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图腾》:在四重语境中的新阐释 被引量:1
1
作者 代云红 《百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叶舒宪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之所以能引风气之先并给人以学术启迪性,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反省自己,超越自己。他在《熊图腾》中的自我反省与超越表现在:一是从文本研究走向田野调查,对华夏起源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对图腾批评的再阐释,从父权... 叶舒宪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之所以能引风气之先并给人以学术启迪性,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反省自己,超越自己。他在《熊图腾》中的自我反省与超越表现在:一是从文本研究走向田野调查,对华夏起源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对图腾批评的再阐释,从父权制文化的祖先神话图腾的考察走向史前"女神文明"的探究;三是明确提出"四重证据法",并尝试"四重证据法"在揭示中华祖先神话起源方面的阐释效力;四是在民族志"写文化"的批判反思语境下对写作形式的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图腾》 文学人类学研究 四重证据法 华夏起源 文明反思
下载PDF
中国烧酒起源新探 被引量:9
2
作者 冯恩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70,176,共8页
在世界六大蒸馏酒中,中国烧酒(白酒)工艺最复杂,其起源在世界蒸馏酒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烧酒起源是学界长期争论的话题,众说纷纭,涉及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中国蒸馏酒起源于何时?其二是中国的蒸馏器或蒸馏技术是从外国传入的,还是本... 在世界六大蒸馏酒中,中国烧酒(白酒)工艺最复杂,其起源在世界蒸馏酒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烧酒起源是学界长期争论的话题,众说纷纭,涉及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中国蒸馏酒起源于何时?其二是中国的蒸馏器或蒸馏技术是从外国传入的,还是本国发明的?关于中国烧酒起源之争,在时间上有汉、唐、宋、元多种观点,在来源上有外来说和本土起源说两种,以元代外来说流传最广。迄今文献和考古上还没有发现可靠的唐和唐以前的烧酒证据。从文献上分析北宋早期已经有蒸馏酒,但是直到南宋也没有形成商业性的生产。吉林省大安酒厂遗址发现辽金时期蒸馏酒灶锅,模拟复原试验成功蒸馏出酒,证实辽金时期已经有商业性的烧酒生产,彻底否认了长期流传的烧酒元代由阿拉伯传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烧酒起源 辽金时期 大安酒厂遗址
原文传递
从北席南来到干栏木构:张良皋《中国席居制度溯源提问录》及学术笔谈探读 被引量:2
3
作者 汤诗旷 李晓峰 张点 《建筑遗产》 2023年第1期9-21,共13页
《中国席居制度溯源提问录》是张良皋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酝酿并逐步写成、凝练中国席居制度命题的阶段性成果,该《提问录》链接着20世纪60-80年代知名学者间的学术笔谈和观点碰撞,也是张良皋先生后期深耕武陵干栏并收获等身著作的学术原... 《中国席居制度溯源提问录》是张良皋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酝酿并逐步写成、凝练中国席居制度命题的阶段性成果,该《提问录》链接着20世纪60-80年代知名学者间的学术笔谈和观点碰撞,也是张良皋先生后期深耕武陵干栏并收获等身著作的学术原点,具有里程碑意义。文章以《提问录》的整理与解析为基础,平行阅读专家们的往来信件与后续成果,以《提问录》中的“探源、设问、立论、延伸”为线索建立若干逻辑锚点,试图厘清那个时代的学者如何看待席居源流、消亡以及模数制的问题。文章旨在通过梳理一段学术史,引发对早期建筑史研究范式的讨论,既给今天学界以启示,又是对张先生百年诞辰的最好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席居制度溯源提问录》 席居制度 起源 发展 消亡 建筑模数制 武陵干栏
下载PDF
《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理论特色 被引量:5
4
作者 洪修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中国佛教有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入世化、人生化成为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在禅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典型。禅宗的根... 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中国佛教有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入世化、人生化成为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在禅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典型。禅宗的根本经典《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本怀,又结合中国传统固有的思想文化,在满足中土社会大众需要的过程中,发扬光大了入世救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精神,其所提倡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特殊体现。《坛经》的心性本体论同时也是人性论,其透过心性论所表达的对无相、无念、无住的人的清净本性亦即人生实践主体的肯定,为人生展现了全新的生命意义。《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奠基了中国禅宗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色,也为近现代以来的人间佛教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人间佛教 中印文化渊源 思想特色 历史影响
下载PDF
传统天下观中的公共性理念及其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实践——挖掘财政基础理论的“中国地气” 被引量:2
5
作者 童光辉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72,共11页
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总结中华民族的思维传统和中国的实践,挖掘财政基础理论的"中国地气",在"接地气"中推进中国财政学的创新和发展,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以中国古代财政的公共性... 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总结中华民族的思维传统和中国的实践,挖掘财政基础理论的"中国地气",在"接地气"中推进中国财政学的创新和发展,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以中国古代财政的公共性问题为出发点,首先是在思想层面梳理传统天下观中的公共性理念以及由此所建构起来的国家—社会关系。其次是在制度层面探讨上述理念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实践,分析传统国家治理模式下的"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不患寡而患不均"和"内外有别,以内制外"等财政分配关系的关键和实质。最后是总结历史经验,从中找寻能够丰富和发展财政基础理论的原理性知识,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基础理论 天下观 公共性 中国财政史 中国地气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中印溯源研究的学理依据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立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126,共6页
讨论古代叙事文学渊源,必然落实到具体的题材、母题和类型。在佛经文学影响下,中国传统小说呈现出了以文言为主、偏重实录和承袭题材类型等特色。其主要类型,大多原非国产或本土故事原貌,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学价值观误读加工下,... 讨论古代叙事文学渊源,必然落实到具体的题材、母题和类型。在佛经文学影响下,中国传统小说呈现出了以文言为主、偏重实录和承袭题材类型等特色。其主要类型,大多原非国产或本土故事原貌,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学价值观误读加工下,又突出地体现为亲和动物植物、热衷精怪灵异想象、信奉奇闻幻术、认同豪侠精神、褒许女性智慧等。至《聊斋志异》乃融会贯通,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题材类型稳定化、注重传承依傍、人鬼灵怪全方位思维而以普通人的人生为本位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题材类型 小说中印渊源 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
下载PDF
华夏文明起源史研究二三思
7
作者 刘俊男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61-65,72,共6页
中国古籍基本可信,可用于中国文明起源史之研究,关键是要认真解读。文物是证史的重要工具,但还有一些误区要走出。农业文明的起源在万年以上,而国家的起源大约在6000年以前。
关键词 华夏文明起源史 古文献 文物考古
下载PDF
南海的右行陆缘裂解成因 被引量:92
8
作者 周蒂 陈汉宗 +1 位作者 吴世敏 俞何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南海成因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动力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也关系到特提斯、环太平洋两大超级会聚带的相互作用,是国内外地学界长期研究的热点问题。西太平洋边缘海内带,尤其是日本海和南海在形成时代、海盆形态和海底地貌、海底扩张的多轴、多... 南海成因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动力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也关系到特提斯、环太平洋两大超级会聚带的相互作用,是国内外地学界长期研究的热点问题。西太平洋边缘海内带,尤其是日本海和南海在形成时代、海盆形态和海底地貌、海底扩张的多轴、多阶段、由东向西扩展特征、岩石圈地慢的地球化学异常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可能在成因上也相似。南海的海盆的楔形形状、海底扩张及陆架盆地的断陷的由北向南发展和自东向西推进的特征、地壳伸展减薄和海底扩张程度的由东向西减弱都可用尖端向西的“剪刀模型”来描述,即南海的张开是近南北向右行剪切力作用下东亚陆缘发生裂解的结果。南海张开的同时在海盆内及其西缘印支半岛上发育大量近南北向右行走滑断裂,表明当时存在区域性的近南北向右行剪切应力;而在其东缘现在看不到大型近南北向右行走滑断裂,可能是在中中新世以后受从赤道附近滑移北上并沿马尼拉海沟仰冲的菲律宾群岛所破坏的结果。晚中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西段(印度)及东段(澳大利亚)先后发生了朝欧亚大陆的、不同方向和速度的会聚。在这三大作用的复合和竞争的动力学背景下,东亚陆缘发生了有地幔参加传动的“超级剪切”,其应力场经历了左行压扭体制和右行张扭体制交替的阶段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成因 陆缘裂解 东亚陆缘 边缘海 超级剪切 边缘海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的芥菜起源探讨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材林 周源 +2 位作者 周光凡 陈学群 范永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6-11,共6页
从我国芥菜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考证、野生芥菜及原始亲本种的存在与分布、栽培芥菜的变异与分布等方面,对中国的芥菜起源进行探讨,结果证明:中国是芥菜原生起源中心或起源中心之一;西北地区是中国的芥菜起源地;中国的栽培芥菜是由原生中... 从我国芥菜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考证、野生芥菜及原始亲本种的存在与分布、栽培芥菜的变异与分布等方面,对中国的芥菜起源进行探讨,结果证明:中国是芥菜原生起源中心或起源中心之一;西北地区是中国的芥菜起源地;中国的栽培芥菜是由原生中国的野生芥菜进化而来,最早的出现年代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四川盆地是芥菜的次生起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起源
下载PDF
酋邦、早期国家与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及形成问题 被引量:12
10
作者 沈长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1,共7页
当代人类学者提出的酋邦理论,对于完善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类早期社会组织进化的学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对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和形成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酋邦可以对应于我国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天下万邦”的“邦”,即今日治先秦史者经常... 当代人类学者提出的酋邦理论,对于完善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类早期社会组织进化的学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对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和形成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酋邦可以对应于我国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天下万邦”的“邦”,即今日治先秦史者经常提到的“族邦”。这样一种氏族结构不仅存在于中国前国家时期,也存在于国家刚产生后的一个阶段。一些中外学者称中国这样一类结构特征的文明古国为“早期国家”,以别于在下一个历史阶段产生的古希腊罗马国家,这种说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种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酋邦 早期国家 中国国家起源
下载PDF
认知诗学理论的渊源与本土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范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1,共5页
认知诗学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一门新型文学理论。随着认知科学在世界各地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其理论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认知科学与文学批评被学者们结合起来,形成认知诗学,是学术研究领域跨学科结合的突出成就。论文探讨了认知... 认知诗学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一门新型文学理论。随着认知科学在世界各地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其理论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认知科学与文学批评被学者们结合起来,形成认知诗学,是学术研究领域跨学科结合的突出成就。论文探讨了认知诗学在国外发展的渊源、演变与现状,系统介绍了瑞文.初尔对认知诗学的贡献,分析彼德.斯托克维尔、乔安娜.加文思、杰拉德.斯迪恩、艾琳娜.塞名洛、乔纳森.卡奥佩帕尔等理论家在英美认知诗学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理论探索。同时,探讨了认知诗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简要地提出了将这一理论进行本土化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理论渊源 本土化
下载PDF
论我国海关的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2-57,共6页
中国海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才能通过正确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政治和经济,寻访我国海关产生和发展的轨迹。认为古代海关远在封建社会初期就已经形成,或认为中国海关是19世... 中国海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才能通过正确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政治和经济,寻访我国海关产生和发展的轨迹。认为古代海关远在封建社会初期就已经形成,或认为中国海关是19世纪的“舶来品”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探寻我国海关萌芽、成形和发展的历史,不仅对深化古代经济史和海关史的研究,而且对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海关制度,都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关 中国 海关史 海关起源 发展 天津 关税 行商制度
下载PDF
6—8世纪中国疫灾的时空特征及鼠疫流行 被引量:4
13
作者 龚胜生 肖永芝 +4 位作者 李孜沫 张涛 谢海超 石国宁 陈发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7-640,共14页
为探究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公元541-750年)中国的瘟疫流行状况,基于《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和最新获得资料,编制6-8世纪中国疫灾简略年表,对6-8世纪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腺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以及中国与中亚、欧洲鼠疫... 为探究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公元541-750年)中国的瘟疫流行状况,基于《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和最新获得资料,编制6-8世纪中国疫灾简略年表,对6-8世纪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腺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以及中国与中亚、欧洲鼠疫互传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6-8世纪中国处于魏晋南北朝疫灾高峰期的后期和唐代疫灾低谷期的前期,总体上属于疫灾偏少时期;该时期瘟疫总体上主要在春、夏季流行,大瘟疫则多发生于夏、秋、冬季;十年尺度上的疫灾频度总体趋于下降,十年疫灾频度指数和十年疫灾等级指数均存在280 a、100 a、50 a的波动周期.2)中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就有了鼠疫记载,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恶核”“虏疮”“流肿”“暍病”“苦头痛”等称谓,都是对腺鼠疫某个方面症状的描述,其间中国境内肯定有腺鼠疫流行.3)世界范围内鼠疫的发生具有多源性,中亚地区是古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中国的鼠疫主要由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通过战争输入,首当其冲的中国西北是6-8世纪鼠疫流行最频繁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8世纪 中国疫灾 时空特征 中国鼠疫 来源中亚
下载PDF
农产品生态系统价值的标签化策略——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战国 董鑫 张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0-171,共12页
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正在持续推进,但缺乏投入社会资金的动力。评估消费者对农产品生态系统价值的偏好及支付意愿,将生态价值转变为市场价值,是现阶段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923份全国消费者样本,以枸杞为研究对象,以... 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正在持续推进,但缺乏投入社会资金的动力。评估消费者对农产品生态系统价值的偏好及支付意愿,将生态价值转变为市场价值,是现阶段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923份全国消费者样本,以枸杞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价值标签、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签、产地标签与产品价格为属性开展选择实验。通过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消费者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生态系统价值标签与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签均有积极的支付意愿,部分生态系统价值标签与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签存在替代关系,且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签与部分产地标签存在互补关系;同时标注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签、产地宁夏与土壤保持功能声明时,消费者支付意愿将达到最高值。基于研究结论,对农产品生态系统价值与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签的使用与监管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价值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选择实验法 支付意愿
下载PDF
试论台湾的非岛弧成因及其与南海海盆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明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试论台湾的非岛弧成因及其与南海海盆的相关性张明书(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台湾岛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构造线方向矗立在东海大陆架上,令国内外构造地质学家关注[1~8]。虽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调查研究,但在... 试论台湾的非岛弧成因及其与南海海盆的相关性张明书(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台湾岛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构造线方向矗立在东海大陆架上,令国内外构造地质学家关注[1~8]。虽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调查研究,但在构造属性或与周围区域的衔接关系等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非岛弧成因 南海 海盆 相关性
下载PDF
论法律起源研究的中国化——一个知识谱系的反思 被引量:5
16
作者 褚宸舸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9,共12页
中国法律起源学说的发展轨迹和非自洽性,是审视现代法学话语建构的样本之一。法学界在1980年代对法律起源问题的关注是一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律起源论争背后涉及国家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以及法律的定义问题,其底色则基于经典作家的相... 中国法律起源学说的发展轨迹和非自洽性,是审视现代法学话语建构的样本之一。法学界在1980年代对法律起源问题的关注是一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律起源论争背后涉及国家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以及法律的定义问题,其底色则基于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经典作家通过本质主义的体系化论证,试图解决法律起源的理论与事实两个层面之间的张力。今人解释中国法律起源,需突破社会历史类型学说的桎梏,结合历史和考古发现,走出对经典作家观点教条化及断章取义的泥淖。19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法律起源研究的降温,与研究的转向以及法学界整体学术旨趣反本质主义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起源 知识谱系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 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
原文传递
南海的“山根拆沉成因观”--南海成因新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海龄 周洋 +2 位作者 王印 朱荣伟 黎雨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4,共13页
南海成因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作者以寻求南海形成演化的内因为着眼点,在大量地震剖面地质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法对南海南北陆缘前新生代基底地质构造变形形迹进行了系统的构造恢复和组合分析,发现了残存于南海南北陆缘中生代基... 南海成因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作者以寻求南海形成演化的内因为着眼点,在大量地震剖面地质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法对南海南北陆缘前新生代基底地质构造变形形迹进行了系统的构造恢复和组合分析,发现了残存于南海南北陆缘中生代基底中的断层-褶皱具有碰撞造山带特有的背冲断褶构造特征,指出该古造山带的中轴位置大致沿现今双峰-笔架海山连线分布,并称之为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结合南海地区新生代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南北陆缘新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分析,提出该造山带在新生代发生了山根拆沉的解体过程,并明确提出了该"山根拆沉"机制是诱发南海形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成因 中生界 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 山根拆沉 造山带解体
下载PDF
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带状起源论(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海洋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09年第5期43-46,共4页
探讨了更新世环境变迁和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第四纪以来,中国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更新世末期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北方大部分地方不适宜于喜温暖的黍、粟等作物生长,但其东南边缘温暖地带的一些细石器地点已... 探讨了更新世环境变迁和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第四纪以来,中国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更新世末期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北方大部分地方不适宜于喜温暖的黍、粟等作物生长,但其东南边缘温暖地带的一些细石器地点已进入采集农业阶段,可能成为后来黍作和粟作农业起源地带的一部分。分析了全新世早期北方环境变迁与旱作农业的产生。介绍了麦克尼什农业起源的3种模式和中国的3个文化地带。3个模式分别为初级模式、次级模式和三级模式。石兴邦认为这3个起源模式与中国的3个文化带,即黄河流域、淮河中介生态带和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无界生态带的情况是大体相若的。全新世早期(大约12~8kaBP)为不稳定升温期,黄土高原东南边缘的沟谷、山前坡地和台地,秦岭山地的河谷阶地,淮河上游山地和平原,山东丘陵南部的河谷和台地即有黄土分布,又相对温暖湿润,森林草原交错分布,植物资源丰富,处于北方细石器工艺和南方琢制石器工艺的交汇地带,有可能率先开始粟作农业;全新世早期末段或中期,从青海东部经甘肃中东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中东部至辽宁中西部的沙性黄土地带,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善,可能成为黍作农业最重要的起源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起源 旱作农业 起源地带
下载PDF
重溯士之社会历史起源
19
作者 葛志毅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士阶层的起源历来多认为在春秋战国时代,此固然不错,但此问题有待深入探析。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士阶层起源远自西周时代已出现,春秋战国时代之社会转型,只不过成为包括士阶层在内的社会阶层转化过程之加速剂。此外由于孔子所创新型社... 士阶层的起源历来多认为在春秋战国时代,此固然不错,但此问题有待深入探析。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士阶层起源远自西周时代已出现,春秋战国时代之社会转型,只不过成为包括士阶层在内的社会阶层转化过程之加速剂。此外由于孔子所创新型社会教育体制中的思想转换因素,把士由旧式的社会政治仆役,塑造成新型社会文化守护者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之起源 分封爵等 四民社会 政治仆役 文化守护者
下载PDF
中国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的考察
20
作者 姜骋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227,共6页
探索国家起源及形成一直是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然而,学术界对相关概念的解读与使用并不一致,虽然目前关于国家起源模式最具影响力的观点仍是史前文化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大体连续进化,但不同看法也颇引人关注。本文在梳理相关... 探索国家起源及形成一直是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然而,学术界对相关概念的解读与使用并不一致,虽然目前关于国家起源模式最具影响力的观点仍是史前文化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大体连续进化,但不同看法也颇引人关注。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脉络的基础上,辨析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而考察了其产生问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起源与形成 研究脉络 观点辨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