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炭基复混肥造粒用淀粉胶粘剂的合成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杜衍红 蒋恩臣 +4 位作者 王明峰 李治宇 许细微 李世博 张世军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1,共4页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H_2O_2(过氧化氢)为氧化剂、FeSO_4(硫酸亚铁)为催化剂、硼砂为交联剂和硫代硫酸钠为稳定剂,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淀粉胶粘剂的合成条件,进而优选出BCF(生物质炭基复混肥)造粒用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H_2O_2(过氧化氢)为氧化剂、FeSO_4(硫酸亚铁)为催化剂、硼砂为交联剂和硫代硫酸钠为稳定剂,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淀粉胶粘剂的合成条件,进而优选出BCF(生物质炭基复混肥)造粒用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m(淀粉)=30 g、氧化温度为45℃和V(H_2O_2)=2.5 m L、氧化阶段10%NaOH(氢氧化钠)溶液4 m L、糊化阶段10%NaOH溶液8 m L和糊化温度为65℃时,制得的胶粘剂之黏性和流动性俱佳;当m(炭粉)∶m(尿素)∶m(磷酸二氢钾)∶m(胶粘剂)≈4∶1∶1∶1时,BCF颗粒的成粒率(为95.60%)和压缩强度(为0.026 MPa)相对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淀粉 胶粘剂 优化工艺条件 生物质炭基复混肥
下载PDF
多菌种混合发酵生脉饮药渣生产蛋白饲料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24
2
作者 秦岭 王向东 +3 位作者 潘朝智 刘冬梅 董福顺 谭显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以生脉饮药渣为原料,利用康宁木霉(Tk)、产黄纤维单胞菌(Cf)、产朊假丝酵母(Cu)和黑曲霉(An)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先接种20%的Tk+Cf(比例2∶1),发酵2 d后再接种20%的Cu+An... 以生脉饮药渣为原料,利用康宁木霉(Tk)、产黄纤维单胞菌(Cf)、产朊假丝酵母(Cu)和黑曲霉(An)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先接种20%的Tk+Cf(比例2∶1),发酵2 d后再接种20%的Cu+An(比例1:1),在(NH4)2SO4添加量为5 g/dL、初始pH值为6、料水比为1∶2、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酵5 d,其发酵产物中真蛋白质量分数增加86.96%,粗纤维质量分数降低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种 生脉饮药渣 混合发酵 蛋白饲料 工艺条件优化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紫苏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晓雪 王菲 +1 位作者 崔新爽 杨逢建 《森林工程》 2019年第6期48-54,共7页
为研究紫苏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本研究以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紫苏叶中对其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面Box-Benhnken优化技术对紫苏叶中黄酮类物质的微波提取工艺加以完善。得出最佳工艺条件... 为研究紫苏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本研究以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紫苏叶中对其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面Box-Benhnken优化技术对紫苏叶中黄酮类物质的微波提取工艺加以完善。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30min、微波功率268W、液料比15∶1ml/g、乙醇体积分数80%,实际提取率高达7.833%,与理论推测值7.849%±0.016%,为开发紫苏叶中黄酮类物质提供支撑材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黄酮 微波辅助 响应面优化 最佳工艺条件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法净化焦化放空塔含油废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应彪 崔新安 +3 位作者 李春贤 李朝法 蒋兴家 孟祥涛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9年第4期60-64,共5页
针对焦化放空塔含油废水的特性开展铁碳微电解试验研究,对铁碳微电解工艺参数进行考察优化,再通过水样微电解前后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照片的对比分析以及GC-MS联用分析等,进一步评价微电解对废水的净化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废水初... 针对焦化放空塔含油废水的特性开展铁碳微电解试验研究,对铁碳微电解工艺参数进行考察优化,再通过水样微电解前后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照片的对比分析以及GC-MS联用分析等,进一步评价微电解对废水的净化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值为6,添加量为800 mL,铁碳填料投加量为1 200 g,即1.5 g/mL废水,曝气量为2 L/min,反应时间为2 h的优化条件下,废水中含油质量浓度低于10 mg/L,除油率大于97%,净化后的废水满足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排放标准》的技术要求,解决了焦化放空塔含油废水处理的难题,实现了含油废水的深度净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含油废水 微电解 铁碳填料 工艺条件优化 动态试验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电积法制备铜粉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学益 陈胜利 +1 位作者 梁永宣 田庆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7,共6页
采用不溶阳极电积法制备铜粉,研究了Cu2+质量浓度、硫酸质量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和刮粉周期对电积过程和铜粉中位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Cu2+质量浓度15 g.L-1、硫酸质量浓度140 g.L-1条件下,控制电流密度为1 800 A.m-2... 采用不溶阳极电积法制备铜粉,研究了Cu2+质量浓度、硫酸质量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和刮粉周期对电积过程和铜粉中位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Cu2+质量浓度15 g.L-1、硫酸质量浓度140 g.L-1条件下,控制电流密度为1 800 A.m-2、温度为35℃、刮粉周期为30min、循环流量为14 L.h-1以及极距为4.5 cm,可得到高品质的铜粉,其粒度呈正态分布,微观形貌呈树枝状;增加铜离子质量浓度、硫酸质量浓度和电解液温度有利于降低槽电压;增加Cu2+质量浓度、电解液温度和刮粉周期有利于提高电流效率;大电流密度、高硫酸质量浓度和低Cu2+质量浓度有利于得到粉末粒度小的铜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粉 电积 粒径分析 优化 工艺条件
原文传递
委内瑞拉超重油减黏裂化及产物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44-1848,共5页
以委内瑞拉超重油和常渣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10~430℃,反应时间15~50 min的范围内,和反应温度380~400℃,反应时间1~4 h的范围内,进行减黏裂化反应。减黏产物的分子量、胶质、凝点、闪点、H/C和S含量下降,但是残炭、沥青质和N含量上... 以委内瑞拉超重油和常渣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10~430℃,反应时间15~50 min的范围内,和反应温度380~400℃,反应时间1~4 h的范围内,进行减黏裂化反应。减黏产物的分子量、胶质、凝点、闪点、H/C和S含量下降,但是残炭、沥青质和N含量上升。根据生焦诱导期,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关系,确定优化的工艺条件,并运用在连续式反应设备中进行的减黏裂化反应进行验证,实验值与预测值十分相近。随着反应苛刻度的提高,减黏产物从牛顿流体转变成非牛顿流体,呈现假塑性流体形态,且有屈服值,不利于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黏裂化 优化工艺条件 黏度 非牛顿流体 流变性
下载PDF
氧化锌压敏陶瓷常规烧结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尹玉 陈鑫 +1 位作者 刘凌云 柳建军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27-30,74,共5页
为了确定氧化锌压敏陶瓷常规烧结的最佳工艺,采用正交实验法,综合考虑升温速度、烧结温度、保温时间、降温速度这四个因素对氧化锌压敏陶瓷电性能和密度的影响。经论证,最佳的氧化锌压敏陶瓷烧结工艺条件和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烧结温度... 为了确定氧化锌压敏陶瓷常规烧结的最佳工艺,采用正交实验法,综合考虑升温速度、烧结温度、保温时间、降温速度这四个因素对氧化锌压敏陶瓷电性能和密度的影响。经论证,最佳的氧化锌压敏陶瓷烧结工艺条件和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烧结温度1150℃,保温时间4 h,降温速度60℃/h,升温速度30℃/h。经实验验证,应用该工艺条件烧制而成的氧化锌压敏陶瓷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各个实验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压敏电阻 常规烧结工艺 正交实验法 最佳工艺条件
下载PDF
黑木耳黑色素的液体发酵培养及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小漫 柴新义 +2 位作者 于士军 向玉勇 孙星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5期31-36,共6页
为提高黑木耳黑色素的产量,以碱溶酸沉法对黑木耳液体发酵菌丝体中的黑色素进行提取,以黑色素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黑木耳黑色素的液体发酵生产及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黑色素的最优液体发酵... 为提高黑木耳黑色素的产量,以碱溶酸沉法对黑木耳液体发酵菌丝体中的黑色素进行提取,以黑色素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黑木耳黑色素的液体发酵生产及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黑色素的最优液体发酵生产工艺条件为起始pH 5.5、25℃、培养9 d;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2 mol/L、料液比1∶40、浸提1.5 h。黑木耳黑色素得率可达1.55%。研究结果可为黑木耳工业化液体发酵生产黑色素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黑色素 液体发酵 黑色素得率 工艺条件优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绿芦笋罐头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晓春 黎重阳 +3 位作者 张玲玲 王荣春 张英春 卢卫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88,共7页
以恩阳绿芦笋为原料,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绿芦笋罐头的生产工艺条件(食用盐添加量、预煮温度、预煮时间、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绿芦笋罐头的最佳生产工艺为... 以恩阳绿芦笋为原料,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绿芦笋罐头的生产工艺条件(食用盐添加量、预煮温度、预煮时间、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绿芦笋罐头的最佳生产工艺为食用盐添加量1.8%,预煮温度85℃,预煮时间3 min,杀菌温度113℃,杀菌时间16 min,在此条件下绿芦笋罐头的感官品质较佳,感官评分为95,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芦笋 罐头 响应面法 优化 生产工艺
下载PDF
鸭肉发酵菌株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冲 姚虹 +2 位作者 陈红锦 乔书豪 郑绪文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25-128,共4页
以鸭脯肉作为原料,以感官评分和pH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菌株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红曲霉菌和酿酒酵母菌的质量配比1:1、接种量0.06%、发酵时间8 h、发酵温度28℃。通过质构分析可知,鸭肉发酵产品比未发酵... 以鸭脯肉作为原料,以感官评分和pH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菌株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红曲霉菌和酿酒酵母菌的质量配比1:1、接种量0.06%、发酵时间8 h、发酵温度28℃。通过质构分析可知,鸭肉发酵产品比未发酵产品具有硬度低、胶着性高,咀嚼性稍高,黏性高、弹性低等特点,口感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脯肉 发酵 工艺条件优化 质构分析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昭通褐煤制备农业腐植酸钾 被引量:3
11
作者 訾昌毓 李艳红 +3 位作者 张远琴 梁光兵 赵文波 常丽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3,109,共6页
腐植酸钾是以泥炭、褐煤或风化煤等为原料与氢氧化钾反应而生成的一种新型钾肥,在改良和修复土壤、刺激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昭通褐煤制备了腐植酸钾,以腐植酸钾产率为目标,考察了KOH浓... 腐植酸钾是以泥炭、褐煤或风化煤等为原料与氢氧化钾反应而生成的一种新型钾肥,在改良和修复土壤、刺激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昭通褐煤制备了腐植酸钾,以腐植酸钾产率为目标,考察了KOH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腐植酸钾产率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 Design方法优化了昭通褐煤制备腐植酸钾的工艺,得到较优的数学函数模型,并使用此函数模型推断了昭通褐煤制备腐植酸钾的最优工艺条件为:KOH浓度为0. 485 mol/L、反应时间为2. 10 h、反应温度为100℃,此时腐植酸钾产率为56. 60%。在优化条件下再次进行实验,得到的腐植酸钾产率为56. 58%,与函数模型预测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褐煤 腐植酸钾 响应曲面法 数学函数模型 最优工艺条件
下载PDF
合成氨生产中型煤气化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展英 颜鑫 《洁净煤技术》 CAS 2009年第4期42-44,20,共4页
从型煤气化在合成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气化特性、工艺条件优化、到型煤气化的不足之处与发展前景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合成氨生产中型煤气化技术。
关键词 型煤 合成氨 气化技术 工艺条件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沥青母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涛 雷勇 《石油沥青》 2015年第2期40-43,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丙烯PP改性沥青母料并造粒;将PP母料颗粒作为改性剂,在170℃下加入沥青中恒温搅拌30 min即制得PP改性沥青。结果表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PP母料颗粒能够仅通过简单搅拌快速与沥青本体相容;采用PP母料制备的...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丙烯PP改性沥青母料并造粒;将PP母料颗粒作为改性剂,在170℃下加入沥青中恒温搅拌30 min即制得PP改性沥青。结果表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PP母料颗粒能够仅通过简单搅拌快速与沥青本体相容;采用PP母料制备的改性沥青与"湿法"(高速剪切)制备的改性沥青性能相当;采用PP母料制备改性沥青既有效解决了"干法"改性不能有效分散PP颗粒、改性效果差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湿法"改性相容性差、无法储存运输的问题,并通过对改性沥青的性质分析确定了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PP母料的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改性沥青 母料 工艺条件优化
下载PDF
EPDM抗撕裂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国栋 满敬国 +1 位作者 刘生兰 钱伟国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09年第6期54-55,共2页
通过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配方中硫化体系、补强体系和填充体系变量进行配合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过氧化物、硫磺、炭黑以及填充纤维4个因子对EPDM抗撕裂性能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其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并找出了优化的EPDM抗撕裂配方工艺... 通过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配方中硫化体系、补强体系和填充体系变量进行配合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过氧化物、硫磺、炭黑以及填充纤维4个因子对EPDM抗撕裂性能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其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并找出了优化的EPDM抗撕裂配方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撕裂强度 最优化工艺条件
下载PDF
聚氯乙烯离心母液的臭氧氧化法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睿 闫征楚 +5 位作者 曹珍 朱磊 花修艺 孙文田 郭志勇 梁大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4-199,共6页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对低浓度的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分别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H、初始温度及臭氧停留时间对废水中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聚乙烯醇(PVA)及COD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废水中PVA和COD...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对低浓度的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分别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H、初始温度及臭氧停留时间对废水中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聚乙烯醇(PVA)及COD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废水中PVA和COD处理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0 min,初始温度为30℃,臭氧发生器的脉冲密度为25%,pH值为7,通气流量为100 L/h时,COD和PVA的去除效率最高,分别为(72.6±2)%和(85.8±0.2)%,处理后的COD与PVA浓度分别为48.7和0.36 mg/L。此时的臭氧投加量为(4.2±0.2)g/L。废水的BOD5/COD值也从0.26提高到0.46,显著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此外,废水中的氨氮和浊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去除,解决了离心母液废水后续深度处理——膜处理时存在的膜堵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技术 聚氯乙烯离心母液 影响因素 最佳处理条件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景晓辉 丁友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1-153,共3页
以延胡索酸为原料、温特曲霉AspergilluswentiiF-891为菌种,在500L,发酵罐中进行了液体深层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工艺研究,探讨了通风量、搅拌转速、温度、pH等因素对延胡索酸转化率、L-苹果酸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其中延胡索... 以延胡索酸为原料、温特曲霉AspergilluswentiiF-891为菌种,在500L,发酵罐中进行了液体深层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工艺研究,探讨了通风量、搅拌转速、温度、pH等因素对延胡索酸转化率、L-苹果酸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其中延胡索酸浓度11%,通风量1:1(培菌阶段)-1:1.25v/v/m(产酸阶段),温度30(培菌阶段)-25℃(产酸阶段),初始pH6.0-6.1,搅拌转速240r/min,发酵周期102h左右。延胡索酸平均转化率84.21%,平均产L-苹果酸11.13/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最优工艺条件 延胡索酸 L-苹果酸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扬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7年第3期15-17,共3页
利用薰衣草精油的镇静、驱蚊等作用,将其制成微胶囊可用于纺织品的功能性后整理。研究了以薰衣草精油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优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薰衣草精油的质量... 利用薰衣草精油的镇静、驱蚊等作用,将其制成微胶囊可用于纺织品的功能性后整理。研究了以薰衣草精油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优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薰衣草精油的质量比8∶1,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1.5h,此时包合物收率为68.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微胶囊制备 最优工艺条件
下载PDF
铁尾矿砂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温欣子 李富平 王建胜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1期251-252,258,共3页
对于利用铁尾矿砂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试验找出了铁尾矿在原料中的最大配比,生产出符合国标要求的A5.0,B07级加气混凝土制品。研究了静停养护温度、静停养护时间、蒸压养护时间对制品强度的影响,从而选出了最优工艺条件,并进行了试... 对于利用铁尾矿砂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试验找出了铁尾矿在原料中的最大配比,生产出符合国标要求的A5.0,B07级加气混凝土制品。研究了静停养护温度、静停养护时间、蒸压养护时间对制品强度的影响,从而选出了最优工艺条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砂 加气混凝土砌块 最大配比 最优工艺条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条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建桥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3年第2期76-80,1,共5页
基于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采取合理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以某污水处理站污水中的主要性能指标:浊度、总铁与COD的去除率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对其去除率进行模型试验的验证,对影响污水混凝处理效果的... 基于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采取合理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以某污水处理站污水中的主要性能指标:浊度、总铁与COD的去除率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对其去除率进行模型试验的验证,对影响污水混凝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研究,优选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有机高分子助凝剂投加量和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化 响应面 油田污水 工艺条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蒙药瞿麦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岚 王来兵 +7 位作者 杜晓鹂 王敏 李冰 陈建平 白文明 钮松召 岳锦瑞 郭晓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238,共7页
研究了响应面法优化蒙药瞿麦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各因素对其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及响应曲面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蒙药瞿麦中总... 研究了响应面法优化蒙药瞿麦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各因素对其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及响应曲面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蒙药瞿麦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53℃,料液比1∶31 g/mL,超声时间41 min,超声功率140 W。四因素影响顺序为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此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瞿麦 响应面优化 总生物碱 工艺条件 超声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