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档案”词源新探 被引量:4
1
作者 洪华 王霞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7,共3页
探析“档案”一词的词源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档案”源自“档子”,而“档子”与萨满教的法具一一“档士”又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档”与“案”联结在一起,是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从小词汇的流变看文化血脉的交融,这就是历史的魅力。
关键词 档案 词源 新探
下载PDF
标准之辞源考 被引量:3
2
作者 胡雄伟 《标准科学》 CSSCI 2009年第7期9-13,共5页
"标准"一词初见于东晋(327~376年),为道德标准,技术"标准"的用法见于北魏建昌四年(515年),唐朝时"标准"一词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南宋时期,"标准"一词的内容已经多样化,涉及人文、管理和技术... "标准"一词初见于东晋(327~376年),为道德标准,技术"标准"的用法见于北魏建昌四年(515年),唐朝时"标准"一词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南宋时期,"标准"一词的内容已经多样化,涉及人文、管理和技术领域。南宋朱熹提出了关于标准的完整定义,是"极"与"中"的结合。汉语词组"标准"的含义比ISO/IEC定义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辞源 东晋 北魏 南宋
下载PDF
从“雒田”和“榃”的语源看古越人的谷田文化 被引量:3
3
作者 覃晓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雒田"是古越人耕种的稻田,其名见于秦汉史籍,语源出自壮语的na2lu:k8(山谷田)。""是古越人后裔壮人创造的方块壮字,其语源为壮语的tam2(鱼塘)。从此字的构造看,壮人的""式鱼塘,是由山谷田改造而成... "雒田"是古越人耕种的稻田,其名见于秦汉史籍,语源出自壮语的na2lu:k8(山谷田)。""是古越人后裔壮人创造的方块壮字,其语源为壮语的tam2(鱼塘)。从此字的构造看,壮人的""式鱼塘,是由山谷田改造而成的。两字的语源反映了古越人以田耕为主,局部(因势)向渔业转换的历史画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雒田 语源 古越人 谷田文化
下载PDF
论方言词考源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昭聪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20,共7页
方言词考源是汉语词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古至今相关研究工作不少,弊端也客观存在。方言词考源除了要注重跨学科和利用亲属语言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同源词的系联来为方言词探源,黄侃、徐复等先生已经在这一方面做出... 方言词考源是汉语词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古至今相关研究工作不少,弊端也客观存在。方言词考源除了要注重跨学科和利用亲属语言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同源词的系联来为方言词探源,黄侃、徐复等先生已经在这一方面做出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词 词源 学术史 方法 同源词
下载PDF
关于清代官职beile“贝勒”词源
5
作者 哈斯巴特尔 《满语研究》 2006年第2期15-20,共6页
清代官职称谓词“贝勒”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称谓,最初是部落长的称谓。随着满族建立清朝,它又演变成为清朝官职称谓,是一个具有实权的官职称谓。以后,在清朝吏政制度不断学习和沿用汉语名称过程中,“贝勒”这一官职称谓尽管没有失去,... 清代官职称谓词“贝勒”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称谓,最初是部落长的称谓。随着满族建立清朝,它又演变成为清朝官职称谓,是一个具有实权的官职称谓。以后,在清朝吏政制度不断学习和沿用汉语名称过程中,“贝勒”这一官职称谓尽管没有失去,但是逐渐由实权官职演变为虚权的爵位名称。“贝勒”称谓在词源上来源于“结实、坚固”语义,存在于包括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在内的整个阿尔泰语系语言中。“贝勒”一词的词源范围表明,满语、蒙古语和突厥语之间存在着共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职 贝勒 词源
下载PDF
甲基卡新3号超大型锂矿脉找矿方法 被引量:19
6
作者 潘蒙 唐屹 +4 位作者 肖瑞卿 付小方 梁斌 袁蔺平 郝雪峰 《四川地质学报》 2016年第3期422-425,430,共5页
甲基卡矿区除前人发现的大型锂矿NO.134脉,近年来又在甲基卡东北部的第四系覆盖区新发现了X03(新三号)超大型工业锂矿脉,使甲基卡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确认的新兴产业资源基地。根据甲基卡锂矿找矿实践,提出了第四系坡-残积"寻根溯源... 甲基卡矿区除前人发现的大型锂矿NO.134脉,近年来又在甲基卡东北部的第四系覆盖区新发现了X03(新三号)超大型工业锂矿脉,使甲基卡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确认的新兴产业资源基地。根据甲基卡锂矿找矿实践,提出了第四系坡-残积"寻根溯源"的找矿方法。该方法运用高精度遥感解译圈定第四系转石分布,依据伟晶岩矿化、围岩蚀变等特征重塑第四系转石填图单元,圈定出包括新3号脉在内的8条隐伏锂矿化伟晶岩脉,对靶区圈定及钻探验证起到了快速有效地定位作用。该找矿方法在第四系隐伏区的稀有金属伟晶岩找矿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 伟晶岩 寻根溯源 甲基卡
下载PDF
汉字的造字理据与字形构造模式 被引量:6
7
作者 庄义友 《韶关学院学报》 2001年第7期71-75,共5页
借鉴现代符号发生学和符号阐释学的理论 ,从汉字字形生成过程中总结出字形直接象物表意、字形直接象事表意和字形直接象意、间接谐声三种造字模式 ,并从中揭示出汉字寓意于形的符号象征性这一基本特征。
关键词 汉字 造字理据 象物 象事 象意 谐声 字形构造模式
下载PDF
中国近代“治外法权”概念的词汇史考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汉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对"治外法权"概念进行追根溯源式的词源学考察,既有语言词汇史的价值,又有法律史的意义。就前者而言,"治外法权"首见书证的来源,可追溯至比《日本国志》更早的1886年6月6日《申报》报道"朝鲜与俄国和约之附约... 对"治外法权"概念进行追根溯源式的词源学考察,既有语言词汇史的价值,又有法律史的意义。就前者而言,"治外法权"首见书证的来源,可追溯至比《日本国志》更早的1886年6月6日《申报》报道"朝鲜与俄国和约之附约密约",且其最初的含义是属地主义而非属人主义。其词源属性应是中国近代汉语固有词,而不单纯是一个日源外来词,这就用实证的方式证明了中国进入近代以后仍然向日本输入语言文化的一个事实。就后者而言,"治外法权"制度作为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一直是晚清政府丧权辱国的明证。而实际上晚清政府对主权是相当重视的,"治外法权"一词在中文中首先出现并表达属地管辖的含义,就是这种主权意识在语言词汇上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外法权 《日本国志》 《万国公法》 日源外来词
下载PDF
中国古代兔文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建子龙 任战军 高玉琪 《中国养兔》 2014年第3期38-46,7,共10页
本文以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有关兔的重要文物以及文献记载为研究对象,反映出中国古人对生命起源的探索,通过兔文化的方式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 兔形玉器 器物 绘画 “兔”字起源
原文传递
“和尚”的俗词源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赤子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7-58,共2页
"和尚"应是梵文音译和汉语"秃"字析形省称相统一的对从事佛教人士的一种称呼,词形经历了从"禾上"到"和上"、"和尚"的变化,反映了汉民族接受外来宗教的心理变化过程。
关键词 禾上 和上 和尚 俗词源
下载PDF
“献替”造词理据考——“献替”之“替”不是“废替”之替
11
作者 刘精盛 叶桂郴 《贺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献替"之"替",辞书皆解为"废替"之"替",为古书作注者皆从辞书。"献替"之"替"是"朁"的俗字,加言旁而为"谮",俗作譛,与谏字意义相近。献谮,言诤言进谏... "献替"之"替",辞书皆解为"废替"之"替",为古书作注者皆从辞书。"献替"之"替"是"朁"的俗字,加言旁而为"谮",俗作譛,与谏字意义相近。献谮,言诤言进谏,不同于讽谏。文章考证"兓"、"朁"是僣(僭)、谮(譛)的古字,认为《世说新语.纰漏》"献替"与"献荐"音近,故听者出纰漏,听成另一个词。替字通谮(譛),《离骚》"謇朝谇而夕替"之"替"亦当解为"谮",言早上进谏而晚上就被人谮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替 替(朁) 夕替 古今字 造词理据
下载PDF
“萨满”词源与词义考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淑云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8-163,共6页
“萨满”一词的词源和词义问题,是萨满教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多有歧义。本文在批判地借鉴各种说法的基础上,对“萨满”词源和词义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萨满 词源 词义 满-通古斯语
原文传递
论相邻引申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琳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8,96,共8页
引申从动因的角度可以概括为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大类型,相邻引申属于相关引申的一个条例,是至今尚未被充分了解的引申现象。相邻引申指词义所指的对象由于在位置上与其他对象相邻相连,由此引发该词义引申出指称相连对象的意义。由于... 引申从动因的角度可以概括为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大类型,相邻引申属于相关引申的一个条例,是至今尚未被充分了解的引申现象。相邻引申指词义所指的对象由于在位置上与其他对象相邻相连,由此引发该词义引申出指称相连对象的意义。由于人们对自然客体不同部位的划分具有普遍性,这为相邻引申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清醒认识到词义衍生存在相邻引申这样一种引申路径,可以解决很多词义义源及字词关系方面的疑难问题,有助于正确梳理词义系统的发展演变,有助于全面系联同源词族,这对词汇研究无疑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引申 源义 理据 词源
原文传递
梅县方言人声韵本字考辨 被引量:3
14
作者 温昌衍 温美姬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8,共8页
本文考证、辨析梅县方言入声韵中的部分本字,同时指出梅县方言"阴入读阳入"的语音变例并揭示相关的几个本字。
关键词 梅县方言 入声韵 本字 阴入读阳入
原文传递
玉林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忠东 《梧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6-61,共6页
该文从词形差异、词义差异、词的结构差异、词源差异四方面探讨玉林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关键词 玉林话 词形 词义 结构 词源 特征
下载PDF
“萨满”词义辨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世军 周玲 《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第11期86-88,共3页
通过对"萨满"几种典型词义的辨析,并对其词义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简析,旨在使萨满文化研究者意识到各种"萨满"词义所提出的问题,以期为萨满文化的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 萨满 词源 词义 辨析
下载PDF
“矿物”词源再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云昊 陈云彦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3年第3期76-84,共9页
本文汇集了古今中外资料,追溯"矿物"一词在东西方的起源。讨论了西文 Mineral 东渐中国的时间、汉文"矿物"一词的创立,对比研究了"矿物"词义的演进,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近代矿场学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 矿物 词源 词义 演变
下载PDF
“出恭”词义来源及产生时间补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饶道庆 《嘉兴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2-93,共2页
"出恭"是明清时期常用的词语,在明清白话小说和戏曲中频繁出现。该文梳理了"出恭"一词的词义来源,产生时间和学术界的不同看法,并以现存的权威文献资料为依据进行考证,阐明自己的态度。
关键词 出恭 词义来源 产生时间 补释
下载PDF
“传播”源流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继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传播"一词见于隋文帝(公元581-599年)的诏书中,唐宋时期沿用未绝,明清小说中使用渐多,已由原来的皇帝诏书用语变为群众的口头用语。用"传播"意译英语的"communication",始于1944年台湾李茂政先生的教学... "传播"一词见于隋文帝(公元581-599年)的诏书中,唐宋时期沿用未绝,明清小说中使用渐多,已由原来的皇帝诏书用语变为群众的口头用语。用"传播"意译英语的"communication",始于1944年台湾李茂政先生的教学和研究;"传播学"及"大众传播"等概念传入内地,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communication的动词形式是Communi-cate,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即"共同"。"communication"既有双向的"交流、沟通、交换、交通、通讯"等义项,也有单向的"传递、传送、传、传达"等义项,传播学的创立者也未必不是使用单向的义项。"传"来源于"转",传递就是转移;"播"即"散布"。"传播"与"播传"曾经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翻译 词源 演变
下载PDF
满语方位词词缀-si探源
20
作者 长山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4-156,共3页
比较研究满语方位词词缀-si和方向格词缀-ci的语音形式和语法功能就会发现,二者语音对应、语义相通,具有同源关系,是由原始满—通古斯语中表达位置、方向的词缀*-tu演变而来的。
关键词 满语 方位词 词缀-si 词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