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代谢异常孕妇血糖水平与发生巨大儿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华萍 孙平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50-1753,1757,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分析125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2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情况分为巨大儿组(n=36)和非巨大儿组(n=110)。采用t检验、χ...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分析125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2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情况分为巨大儿组(n=36)和非巨大儿组(n=110)。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OGTT血糖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结果①两组孕妇空腹血糖(FPG)和OGTT 1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 g葡萄糖筛查(GCT)值、OGTT 2 h血糖和OGTT3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妇FPG<5.3 mmol/L各水平级别相对危险度(OR值)均<1,发生巨大儿风险较低;FPG≥5.3 mmol/L各水平级别OR值均>1,为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③孕期随体质量增加,OR值增高;体质量增加越快,巨大儿发生的风险越高;FPG>5.1 mmol/L,体质量增长>16~18 kg的孕妇其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FPG水平升高为发生巨大儿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巨大儿及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耐量试验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巨大儿
下载PDF
空腹及OGTT 2 h指尖血糖检测在社区诊断糖尿病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小冬 何沛雄 +1 位作者 李业虎 谢波 《现代医学》 2015年第5期545-549,共5页
目的:评估指尖血糖水平与静脉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探讨检测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指尖血糖在社区中诊断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对720例受试者进行空腹指尖血糖和静脉血糖检测,其中5例受试者(指尖血糖≥7.5 mmol·L-1,静脉... 目的:评估指尖血糖水平与静脉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探讨检测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指尖血糖在社区中诊断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对720例受试者进行空腹指尖血糖和静脉血糖检测,其中5例受试者(指尖血糖≥7.5 mmol·L-1,静脉血糖≥7.0 mmol·L-1)被诊断为糖尿病,其余715例受试者接受了OGTT,在OGTT 2 h同时检测其静脉血糖和指尖血糖。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指尖血糖诊断糖尿病的阈值。结果:指尖血糖和静脉血糖的检测值具有显著线性相关,以静脉血糖为诊断糖尿病金标准,通过作ROC曲线,得出指尖血糖的临界值:空腹指尖血糖≥5.4 mmol·L-1和(或)OGTT 2 h指尖血糖≥7.5 mmol·L-1诊断为糖代谢异常(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91.9%);空腹指尖血糖≥6.2 mmol·L-1和(或)OGTT2 h指尖血糖≥9.7 mmol·L-1诊断为糖尿病(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98.5%)。结论:指尖血糖能很好地反映受试者的血糖情况,对社区糖尿病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在社区对拒绝第二次静脉抽血的居民,行OGTT 2 h指尖血糖检测也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指尖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原文传递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的研究 被引量:157
3
作者 周翔海 纪立农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筛查糖尿病(DM)和糖耐量受损(I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地区研究对象1118名,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男489名,女629名,平均48±12岁,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筛查糖尿病(DM)和糖耐量受损(I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地区研究对象1118名,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男489名,女629名,平均48±12岁,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HbA1c。结果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本研究人群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IGT、IGT合并IFG和DM者分别为510、35、155、52、366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与以OGTT诊断的DM状态相关的FPG临界点为6.2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和90.4%,曲线下面积0.943(95%CI0.927~0.959),阳性似然比8.9,阴性似然比0.2;与以OGTT诊断的DM状态相关的HbA1c临界点为6.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6%和77.5%,曲线下面积0.896(95%CI0.876~0.916),阳性似然比3.9,阴性似然比0.2。与IGT状态相关的FPG临界点为5.1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2%和68.3%,曲线下面积为0.729,阳性似然比2.1,阴性似然比0.5。与IGT状态相关的HbA1c临界点为5.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63.3%和56.5%,曲线下面积为0.634,阳性似然比1.5,阴性似然比0.7。结论6.2mmol/L<FPG<7.0mmol/L或HbA1c>6.2%时应进一步行OGTT了解2h血糖以明确有无DM,FPG和HbA1c不适用于筛查IGT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FPG HBA1C
下载PDF
快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70
4
作者 包玉倩 贾伟平 +3 位作者 朱敏 陆俊茜 陈蕾 项坤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 1)研究正常糖耐量者应用高葡萄糖钳夹试验所形成的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 ( 1PH) (快速相胰岛素分泌 ) ,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精氨酸刺激试验中反映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标的关系 ;( 2 )探讨评价胰岛 β细胞早期分泌... 目的  ( 1)研究正常糖耐量者应用高葡萄糖钳夹试验所形成的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 ( 1PH) (快速相胰岛素分泌 ) ,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精氨酸刺激试验中反映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标的关系 ;( 2 )探讨评价胰岛 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的简易方法。 方法 对 2 8例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的个体分别进行高葡萄糖钳夹试验、OGTT及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  ( 1)OGTT 3 0min胰岛素、胰岛素净增值及胰岛素净增值与血糖净增值的比值与 1PH均无明显相关 ;( 2 )OGTT 10min胰岛素值 (r =0 .5 8,P <0 .0 1)及胰岛素净增值 (r =0 .45 ,P <0 .0 5 )、2 0min胰岛素值 (r =0 .42 ,P <0 .0 5 )及胰岛素净增值与血糖净增值的比值 (r =0 .49,P <0 .0 1) ,均分别与 1PH显著相关 ;( 3 )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与 1PH明显相关 (r =0 .5 2 ,P <0 .0 1)。结论 OGTT 10min胰岛素值及胰岛素净增值、2 0min胰岛素值及胰岛素净增值与血糖净增值的比值 ,以及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可作为估测机体快速相胰岛素分泌较为可靠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葡萄糖钳夹技术 口服糖耐量试验 精氨酸刺激试验 第一相胰岛素分泌 早期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 肥胖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1
5
作者 周莉 吴连方 +1 位作者 范玲 李晓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情况及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62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情况及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62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6~8周糖代谢恢复情况分为糖代谢正常组(444例)和糖代谢异常组(180例),了解两组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 1)444例孕妇产后6~8周糖代谢恢复正常,占71.2%,180例孕妇产后6~8周糖代谢仍然异常,占28.8%,其中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18例,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32例,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130例;2)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期GDM诊断的孕周较糖代谢正常组早,空腹血糖、孕前及产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脂均较正常组高,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合并相关合并症、DM家族史的比例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母乳喂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次以及孕期体质量增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大部分GDM孕妇产后6~8周糖代谢可恢复正常,28.8%(180例)的孕妇产后仍然存在糖代谢异常;2)孕妇GDM诊断孕周早、孕期空腹血糖高、DM家族史、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孕期合并相关合并症、孕前及产后高BMI、高脂血症等均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产后随访
下载PDF
茯苓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研究 被引量:69
6
作者 黄聪亮 郑佳俐 +1 位作者 李凤林 宫敬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25,共5页
为探讨茯苓多糖(WRP)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采用Ⅱ型糖尿病(NIDDM)小鼠模型,灌胃不同剂量的茯苓多糖28 d,然后测定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为探讨茯苓多糖(WRP)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采用Ⅱ型糖尿病(NIDDM)小鼠模型,灌胃不同剂量的茯苓多糖28 d,然后测定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生化指标,并进行口服糖耐量(OGTT)试验。结果表明WRP能有效地降低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TC、TG和LDL-C水平,增加HDL-C水平;能提高NIDDM小鼠葡萄糖耐受力,改善糖耐量的异常。WRP对NIDDM小鼠具有降糖作用,且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引起脂代谢紊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链脲佐菌素 血糖 脂代谢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口服糖耐量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前体质指数与血糖及孕期膳食营养的关系 被引量:52
7
作者 毕研霞 洪忠新 丁冰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24-162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孕中期营养素摄入水平及孕期增重的关系,探讨其对GDM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孕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170例GDM患者为调查对...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孕中期营养素摄入水平及孕期增重的关系,探讨其对GDM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孕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170例GDM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孕前BMI分为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GDM患者孕中期营养素摄入量,对孕前BMI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孕期增重与摄入总能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GTT结果显示肥胖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高于低体质量组和正常体质量组(P<0.05);超重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水平高于低体质量组和正常体质量组(P<0.05);正常体质量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低体质量组(P<0.05),正常体质量组与低体质量组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组GDM患者摄入的总能量、总蛋白、总脂肪及总碳水化合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活动时间较其他3组活动时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孕期增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孕前BMI与OGTT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387,P<0.05);与餐后1 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279,P<0.05);与餐后2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164,P<0.05)。孕期增重与孕期摄入总能量呈正相关(r=0.242,P<0.05)。结论孕前超重或肥胖、孕期饮食结构不合理及孕期增重过多均与GDM相关;孕期应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同时应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及围生期保健,控制体质量的合理增长,降低GDM的发病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糖尿病膳食 膳食调查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人体质量指数 体重增长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的意义 被引量:51
8
作者 胡耀敏 刘伟 +7 位作者 陈雅文 章明 李圣贤 王娟 刘学荣 韩亭亭 张英 纪立农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9-571,共3页
目的比较并评价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在筛查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海地区研究对象2298名,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男956名,女1342名,年龄52±13岁,行OGTT并测定HbA_1c;以其工作特征曲线(ROC... 目的比较并评价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在筛查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海地区研究对象2298名,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男956名,女1342名,年龄52±13岁,行OGTT并测定HbA_1c;以其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PG和HbA_1c在筛查DM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本研究人群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IGT合并IFG和DM者分别为830、110、380、183、795例。其中DM患病率为34.6%。(2)依据ROC判断,与DM状态相关的FPG最佳临界点为6.1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1.5%,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 0.885~0.914),阳性似然比4.18,阴性似然比0.23;与DM状态相关的HbA_1c最佳临界点为6.1%,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1.0%,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 0.876~0.904),阳性似然比4.26,阴性似然比0.23;如应用FPG≥6.1mmol/L或HbA_1 c≥6.1%筛查D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5%和65.2%,阳性似然比2.77,阴性似然比0.05。结论 FPG和HbA_1c在筛查DM中具有相似的价值,二者均有相似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为了最大限度的筛查出DM患者,建议对于6.1mmol/L≤FPG<7.0mmol/L或HbA_1c≥6.1%的患者行OGTT检查以明确有无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ROC曲线
原文传递
儿童、青少年肥胖者2型糖尿病和高危者筛查 被引量:44
9
作者 叶军 韩连书 +2 位作者 邱文娟 沈永年 顾学范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调查儿童、青少年肥胖者 2型糖尿病 (DM )及其高危者的发生率 ,探讨高危因素。方法 对 13 5例肥胖者 ( 7~ 2 0岁 )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测定空腹和 2h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计算胰岛素抵抗值 (Homa IR)及胰岛 β细胞功能 (Homa... 目的 调查儿童、青少年肥胖者 2型糖尿病 (DM )及其高危者的发生率 ,探讨高危因素。方法 对 13 5例肥胖者 ( 7~ 2 0岁 )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测定空腹和 2h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计算胰岛素抵抗值 (Homa IR)及胰岛 β细胞功能 (Homa β)并对糖代谢异常者中的 14例进行干预治疗。 结果 ( 1)在 13 5例肥胖者中发现 2型DM 3例 ( 2 .2 % ) ,糖耐量异常 (IGT) 18例 ( 13 .3 % ) ,高胰岛素血症 72例 ( 5 3 .3 % ) ;( 2 )青少年肥胖组其 2h血糖、胰岛素水平、2h胰岛素与葡萄糖之比、Homa IR及Homa β显著高于儿童肥胖组及非肥胖组 ,且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儿童组 (P <0 .0 5~P <0 .0 0 1) ;( 3 )糖代谢异常者各指标明显高于单纯性肥胖者 (P <0 .0 5~P <0 .0 0 1) ;( 4 ) 93例糖代谢异常中 44例 ( 4 7.3 % )有 2型DM家族史 ,3 2例 ( 3 4.4% )有黑棘皮病样表现 ;( 5 ) 14例患者经药物治疗 ( 2 .9± 1.7)个月 ,糖代谢指标显著改善 (P <0 .0 5~P <0 .0 1)。结论 学龄期应开始肥胖干预、糖尿病筛查 ,以降低青少年 2型DM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2型糖尿病 口服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Comparing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with 1999 in Chinese Population 被引量:46
10
作者 Weiwei Zhu Huixia Yang +13 位作者 Yumei Wei Zilian Wang Xuelan Li Hairong Wu Nan Li Meihua Zhang Xinghui Liu Hua Zhang Yunhui Wang Jianmin Niu Yujie Gan Liruo Zhong Yunfeng Wang Anil Kapur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25-127,共3页
INTRODUCTI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was earlier defined as "hyperglycemia first recognized during pregnancy" and has more recently been described by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2012) as d... INTRODUCTI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was earlier defined as "hyperglycemia first recognized during pregnancy" and has more recently been described by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2012) as diabetes diagnosed during pregnancy that is not clearly overt diabetes. The 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study (HAPO) demonstrated that the risk of adverse maternal,fetal,and neonatal outcomes continuously increase as a function of maternal glycemia at 24-28 weeks,even within ranges previously considered normal for pregn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ERIA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原文传递
OGTT血糖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43
11
作者 苏艺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不同时间点血糖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35例,孕24-28周行OGTT,根据3个时点测定的血糖异常项分为3组,...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不同时间点血糖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35例,孕24-28周行OGTT,根据3个时点测定的血糖异常项分为3组,1项血糖异常为血糖异常1组(62例),2项血糖异常为血糖异常2组(45例),3项血糖异常为血糖异常3组(28例),对各组孕妇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孕妇在年龄、确诊孕周、孕次、产次、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分娩孕周、体重增加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体重指数(BMI)、孕妇空腹血糖(FBG)、服糖后1h血糖(1hPG)、服糖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有差异(P0.05)。3组孕妇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娩方式以及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比较均有差异(P〈0.05,P〈0.01)。结论:OGTT检查异常项目越多、孕前BMI较高的孕妇血糖控制不佳,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根据OGTT异常情况进行分层管理,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耐量试验 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特点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失败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38
12
作者 王颖 李美芝 赵一鸣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2-347,共6页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促排卵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将 103名PCOS病人,随机分为 3组,分别以 CC/ hCG、CC/hMG/hCG及 GnRH-a/hMG/hCG三种促排卵方案治疗,并以 31名正常妇女作...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促排卵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将 103名PCOS病人,随机分为 3组,分别以 CC/ hCG、CC/hMG/hCG及 GnRH-a/hMG/hCG三种促排卵方案治疗,并以 31名正常妇女作对照,应用放免法测定4组对象血清性激素水平。应用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糖负荷后 0 min、 60 min、 120 min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结果:促排卵治疗失败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GTT)后 120 min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与排卵者相比,P<0.05,OR=1.013;而 CC/hMG/hCG治疗方案失败率较低,OR=0. 3110。结论:OGTT后 120 min胰岛素是促排卵失败的危险因素, CC/hMG/hCG方案是较为成功的促排卵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释放 促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在筛查和诊断糖尿病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张震 李军 +3 位作者 李思源 吴媛媛 周婷 叶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590-1592,共3页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DM)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DM者251例,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2 h...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DM)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DM者251例,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2 hPG)及HbA1c。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采用MedCalc 9.0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获得HbA1c和FPG分别诊断DM的最佳临界值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结果 (1)OGTT结果显示,251例受检者中,确诊为DM 168例(66.9%),糖调节异常(IGR)70例(27.9%),糖耐量正常(NGT)13例(5.2%)。3组受检者FPG、2 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IGR组2 hPG水平高于NGT组,DM组FPG、2 hPG、HbA1c水平均高于NGT组、IG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ROC曲线,HbA1c诊断DM的最佳临界值为7.0%,此时HbA1c诊断DM的灵敏度为91.07%〔95%CI(0.857,0.949)〕,特异度为92.77%〔95%CI(0.849,0.973)〕,AUC=0.971〔95%CI(0.942,0.988)〕,Youden指数为0.84,阳性预测值(+PV)为96.2%,阴性预测值(-PV)为83.7%,阳性似然比(+LR)为12.60,阴性似然比(-LR)为0.10。FPG诊断DM的最佳临界值为6.9 mmol/L,此时FPG诊断DM的灵敏度为80.95%,特异度为100.00%,AUC=0.944〔95%CI(0.908,0.969)〕,Youden指数为0.81,+PV为100.0%,-PV为72.2%。结论 HbA1c≥7.0%可作为新疆石河子地区筛查及诊断DM的一种方法,且诊断的敏感度较FPG高,但特异度较FPG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空腹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用于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意义 被引量:38
14
作者 俞春芳 葛军 +3 位作者 李静怡 孟健 刘文斌 刘均均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0-392,共3页
探讨HbA1c和空腹血糖(FPG)在社区人群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对上海市杨浦区2个街道社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1794名居民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HbA1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筛查出正常糖耐量(NGT)、... 探讨HbA1c和空腹血糖(FPG)在社区人群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对上海市杨浦区2个街道社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1794名居民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HbA1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筛查出正常糖耐量(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IFG合并IGT和糖尿病分别为1411、111、73、33和166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与诊断糖尿病相关的FPG最佳切点为6.15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和92.8%,曲线下面积为0.959;与诊断糖尿病相关的HbA1c最佳切点为6.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1%和80.2%,曲线下面积为0.822;以FPG≥6.1mmol/L且HbA1c≥6.5%筛查糖尿病,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9%和97.0%;以FPGI〉6.1mmol/L或HbA1c≥6.5%筛查糖尿病,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3%和76.7%。研究结果提示空腹血糖和HbA1c在社区糖尿病的筛查诊断中均有很好的价值,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HBA1C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麦冬多糖MDG-1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6
15
作者 王令仪 王硕 +2 位作者 王源 阮克锋 冯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058-206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麦冬多糖(MDG-1)对自发性肥胖型二型糖尿病KKay小鼠糖耐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为周龄9-10wkC57bl/6J小鼠10只,实验组为KKay糖尿病小鼠26只;小鼠9wk开始普通饲料喂养至12wk,随后高脂饲料喂养8wk.12wk时测...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麦冬多糖(MDG-1)对自发性肥胖型二型糖尿病KKay小鼠糖耐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为周龄9-10wkC57bl/6J小鼠10只,实验组为KKay糖尿病小鼠26只;小鼠9wk开始普通饲料喂养至12wk,随后高脂饲料喂养8wk.12wk时测定随机血糖>13.9mmol/L诊断为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MDG-175、300mg/kg及罗格列酮组.正常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10mL/kg),罗格列酮组每天灌胃2mg/kg.连续治疗8wk后,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情况,测定小鼠0、15、30、60、120min耐糖血糖值,并对各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培养,统计菌群数量.结果:不同剂量的麦冬多糖MDG-1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KKay小鼠的多饮、多食等症状,高剂量组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给药8wk后,MDG-1低、高剂量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P<0.05);各模型组的葡萄糖耐量均不同程度受损,MDG-1300mg/kg和阳性药罗格列酮组糖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糖尿病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数量显著升高,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下降,MDG-1300mg/kg组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的数量(P<0.05),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也有显著作用(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MDG-1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缓解糖尿病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改善糖耐量,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多糖 糖尿病 KKAY小鼠 口服糖耐量实验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临沂市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刘娟 徐建祥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调查临沂市GDM患病率,并对GDM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GDM临床管理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制定的GDM诊断标准,对2014年1~6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861名,于妊娠24~28周行75 g OGTT,并... 目的调查临沂市GDM患病率,并对GDM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GDM临床管理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制定的GDM诊断标准,对2014年1~6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861名,于妊娠24~28周行75 g OGTT,并分析年龄、孕前BMI、OGTT时BMI、孕期BMI增加值、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与GDM的关系。结果按照IADPSG标准,筛查出GDM患者(GDM组)406例,患病率为21.82%(406/1861)及糖耐量正常妊娠(GNGT)组1455名。两组年龄、孕次、产次、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OGTT时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DM患病率与年龄、孕次、产次、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OGTT时BMI、OGTT时BMI增量呈正相关(r=0.064、0.201、0.180、0.148、0.086、0.217、0.43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次、产次、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OGTT时BMI、OGTT时BMI增量均是GDM的危险因素(OR=1.040、1.524、1.406、1.578、1.106、2.191、2.515,P〈0.05)。结论临沂市GDM患病率较高,合并高龄、肥胖/超重、糖尿病家族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等高危因素的孕妇GDM患病率升高,应对其加强管理,尽快予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以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 口服糖耐量试验
原文传递
无糖尿病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新诊断糖代谢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闫明珠 胡大一 +2 位作者 余金明 孙艺红 刘文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新诊断糖代谢异常的状况,探讨糖代谢异常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中国7城市52中心连续入选2005年6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间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入住心脏监护病房,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入院血糖<1... 目的了解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新诊断糖代谢异常的状况,探讨糖代谢异常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中国7城市52中心连续入选2005年6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间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入住心脏监护病房,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入院血糖<11.1mmol/L的1328例患者。通过统一调查表收集患者资料;并在出院前进行简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了解患者糖代谢情况。结果在本研究入组人群(n=1328)中,高血糖人群(包括新诊断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比例约为67%,符合糖尿病诊断的共287例,占全部入选病例的22%,糖调节异常为45%(601例)。不同糖代谢状态在血脂紊乱、高血压、体重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水平和血脂紊乱是新诊断糖尿病组的相对危险因素(P<0.05)。结论无糖尿病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新诊断糖代谢异常非常常见,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与腰围水平和血脂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糖症 糖耐量试验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在高危人群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33
18
作者 张健 杨青 +4 位作者 张进安 陈妤 秦秋 杨婧 闫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诊断2型糖尿病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参考值,并对比分析空腹血糖(FPG)和HbA1c对于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方法 108名可疑2型糖尿病患者(男66名,女42名),以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为诊断标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 目的探讨诊断2型糖尿病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参考值,并对比分析空腹血糖(FPG)和HbA1c对于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方法 108名可疑2型糖尿病患者(男66名,女42名),以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为诊断标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比较FPG及HbA1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HbA1c的ROC曲线的最佳切点为6.35%,灵敏度78.1%,特异度90.9%,曲线下面积0.9(95%CI0.84~0.96),阳性似然比8.6,阴性似然比0.24,阳性预测值92.6%,阴性预测值74.1%。FPG的ROC曲线的最佳切点为6.45mmol/L,灵敏度89.1%,特异度86.4%,曲线下面积0.93(95%CI0.88~0.98)。②当HbA1c≥6.35%时,诊断的准确性为92.6%,而FPG≥6.45mmol/L时诊断的准确性为85.7%。结论 HbA1c≥6.35%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且诊断的准确性较FPG高,敏感性较FPG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空腹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杨蒋颖 柴芝红 潘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6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76例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0例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36例非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76例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0例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36例非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激素水平、葡萄糖耐量、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其与BMI、GAUC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体质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499,P=0.001);观察组患者TG(t=5.980,P<0.001)、HDL(t=7.812,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TC(t=1.386,P=0.170)和LDL(t=1.851,P=0.068)水平差异不明显;两组孕酮(P)、睾酮(T)、雌二醇(E2)、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t=2.225,P=0.029)、FINS(t=5.668,P<0.001)、GAUC(t=5.017,P<0.001)、HOMA-IR(t=5.087,P<0.00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HOMA-IR与BMI(r=0.549,P<0.001)、GAUC(r=0.549,P<0.001)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HOMA-IR与BMI、GAUC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肥胖和葡萄糖耐量的降低可以增加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耐量试验
原文传递
产后葡萄糖耐量试验监测及行为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患2型糖尿病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9
20
作者 陈钰仪 邓美莲 邓燕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15-2618,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监测及行为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 目的探讨产后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监测及行为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GDM产妇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4),观察组给予产后OGTT监测以及行为干预,对照组仅常规随访,观察两组产后1年T2DM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1年T2DM、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受损(IFG)比例分别为12.50%和21.4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年,观察组2 h OGTT血糖值为(9.01±1.81)mmol/L,明显低于产前以及对照组(P<0.05);干预后1年,观察组甘油三酯(TG)为(0.98±0.1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OGTT监测及行为干预可有效预防GDM产妇患T2DM的发生,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耐量试验 妊娠期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产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