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种酿酒高粱蒸煮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
20
1
作者
冯兴垚
杨文斌
+5 位作者
罗惠波
杨建刚
卫春会
刁冲
周平
夏玙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7-194,共8页
研究以3种不同酿酒高粱为原料,对比不同蒸煮工艺参数对高粱糊化率的影响,并分析其酒糟的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泸州糯高粱的糊化率最高,为53.9%,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润粮水量为粮重的60%,润粮时间为140 min,蒸煮时间为40 min;自贡本地高...
研究以3种不同酿酒高粱为原料,对比不同蒸煮工艺参数对高粱糊化率的影响,并分析其酒糟的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泸州糯高粱的糊化率最高,为53.9%,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润粮水量为粮重的60%,润粮时间为140 min,蒸煮时间为40 min;自贡本地高粱糊化率次之,为51.9%,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润粮水量为粮重的80%,润粮时间150 min,蒸粮时间50 min;东北粳高粱的糊化率最低,为46.8%,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润粮水量为粮重的80%,润粮时间170 min,蒸粮时间70 min。同时,对比分析风味物质发现,泸州糯高粱酒糟中醇类物质和酯类物质的丰度及关键物质的含量更优于其他2种高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糊化率
蒸煮工艺
风味物质
原文传递
白酒固态双边发酵糖化机理及其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16
2
作者
高银涛
何璇
+3 位作者
余博文
蔡丛菊
陈建新
丁重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2-97,共6页
传统白酒生产属于双边发酵过程,控制糖化速率对整个发酵过程有重大影响。通过实验探究了糊化率、温度、酸和酒精等因素对糖化速率的影响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糊化率、温度和酸对糖化速率影响较大,酒精对糖化速率基本没有影响;通过正交...
传统白酒生产属于双边发酵过程,控制糖化速率对整个发酵过程有重大影响。通过实验探究了糊化率、温度、酸和酒精等因素对糖化速率的影响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糊化率、温度和酸对糖化速率影响较大,酒精对糖化速率基本没有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粮食最佳的蒸煮工艺为:润水量为粮食质量的90%、润粮时间为180 min、蒸粮时间40 min、润粮温度60℃,此条件下糊化率最高,可达61.63%;发酵原料初始糖化酶活力低于120 U/g情况下,改变酒醅初始酶活力可以调节糖化速率并影响酒精的产出速率。该研究为实现白酒双边发酵过程精准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双边发酵
糖化速率
蒸煮工艺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酿酒高粱蒸煮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
20
1
作者
冯兴垚
杨文斌
罗惠波
杨建刚
卫春会
刁冲
周平
夏玙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理工学院
出处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7-194,共8页
基金
2013年泸州老窖科研奖学金项目(131jzk02)
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16TD0026)
文摘
研究以3种不同酿酒高粱为原料,对比不同蒸煮工艺参数对高粱糊化率的影响,并分析其酒糟的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泸州糯高粱的糊化率最高,为53.9%,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润粮水量为粮重的60%,润粮时间为140 min,蒸煮时间为40 min;自贡本地高粱糊化率次之,为51.9%,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润粮水量为粮重的80%,润粮时间150 min,蒸粮时间50 min;东北粳高粱的糊化率最低,为46.8%,最佳蒸煮工艺条件为:润粮水量为粮重的80%,润粮时间170 min,蒸粮时间70 min。同时,对比分析风味物质发现,泸州糯高粱酒糟中醇类物质和酯类物质的丰度及关键物质的含量更优于其他2种高粱。
关键词
高粱
糊化率
蒸煮工艺
风味物质
Keywords
sorghum
gelatinization
rate
optimal
stewing
process
conditions
flavor
substances
分类号
TS26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白酒固态双边发酵糖化机理及其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16
2
作者
高银涛
何璇
余博文
蔡丛菊
陈建新
丁重阳
机构
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南大学)
江苏泰州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2-97,共6页
文摘
传统白酒生产属于双边发酵过程,控制糖化速率对整个发酵过程有重大影响。通过实验探究了糊化率、温度、酸和酒精等因素对糖化速率的影响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糊化率、温度和酸对糖化速率影响较大,酒精对糖化速率基本没有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粮食最佳的蒸煮工艺为:润水量为粮食质量的90%、润粮时间为180 min、蒸粮时间40 min、润粮温度60℃,此条件下糊化率最高,可达61.63%;发酵原料初始糖化酶活力低于120 U/g情况下,改变酒醅初始酶活力可以调节糖化速率并影响酒精的产出速率。该研究为实现白酒双边发酵过程精准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白酒
双边发酵
糖化速率
蒸煮工艺
扫描电子显微镜
Keywords
Chinese
Baijiu
bilateral
fermentation
saccharification
rate
optimal
stewing
process
condition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分类号
TS26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种酿酒高粱蒸煮工艺的优化
冯兴垚
杨文斌
罗惠波
杨建刚
卫春会
刁冲
周平
夏玙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
20
原文传递
2
白酒固态双边发酵糖化机理及其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高银涛
何璇
余博文
蔡丛菊
陈建新
丁重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