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韩明 王小平 +8 位作者 袁小鹏 周健 陈传宝 林建伟 焦兴元 陈岗 邰强 郭志勇 何晓顺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87-391,共5页
目的 总结单中心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实施经验.方法 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对单中心实施的130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30例捐献者中,男性105例,女性25例,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10个月.其中中国... 目的 总结单中心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实施经验.方法 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对单中心实施的130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30例捐献者中,男性105例,女性25例,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10个月.其中中国一类(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15例,中国二类(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73例,中国三类(中国过渡时期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42例.73例中国二类捐献中,属于Maastricht标准Ⅲ类者66例,属于Maastricht标准Ⅴ类7例.应用以上供者的捐献器官,共实施肝移植122例,肾移植228例,心脏移植12例,肺移植2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6例,在体劈离式肝移植4例,均取得良好移植效果.结论 在严格的供者筛查和评估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能够安全和有效地应用于器官移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 器官获得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原文传递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器官的获取、保存和运输 被引量:10
2
作者 施辉波 王心强 +4 位作者 徐晶 曾梦君 李小勤 张利民 蒋继贫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6-281,共6页
捐献器官的获取、保存与运输直接影响着器官移植受者的预后。针对器官的获取、保存与运输的流程优化及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捐献器官的质量和利用率,并降低医疗风险。本文根据2016年欧盟《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对其... 捐献器官的获取、保存与运输直接影响着器官移植受者的预后。针对器官的获取、保存与运输的流程优化及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捐献器官的质量和利用率,并降低医疗风险。本文根据2016年欧盟《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对其中第11章器官获取、保存和运输进行解读并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 扩大标准供者 器官保存 器官运输 质量控制 器官获取组织(OPO) 指南解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的维护与器官获取 被引量:11
3
作者 范晓礼 王彦峰 +3 位作者 胡龙 陈治泉 杜冰 叶啟发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中对供者的维护及在器官获取中的作用。方法2013-2014年,对循环或呼吸功能衰竭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5例)及不可控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1例)进行研究,根据...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中对供者的维护及在器官获取中的作用。方法2013-2014年,对循环或呼吸功能衰竭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5例)及不可控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1例)进行研究,根据ECMO介入指征,使用ECMO对供者进行循环及呼吸支持。采用经皮肝脏穿刺活组织快速冰冻切片,判断肝脏脂肪变性及纤维化程度。记录ECMO介入指征、ECMO转流相关参数及血液气体分析结果。检测ECMO介入前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水平,评价肝、肾功能及损伤情况,判断肝、肾是否符合器官移植要求。结果6例供者均应用ECMO,其中5例DBD供者因呼吸或循环功能衰竭采用静脉一动脉(V-A)ECMO进行辅助,1例不可控性DCD采用胸主动脉封闭的、V-A ECMO恢复再循环。4例供者的4个肝脏和8个肾脏获取后用于移植,2例供者器官因损伤超出标准被弃用。结论对于循环、呼吸功能衰竭的DBD供者及不可控性DCD供者,使用ECMO辅助循环和呼吸功能以及恢复DCD再循环,可避免大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及减轻DCD热缺血导致的肝、肾功能损伤,减少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中器官弃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 器官捐献 体外膜氧合作用 器官获得 脑死亡
原文传递
基于成本核算的公民捐献器官临床使用价格的制定与管理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羽抒 杨顺良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28,共6页
近年来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移植器官来源的伟大变革。如何实现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建器官捐献与移植的经费收支与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从政策依... 近年来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移植器官来源的伟大变革。如何实现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建器官捐献与移植的经费收支与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从政策依据、核算项目、核算方法、价格形成及价格管理等方面探讨公民捐献器官临床使用价格的制定与管理,旨在为解决捐献器官临床使用的成本核算与价格确定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器官获取 器官保存 成本核算 价格管理 价格制定 器官获取组织(OPO)
下载PDF
我国西部地区眼库建设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谢汉平 李世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眼库建设的现状。方法 向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及重庆市的眼科学分会和眼库进行问卷调查,收集... 目的 探讨和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眼库建设的现状。方法 向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及重庆市的眼科学分会和眼库进行问卷调查,收集2003年3月以前的眼库数量、眼库设备与角膜保存方法、眼库经费来源、技术人员、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眼库的宣传活动和获得捐献角膜的数量、以及眼库存在的困难等。结果 西部地区眼库建设现状为: (1)以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为单位计算,西部地区中有6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共建立8所眼库,眼库的平均覆盖率为50%,重庆市和陕西省各有2所眼库,四川省、云南省、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有1所眼库。其余6个省或自治区未建立眼库。(2)所建各眼库均有的设备:超净工作台、裂隙灯显微镜、冰箱、液氮罐。8所眼库配备有角膜内皮显微镜5台、计算机6台。采用的角膜内皮活性保存方法为湿房和中期保存液保存,非活性保存方法为甘油脱水或深低温全眼球冷藏保存。(3)眼库经费来源包括政府的、医院的、国际奥比斯组织等的资助。(4)眼库技术人员:重庆市眼库和西安市眼库各配有2名专职人员,四川省眼库、第三军医大学眼库、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库各配有1名专职技术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03年3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角膜内皮显微镜 1999年 技术人员 内蒙古自治区 保存方法 裂隙灯显微镜 第三军医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 经费来源 宣传活动 西藏自治区 超净工作台
原文传递
国外捐献器官获取质量管理与控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律 范晓礼 叶啟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9,共9页
器官移植是二十世纪以来有效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器官捐献作为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提升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是促进捐献器官转化、改善器官移植预后的关键。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在捐献器官... 器官移植是二十世纪以来有效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器官捐献作为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提升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是促进捐献器官转化、改善器官移植预后的关键。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在捐献器官获取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提出了系列政策和标准,并取得了积极成果。本文通过探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概念、国际捐献器官获取质量管理先进策略及模式,研究器官获取组织、捐献者、捐献器官质控举措,以期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捐献器官获取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推进捐献器官获取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 器官获取组织(OPO) 质量管理 管理模式 质量控制 器官移植
下载PDF
Long term follow-up and outcom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fro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positive donors 被引量:4
7
作者 Roberto Ballarin Alessandro Cucchetti +6 位作者 Francesco Paolo Russo Paolo Magistri Matteo Cescon Umberto Cillo Patrizia Burra Antonio Daniele Pinna Fabrizio Di Benedett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12期2095-2105,共11页
Liver transplant for hepatitis B virus(HBV) currently yields excellent outcomes: it allows to rescue patients with an HBV-related advanced liver disease, resulting in a demograph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waiting list f... Liver transplant for hepatitis B virus(HBV) currently yields excellent outcomes: it allows to rescue patients with an HBV-related advanced liver disease, resulting in a demograph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waiting list for liver transplant. In an age of patient-tailored treatment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as well the aim is to offer the best suitable graft to the patient who can benefit from it, also expanding the criteria for organ acceptance and allocation. With the intent of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increase the donor pool, we set-up a multicenter study involving 3 Liver Transplant Centers in Italy: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March 03, 2004, and May 21,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1408 patients underw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28(2%) received the graft fro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positive(HBs Ag)-positive deceased donors. The average follow-up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63.7 mo [range: 0.1-119.4; SD ± 35.8]. None Primary nonfunction, re-liver transplantation, early or late 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 occurred. The 1-, 3-and 5-year graft and patient survival resulted of 85.7%, 82.1%, 78.4%.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use of HBs Agpositive donors liver grafts is feasible, since HBV can be controlled without affecting graft stability. However, the selection of grafts and the postoperative antiviral therapy should be managed appropri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ation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rgan allocation organ procurement Multicenter study
下载PDF
遗体捐献器官获取工作指南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4 位作者 薛武军 陈国振 刘海平 项和立 丁晨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I0001,共17页
遗体捐献器官获取工作是捐献器官到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规范开展捐献器官获取工作是我国器官捐献专业化、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OPO)建设学科化、器官移植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明确遗体捐献... 遗体捐献器官获取工作是捐献器官到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规范开展捐献器官获取工作是我国器官捐献专业化、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OPO)建设学科化、器官移植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明确遗体捐献器官获取工作中的要求和规范,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制订《遗体捐献器官获取工作指南》,本指南综合考虑我国遗体捐献器官获取工作要求与工作实际,共形成31条推荐意见,为我国遗体器官捐献获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 器官转运 器官保存 指南
下载PDF
提高供肝灌注切取质量减少肝移植手术后胆道损伤并发症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煜 王建立 +2 位作者 吴凤东 关兆杰 范宁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供肝的灌注、切取和修整方法,以进一步减少肝移植手术后胆道损伤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5月-2005年5月采用不同方法快速原位灌注、快速切取以及修剪的437例供肝。[结果]437例供肝无1例原发肝脏无功能发生,但67...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供肝的灌注、切取和修整方法,以进一步减少肝移植手术后胆道损伤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5月-2005年5月采用不同方法快速原位灌注、快速切取以及修剪的437例供肝。[结果]437例供肝无1例原发肝脏无功能发生,但67例患者发生轻重不同的胆道损伤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行二次肝移植治愈,其他患者行胆道引流和胆道镜治疗治愈或好转。[结论]合理的供肝灌注、切取和修剪,可有效的减少肝移植手术后胆道损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器官获取 器官修剪
下载PDF
Can the rat donor liver tolerate prolonged warm ischemia? 被引量:3
10
作者 Yan JQ Li HW +2 位作者 Cai WY Zhang MJ Yang WP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61-564,共4页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ve witnessed increasingly successful rate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number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s has increased steadily while the number of organ donors has rem...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ve witnessed increasingly successful rate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number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s has increased steadily while the number of organ donors has remained relatively constant. Thus a great disparity has developed between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donor organs and remains a major limiting factor for further expansion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Although many procedures, such as split liver[1] , living-related transplantation[2] , and xenotransplantation[3], have been attempted clinically to overcome the shortage, it is hoped that livers harvested from non-heart-beating donors (NHBDs) would alleviatethe problem of organ shortage, which again becomes the focus of attention[4-9]. However, sensitivity of the liver to warm ischemia remains a major worry for use of theNHBDs. The aim of this animal study was to assess if murine liver could tolerate prolonged period of warm ischemia an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timing of intervention in the cadaver donor in order to preserve liver v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ation CADAVER TISSUE DONORS organ procurement TISSUE survival non-heart-beating DONORS warm ischemia
下载PDF
Deceased donor organ procurement inju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1
作者 Tim E Taber Nikole A Neidlinger +5 位作者 Muhammad A Mujtaba Elling E Eidbo Roxane L Cauwels Elizabeth M Hannan Jennifer R Miller Anil S Paramesh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16年第2期423-428,共6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 injury during deceased donor organ procurements. METHODS: Organ damage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tiers, from 1-3, with the latter rendering the organ nontransplantable. For ... AIM: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 injury during deceased donor organ procurements. METHODS: Organ damage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tiers, from 1-3, with the latter rendering the organ nontransplantable. For 12 consecutive months starting in January of 2014, 36 of 58 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OPO)'s prospectively submitted quality data regarding organ damage(as reported by the transplanting surgeon and confirmed by the OPO medical director) seen on the procured organ.RESULTS: These 36 OPOs recovered 5401 of the nations' s 8504 deceased donors for calendar year 2014.A total of 19043 organs procured were prospectively analyzed. Of this total, 59 organs sustained damage making them non-transplantable(0 intestines; 4 pancreata; 5 lungs; 6 livers; 43 kidneys). The class 3 damage was spread over 22(of 36) reporting OPO's.CONCLUSION: While damage to the procured organ is rare with organ loss being approximately 0.3% of procured organs, loss of potential transplantable organs does occur during procu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 procurement Deceased donations 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 organ INJURY organ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Deceased organ donation for transplant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被引量:1
12
作者 Raffaele Girlanda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16年第3期451-459,共9页
Organ transplantation saves thousands of lives every year but the shortage of donors is a major limiting factor to increase transplantation rates. To allow more patients to be transplanted before they die on the waitl... Organ transplantation saves thousands of lives every year but the shortage of donors is a major limiting factor to increase transplantation rates. To allow more patients to be transplanted before they die on the waitlist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onors is necessary. Patients with devastating irreversible brain injury, if medically suitable, are potential deceased donors and strategies are needed to successfully convert them into actual donors. Multiple steps in the process of deceased organ donation can be targete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organs suitable for transplant. In this review, after describing this process, we discuss current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strategies to expand the pool of deceased don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nt Eligible DEATH Imminent BRAIN DEATH organ procurement POTENTIAL organ DONOR
下载PDF
供者强化预防真菌感染方案在器官捐献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昌盛 王心强 +7 位作者 徐晶 张学 杜潇潇 黄倩 王大卫 张伟杰 陈知水 蒋继贫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 分析强化预防真菌感染方案在器官捐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第一阶段)以及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第二阶段)共261例供者的抗真菌维护方案及其临床效果.第一阶... 目的 分析强化预防真菌感染方案在器官捐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第一阶段)以及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第二阶段)共261例供者的抗真菌维护方案及其临床效果.第一阶段(供者普通管理阶段),处理措施主要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进行供者维护为主,不常规应用抗真菌药物,器官获取及修整无特殊处理.第二阶段(供者强化预防阶段),处理措施主要包括:(1)ICU停留期间,加强抗真菌治疗;(2)供者器官获取时严格强化无菌操作;(3)供者器官修整过程中,采取广谱抗生素或稀释的络合碘溶液冲洗浸泡器官.留取供者1 574份血液、灌洗液及动脉组织微生物培养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其中真菌培养样本626份,按照样本留取时间分为供者普通管理阶段样本193份,供者强化预防阶段样本433份.结果 1 574份微生物培养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07株,其中细菌799株,真菌108株,部分样本可检出2~3株病原菌.真菌检出率占病原菌检出率的12.0%(108/907),占真菌培养样本的17.3%(108/626).所检出的108株真菌样本中,属于供者普通管理阶段的阳性样本49株,阳性率为25.4%(49/193),属于供者强化预防阶段的阳性样本59株,占13.6%(59/433),两阶段真菌阳性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潜在供者的微生物培养及抗真菌预防策略,对于减少供者来源的真菌感染十分必要.此外,器官获取团队也需要提高对供者来源真菌感染的认识程度,严格强化无菌操作,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因素.而在器官修整过程中,采取广谱抗生素或稀释的络合碘冲洗浸泡也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感染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真菌感染 供者维护 器官获取
原文传递
中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伟 叶啟发 +4 位作者 范晓礼 金律 艾紫叶 刘麟炯 那淑芳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6期338-342,共5页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变革促进了移植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已建立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五大科学管理体系,其中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是衔接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桥梁.本文将结合中国医院协会器...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变革促进了移植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已建立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五大科学管理体系,其中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是衔接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桥梁.本文将结合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和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中心的前期工作基础,对我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展开探讨,为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 质量控制 体系建设 移植
原文传递
供体肝肾联合快速获取方法的改进及临床研究(附117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康 樊嘉 +9 位作者 周俭 吴志全 邱双健 黄晓武 孙健 贺轶锋 肖永胜 史颖泓 孙琦蛮 汤钊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供体肝肾联合快速获取方法的改进。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共117例肝肾联合快速切取的临床资料,观察移植术后1周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情况。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脾静脉灌注附加颈静脉、下腔静脉引流。采用4℃UW... 目的探讨供体肝肾联合快速获取方法的改进。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共117例肝肾联合快速切取的临床资料,观察移植术后1周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情况。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脾静脉灌注附加颈静脉、下腔静脉引流。采用4℃UW液和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溶液(HCA液)灌注和保存。结果供体热缺血时间平均为2.7min,冷缺血时间平均为7h30min,切取时间平均为16.2min。肝移植术后1周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恢复良好,无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的发生。联合获取方式改进后与原方法比较,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可靠,所获取供肝的质量良好,适于供体肝肾联合快速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器官获取 器官获得 器官保存 供体
下载PDF
肝移植供肝切取与修整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立志 胡还章 +3 位作者 江艺 杨芳 张绍庚 林华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4期247-248,250,共3页
目的 :总结临床肝移植供肝切取与修整技术。方法 :采用原位腹主动脉、门静脉双路灌注及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法切取供肝及肾 4 0例次 ,并施行同种异体肝移植 4 0例 ,其中 3例行肝肾联合移植。结果 :全组供肝平均热缺血时间为 4min ,切取时间... 目的 :总结临床肝移植供肝切取与修整技术。方法 :采用原位腹主动脉、门静脉双路灌注及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法切取供肝及肾 4 0例次 ,并施行同种异体肝移植 4 0例 ,其中 3例行肝肾联合移植。结果 :全组供肝平均热缺血时间为 4min ,切取时间为 2 5min ,保存时间为 6h。全组移植肝均于恢复血流 10min内有金黄色胆汁泌出 ,1周左右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我院开展的供肝、肾的切取与修整技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为移植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供肝切取 修整技术 下腔静脉插管 门静脉灌注
下载PDF
全小肠获取与保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幼生 黎介寿 +1 位作者 李宁 江志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1-263,共3页
本研究模拟临床尸体供肠的小肠移植,以猪为实验动物,研究了供肠的获取、保存与移植的方法。供体小肠系用低温(0~4℃)乳酸林格液保存,肠腔以4℃0.5%甲硝唑溶液100ml冲洗,供肠热缺血时间8min(5.8~9.4mi... 本研究模拟临床尸体供肠的小肠移植,以猪为实验动物,研究了供肠的获取、保存与移植的方法。供体小肠系用低温(0~4℃)乳酸林格液保存,肠腔以4℃0.5%甲硝唑溶液100ml冲洗,供肠热缺血时间8min(5.8~9.4min),冷缺血时间185min(170~205min),移植小肠的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门静脉吻合,血管吻合成功率83%。对小肠移植的某些问题,如供体小肠获取及保存、静脉回流方式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器官获取 器官保存
下载PDF
我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贤宇 赵梓钧 +1 位作者 吴勤德 徐本华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对我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文本进行评价,为进一步优化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文本挖掘与统计分析法构建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对2021—2022年海南省、浙江省... 目的:对我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文本进行评价,为进一步优化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文本挖掘与统计分析法构建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对2021—2022年海南省、浙江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广东省制定的5项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5项政策均为优秀型政策,海南省政策文本挖掘和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指数最高,达8.666。结论:我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政策及相关财务政策总体上优秀且科学合理,后续各省份在制定政策时,应进一步科学合理测算器官获取各项成本,确定收付费标准和项目目录,针对不同政策受体,制定相应规范要求,重视政策激励,做好绩效管理工作,逐步建立省级统一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银行账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收费政策 财务管理 政策一致性指数
原文传递
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快速判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施晓敏 傅志仁 +4 位作者 丁国善 倪之嘉 王正昕 郭闻渊 傅宏 《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在供肝获取术中快速判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方法。方法对83例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快速判断进行总结。结果83例供体中,有16例在获取术中发现供肝质量有异常(其中7例放弃获取,9例用于移植),有1例在获取术中判断供... 目的探讨在供肝获取术中快速判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方法。方法对83例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快速判断进行总结。结果83例供体中,有16例在获取术中发现供肝质量有异常(其中7例放弃获取,9例用于移植),有1例在获取术中判断供肝质量为正常,移植术前肝组织活检病理发现血吸虫虫卵。在76例获取的供肝中,有3例术中发现灌注不足。所有用于受体的供肝均在门静脉开放后3-15分钟内可见金黄色胆汁分泌。结论在现阶段我国多为无心跳供体和快速多器官联合获取法广泛使用的情况下,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质量和灌注情况的快速判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器官获取 供肝质量 灌注 快速判断
下载PDF
脑死亡器官获取单中心经验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明 李俊杰 +1 位作者 田大治 蒋文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肝脏、肾脏获取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3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2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肝脏、肾脏获取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经验。结果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损伤质控评... 目的探讨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肝脏、肾脏获取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3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2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肝脏、肾脏获取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经验。结果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制定的脑死亡判定标准,12例供体均在脑死亡状态下进行器官捐献肝脏获取,采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自制灌注管路髂总动脉插管、门静脉和腹主动脉灌注、胸主动脉阻断的方法。手术时间为40~60 min,共成功获取12个供肝、24个供肾,所获取肝、肾均成功应用于临床肝、肾移植,受者均未发生移植肝或移植肾原发性无功能。结论在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中成功进行肝脏、肾脏获取的关键在于及时进行脑死亡判定、严格谨慎的器官维护措施和获取技术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脑死亡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 重症监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