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卟啉类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新国 孙景志 +2 位作者 汪茫 陈红征 黄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卟啉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卟啉类光电材料在模拟生物光合作用中心的光致电荷转移和能量转移,有机太阳能电池,分子光电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和光存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卟啉 有机太阳能电池 分子开关 有机电致发光 光电功能材料 光存储材料
下载PDF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及其发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亮 薛唯 钟生东 《现代显示》 2002年第4期17-22,共6页
本文介绍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历史、器件结构、发光材料以及发光机理,并阐述其目前的主要应用和未来的走向。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OLED 有机小分子 OLED显示器 器件结构 发光机理
下载PDF
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盛振环 朱玉兰 +1 位作者 阚玉和 苏忠民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2,共7页
综述了以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为基础的红绿蓝和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发光性质,简要介绍了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致发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小分子 发光材料
下载PDF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佰全 高栋雨 +5 位作者 王剑斌 王曦 王磊 邹建华 宁洪龙 彭俊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23-1852,共30页
由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功耗低、视角广、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超薄超轻以及可柔性化等优异性能,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广泛重视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实现WOLED... 由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功耗低、视角广、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超薄超轻以及可柔性化等优异性能,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广泛重视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实现WOLED的不同方法,然后从发光材料种类的角度,阐述了全荧光WOLED、全磷光WOLED、基于荧光/磷光杂化WOLED以及延迟荧光WOLED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我们研究团队最近的工作详细地介绍了不同高性能WOLED的器件结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物理机制以及发光过程;接着,简单介绍了柔性WOLED最近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WOLED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白光 显示 照明 柔韧性 发光材料 器件结构
下载PDF
电子给体-受体型热活化延迟荧光蓝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谭继华 霍延平 +3 位作者 蔡宁 籍少敏 李宗植 张力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57-2480,共24页
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由于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和最低激发三重态之间的能级差较小,三重态激子可以通过反向系间窜越过程上转换到单重态,实现无贵金属添加的三重态激子参与的荧光发射,大大提高了发光效率,解决了传统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由于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和最低激发三重态之间的能级差较小,三重态激子可以通过反向系间窜越过程上转换到单重态,实现无贵金属添加的三重态激子参与的荧光发射,大大提高了发光效率,解决了传统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内/外量子效率(≤25%/≤5%)低下的问题;与磷光OLED相比,避免了使用贵金属,在造价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在类型众多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中,由于电子给体-受体型分子合成简单,性能出众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高效蓝光材料的稳定性及色纯度问题一直是该领域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将依据不同电子给受体单元,对电子给体-受体型热活化延迟荧光蓝光材料及其OLED器件的最新进展、发光原理和设计原则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其发展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型 热活化延迟荧光 蓝光材料 有机发光二极管
原文传递
金属纳米粒子增强有机光电器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小龑 刘琳琳 +1 位作者 解增旗 马於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9-425,共17页
金属纳米粒子以其特殊的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提供了诸多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实验表明,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的光学和电学效应可以有效提升有机光电器件的综合性能.目前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中流明效率最... 金属纳米粒子以其特殊的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提供了诸多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实验表明,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的光学和电学效应可以有效提升有机光电器件的综合性能.目前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中流明效率最好的增强效果为150%,在有机光伏器件中功率转换效率最好的增强效果为70%,特别是在一些高效有机光电器件中的成功应用,虽然增强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是器件效率基数大,最终得到的器件性能相当优异.这些性能提升的主要机理包括表面增强荧光、等离激元光捕获、能量转移、电学效应、散射效应等.本文以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电学效应为主线,按照不同纳米粒子及器件中的修饰位置进行分类,系统总结了金属纳米粒子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有机光伏器件性能方面的工作.针对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作用范围小,增强波长单一等问题,总结了一些新的设计思路如远场增强效应、纳米粒子和激子剖面的调控与匹配及散射增强效应等,希望为进一步的结构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有机光伏器件 光学性质 电学性质
下载PDF
高效高亮度有机红色微腔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凤英 苏建坡 +1 位作者 程东明 刘星元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97-1399,共3页
采用普通的Alq∶DCM红光发光材料体系,制作了结构为Glass/DBR/ITO/NPB/Alq∶DCM/ MgAg的有机红光微腔发光器件,实现了纯红光发射,器件发射峰位于600 nm.与无腔器件相比,微腔器件光谱半峰全宽(FWHM)从92 nm压缩为32 nm,色度从X=0.58,Y=0... 采用普通的Alq∶DCM红光发光材料体系,制作了结构为Glass/DBR/ITO/NPB/Alq∶DCM/ MgAg的有机红光微腔发光器件,实现了纯红光发射,器件发射峰位于600 nm.与无腔器件相比,微腔器件光谱半峰全宽(FWHM)从92 nm压缩为32 nm,色度从X=0.58,Y=0.41改善为X=0.6,Y=0.4,微腔器件的最大发光效率为3 .1 cd/A,最大亮度为32 010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微腔 全色显示
下载PDF
基于三苯胺和螺(芴-9,9'-氧杂蒽)的星射形蓝光寡聚材料的合成与光电性质 被引量:9
8
作者 初增泽 王丹 +1 位作者 张超 邹德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00-2007,共8页
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基于三苯胺、螺(芴-9,9 -氧杂蒽)及芴的星射形寡聚物. 三种寡聚物(TPA-F、TPA-SFX和TPA-SFXCz)都具有很高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17、439和425℃.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研究表明,它们也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基于三苯胺、螺(芴-9,9 -氧杂蒽)及芴的星射形寡聚物. 三种寡聚物(TPA-F、TPA-SFX和TPA-SFXCz)都具有很高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17、439和425℃.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研究表明,它们也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都在100℃以上,其中两种螺芴取代的寡聚物(TPA-SFX和TPA-SFXCz)的Tg分别达到141和127℃.光物理的研究发现, 在薄膜中,TPA-F具有很宽的双发射峰, 峰值为424和455nm;而TPA-SFX和TPA-SFXCz仍保持单一蓝光发射, 发射峰分别为434和442nm.这表明将三苯胺非平面结构和螺形取代基团相结合,能有效抑制在薄膜中聚集和激基缔合物的产生.电化学的研究表明,由于引入富电子的三苯胺核心结构,三者都具有-5.4 eV左右的较高的HOMO能级.通过旋涂法制备了结构为ITO(氧化铟锡)/PEDOT:PSS(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寡聚物/TPBI(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LiF/Al电致发光器件.器件测试结果表明,TPA-SFX的器件具有最好的光电性能. 以它为发光层,获得最大亮度为2680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0.35 cd·A-1、色坐标为(0.17, 0.13)的蓝光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三苯胺: 螺(芴-9 9’-氧杂蒽): 星射形: 蓝光材料
下载PDF
聚集诱导发光——从基础研究到光电和生物传感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唐本忠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主要介绍了在聚集诱导发光领域的研究,包括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化合物种类、结构特点、内在发光机制,聚集过程限制分子内振动和转动与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类具有特殊发光现象的分子在荧光传感、生物成像、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 主要介绍了在聚集诱导发光领域的研究,包括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化合物种类、结构特点、内在发光机制,聚集过程限制分子内振动和转动与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类具有特殊发光现象的分子在荧光传感、生物成像、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的应用。着重介绍了自身对原创性、系统性科学研究精髓的感悟与理解,引导青年科技人员注重创新性思维以及科研工作的深入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四苯乙烯 有机发光二极管 荧光传感器 生物成像
原文传递
基于低浓度掺杂TTF-HLCT一体化分子提供的多重激子循环通道增强深蓝光OLED的稳定性
10
作者 唐振宇 龚乐帆 +8 位作者 郭浩清 杨爽 罗骏 唐荣 肖静 张震 曲波 陈志坚 肖立新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161-2168,共8页
目前,商用的深蓝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使用的三重态-三重态融合(TTF)型发光材料只能捕获50%的三重态(T_(1))激子,导致其器件效率较低.基于窄带蓝色发射体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和超荧光策略可以实现接近100%的激子利用率,然而,在发射层... 目前,商用的深蓝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使用的三重态-三重态融合(TTF)型发光材料只能捕获50%的三重态(T_(1))激子,导致其器件效率较低.基于窄带蓝色发射体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和超荧光策略可以实现接近100%的激子利用率,然而,在发射层(EML)中停留的高能量T_(1)激子通常会导致不可避免的分子降解,从而限制了器件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TTF-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态(HLCT)一体化分子,旨在通过多个激子回收通道降低EML内T_(1)激子的密度,从而提高高效深蓝OLED的稳定性.通过TTF过程回收T_(1)激子,通过HLCT过程利用高能三重态(Tn)激子,可以提高EML中三重态激子的利用率.此外,低浓度掺杂的TTF-HLCT分子在TADF体系中可以减轻T_(1)激子猝灭造成的效率损失.最后,实现了外量子效率(EQE)为25.9%、CIE为(0.131,0.050)、蓝光指数(CE由CIEy校准)为312 cd A^(−1) CIE_(y)^(−1)的顶发射OLED,并且其寿命T90@1000 cd m^(−2)从0.5小时延长到6.1小时.本工作揭示了低浓度TTF-HLCT分子掺杂的潜力,作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效率猝灭,并解决蓝光OLED的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stability multiple ex-citon recycling channels deep blue emission TTF-HLCT
原文传递
基于BCPO发光材料近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效率与稳定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兴 于宏宇 张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71,共9页
近十年来,制备近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成为有机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当器件的电致发光波长延伸到400 nm以下后,对器件中各功能层的材料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实验中,以宽带隙小分子材料BCPO(bis-4-(N-carbazolyl)phenyl)phenylph... 近十年来,制备近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成为有机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当器件的电致发光波长延伸到400 nm以下后,对器件中各功能层的材料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实验中,以宽带隙小分子材料BCPO(bis-4-(N-carbazolyl)phenyl)phenylphosphine oxide)为发光层,基于BCPO的发射光谱确定了电子传输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制备了电致发光峰位波长在384 nm附近的近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在最佳的器件结构下,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2.98%,最大辐射功率达到38.2 mW/cm^(2).电致发光谱中波长在400 nm以下的近紫外光占比为57%.结果表明器件在恒压模式下展示了良好的稳定性,此外,对影响器件稳定性的多个关键因素给予了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近紫外光 辐射功率 外量子效率
下载PDF
反向混合并联Micro LED/OLED显示器件的驱动IC控制
12
作者 夏志明 陈明真 +5 位作者 黄忠航 何爽 张恺馨 孙捷 严群 郭太良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提出一种集成蓝光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和红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特殊子像素排列的新型无源驱动全彩显示器件.该器件无需巨量转移就可实现全彩化显示,且较传统全彩OLED及Micro LED,器件效率更高,寿命更长.另外,将蓝色与绿... 提出一种集成蓝光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和红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特殊子像素排列的新型无源驱动全彩显示器件.该器件无需巨量转移就可实现全彩化显示,且较传统全彩OLED及Micro LED,器件效率更高,寿命更长.另外,将蓝色与绿色子像素反向并联,可以减少电极走线,提高器件像素密度.针对该器件的特殊结构,设计一套全新的驱动方案,具体以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作为主控制器,利用驱动芯片提供稳定的电流点亮LED,实现器件的全彩显示.通过仿真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该器件良好工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发光二极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驱动 无源驱动 全彩显示
下载PDF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定宇 蒋孟衡 +1 位作者 杨军 涂小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1231-1235,共5页
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具有主动发光、高亮度、低驱动电压、结构简单和发光颜色可调等优点,目前在平板显示、高效节能照明光源等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按分类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有机分子化学... 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具有主动发光、高亮度、低驱动电压、结构简单和发光颜色可调等优点,目前在平板显示、高效节能照明光源等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按分类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有机分子化学结构与发光特性、成膜特性等关系的分析,指出了各类材料的优缺点并预测了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发光材料 荧光与磷光
下载PDF
全溶液法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及PEIE浓度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晨曦 刘国栋 +2 位作者 张方辉 王银凤 宋忠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9-258,共10页
对溶液化发光层成膜参数及电子传输层浓度进行调控,优化发光层成膜效果及器件发光性能,同时使用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作为透明阳极,刮涂导电银浆作为阴极,通过全溶液法制备了高效率的OLED。研究发现... 对溶液化发光层成膜参数及电子传输层浓度进行调控,优化发光层成膜效果及器件发光性能,同时使用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作为透明阳极,刮涂导电银浆作为阴极,通过全溶液法制备了高效率的OLED。研究发现,发光层成膜参数的调整有效改善了其成膜效果。且适当的电子传输层材料浓度可以改善器件的载流子注入平衡,有效降低阴极的功函数,提高器件的发光性能;酸后处理的PEDOT:PSS薄膜导电性大大提升,在可见光范围的透过率与ITO相当。全溶液制备的发光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1.441 cd/A,与以ITO为电极的器件相比,增加了近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溶液处理 有机发光二极管 PEDOT:PSS PEIE浓度 酸处理
下载PDF
基于苊并[1,2-b]喹喔嗪为受体单元设计合成新型红光热活化延迟荧光分子 被引量:7
15
作者 俞佳 肖雅方 陈嘉雄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60-3466,共7页
采用苊并[1,2-b]喹喔嗪(AQ)作为一种新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电子受体(A)基团,通过与强电子给体(D)基团吩噁嗪连接成D-A结构,合成出一种新型TADF分子10,10’,10’’-(苊并[1,2-b]喹喔嗪-3,9,10-三基)-三(10H-吩噁嗪)(AQ-TPXZ),该分子... 采用苊并[1,2-b]喹喔嗪(AQ)作为一种新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电子受体(A)基团,通过与强电子给体(D)基团吩噁嗪连接成D-A结构,合成出一种新型TADF分子10,10’,10’’-(苊并[1,2-b]喹喔嗪-3,9,10-三基)-三(10H-吩噁嗪)(AQ-TPXZ),该分子材料发射红色荧光.理论计算表明,该分子的轨道电子云重叠度很小.通过荧光和磷光光谱计算得出,其单线态-三线态能隙差为0.02eV.瞬态衰减测试显示AQ-TPXZ具有瞬时寿命和延迟寿命两种组分.以AQ-TPXZ为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实现了红光发射,峰值位于624nm处.该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为7.4%,高于传统的OLED的理论最大外量子效率(5%),这一结果不仅表明AQ-TPXZ为红光TADF分子,同时表明AQ可作为一种新的红光TADF电子受体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活化延迟荧光 苊并[1 2-b]喹喔嗪 吩噁嗪 红光发光分子 有机发光器件
原文传递
呋喃衍生物:一类新兴的有机半导体材料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保林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87-2506,共20页
π-共轭分子广泛用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中.在π-共轭分子中引入呋喃环可以显著的改变分子的光学、电化学、电荷传输等性质.π-共轭呋喃衍生物由于具有载流子迁移率高、荧光... π-共轭分子广泛用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中.在π-共轭分子中引入呋喃环可以显著的改变分子的光学、电化学、电荷传输等性质.π-共轭呋喃衍生物由于具有载流子迁移率高、荧光量子效率高以及溶解性好等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研究兴趣.实验和理论研究都已证明呋喃衍生物是一类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于制得高性能的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作者在简单介绍呋喃衍生物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呋喃衍生物应用于制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 有机半导体材料 场效应晶体管 有机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有机发光二极管
原文传递
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玉才 于学华 +2 位作者 吕忆民 邢国秀 于军胜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00-111,共12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以及能实现大面积光电显示等优点,因其在平板显示和高效照明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而引起广泛关注。在OLED的制备及优化中,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小分子和聚合物的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以及能实现大面积光电显示等优点,因其在平板显示和高效照明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而引起广泛关注。在OLED的制备及优化中,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小分子和聚合物的选择至关重要,其中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具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修饰性强、选择范围广、易于提纯、荧光量子产率高以及可以产生红、绿、篮等各种颜色光等优点,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电致发光小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状况,对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进行分类和评述,并简要介绍了小分子OLED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掺杂染料 有机金属配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原文传递
三蝶烯基电致发光材料
18
作者 徐慧慧 汪青松 +2 位作者 茆俊杰 童碧海 张千峰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400,共8页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效率高、结构轻薄,能实现透明、柔性等多样化设计等优点,在显示和照明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三蝶烯是由三个苯环通过饱和碳连接而成的稳定、三维、刚性结构,且三个苯环间的共轭非常小,三个苯环上取...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效率高、结构轻薄,能实现透明、柔性等多样化设计等优点,在显示和照明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三蝶烯是由三个苯环通过饱和碳连接而成的稳定、三维、刚性结构,且三个苯环间的共轭非常小,三个苯环上取代基不同还能实现非常稳定的手性,能为高性能发光材料的设计提供理想的刚性三维骨架,以提升发光材料的稳定性、调控发光材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降低浓度淬灭同时提高成膜性)和稳定的手性环境。本文综述了将三蝶烯基团融入到电致发光电子传输层及发光层材料分子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三蝶烯基电致发光材料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通过分析和总结三蝶烯基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明确其优势,以期抛砖引玉,使更多科研工作者将三蝶烯的优势在未来的新材料领域继续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蝶烯 热活化延迟荧光 圆偏振光 磷光材料 有机发光二极管
原文传递
红光铂配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崇现 夏清华 梁爱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27,共10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自身显著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可有效利用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发光,从而使理论内部发光量子效率达到100%,促进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信息显示及固态照明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其中,红光铂配合物对于高色纯度全彩平板显示... 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自身显著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可有效利用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发光,从而使理论内部发光量子效率达到100%,促进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信息显示及固态照明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其中,红光铂配合物对于高色纯度全彩平板显示以及白色照明的实现至关重要。综述了国内外红光铂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光发射特性及其在电致发光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制备高效率、长寿命以及高色纯度的红色有机发光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磷光材料 铂配合物 红光材料
下载PDF
基于固态照明技术的汽车灯具形态发展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波 熊昊 《汽车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固态照明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汽车灯具造型设计开辟了全新的设计空间,并为新能源汽车突破现有的造型语言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固态照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 固态照明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汽车灯具造型设计开辟了全新的设计空间,并为新能源汽车突破现有的造型语言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固态照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技术为切入点,结合品牌形象特征和产品战略思维,基于抽象形态的造型设计方法,讨论汽车灯具技术和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而预测未来汽车灯具造型的发展趋势。分析体现出固态照明技术在汽车灯具造型设计层面的巨大潜力和价值,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发能力做出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照明 发光二极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 汽车灯具 形态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