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8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骨骨折的钢板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30
1
作者 唐三元 杨辉 +4 位作者 付海鹰 张宇 詹鹏 林志荣 王旭生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自2001至2004年共手术治疗各型跟骨骨折32例(34足),男28例,女4例。伤因:坠落伤21例,车祸伤8例,其他伤3例。年龄19~50岁,平均27.2岁。合并全身其他骨折13例。按E ssex-Lopresti分型,...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自2001至2004年共手术治疗各型跟骨骨折32例(34足),男28例,女4例。伤因:坠落伤21例,车祸伤8例,其他伤3例。年龄19~50岁,平均27.2岁。合并全身其他骨折13例。按E ssex-Lopresti分型,Ⅰ型:舌形骨折4足;Ⅱ型:压缩骨折24足;Ⅲ型:严重粉碎骨折6足。均采用切开复位支持钢板(AO跟骨钢板,国产仿AO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入路均为外侧“L”形扩大入路,术后不用石膏固定,2~3 d后即行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逐渐负重锻炼。随访12~3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按M ary 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并以每足为基数,全组优良率91%,其中Ⅰ型骨折优良率为100%,Ⅱ型骨折优良率为96%,Ⅲ型骨折优良率为67%。有各种并发症包括:跟部增宽、距下关节炎2例,跟骨骨刺影响行走1例,手术切口皮缘坏死愈合不良1例(后经换药而愈),螺钉后退刺激皮肤不适1例等。结论恢复距下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平整,维持正常足弓形态和跟骨宽度是治疗的重点,恰当地选择手术指征、手术入路,正确地骨折复位和术后处理是治疗的关键,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手术治疗 疗效评检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式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成震宇 蒋定华 任宏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1期69-71,9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式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开放式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对...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式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开放式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结果、影像学指标以及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椎体矢状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obb’s角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椎体矢状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视觉模拟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研究组患者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段脊柱骨折通常是高能量外力诱发的脊柱骨折,在伤情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到马尾神经以及脊髓,而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创内固定术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降低患者疼痛情况,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 开放式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疗效 对比
原文传递
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27
3
作者 佘刚 邹拥军 黄靖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0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探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经踝关节X线确诊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探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经踝关节X线确诊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方法治疗。治疗后采用Baird-Jackson评分,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评价手术疗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4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92.8%,对照组为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在术后1个月为(77.26±8.03)分,术后6个月为(94.12±8.63)分,较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距骨倾斜角为(4.61±1.42)°,距骨前移距离为(3.09±1.21)cm,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当天为(4.93±1.03)分,治疗后1个月为(2.14±0.92)分,对照组治疗当天为(5.12±1.06)分,治疗后1个月为(3.21±0.95)分,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骨折均顺利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等不良事件。结论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钉修补 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下载PDF
Ⅱ、Ⅲ型Pilon骨折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25
4
作者 史智伟 周鸣 刘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对96例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44例,于伤后12 h或3 d内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延期手术组52例,于伤后7~14 d待肢体肿...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对96例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44例,于伤后12 h或3 d内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延期手术组52例,于伤后7~14 d待肢体肿胀消退后手术。对两组术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96例均获随访,时间10~24(15.3±3.4)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早期手术组为79.6%,延期手术组为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手术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开始负重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早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选择是Ⅱ、Ⅲ型Pilon骨折治疗的关键,延期手术有利于提高远期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延期手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世平 杨振邦 王涛 《医学综述》 2015年第6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和榆林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节镜组和切开...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和榆林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组,每组109例。关节镜组接受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S)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通过X线检查测量伸膝最大角度及屈膝最大角度来反映关节活动度。结果关节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切开复位组[(52±11)min比(82±22)min,(5.4±1.2)d比(9.3±3.2)d,P<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切开复位组[(22±7)m L比(63±11)m L,(14±3)m L比(24±5)m L,P<0.01]。与切开复位组比较,关节镜组术后8、16、24周时,膝关节伸膝最大角度[(-0.3±0.1)°比(-0.2±0.1)°,(-0.6±0.2)°比(-0.3±0.1)°,(-0.6±0.2)°比(-0.4±0.1)°,P<0.05]、屈膝最大角度[(116±5)°比(102±4)°,(130±8)°比(112±6)°,(132±5)°比(119±6)°,P<0.05]均显著大于切开复位组。术后6、9、12个月时,AK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158±20)分比(127±24)分,(168±17)分比(137±17)分,(187±11)分比(152±17)分,P<0.05]。结论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胫骨平台患者的手术创伤、优化手术指标,且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下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1
6
作者 胡国鹏 桂凯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共收治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40例选...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共收治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40例选用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者为观察组,28例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3. 75±5. 64) min、术中出血量(59. 45±5. 38) ml、切口大小(6. 17±0. 65) cm、术后离床时间(3. 35±0. 46) d、术后完全负重时间(3. 62±0. 38)月、骨折愈合时间(3. 44±0. 40)月,与对照组[(89. 57±8. 56) min、(108. 22±9. 54) ml、(17. 72±1. 87) cm、(5. 36±0. 47) d、(4. 87±0. 42)月、(4. 65±0. 52)月]比较均明显减少(P <0. 05),关节活动度(123. 35±6. 86)°、HSS评分(107. 20±6. 43)分与对照组[(111. 86±5. 65)°、(82. 34±5. 23)分]比较均明显增加(P <0. 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 00%,与对照组(71. 43%)比较明显提高(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 50%,与对照组(32. 14%)比较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复位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但对手术要求高,且要充分考虑手术禁忌证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于纪魁 王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10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47例,微创组接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47例,微创组接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临床疗效等。结果微创组优良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X^2=5.045,P<0.05);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17.872、16.343、28.719、9.752,P<0.05);术后3、6、9、12个月时,Baird-Jackson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743,7.150,6.236,5.743,P<0.05);并发症发生率(4.26%)明显低于对照组(25.53%)(X^2=8.393,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改善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与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9
8
作者 唐桂勇 徐东 +1 位作者 杨效飞 刘栋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病人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病人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2.73%比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15天、第30天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优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显著改善手术效果,减轻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闭合复位 经皮微创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中下段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辰 马信龙 +6 位作者 马剑雄 孟德旺 王颖 张弢 汪松 姜轩 吕广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内固定对股骨头坏死及骨折愈合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有关于股骨颈骨折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随机对照...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内固定对股骨头坏死及骨折愈合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有关于股骨颈骨折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回顾性对照研究ease-controlled trial,CCT),截止到2014年4月。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4篇文献纳入标准,其中RCT5篇,CCT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率与两种术式有显著差异(OR=0.57,95%CI:0.38—0.86,P=0.008),而骨折愈合率与两种术式没有显著差异(OR=1.17,95%CI:0.79—1.75,P=0.43)。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率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而骨折愈合率与两种术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内固定 META分析
下载PDF
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微创经皮钢板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0
作者 魏任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8期46-47,50,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5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组及微创组,切开组27例接受切开...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5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组及微创组,切开组27例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方法治疗,微创组27例接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做预后Johner-Wruhs分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59.5±5.9)、(58.8±5.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5.1±7.1)mL]明显少于切开组[(71.4±10.6)mL],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微创组[(10.1±2.5)周]明显短于切开组[(14.3±4.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Johner-Wruhs分级微创组优良率[85.2%(23/27)]明显高于切开组[51.8%(1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遵循生物力学原则,保护骨折局部血运,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中下段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树 倪江东 +2 位作者 宋德业 丁木亮 黄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技术(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ORIF)结合LCP治疗胫...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技术(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ORIF)结合LCP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46例,按照患者所接受治疗分为MIPPO组(20例)和ORIF组(26例),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进行比较,并评价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C型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IPPO组优于ORIF组。在住院时间、A型及B型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出现延迟愈合1例,不愈合1例,畸形愈合1例;ORIF组出现延迟愈合3例,不愈合1例,畸形愈合1例,浅表皮肤感染1例。结论 MIPPO技术相对于ORIF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开放复位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中下段骨折
下载PDF
微创锁定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番 郑淑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评价微创锁定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本院骨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微创内固定组和切开内固定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目的:评价微创锁定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本院骨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微创内固定组和切开内固定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利用AOFAS踝和后足评分系统、视觉模拟量表(VAS法)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患者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9%明显低于切口内固定组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跟骨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微创锁定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在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治国 刘世军 +1 位作者 索木森 刘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复位、内固定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及其指导手术操作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5—2016-02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6例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分别采用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复位、内固定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及其指导手术操作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5—2016-02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6例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分别采用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观察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质量。结果 X线片显示1例未达到解剖复位,而CT三维重建显示11例未达到解剖复位;X线片与CT三维重建显示C1型骨折复位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三维重建显示C2、C3型骨折复位质量较X线片显示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4例内固定位置合适,而CT三维重建显示17例内固定位置不合适;X线片与CT三维重建显示C1型骨折内固定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三维重建显示C2、C3型骨折内固定质量较X线片显示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进行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质量的评估中,CT三维重建优于X线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C型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CT三维重建 X线片
原文传递
当归活血酒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镇万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活血酒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VAS评分、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3... 目的观察当归活血酒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VAS评分、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活血酒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估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骨折愈合优良,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当归活血酒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能够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当归活血酒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VAS评分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黎浩晖 张文标 +1 位作者 余斌 邓征智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5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病患,共有60例,将他们按照治疗方式的选择情况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3...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5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病患,共有60例,将他们按照治疗方式的选择情况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30例病患选择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法,对照组的30例病患则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法,比较2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患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各项目均低于对照组;对比2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共有2例病患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共有7例病患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观察2组术后Baird-Jackson功能恢复效果评估情况,观察组病患的优良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踝关节骨折时采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而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法更能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促进骨折部位更好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空心螺钉 踝关节骨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健 蒋协远 黄晓文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7期35-38,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1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IF组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n=206),HA组为半髋关节置换组(n=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1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IF组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n=206),HA组为半髋关节置换组(n=393),TH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组(n=113)。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状况、住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主要并发症、治疗费用、术后1年死亡率及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unctional recovery scale,FR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IF组在住院天数、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明显低于HA组及THA组,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花费方面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且IF组<HA组<THA组;在术后1年内死亡率、术后1年FRS评分三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移位与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存在巨大差异,然而在术后1年死亡率及早期髋关节功能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对于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安全、可靠,均可获得满意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81例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石勇 阚奇伟 +4 位作者 刘泗军 刘汉云 催辉 郑磊 胡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手术组,选择同期行保守治疗的37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保守组比较,观察2组患者入院后疼痛评分变化趋势及相...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手术组,选择同期行保守治疗的37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保守组比较,观察2组患者入院后疼痛评分变化趋势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组81例手术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疼痛评分、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0.000),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02),咳痰困难、呼吸困难及活动困难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手术组疼痛评分在入院第4天之后即手术高峰时段之后明显下降,而保守组疼痛评分总体下降缓慢。2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结论对于有明确手术指征的肋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疗效迅速、显著;病程第4天为手术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疼痛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胫骨远端pilon骨折手术入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宪高 张一 王志强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03-309,共7页
Pilon骨折是指由于垂直或合并扭转暴力所致的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目前pilon骨折的手术入路众多,但仍然没有一种最佳的手术入路适用于所有pilon骨折。本文通过查阅近年pilon骨折手术入路相关文献,从pilon骨折手术入路的适应证、优... Pilon骨折是指由于垂直或合并扭转暴力所致的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目前pilon骨折的手术入路众多,但仍然没有一种最佳的手术入路适用于所有pilon骨折。本文通过查阅近年pilon骨折手术入路相关文献,从pilon骨折手术入路的适应证、优缺点及最新研究进展三方面对前侧、后侧、内侧、外侧、微创、联合入路等进行总结分析,综述胫骨远端pilon骨折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为创新pilon骨折手术入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手术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 微创接骨板技术 联合入路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Ang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昆阳 关亚奇 李晓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患...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PCT、IL-1β、An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时,观察组患者PCT、IL-1β、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HSS评分、改良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改良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8.33%,对照组为27.0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关节镜辅助治疗,手术时间短、伤口小、机体术后炎性因子和AngⅡ水平较低,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应激因子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应用与效果评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1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闭合复位组和切开复位组,每组90例。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切开复位组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1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闭合复位组和切开复位组,每组90例。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切开复位组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手术完成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手术完成时间为(43.51±1.41)min,短于闭合复位组的(61.39±2.77)min,术中出血量(45.51±2.61)ml,多于闭合复位组的(17.39±3.5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应用效果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相当,手术时间更短,但出血增多,术中经熟练操作,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 应用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