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直线行驶工况下臂架应力状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苗明 徐兆亭 苗文博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4年第4期342-345,共4页
基于多软件集成的方法,采用刚柔耦合的建模理论建立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分别研究不同带载比例和不同启动、制动加速度工况下臂架应力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冲击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在伸缩臂履带起重机带载直线行... 基于多软件集成的方法,采用刚柔耦合的建模理论建立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分别研究不同带载比例和不同启动、制动加速度工况下臂架应力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冲击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在伸缩臂履带起重机带载直线行驶过程中,引起臂架应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吊重的摆动,履带车辆的多边形效应是次要原因;在启动过程中臂架的应力变化不大,在制动过程中臂架的应力变化最大,且带载比例越大,制动时间越短,冲击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臂履带起重机 带载行驶 臂架应力 刚柔耦合
下载PDF
基于交流电机重载驱动的复合型伺服压力机 被引量:11
2
作者 鲁文其 胡育文 黄文新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14,共4页
描述了交流伺服重载驱动技术应用于传统机械压力机的背景,介绍了该复合型伺服压力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其性能特点,重点阐述了该伺服压力机重载驱动的机械传动方式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 伺服压力机 重载驱动 机械压力机
下载PDF
基于ANSYS模态应变能法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燕碧娟 刘威 +1 位作者 宋勇 王军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4-200,共7页
为获得减振效果更加优异的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设计参数,运用ANSYS参数化语言对两种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进行建模。通过模态分析,计算前3阶模态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的阻尼层耗能占总耗能的比率,并应用模态应变能法求取前3阶模... 为获得减振效果更加优异的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设计参数,运用ANSYS参数化语言对两种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进行建模。通过模态分析,计算前3阶模态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的阻尼层耗能占总耗能的比率,并应用模态应变能法求取前3阶模态损耗因子,确定了该减振结构中阻尼层与过渡层相对最佳位置。在满足过渡层和阻尼层许用应力应变的条件下,建立了以结构前3阶多模态为优化目标,以基层、约束层、过渡层、阻尼层厚度,过渡层、阻尼层材料剪切模量和材料损耗因子为设计变量,利用了ANSYS 1阶优化对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的基层、阻尼层厚度较优化前都略有增加,过渡层厚度则减少了0.00489 m,占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优化前过渡层厚度的48.9%;优化后减振结构中的阻尼层与过渡层的弹性模量相差约2个数量级,且阻尼层与基层(约束层)的弹性模量相差约5个数量级;阻尼层材料损耗因子则需大于过渡层材料损耗因子。本文理论和方法可为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应用在工程机械上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对于ANSYS优化在各种车辆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轮 过渡阻尼结构 模态应变能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回归模型的遥操作工程机器人力反馈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超 李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3-667,共5页
为了准确提取负载力,提出一种基于空载驱动力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遥操作工程机器人力反馈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机器人空载运行时测得的运动参数数据,建立空载驱动力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然后依此模型在线辨识出空载驱动力以间接提取负载... 为了准确提取负载力,提出一种基于空载驱动力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遥操作工程机器人力反馈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机器人空载运行时测得的运动参数数据,建立空载驱动力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然后依此模型在线辨识出空载驱动力以间接提取负载力。通过与常规的力反馈控制方法比较证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使力反馈相对准确度提高76%,并可提高力反馈的同步程度,对改善遥操作工程机器人的力反馈控制特性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操作 工程机器人 力反馈 空载驱动力 多元非线性回归 回归模型 液压系统 伺服控制
下载PDF
涠洲12-1B油田隔水导管入泥深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中 杨进 +1 位作者 黄熠 刘书杰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3,共3页
涠洲12-1B油田在钻井过程中井下情况比较复杂,钻井作业施工时间长,这对钻井隔水导管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根据该油田海底土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海上钻井隔水导管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工况要求,利用隔水导管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 涠洲12-1B油田在钻井过程中井下情况比较复杂,钻井作业施工时间长,这对钻井隔水导管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根据该油田海底土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海上钻井隔水导管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工况要求,利用隔水导管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计算得出合理的隔水导管最小入泥深度。现场应用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比较吻合,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隔水导管 载荷 入泥深度
下载PDF
一种高效率的ACBC-C三级运放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和雨 肖知明 +1 位作者 王宇 胡伟波 《电子技术应用》 2020年第6期36-39,50,共5页
采用TSMC 180 nm的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个具有高效率、大的电容负载驱动能力的三级运算放大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共源共栅密勒补偿(Cascode Miller Compensation,CMC)和交流升压补偿(AC Boosting Compensation,ACBC)的ACBC-C补偿结构,其... 采用TSMC 180 nm的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个具有高效率、大的电容负载驱动能力的三级运算放大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共源共栅密勒补偿(Cascode Miller Compensation,CMC)和交流升压补偿(AC Boosting Compensation,ACBC)的ACBC-C补偿结构,其中,ACBC通过增加一条交流通路的方式提高了GBW以及电容驱动能力。输出级采用AB类结构以实现高效率。CMC可以适应AB类输出级结构,在保证线性度的同时实现效率最大化,并且消除密勒电容带来的零点,更好地对稳定性进行补偿。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当设定相位裕度下限为45°时,最大可承受负载电容约为3100 pF;当在输出端接1000Ω负载电阻时,电路效率为95.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负载驱动能力 AB类输出级 交流升压补偿 共源共栅密勒补偿
下载PDF
海上钻井隔水导管极限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8
7
作者 杨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30,共3页
为了更合理地确定隔水导管最小入泥深度 ,根据海底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结合岩土力学理论分析 ,建立了不同海底土层下的隔水导管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根据隔水导管承载力计算模型 ,结合海上钻井隔水导管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工况特征 ,建... 为了更合理地确定隔水导管最小入泥深度 ,根据海底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结合岩土力学理论分析 ,建立了不同海底土层下的隔水导管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根据隔水导管承载力计算模型 ,结合海上钻井隔水导管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工况特征 ,建立了隔水导管最小下入深度计算模型。理论模型在渤海QHD32 - 6和SZ36 - 1油田进行了应用 ,得出了隔水导管底部承载力随入泥深度的变化曲线 ,进一步确定出隔水导管的最小入泥深度 ,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研究成果将为海上隔水导管最小入泥深度的选择提供技术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钻井 隔水导管 极限承载力 计算 油气井 入泥深度
下载PDF
减缓风力发电机组驱动链载荷的控制器 被引量:7
8
作者 邓英 梁晶晶 +1 位作者 王湘明 孙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20-1423,共4页
提出一种采用H_∞全反馈控制方法,在求出全反馈系数K的基础上找出抑制不稳定扭力的传递函数,重新组成一个该型机组所需的载荷阻尼控制器。理论仿真结果证明此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驱动链 H∞鲁棒控制
下载PDF
通信设备低压BUCK电源模块设计要求 被引量:3
9
作者 廖建兴 《电源世界》 2015年第1期46-50,共5页
随着通信设备处理数据能力的不断增加,其功能也在不断强大,其产品的PCB布局时器件密度也越来越高,需要采用负载点电源模块(低压非隔离式DC-DC电源模块)来节省PCB空间,但市场上许多标准负载点电源模块,在性能上并不满足高档多核DSP、超... 随着通信设备处理数据能力的不断增加,其功能也在不断强大,其产品的PCB布局时器件密度也越来越高,需要采用负载点电源模块(低压非隔离式DC-DC电源模块)来节省PCB空间,但市场上许多标准负载点电源模块,在性能上并不满足高档多核DSP、超大规模FPGA、64位通信专用微处理器对电源的要求,例如输出电压的精度,带容性负载的能力等等。本文分析了通信设备电源供电的性能特点及目前负载点电源模块设计中遇到各种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设备 非隔离式DC-DC电源模块 容性负载 负载驱动能力 回沟现象 负载点电源
原文传递
一种具有高负载电流驱动能力的输出可调节稳压电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银蓉 钱牧云 袁协民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3-1421,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用全集成片上SC DC-DC变换器实现高负载电流驱动能力的输出可调节稳压电源。它利用两个2-1降压型拓扑的组合来构建成一个4-3降压型拓扑,采用MOS电容作为飞跨电容和负载电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功率密度;采用大范围的脉冲... 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用全集成片上SC DC-DC变换器实现高负载电流驱动能力的输出可调节稳压电源。它利用两个2-1降压型拓扑的组合来构建成一个4-3降压型拓扑,采用MOS电容作为飞跨电容和负载电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功率密度;采用大范围的脉冲频率调制技术和跨导运算放大器以及饿电流压控振荡器进行调节,来提供高负载电流和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在5 V的输入电压下能提供2.6 V到3.2 V范围的稳压电源输出,在3.2 V的输出电源电压,当提供8 mA负载电流时,可获得75%的峰值效率,在2.5 mW到48 mW的大范围输出功率内,显示出比理想线性稳压器更好的效率;采用的18相并联交织技术使得最坏情况下的输出电压纹波小于负载电压的5.7%;在PVT变化的情况下,负载调节和效率都是鲁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容 直流-直流变换器 片上集成系统 可调节稳压电源 高负载电流驱动 转换效率
下载PDF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十一) 第六讲 经济效益赞变频(上)
11
作者 张燕宾 《变频器世界》 2006年第9期124-131,共8页
本文分析了节能问题的几个方面。主要有:负载需求与节能的关系,调速方法与节能的关系,以及大马拉小车的节能问题等。
关键词 负载需求 全速运行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 电磁调速电动机 电磁功率 轴功率 转差功率 大马拉小车 低减压频比 自动搜索
下载PDF
双索面大跨度斜拉桥空间动力分析
12
作者 马宏 葛娟娟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2期304-305,共2页
通过有限元建模,对某特大跨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在移动载荷激励、风致激励和地震激励下进行了空间动力分析,并给出其振动模态与激励耦合位移,建模过程与分析结果可供相关设计参考。
关键词 双索面斜拉桥 多种载荷激励 空间动力分析
下载PDF
PLC用户程序的顺序控制设计法
13
作者 刘广瑞 冯开林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16-18,31,共4页
本文论述了用于生产过程的PLC顺序控制用户程序设计法及时其优点,并介绍了顺序控制设计法应用步骤。
关键词 顺序控制设计法 状态转移图 顺序控制梯形图 指令表负载驱动图 转移条件图
下载PDF
定位车驱动功率计算模型与节能分析
14
作者 梁凯 《港口科技》 2013年第5期42-45,49,共5页
为进一步节能减排,在充分分析重载列车运行阻力、启制动载荷、空气阻力、坡道附加阻力和弯道附加阻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定位车驱动功率计算模型。提出节能方案。通过功率计算,适时地切断电机,使电机在合理的负载率下运行,实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 港口 定位车 负载率 驱动功率 节能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的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动态扭转载荷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颖明 马奎超 +3 位作者 姚兴佳 朱江生 王晓东 郭庆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318,共6页
针对恒转矩控制时传动链阻尼小、扭转载荷大会降低机组传动链上关键部件使用寿命的问题,设计基于状态反馈的传动链动态扭转载荷控制器,使等效在轴上的发电机转速更好地跟踪风轮转速,从而减小低速轴扭矩,实现传动链的动态扭转载荷控制。... 针对恒转矩控制时传动链阻尼小、扭转载荷大会降低机组传动链上关键部件使用寿命的问题,设计基于状态反馈的传动链动态扭转载荷控制器,使等效在轴上的发电机转速更好地跟踪风轮转速,从而减小低速轴扭矩,实现传动链的动态扭转载荷控制。利用FAST和Matlab/Simulink软件对机组模型和控制器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的动态扭转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状态反馈 传动链扭转载荷 转矩控制
下载PDF
基于负载驱动的通讯发电机组节能系统的研究
16
作者 刘远东 黄庆会 +1 位作者 侯柏林 魏国军 《机电工程技术》 2018年第2期94-97,共4页
传统的通讯柴油发电机组,在油电混合场景中,一般以恒定速度运行。在一定的负载下,转速越高发电机组的油耗率越高,因此,当负载较低时,转速过高会造成油耗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负载对发电机组进行转速调节的方法。当负载较低... 传统的通讯柴油发电机组,在油电混合场景中,一般以恒定速度运行。在一定的负载下,转速越高发电机组的油耗率越高,因此,当负载较低时,转速过高会造成油耗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负载对发电机组进行转速调节的方法。当负载较低时,调节发电机组运行在低速状态;当负载较高时,调节发电机组运行在高速状态,从而达到节省油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电机组 负载驱动 转速调节
下载PDF
差载轴承高速特性及重载下的ζ指数接触分析
17
作者 尹钢 徐台日 冯幸国 《轴承》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共5页
通过轴承工作状态下热膨胀的受力分析,阐述了轴承负游隙时热膨胀附加载荷发生的机理,及该热载荷作用下ζ指数接触形式对轴承寿命、极限转速以及刚度等所带来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差载轴承相对传统轴承所具有的高温工作特性与较高... 通过轴承工作状态下热膨胀的受力分析,阐述了轴承负游隙时热膨胀附加载荷发生的机理,及该热载荷作用下ζ指数接触形式对轴承寿命、极限转速以及刚度等所带来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差载轴承相对传统轴承所具有的高温工作特性与较高的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差载轴承 载荷差分驱动环 高速特性 承载能力 非Hertz接触
下载PDF
差载轴承高速特性及重载下的ζ指数接触分析(续完)
18
作者 尹钢 徐台日 冯幸国 《轴承》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10,共6页
通过轴承工作状态下热膨胀的受力分析,阐述了轴承负游隙时热膨胀附加载荷发生的机理,及该热载荷作用下ζ指数接触形式对轴承寿命、极限转速以及刚度等所带来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差载轴承相对传统轴承所具有的高温工作特性与较高... 通过轴承工作状态下热膨胀的受力分析,阐述了轴承负游隙时热膨胀附加载荷发生的机理,及该热载荷作用下ζ指数接触形式对轴承寿命、极限转速以及刚度等所带来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差载轴承相对传统轴承所具有的高温工作特性与较高的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差载轴承 载荷差分驱动环 高速特性 承载能力 非Hertz接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