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无机复合透明耐磨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21
1
作者 陆静娟 郭兴忠 杨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1-214,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水解聚合产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引入正硅酸乙酯(TEO S)水解产物硅溶胶作为无机增强物,调节两种混合溶液pH值,利用两者羟基之间的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透明耐磨薄膜... 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水解聚合产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引入正硅酸乙酯(TEO S)水解产物硅溶胶作为无机增强物,调节两种混合溶液pH值,利用两者羟基之间的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透明耐磨薄膜;采用TG/DTA、FT-IR、SEM及UV-V IS对成膜过程、薄膜性能与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H-570和TEO S水解聚合产物通过共缩聚反应在PC板表面形成带有有机基团的无机交联网络,基本骨架由S i-O-S i组成,经120℃热处理后,薄膜均匀致密,提高了PC板的耐磨性,并有一定的增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缩聚 有机无机复合 耐磨 薄膜
下载PDF
仿贝壳结构的自组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表征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晟卯 高永建 +3 位作者 张治军 党鸿辛 刘维民 薛群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97-1501,共5页
利用超分子自组装方法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了仿贝壳有机 -无机复合纳米薄膜 .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动 -静摩擦系数测定仪初步考察了其摩擦行为 .结果表明 ,... 利用超分子自组装方法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了仿贝壳有机 -无机复合纳米薄膜 .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动 -静摩擦系数测定仪初步考察了其摩擦行为 .结果表明 ,这种薄膜具有机 -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纳米复合结构 ,其聚合前的层间距为 4 .2 0nm ,聚合后的层间距为 3.91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贝壳结构 制备 表征 超分子自组装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纳米复合薄膜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高储能密度全有机复合薄膜介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苑金凯 党智敏 《绝缘材料》 CAS 2008年第5期1-4,22,共5页
电容器储能以其轻便、高效、环保等特点正在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制备高储能密度的电容器介质材料,研究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以纳米尺度的导电聚苯胺(PANI)为填料,采用溶液法及后续的球磨工艺制备了高储能密度的全有机复... 电容器储能以其轻便、高效、环保等特点正在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制备高储能密度的电容器介质材料,研究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以纳米尺度的导电聚苯胺(PANI)为填料,采用溶液法及后续的球磨工艺制备了高储能密度的全有机复合薄膜介质材料。研究了添加物含量、频率等因素对复合介质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发现当PANI体积分数达到0.05时(略高于渗流阈值fc=0.041),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在100Hz条件下高达456,击穿场强为60MV/m,储能密度达到了7.2J/cm^3,与PVDF基体相比提高了3倍多。另外还发现即使在渗流阈值附近,复合薄膜介电性能仍具有一定的频率稳定性。介电常数在低频范围(10^2~10^4 Hz)内基本保持不变。利用SEM对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发现有机填料PANI粒子在PVDF基体内有很好的分散性。另外利用XRD分析了复合薄膜的晶体结构,发现该制备工艺条件下所得复合材料基体主要以β-PVDF形式存在,这有助于发挥PVDF基体的功能性。渗流阈值理论可用来解释介电常数随添加物含量和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备工艺可得到适用于较宽频率范围的高储能密度复合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介电 储能密度 全有机 复合薄膜 导电聚苯胺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all-organic low dielectric polyimide hybrids via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and cross-linking structure 被引量:3
4
作者 Wanjing Zhao Zhaoyang Wei +6 位作者 Chonghao Lu Yizhang Tong Jingshu Huang Xianwu Cao Dean Shi Robert KYLi Wei Wu 《Nano Materials Scienc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29-438,共10页
Polyimide(PI)is a promising electronic packaging material,but it remains challenging to obtain an all-organic PI hybrid film with decreased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loss without modifying the monomer.Herein,a series of... Polyimide(PI)is a promising electronic packaging material,but it remains challenging to obtain an all-organic PI hybrid film with decreased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loss without modifying the monomer.Herein,a series of allorganic PI hybrid film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introducing th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COF),which could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the cross-linking structure in the PI matrix.Due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 COF fillers and the cross-linking structure,the PI/COF hybrid film containing 2 wt%COF exhibited the lowest dielectric constant of 2.72 and the lowest dielectric loss(tanδ)of 0.0077 at 1 MHz.It is attributed to the intrinsic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of COF and a large number of mesopores within the PI.Besides,the cross-linking network of PI prevents the molecular chains from stacking and improves the fraction of free volume(FFV).The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results are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data.Furthermore,the PI/COF hybrid film with 5 wt%COF showed a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in breakdown strength,which increased to 412.8 kV/mm as compared with pure PI.In addition,the PI/COF hybrid film achieve to reduce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CTE).It also exhibited excellent thermal,hydrophobicity,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The all-organic PI/COF hybrid films have great commercial potential as next-generation electronic packaging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IMID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All-organic Cross-linking structure Dielectric property hybrid film
下载PDF
基于ZnS纳米粒子的有机凝胶荧光薄膜的制备及其传感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慧芸 耿通 +3 位作者 赵旭 李芳芳 王凤燕 高莉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7-344,共8页
本文首先采用油水界面法制备发光纳米ZnS粒子,再通过物理混合法,将其分散在溶有小分子胶凝剂的有机溶液中,流延于玻璃基质表面,得到ZnS荧光薄膜。实验结果表明,ZnS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大小约为200 nm,具有立方晶型结构,并且在杂化薄膜中... 本文首先采用油水界面法制备发光纳米ZnS粒子,再通过物理混合法,将其分散在溶有小分子胶凝剂的有机溶液中,流延于玻璃基质表面,得到ZnS荧光薄膜。实验结果表明,ZnS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大小约为200 nm,具有立方晶型结构,并且在杂化薄膜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胶凝剂形成的网络结构对ZnS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限域效应,表现为稳定的发光性能;气敏实验表明,该杂化膜对挥发性有机单胺和二胺具有灵敏的选择性传感作用;且其灵敏度随着杂化薄膜中ZnS担载量的增大逐渐提高;可逆性实验表明该薄膜对乙二胺蒸汽具有良好的可逆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纳米粒子 超分子有机凝胶 荧光 杂化薄膜 传感性能
下载PDF
二氧化硅-聚苯胺(SiO_2-PANI)杂化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韦莉 陈奇 +2 位作者 顾英俊 宋鹂 候凤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25-1229,共5页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和聚苯胺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有机-无机杂化透明导电薄膜。着重研究制备过程中醋酸、间甲酚和聚苯胺含量对薄膜结构、导电性和可见光透过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可知,采用溶胶-凝胶...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和聚苯胺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有机-无机杂化透明导电薄膜。着重研究制备过程中醋酸、间甲酚和聚苯胺含量对薄膜结构、导电性和可见光透过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可知,采用溶胶-凝胶法可制得结构稳定的杂化导电材料。醋酸作为水解缩聚反应的反应剂和催化剂,当其与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物质的量比为0.4时,MPTMS的水解缩聚速率和聚苯胺掺杂入无机前驱体的掺杂速率达到平衡。此外,透明杂化导电薄膜的方块电阻随间甲酚和聚苯胺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间甲酚和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物质的量比为5,聚苯胺和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3/7时,薄膜的方块电阻为3.23kΩ/□,可见光透过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溶胶-凝胶 透明导电薄膜 聚苯胺
下载PDF
透明PANI/ATO杂化导电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毅 陈奇 +2 位作者 宋鹂 侯凤珍 陆剑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9-463,共5页
以聚苯胺和掺锑的氧化锡作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的透明导电薄膜,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0%以上、电导率达到1 ̄10S·cm-1。着重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热处理温度、引入水量以及浸涂液浓度对薄膜的结构、可... 以聚苯胺和掺锑的氧化锡作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的透明导电薄膜,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0%以上、电导率达到1 ̄10S·cm-1。着重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热处理温度、引入水量以及浸涂液浓度对薄膜的结构、可见光透过率和电导率的影响。确定了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处理温度为300℃、引入水量为Rw=12、浸涂液的浓度为114g·L-1。浸涂液的粘度可在长达25d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溶胶-凝胶法 透明导电膜
下载PDF
Al管表面有机杂化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永煌 满瑞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22-1528,共7页
通过化学浸渍在Al管表面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疏水的有机杂化膜.疏酸铜点滴实验、析氢实验和铜盐加速乙酸盐雾试验都表明,杂化膜显著提高了Al管的耐腐蚀性能,耐蚀效果超过了铬酸盐钝化膜.电化学Tafel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EIS)测定表明,杂... 通过化学浸渍在Al管表面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疏水的有机杂化膜.疏酸铜点滴实验、析氢实验和铜盐加速乙酸盐雾试验都表明,杂化膜显著提高了Al管的耐腐蚀性能,耐蚀效果超过了铬酸盐钝化膜.电化学Tafel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EIS)测定表明,杂化膜使Al的自腐蚀电位正移,阻抗值增大,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有效降低了Al的腐蚀速率.附着力及弯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杂化膜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弯折性能.SEM和AFM对杂化膜表面形貌分析显示,杂化膜表面均匀、致密和平整,膜层由大量无定形的固体颗粒沉积而成,覆盖度高.EDS检测发现,杂化膜主要包含Al,C,O,Si和P等元素.成膜和耐蚀机理分析表明,有机掺杂钝化液中各组分间发生了反应,在Al管表面起到协同钝化作用,均匀成膜,从而有效增强了Al管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管 有机杂化膜 耐蚀性 电化学性质 表面形貌 机理
原文传递
聚苯胺对新型杂化透明导电薄膜制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毅 陈奇 +2 位作者 宋鹂 侯凤珍 陆剑英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015-2019,共5页
以聚苯胺和掺锑的氧化锡作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透明导电薄膜.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5%以上,电导率达到100~101S·cm-1.研究了聚苯胺含量的变化对浸涂液粘度、薄膜结构、光透过率、电导率的影响.随... 以聚苯胺和掺锑的氧化锡作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透明导电薄膜.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5%以上,电导率达到100~101S·cm-1.研究了聚苯胺含量的变化对浸涂液粘度、薄膜结构、光透过率、电导率的影响.随着聚苯胺引入量的增加,薄膜的电导率、可见光透过率均有所增大.浸涂液的粘度可在长达25天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很适于浸涂工艺.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薄膜比较致密、均匀,厚度为250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溶胶-凝胶法 透明导电薄膜
下载PD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s Towards the Preparation of Nanoporous Composite Thin Films for Microelectronic Application
10
作者 DuanLi Ou and Pierre M. ChevalierNew Ventures R & D, Dow Corning Ltd., Barry, CF63, 2YL, UK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8-182,共5页
Silicon containing material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used in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s often have one or more arrays of patterned interconnect levels that serve to electrically couple the indi... Silicon containing material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used in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s often have one or more arrays of patterned interconnect levels that serve to electrically couple the individual circuit elements form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These interconnect levels are typically separated by an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film. Previously, a silicon oxide film w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aterial for such dielectric films having dielectric constants( k ) near 4 0. However, as the feature size is continuously scaling down, the relatively high k of such silicon oxide films became inadequate to provide efficient electrical insulation. As such,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market demand for materials with even lower dielectric constant for Interlayer Dielectric(ILD) applications, yet retaining thermal and mechanical integrity. We wish to report here our investigations on the preparation of ultra low k ILD materials using a sacrificial approach whereby organic groups are burnt out to generate low k porous ORMOSIL films. We have been able to prepare a variety of organically modified silicone resins leading to highly microporous thin films, exhibiting ultra low k from 1 80 to 2 87, and good to high modulus, 1 5 to 5 5 GPa. Structure property influences on porosity,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modulus will b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inorganic hybrid Nanoporous composite film Microelectronic device
下载PDF
脉冲激光法制备修饰纳米Eu_2O_3/聚苯胺导电杂化薄膜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锐 章文贡 +1 位作者 林炳丽 赵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5,共6页
采用聚焦脉冲激光法(PLA-IT/SFL)制备修饰纳米Eu2O3/聚苯胺有机溶胶及其杂化薄膜材料。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修饰纳米Eu2O3/聚苯胺有机溶胶荧光性能的影响。TEM显示Eu2O3粒子粒径约为15 nm且其在聚苯胺中有较高的稳定性。荧光光谱表明该杂... 采用聚焦脉冲激光法(PLA-IT/SFL)制备修饰纳米Eu2O3/聚苯胺有机溶胶及其杂化薄膜材料。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修饰纳米Eu2O3/聚苯胺有机溶胶荧光性能的影响。TEM显示Eu2O3粒子粒径约为15 nm且其在聚苯胺中有较高的稳定性。荧光光谱表明该杂化薄膜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强烈的红光,且荧光强度达2.53×105a.u。杂化薄膜材料的电导率为1.13×10-2S.cm-1。热分析表明该杂化薄膜比导电性聚苯胺(PAN-HCSA)薄膜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该杂化薄膜材料可望用于电致发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 修饰纳米Eu2O3 聚苯胺 有机溶胶 杂化薄膜 稀土
下载PDF
苝染料杂化氧化锌薄膜的电沉积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冯耀 陈秋萍 +1 位作者 薛敏钊 刘燕刚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EI CSCD 200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用含氯化锌(ZnCl2)和染料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做电解液,可在ITO(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电化学沉积有机 无机杂化薄膜.薄膜的粒径尺寸约为300nm,杂化染料后的氧化锌(ZnO)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比纯ZnO薄膜明显宽泛而且偏向可见光部分.实... 用含氯化锌(ZnCl2)和染料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做电解液,可在ITO(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电化学沉积有机 无机杂化薄膜.薄膜的粒径尺寸约为300nm,杂化染料后的氧化锌(ZnO)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比纯ZnO薄膜明显宽泛而且偏向可见光部分.实验证明了染料敏化法提高ZnO薄膜光吸收能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电沉积氧化锌薄膜 苝染料
下载PDF
纳米SiO_2/有机硅原位杂化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辉 谭生 《中国涂料》 CAS 2014年第7期24-29,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原位生成纳米SiO2/有机硅树脂杂化材料,试验考察了有机硅树脂与纳米二氧化硅以不同比例杂化得到的杂化材料对涂膜耐磨性能、附着力和固化时间的影响,确定有机硅树脂与纳米二氧化硅的最佳杂化比例为纳米二氧化硅在有机硅... 通过溶胶-凝胶法原位生成纳米SiO2/有机硅树脂杂化材料,试验考察了有机硅树脂与纳米二氧化硅以不同比例杂化得到的杂化材料对涂膜耐磨性能、附着力和固化时间的影响,确定有机硅树脂与纳米二氧化硅的最佳杂化比例为纳米二氧化硅在有机硅树脂中的质量分数为35%;通过红外、SEM、TG等检测手段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从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推测杂化材料可能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无机/有机杂化 涂膜
下载PDF
新型低含量羟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
14
作者 徐真武 徐键 +1 位作者 徐清波 董建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81,共3页
采用二苯基二羟基硅烷分别和两种不同的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先驱体,用无水溶胶-凝胶法合成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将其旋涂在硅基片和石英玻璃片上得到杂化光学薄膜。用Fou... 采用二苯基二羟基硅烷分别和两种不同的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先驱体,用无水溶胶-凝胶法合成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将其旋涂在硅基片和石英玻璃片上得到杂化光学薄膜。用Fourier红外光谱仪和Raman光谱仪测试了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和Raman散射光谱,用Abbe折射仪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了薄膜的折射率和光透过吸收性质。结果表明:杂化材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的光透过率在90%以上;杂化材料的羟基含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光学薄膜 无水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硅溶胶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15
作者 沈一丁 赵静 赖小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1-1165,1223,共6页
将水性聚氨酯乳液与硅溶胶共混,制备了水性聚氨酯/硅溶胶复合乳液。采用TEM、激光粒度分析仪、流变仪、ATR-FTIR、TG对复合乳液及其涂膜进行表征,探讨了硅溶胶用量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ATR-FTIR分析表明,聚氨酯分子和硅溶胶之间可以... 将水性聚氨酯乳液与硅溶胶共混,制备了水性聚氨酯/硅溶胶复合乳液。采用TEM、激光粒度分析仪、流变仪、ATR-FTIR、TG对复合乳液及其涂膜进行表征,探讨了硅溶胶用量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ATR-FTIR分析表明,聚氨酯分子和硅溶胶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但不存在化学键结合;TEM、激光粒度分析测试表明,硅溶胶质量分数的增加,使复合乳液粒子粒径增大,粒度分布变宽,当硅溶胶质量分数>20%后,乳胶粒子间易发生团聚;流变分析发现,加入硅溶胶后,乳液的表观黏度(ηa)增大,假塑性增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硅溶胶质量分数<20%时,复合乳液具有好的储存稳定性,复合涂膜表现出很好的热稳定性,48 h吸水率仅为18.94%,同时表现出很好的耐溶剂性能,拉伸强度达到28.98 MPa,铅笔硬度达2H,附着力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硅溶胶 有机-无机复合涂料 流变性能 涂膜性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LY12铝合金表面硅烷杂化膜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金涛 潘亮 李春东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8年第9期22-25,共4页
以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溶胶,并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得了2种有机硅烷杂化薄膜。对裸铝合金、钝化膜和硅烷杂化膜合金电极进行了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 以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溶胶,并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得了2种有机硅烷杂化薄膜。对裸铝合金、钝化膜和硅烷杂化膜合金电极进行了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评价了各化学转化膜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有机硅烷杂化膜可有效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其耐蚀效果与传统铝合金表面钝化膜相当,其中GPTMS/TEOS膜的性能更优于钝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有机硅烷杂化膜 钝化膜 动电位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基于硅溶胶-凝胶/褐藻酸钠复合膜包埋酪氨酸酶的苯酚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雷存喜 沈国励 俞汝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276,共4页
将天然聚合物褐藻酸钠添加到无机硅溶胶-凝胶膜,获得一种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膜。用此杂化膜包埋酪氨酸酶,制备电化学苯酚传感器。研究表明:硅溶胶-凝胶/褐藻酸钠复合膜能有效克服纯无机溶胶-凝胶膜的脆性;避免膜的裂开;提供生物酶所适... 将天然聚合物褐藻酸钠添加到无机硅溶胶-凝胶膜,获得一种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膜。用此杂化膜包埋酪氨酸酶,制备电化学苯酚传感器。研究表明:硅溶胶-凝胶/褐藻酸钠复合膜能有效克服纯无机溶胶-凝胶膜的脆性;避免膜的裂开;提供生物酶所适宜的微环境;有效保持所固定酶的生物活性。所制备的传感器测定苯酚的线性响应范围为3.4-93.1μmol/L,其线性回归方程i(μA)=0.0774C(μmol/L)+0.1616,r=0.9980。检出限为1.33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钠 无机/有机杂化膜 酪氨酸酶 电化学苯酚传感器
下载PDF
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奚红霞 李忠 巫江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3-176,180,共5页
以 γ-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简称 ICPTEOS)作中间体 ,用溶胶 -凝胶法 (Sol- Gel)合成了含对硝基偶氮苯酚 (NHA)生色团的新型键合型有机 /无机复合非线性光学 (NLO)材料 ,在这种有机生色团与无机玻璃键合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中 ,无... 以 γ-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简称 ICPTEOS)作中间体 ,用溶胶 -凝胶法 (Sol- Gel)合成了含对硝基偶氮苯酚 (NHA)生色团的新型键合型有机 /无机复合非线性光学 (NLO)材料 ,在这种有机生色团与无机玻璃键合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中 ,无机玻璃的刚性三维结构和优良的高温稳定性能有效抑制NLO生色团的极化松弛。二次谐波信号 (SHG)测量表明 :合成的键合型聚合物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d3 3 )值可达 2 .0 1× 10 -7esu;NL O稳定性也较好 ,在室温下放置 90 d,其 d3 3 值能维持初始值的92 .1% ;在 10 0℃放置 30 0 min,其 d3 3 值仍能维持初始值的 5 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合成 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 溶胶-凝胶法 聚合物膜 极化松弛 生色团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型钙钛矿材料光电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典典 张翔晖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8,共12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CH_3NH_3Pb X_3)因其优异的光电转化效率,在太阳能电池研究方向获广泛关注。因可调禁带宽度、较高电荷迁移率、较大光吸收系数等突出性能,基于CH_3NH_3Pb X_3材料光电探测器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未来光电子学...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CH_3NH_3Pb X_3)因其优异的光电转化效率,在太阳能电池研究方向获广泛关注。因可调禁带宽度、较高电荷迁移率、较大光吸收系数等突出性能,基于CH_3NH_3Pb X_3材料光电探测器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未来光电子学、电子信息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本文以CH_3NH_3Pb X_3光电探测器综合性能为出发点,总结了界面工程、能带工程等器件性能提升方法,从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范围、光吸收能力、响应度与检测率、柔性、稳定性五个方面归纳了近年来CH_3NH_3Pb X_3材料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并对现存挑战和未来前景作出解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 光电探测器 综述 薄膜 纳米结构 光电子 功能材料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刚 张欣茜 +1 位作者 顾卓伟 陈红征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可溶液加工的高效太阳电池及其活性层材料一直是全世界学术界与产业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由于优异的光吸收特性和载流子传输能力,以及相对简单的制备方法,具有立体三维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晶体材料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受到... 可溶液加工的高效太阳电池及其活性层材料一直是全世界学术界与产业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由于优异的光吸收特性和载流子传输能力,以及相对简单的制备方法,具有立体三维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晶体材料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过去的两年内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PCE)纪录被不断刷新,目前已达19.3%,与无机太阳电池相当。主要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结构与性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多孔载体结构和平板结构钙钛矿太阳电池、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稳定性4个方面,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 材料类型 薄膜制备方法 平板结构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