,随着口腔种植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在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嵴植入种植体修复缺牙成为越来越多医患的选择。由于牙周病造成的牙槽骨骨量丢失,以及牙齿缺失后牙槽嵴顶和上颌窦底的破骨细胞活跃、上颌窦气化造成的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双... 近年来,随着口腔种植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在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嵴植入种植体修复缺牙成为越来越多医患的选择。由于牙周病造成的牙槽骨骨量丢失,以及牙齿缺失后牙槽嵴顶和上颌窦底的破骨细胞活跃、上颌窦气化造成的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双向吸收,常使得在上颌后牙区植入种植体所需的垂直骨量不足,如何在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嵴实现骨增量,为种植体植入创造条件,是上颌后牙区种植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上颌窦底提升技术为上颌后牙区种植体植入及修复创造了条件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由于创伤小等优点,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在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然而种植术后的成骨效果存在较大的不可预测性,其影响因素并未完全明了,骨替代材料的使用及使用方法、上颌窦黏膜炎症及穿孔、上颌窦底的宽度、吸烟及糖尿病等全身情况都可能对术后成骨效果造成影响,本文对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成骨效果的影响因素做一总结,以利于临床工作中对种植效果的预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 成骨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颖 邱东 赵金荣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掌握学术界关于中药活性成分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作用的研究成果,分析中药活性成分对骨折愈合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从国内外医学期刊数据库中筛选相关文献,运用Stata 15.1软件的meta分析模块对提取的文献... 目的掌握学术界关于中药活性成分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作用的研究成果,分析中药活性成分对骨折愈合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从国内外医学期刊数据库中筛选相关文献,运用Stata 15.1软件的meta分析模块对提取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系统性分析,获得与研究主题相关的23篇中文文献。经过meta检验结果证实各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采用添加了部分中药活性成分[淫羊藿成分(MD=10.837,95%CI:9.353~12.321,P<0.05),熟地成分(MD=11.747,95%CI:9.73~13.764,P<0.05),狗脊成分(MD=10.809,95%CI:8.264~13.353,P<0.05),当归成分(MD=12.576,95%CI:10.099~15.053,P<0.05)]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现有研究中,仍有部分中药活性成分的效用不显著,如鹿茸成分(MD=0.456,95%CI:-0.013~0.926,P>0.05)。结论从现有研究报道的数据来看,多数中药活性成分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方面具有良好的辅助效用,有助于减少愈合时间,提升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中药成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作用
下载PDF
上颌窦提升中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组织工程骨的成骨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刁兆峰 李晓亮 +4 位作者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 林成 周梅 潘晓玲 李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56-3462,共7页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三维复合支架材料,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上颌窦提升的成...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三维复合支架材料,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上颌窦提升的成骨效果。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每只兔均制作4处上颌窦提升区域,其中3处分别植入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实验组)、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对照组1)、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骨粉(对照组2),最后一处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取上颌窦提升区域标本,分别进行锥形束CT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与免疫组织学化染色观察。实验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议批准(批准编号IACUC20170706-02)。结果与结论:①锥形束CT显示,空白对照组始终无新骨生成,其余3组术后8周时可见新骨生成,且以实验组成骨效果最明显;术后12周时,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成骨效果进一步增强,3组间差异不明显;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8,12周的成骨效果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8周的成骨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均强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术后12周时,3组间两指标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④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可促进上颌窦提升区域的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 可注射性材料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上颌窦提升 成骨效应
下载PDF
臂板蛋白3A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成骨效应的影响
12
作者 李梅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0期39-42,46,共5页
目的观察臂板蛋白3A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成骨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然后分为A组、B组各10只。A组单纯行下颌骨牵张成骨;B组于牵张期第1、5、10天在牵张间隙内注射臂板蛋白3A(500μg/kg)。... 目的观察臂板蛋白3A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成骨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然后分为A组、B组各10只。A组单纯行下颌骨牵张成骨;B组于牵张期第1、5、10天在牵张间隙内注射臂板蛋白3A(500μg/kg)。两组分别于固定期第2、6周随机处死5只动物获取下颌骨标本。分别采用X线检查和组织HE染色观察两组下颌骨牵张区成骨情况。制作下颌骨切片,光镜下观察并计算骨小梁宽度(TNTB)、新生骨数量(NBV)。用DXA扫描两组下颌骨样本,获取成骨区骨密度(BMD)、骨矿物质含量(BMC)。采用生物力学实验检测两组下颌骨成骨区的最大载荷、刚度和总能量吸收。结果随着时间推移,两组的牵张间隙内均有新骨形成并矿化,B组成骨情况优于A组。A、B组牵张成骨固定期第6周时成骨区TNTB、NBV及成骨区硬度、最大载荷、能量吸收均高于同组第2周时,相同检测时点B组高于A组(P均<0.05)。A、B组牵张成骨固定期第6周时成骨区BMD、BMC均高于同组第2周时,B组第6周时BMD、BMC高于同期A组(P均<0.05)。结论臂板蛋白3A能有效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间隙内新骨形成,提高成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臂板蛋白3A 下颌骨 成骨效应
下载PDF
CBCT辅助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疗效及术后成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胥怀洋 蔡嫚 杨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分析锥形束CT(CBCT)辅助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疗效及术后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颌骨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刮... 目的分析锥形束CT(CBCT)辅助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疗效及术后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颌骨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刮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CBCT辅助开窗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囊腔体积缩小程度、治疗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12±0.53)min、(5.40±0.82)d,均短于对照组[(54.42±1.20)min、(5.73±1.01)d],术中出血量为(4.84±0.90)mL,低于对照组[(90.31±10.5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为(3.06±0.76)分,低于对照组[(4.71±1.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囊腔体积缩小程度为(82.93±3.74)%,大于对照组[(41.08±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切口甲愈合比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新生骨质骨体积分数分别为(57.92±1.37)%、(69.88±2.28)%,均高于对照组[(32.26±2.16)%、(54.4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骨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CBCT辅助开窗减压术具有更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术后成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辅助开窗减压术 颌骨囊肿 刮治术 术后成骨效果
下载PDF
国产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种植义齿受植区骨缺损中的成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红亮 赵承初 +2 位作者 赵峰 钟科 孙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对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应用引导骨再生(GBR)治疗种植义齿受植区骨缺损中成骨的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ADM是否能够在GBR术中有成骨作用。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种植前受植区颌骨骨缺损的患者42例... 目的对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应用引导骨再生(GBR)治疗种植义齿受植区骨缺损中成骨的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ADM是否能够在GBR术中有成骨作用。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种植前受植区颌骨骨缺损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产异种ADM进行GBR术修复颌骨骨缺损,6个月后行X线检查,并与GBR术前进行比较,成骨区行种植术,观察术中骨生成的情况,将种植过程中取出的新生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42例患者在术后复查中未见明显排异反应。其中,40例患者行二期手术过程中观察成骨效果满意,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较好,未见残留膜。切片组织学观察可见明显板层骨形成。2例患者因为创口感染,经过术区抗生素反复冲洗,控制感染后,1例后期成骨效果较满意,1例失败。结论异种ADM应用于GBR修复种植义齿受植区骨缺损,成骨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缺损 异种脱细胞基质 引导骨再生 成骨效果
下载PDF
锶的成骨效应及其在骨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蕾 雷云坤 孟增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8-1402,共5页
目的综述锶(Sr)的成骨效应及其在骨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Sr成骨效应及其在骨科中应用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体内外研究表明Sr具有促进骨生成和抑制骨重吸收的双重作用。临床上,Sr被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治... 目的综述锶(Sr)的成骨效应及其在骨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Sr成骨效应及其在骨科中应用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体内外研究表明Sr具有促进骨生成和抑制骨重吸收的双重作用。临床上,Sr被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复合及骨肿瘤、骨转移瘤的治疗。结论 Sr是骨组织工程替代材料的重要复合元素之一,能增强骨替代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在骨组织工程中有一定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效应 骨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珊瑚/骨髓复合人工骨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吴杭 汪启珍 张森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9年第5期263-266,共4页
目的: 评价珊瑚/ 骨髓复合人工骨( 简称复合骨) 的成骨效应。方法: 将复合骨植入兔背部肌袋和颅骨缺损, 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 检测其成骨情况。结果: 复合骨植入肌袋后4 周, 局部有... 目的: 评价珊瑚/ 骨髓复合人工骨( 简称复合骨) 的成骨效应。方法: 将复合骨植入兔背部肌袋和颅骨缺损, 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 检测其成骨情况。结果: 复合骨植入肌袋后4 周, 局部有骨组织形成, 而单纯珊瑚植入区未见骨组织成分。复合骨植入骨缺损后6 周, 局部形成的骨组织量明显多于同期的珊瑚植入区( P< 0-01) 。术后12 周, 复合骨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 而单纯珊瑚植入区则表现为不完全性骨修复。结论: 复合骨具有良好的骨再生和骨修复能力, 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珊瑚 骨髓复合 人工骨 成骨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