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型稀有金属矿床:成因类型、赋存状态和利用评价 被引量:124
1
作者 代世峰 任徳贻 +8 位作者 周义平 Vladimir VSeredin 李大华 张名泉 James C Hower Colin R Ward 王西勃 赵蕾 宋晓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07-1715,共9页
煤和含煤岩系中稀有金属元素的研究,是当今煤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煤和含煤岩系中高度富集并可以开发利用的稀有金属元素包括锂、钪、钛、钒、镓、锗、硒、锆、铌、铪、钽、铀、稀土元素(包括镧系元素和钇)、贵金属元素等。以煤-... 煤和含煤岩系中稀有金属元素的研究,是当今煤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煤和含煤岩系中高度富集并可以开发利用的稀有金属元素包括锂、钪、钛、钒、镓、锗、硒、锆、铌、铪、钽、铀、稀土元素(包括镧系元素和钇)、贵金属元素等。以煤-锗、煤-镓、煤-铀、煤-铌、煤-稀土元素等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为例,论述了这些矿床的地质成因、赋存状态和利用评价方法。煤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研究,不仅对研究煤层的地质成因、煤层对比、含煤盆地形成与后期改造、区域地质历史演化和突发地质事件可以提供重要的煤地球化学和煤矿物学证据,而且对煤炭经济循环发展、煤炭利用过程中环境保护,以及对国家稀有金属资源安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稀有金属 矿床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的双重还原介质模型及其联合控矿机理:兼论大营和钱家店铀矿床 被引量:75
2
作者 焦养泉 吴立群 荣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9-474,共16页
含铀岩系的还原介质可以依据与铀储层砂体的产出关系划分为内部还原介质和外部还原介质.铀储层砂体的双重还原介质对铀成矿同等重要.铀储层砂体中的层间氧化作用直接与内部还原介质相关,但是当叠加有外部还原介质时,外部还原介质将通过... 含铀岩系的还原介质可以依据与铀储层砂体的产出关系划分为内部还原介质和外部还原介质.铀储层砂体的双重还原介质对铀成矿同等重要.铀储层砂体中的层间氧化作用直接与内部还原介质相关,但是当叠加有外部还原介质时,外部还原介质将通过不同的方式大大增强铀储层砂体的整体还原能力,这种组合的出现有利于稳定的层间氧化带发育和持续的铀成矿.沉积期的古气候和沉积环境决定了含铀岩系还原介质的类型和丰度,以及铀储层砂体双重还原介质的组合规律,并从根本上决定了成矿期层间氧化带的发育规模.在进行砂岩型铀矿的勘查预测时,需要将双重还原介质模型评价与具体盆地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期控矿条件研究相结合,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剂 地质模型 铀储层 砂岩型铀矿 矿床学
原文传递
Decratonic gold deposits 被引量:74
3
作者 ZHU RiXiang FAN HongRui +3 位作者 LI JianWei MENG QingRen LI ShengRong ZENG QingD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523-1537,共15页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hosts numerous gold deposits and is known as the most gold-productive region of China. The gold deposits were mostly formed within a few million years in the Early Cretaceous(130–120 Ma), ...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hosts numerous gold deposits and is known as the most gold-productive region of China. The gold deposits were mostly formed within a few million years in the Early Cretaceous(130–120 Ma), coeval with widespread occurrences of bimodal magmatism, rift basins and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es that marked the peak of lithospheric thinning and destruction of the NCC. Stable isotope data and geological evidence indicate that ore-forming fluids and other components were largely exsolved from cooling magma and/or derived from mantle degass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lithospheric extension.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NCC contrasts strikingly with that of other cratons where gold ore-forming fluids were sourced mostly from metamorphic devolatization in compressional or transpressional regim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ummary and discussion on time-space distribution and ore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NCC in the context of the timing, spatial variation, and decratonic processes. Compared with orogenic gold deposits in other cratonic blocks, the Early Cretaceous gold deposits in the NCC are quite distinct in that they were deposited from magma-derived fluids under extensional settings and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destruction of cratonic lithosphere. We argue that Early Cretaceous gold deposits in the NCC cannot be classified as orogenic gold deposits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rather, they are a new type of gold deposits, termed as "decratonic gold deposits" in this study.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leo-West Pacific plate(the Izanagi plate) beneath the eastern China continent gave rise to an optimal tectonic setting for large-scale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Dehydration of the subducted and stagnant slab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led to continuous hydration and considerable metasomatism of the mantle wedge beneath the NCC. As a consequence, the refractory mantle became oxidized and highly enriched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and chalcophile elements(e.g., Cu, 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Cretaceous craton destruction decratonic gold deposit ore deposit model
原文传递
分散元素铟富集的矿床类型和矿物专属性 被引量:67
4
作者 张乾 刘志浩 +1 位作者 战新志 邵树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9-316,共8页
文章研究了我国一些铁锰矿床、铜矿床及铅锌硫化物矿床矿石及矿物中铟的含量变化特点 ,发现In在不同类型的铅、锌、铜、铁、锰等矿床中并不大量富集 ,在这些矿床中矿石平均wIn大都低于 10× 10 -6;在锡石硫化物矿床和富含锡的铅锌... 文章研究了我国一些铁锰矿床、铜矿床及铅锌硫化物矿床矿石及矿物中铟的含量变化特点 ,发现In在不同类型的铅、锌、铜、铁、锰等矿床中并不大量富集 ,在这些矿床中矿石平均wIn大都低于 10× 10 -6;在锡石硫化物矿床和富含锡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中 ,矿石中wIn平均可达 80× 10 -6以上 ,这类矿床中铟的工业储量可达数百吨甚至数千吨 ,80 %以上的铟都富集在闪锌矿中。研究结果表明 ,铟的富集成矿具有矿床类型和矿物专属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元素 地球化学 矿床类型 富铟矿床 专属性
下载PDF
湘西花垣矿集区狮子山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1
5
作者 段其发 曹亮 +3 位作者 曾健康 周云 汤朝阳 李堃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7-986,999,共11页
花垣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雪峰(江南)造山带的过渡部位,是湘西-鄂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狮子山铅锌矿床的发现是近年来湘西-鄂西成矿带矿地质勘查的重大进展之一,该矿床位于矿集区中部,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展布,与地层产状一致... 花垣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雪峰(江南)造山带的过渡部位,是湘西-鄂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狮子山铅锌矿床的发现是近年来湘西-鄂西成矿带矿地质勘查的重大进展之一,该矿床位于矿集区中部,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展布,与地层产状一致,直接容矿围岩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段第三亚段藻灰岩,矿体与围岩界线截然,伴有方解石化等热液蚀变,矿石矿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为闪锌矿,少量方铅矿和黄铁矿.采用全溶方法和流体包裹体淋滤法对该矿床主成矿期的闪锌矿及其残渣进行Rb-Sr等时线法定年,获得矿物相+残渣相的年龄为410±12Ma(MSWD=2.20),地质时代为早泥盆世,明显晚于赋矿地层的时代.据此认为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加里东运动后构造伸展引起的盆地流体运移有关.该年龄对于整个花垣矿集区的铅锌成矿时代具有同样约束意义.闪锌矿+残渣的Sr初始值(87Sr/86Sr)i为0.709 16,高于赋矿围岩,与上覆寒武系白云岩地层的87Sr/86Sr值相近,表明矿床形成时有来自上覆地层物质的加入.结果表明,采用闪锌矿Rb-Sr等时线定年方法通过单矿物及其残渣相互约束,可以有效确定成矿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包裹体 闪锌矿 RB-SR 定年 等时线年龄 成矿时代 狮子山铅锌矿 花垣矿集区 矿藏
原文传递
东沟坝多金属矿床矿质来源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限制 被引量:52
6
作者 丁振举 刘丛强 +2 位作者 姚书振 周宗桂 杨明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7-442,共6页
对东沟坝矿床矿石及赋矿火山岩的稀土组成研究表明:矿石普遍发育显著的Eu正异常和弱的Ce负异常,说明成矿热液为温度较高(250℃以上)、相对还原的热流体。Eu正异常和弱Ce负异常同时在矿石中发育,说明矿石沉淀时较高温度的热流体与少量的... 对东沟坝矿床矿石及赋矿火山岩的稀土组成研究表明:矿石普遍发育显著的Eu正异常和弱的Ce负异常,说明成矿热液为温度较高(250℃以上)、相对还原的热流体。Eu正异常和弱Ce负异常同时在矿石中发育,说明矿石沉淀时较高温度的热流体与少量的海水发生了对流混合。除Eu、Ce之外矿石稀土配分模式总体与赋矿的火山岩接近,说明成矿金属主要来自豆坝群火山岩。根据矿石中大量发育重晶石和矿石普遍具有的LREE富集、明显的Eu正异常和弱Ce负异常的事实,推断成矿流体中SO2-4的大量出现与岩浆脱气组分贡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成矿物质 稀土元素 元素地球化学 矿质来源
下载PDF
LA-(MC)-ICPMS 和(Nano)SIMS 硫化物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原位分析与矿床形成的精细过程 被引量:46
7
作者 范宏瑞 李兴辉 +4 位作者 左亚彬 陈蕾 刘尚 胡芳芳 冯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79-3496,共18页
硫化物微区原位分析技术包括LA-ICPMS定点微量元素分析、LA-ICPMS和(Nano) SIMS微量元素面扫描分析,以及SIMS、Nano SIMS和LA-MC-ICPMS原位硫同位素点分析和面扫描。这些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不同期次硫化物微量元素含量、丰度分布图... 硫化物微区原位分析技术包括LA-ICPMS定点微量元素分析、LA-ICPMS和(Nano) SIMS微量元素面扫描分析,以及SIMS、Nano SIMS和LA-MC-ICPMS原位硫同位素点分析和面扫描。这些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不同期次硫化物微量元素含量、丰度分布图像、硫同位素比值和分布特征,结合微区时间分辨信号谱图、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等,在矿床学的成矿元素行为与赋存状态、成矿元素置换反应、成矿流体与硫的来源、矿石矿物的化学分带性、矿床成因模型等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以探讨矿床的精细成矿过程。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和同位素LA-(MC)-ICPMS和(Nano) SIMS分析,需要降低仪器和分析方法的系统误差,克服严重的基体效应和同位素分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Nano)SIMS 微量元素 硫同位素 硫化物 成矿过程 金属矿床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地质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46
8
作者 孙贺 肖益林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05-1121,共17页
在多数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都担任着元素迁移的载体、化学反应的活化剂的角色。大量研究表明,岩石、矿物以及元素在有无流体的情况下会表现出迥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以对于认识某一地质过程而言,流体方面的研究往往能够提供极其重要的... 在多数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都担任着元素迁移的载体、化学反应的活化剂的角色。大量研究表明,岩石、矿物以及元素在有无流体的情况下会表现出迥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以对于认识某一地质过程而言,流体方面的研究往往能够提供极其重要的信息。流体包裹体则以其直接反映古流体的成分,在各种矿物中的普遍存在性,以及对各种后期改造有一定的抵抗力等特点而成为研究古地质流体的最佳样本,并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到各种地质过程的研究中。从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流体包裹体的种类和原生、次生流体包裹体的区分,对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要点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了简要的综述,着重介绍了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变质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并举例说明了流体包裹体在矿床学、石油地质学中的应用,以及近期的一些关于流体包裹体中保存生物标志和生物遗迹化石的研究,最后对未来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了简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分析方法 变质岩 矿床成因 生物标志
原文传递
论矿床的自然分类——四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 被引量:44
9
作者 陈毓川 裴荣富 +1 位作者 王登红 王平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2-1106,共15页
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是一种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学术思想,亦是一种新的矿床分类——矿床的自然分类。矿床的自然分类,是以成矿的时代、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地质成矿作用与所形成的矿床组合自然体这4个因素作为划分原则的。以矿床成矿系... 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是一种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学术思想,亦是一种新的矿床分类——矿床的自然分类。矿床的自然分类,是以成矿的时代、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地质成矿作用与所形成的矿床组合自然体这4个因素作为划分原则的。以矿床成矿系列为基本单元,具有5级序次体系:第一序次为矿床成矿系列组合、矿床成矿系列组和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第二序次为矿床成矿系列,第三序次为矿床成矿亚系列,第四序次为矿床式,第五序次为矿床。矿床的自然分类着重强调矿床在四维时-空域中形成的完整的自然地质过程,恢复矿床在一定时-空域中存在的客观自然面貌。矿床的自然分类是一个既科学又具有实用价值的分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床 自然分类 矿床成矿系列 5级序次体系 自然过程
下载PDF
湖南黄沙坪W-Mo-Bi-Pb-Zn多金属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祝新友 王京彬 +2 位作者 王艳丽 程细音 傅其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09-3822,共14页
湖南黄沙坪W-Mo-Bi-Pb-Zn多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种多、范围小、分带明显,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成矿地质体为碱长花岗斑岩,与下石炭统灰岩接触带发生大规模矽卡岩化,形成大型钨、钼、铋、萤石以及铁的共生矿床。围绕矽... 湖南黄沙坪W-Mo-Bi-Pb-Zn多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种多、范围小、分带明显,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成矿地质体为碱长花岗斑岩,与下石炭统灰岩接触带发生大规模矽卡岩化,形成大型钨、钼、铋、萤石以及铁的共生矿床。围绕矽卡岩向外,分布铜锌、铅锌、铅锌银的分带,对应的矿化组合分别为粗粒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中粗粒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胶状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围绕花岗斑岩,硫化物矿物的δ34S值呈带状分布,其δ34S总体变化为2.3‰~17.5‰,花岗斑岩中浸染状辉钼矿δ34S为17.1‰,矽卡岩中硫化物δ34S>15‰,矽卡岩附近及外侧的铅锌矿体10‰<δ34S<15‰,外围的铅锌银矿体δ34S<10‰。下石炭统中代表沉积特点的细粒浸染状黄铁矿δ34S为-3.1‰~-22.6‰。铅同位素206Pb/204Pb为18.525~18.603,207Pb/204Pb为15.706~15.792,208Pb/204Pb为38.889~39.178。综合研究表明,黄沙坪矿床成矿物质硫和铅主要来自花岗斑岩。经硫同位素热力学平衡计算,引起δ34S值围绕花岗斑岩体分带的主要原因是随温度下降以及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导致的热力学分馏作用,其次是沉积岩围岩中低δ34S值硫的加入。对南岭地区花岗岩、古生代地层等的δ34S值对比研究发现,引起花岗斑岩岩浆高δ34S值的主要原因是深部富含硫化物(δ34S值高)地层对富含挥发份(Li-F)的碱长花岗岩岩浆的混染作用,其次是成矿作用过程中地层与岩浆的相互作用(包括同化混染)。围绕黄沙坪矿床,湘南地区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存在一个较高的δ34S值分布区。宝山矽卡岩型Cu-Mo-Pb-Zn矿床矿石硫化物δ34S为-1‰~3.6‰,206Pb/204Pb为18.602~18.672,207Pb/204Pb为15.693~15.780,208Pb/204Pb为38.901~39.186。因此,宝山矿床与黄沙坪矿床的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不同,宝山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集中,分布范围不同于黄沙坪,成矿物质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矿床成因 成矿机制 钨矿 铅锌矿 湖南省
下载PDF
冬瓜山铜矿深井开采岩爆危险区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36
11
作者 唐礼忠 潘长良 +1 位作者 谢学斌 曹平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38,共4页
根据冬瓜山矿床典型岩石的抗拉试验、全应力应变试验和峰值强度变形状态下的松弛试验结果以及矿床构造、岩性分布 ,研究了该矿床岩层的岩爆倾向性分布特征 ,分析了已发生的井巷岩爆特征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以硐室周边最大切向应力与岩... 根据冬瓜山矿床典型岩石的抗拉试验、全应力应变试验和峰值强度变形状态下的松弛试验结果以及矿床构造、岩性分布 ,研究了该矿床岩层的岩爆倾向性分布特征 ,分析了已发生的井巷岩爆特征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以硐室周边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的抗压强度之比为判别指标 ,对采场围岩岩爆危险区进行了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 :矿体和矿体上盘岩石具有中等岩爆倾向 ,矿体下盘岩石具有弱岩爆倾向 ,它们都属于诱导性的岩爆 ;岩爆发生于具有岩爆倾向、应力大且能够产生能量突然释放的区域 ,主要集中于工程的交叉处附近、不同岩层的接触带附近的较坚硬岩体以及采场顶板、矿柱和采场四角的局部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矿床 深井开采 岩爆 危险区 冬瓜山铜矿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钴矿床类型划分初探及其对特提斯钴矿带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38
12
作者 张洪瑞 侯增谦 +3 位作者 杨志明 宋玉财 刘英超 柴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1-510,共10页
作为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钴的现有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存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文章从矿床成因角度提出新的划分方案,认为钴矿床主要有岩浆型、热液型、风化型和化学沉积型4种基本矿床类型。热液型可细分为岩浆热液矿床和盆地流体有关矿床2... 作为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钴的现有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存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文章从矿床成因角度提出新的划分方案,认为钴矿床主要有岩浆型、热液型、风化型和化学沉积型4种基本矿床类型。热液型可细分为岩浆热液矿床和盆地流体有关矿床2个亚类型。这一新划分方案对于理解钴矿床成矿作用和指导找矿勘查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研究发现热液过程对钴富集成矿具有重要作用,而高盐度流体是钴迁移富集的关键所在。根据盆地流体有关热液钴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提出欧亚大陆南缘存在一条上万公里长的特提斯碰撞钴矿带。该带具有得天独厚的金属源区、流体运移和金属沉淀等成矿条件,成矿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床成因 矿床类型 高盐度流体 钴矿床 特提斯
下载PDF
华南重要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时代爆发性、空间分带性、基底继承性和热隆起成矿 被引量:36
13
作者 马东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09-217,共9页
华南热液矿床形成的时代爆发性、空间分带性及其成矿元素对前寒武纪基底的继承性表明,构成华南基底和含矿建造的前寒武纪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是华南陆内热液成矿作用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燕山期花岗岩类是热液成矿作用的主要成矿能量来源... 华南热液矿床形成的时代爆发性、空间分带性及其成矿元素对前寒武纪基底的继承性表明,构成华南基底和含矿建造的前寒武纪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是华南陆内热液成矿作用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燕山期花岗岩类是热液成矿作用的主要成矿能量来源;华南热液成矿的区域分布趋势、矿床形成过程和成矿岩体演化等,均表现出与构造热隆起动态有关的成矿特征。多期花岗岩类侵入和迅速块断隆升造成地温梯度增高,基底含矿建造提供成矿物质,以及有利的热液通道和扩容空间是造成构造隆起带或盆地"凹中隆"成矿的重要条件。燕山期花岗岩成岩成矿与大陆地壳的多旋回熔融或再循环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地震层析图像资料显示,华南中生代软流圈上涌是造成华南陆壳热隆起的动力学因素。但其成因不同于地幔柱机制,具有被动上涌特征,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的大型冷幔柱下沉和地幔过渡带崩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花岗岩 矿床成因 热隆起 华南
下载PDF
四川拉拉铜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孙燕 李承德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9,共9页
根据对拉拉铜矿床矿石中矿物共生组合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分析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认为矿床主要是在中温、中盐度、弱碱性和还原环境中沉淀富集的。根据同位素分析结果,结合地质特征,得出成矿物质来源于河口组地层、成矿作用以变质作用... 根据对拉拉铜矿床矿石中矿物共生组合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分析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认为矿床主要是在中温、中盐度、弱碱性和还原环境中沉淀富集的。根据同位素分析结果,结合地质特征,得出成矿物质来源于河口组地层、成矿作用以变质作用为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矿床 研究 成矿
下载PDF
铂族元素矿床的主要类型、成矿作用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31
15
作者 唐冬梅 秦克章 +2 位作者 刘秉光 孙赫 李金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9-588,共20页
铂族元素(PGE)矿床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它可以赋存于不同的岩石类型、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内生 PGE 矿床与不同的岩浆类型及热液活动有关。由于铂族元素特殊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且难熔于普通的酸、碱等, 故铂族元素成... 铂族元素(PGE)矿床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它可以赋存于不同的岩石类型、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内生 PGE 矿床与不同的岩浆类型及热液活动有关。由于铂族元素特殊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且难熔于普通的酸、碱等, 故铂族元素成矿具有特殊性。PGE 矿床可划分为岩浆型、热液型、火山块状硫化物型(VMS)和外生型四大类型。岩浆型又可分为铜镍硫化物型、铬铁矿型和磁铁矿型,热液型主要有斑岩型和夕卡岩型,外生型包括黑色页岩型和砂铂矿型。本文讨论了各岩浆演化过程中:(i)硅酸盐和氧化物的分异,(ii)富 Fe 矿物(橄榄石、辉石、磁铁矿、铬铁矿)的分异,(iii)岩浆的混染,(iv)不同成分、硫不饱和的岩浆的混合等,都可以导致岩浆中硫达到饱和,一旦形成不混熔硫化物熔体,硫化物富集,将形成有经济价值的 PGE 矿床。同时,成矿还受温度、Ni 和 Cu 含量、体系中其它组分和硫逸度的控制。岩浆后期的热液蚀变会改变 PGE 的含量和品位,但典型的铂矿床一般没有遭受热液蚀变作用的显著影响。本文指出了铂族元素矿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 PGE 矿床的物质来源、PGE 演化过程中的分配规律、铂族元素矿物(PGM)的赋存状态,并对以后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指出西藏(蛇绿岩套铬铁矿亚类和俯冲增生弧斑岩型 Cu-Au 矿)和新疆(碰撞后二叠纪岩浆 Cu-Ni 硫化物型和黑色页岩型)是我国寻找 PGE 矿床的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E 矿化类型 岩浆Cu-Ni硫化物型 矿床特点 硫饱和 成矿前景
下载PDF
安徽省东至地区金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2
16
作者 聂张星 李敏 +2 位作者 沈欢喜 熊明强 钱祥 《安徽地质》 2013年第2期81-85,共5页
安徽省东至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北缘,跨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造就了本区有利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形成多种类型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岩浆热液型和风化壳型,工业类型主要有破碎带蚀变岩型、... 安徽省东至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北缘,跨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造就了本区有利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形成多种类型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岩浆热液型和风化壳型,工业类型主要有破碎带蚀变岩型、含金石英脉型、微细粒浸染型及红土型。各类型金矿分类聚集,形成两个主要的金矿成矿带。沿赵家岭断层带以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伴有含金石英脉型,中畈—戴家一带,赵家岭—杨家山一带均具较大找矿潜力,是本区金矿勘查重点地区,九华庄等地也具一定的找矿潜力;沿高坦断裂以微细粒浸染型为主,伴有破碎带蚀变岩型及红土型,查册桥地区是其重点勘查区,铜锣尖、小河等地找矿潜力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床类型 高坦断裂 赵家岭断层带 找矿方向 东至县
下载PDF
古油藏、沥青及沥青包裹体在金属成矿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施继锡 余孝颖 王华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古油藏、沥青及沥青包裹体和某些金属矿床都是自然界成矿作用的产物,它们在时空关系上极为密切,成因上有内在联系,可作为研究Hg、Sb、As、An、U、Cu、Pb、Zn等改造矿床的物质来源、迁移形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划分改造阶段及找矿... 古油藏、沥青及沥青包裹体和某些金属矿床都是自然界成矿作用的产物,它们在时空关系上极为密切,成因上有内在联系,可作为研究Hg、Sb、As、An、U、Cu、Pb、Zn等改造矿床的物质来源、迁移形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划分改造阶段及找矿标志等,并对探讨有机与金属成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沥青 矿物包体 金属矿床 成矿
下载PDF
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蚀变矿化类型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大新 丰成友 +3 位作者 赵一鸣 李泽峰 刘建楠 肖晔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18-1830,共13页
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是柴达木盆地南缘西段祁漫塔格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破碎蚀变带热液脉状-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可见2类围岩蚀变:矽卡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前者由印支期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引起,在岩体侵入接触面及外接触带围... 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是柴达木盆地南缘西段祁漫塔格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破碎蚀变带热液脉状-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可见2类围岩蚀变:矽卡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前者由印支期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引起,在岩体侵入接触面及外接触带围岩的不同岩性界面、构造破碎薄弱带形成含铜多金属矽卡岩透镜体,由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铁(铝)榴石、符山石、硅灰石、方柱石和阳起石等一套十分典型的钙矽卡岩矿物组成;后者在矿区西北部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形成多条呈NWW向平行展布的黄铜矿化热液蚀变带,构成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细(网)脉浸染状热液脉型矿化。研究认为: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印支期侵位、具有浅成和高侵位特点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产出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与破碎蚀变带控制的细(网)脉浸染状热液脉型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基本一致,其构造-岩浆活动背景相同,但属不同阶段、不同深度和不同部位发生成矿作用的产物,形成以接触带(或外接触带)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为主体的、成矿母岩体内的构造断裂发育部位伴有热液脉状铜矿化的复合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蚀变类型 蚀变分带 矽卡岩矿物学 卡而却卡 青海祁漫塔格 东昆仑 矿床
下载PDF
北祁连地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作用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新虎 苟国朝 展积宝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31-339,共9页
北祁连地区是华北板块和柴达木—祁连板块的对接地带,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构造成矿带。其内已发现铜、铅、锌、铬、钨、铁、金、钴、锰等金属矿产地260多处。本文是在研究了北祁连地区主要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含矿层位、成矿期、控矿... 北祁连地区是华北板块和柴达木—祁连板块的对接地带,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构造成矿带。其内已发现铜、铅、锌、铬、钨、铁、金、钴、锰等金属矿产地260多处。本文是在研究了北祁连地区主要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含矿层位、成矿期、控矿构造等的基础上,结合北祁连构造演化特征,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区内主要金属矿床划分为9个矿床系列。文中按时代顺序概述了每一成矿系列矿床的基本特征、区域分布、主要成矿地质作用及产出构造环境,并根据对成矿系列的初步研究,总结了北祁连地区区域成矿作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成矿系列 区域成矿 成矿作用
下载PDF
老挝万象平原钾盐矿床 被引量:27
20
作者 朱延浙 《地质与资源》 CAS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经区域地质、区域重力、钻探、岩相古地理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调查与研究,老挝万象平原钾盐矿具如下特征:含盐地层为古近系塔贡组(E1tg),由膏盐岩与陆源细碎屑岩组成3个明显的沉积旋回,总体为一向北扬起的复式向斜构造;主矿体呈似层状... 经区域地质、区域重力、钻探、岩相古地理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调查与研究,老挝万象平原钾盐矿具如下特征:含盐地层为古近系塔贡组(E1tg),由膏盐岩与陆源细碎屑岩组成3个明显的沉积旋回,总体为一向北扬起的复式向斜构造;主矿体呈似层状产于塔贡组下段膏盐岩亚段(E1tg1-1)中,埋深78.80~528.30m(平均272.57m),厚4.28~237.88m(平均50.24m),单工程氯化钾的品位9.70%~30.76%(质量分数,平均15.63%),顶底板均以石盐岩为直接围岩;矿石类型以光卤石矿石为主,钾石盐较少;矿床属碎屑岩系中的钾盐矿床,为海源陆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万象平原 钾盐矿床 含盐地层 矿石类型 矿床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