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一酸睾酮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宇驰 李娜 周建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5-2429,共5页
目的:对十一酸睾酮注射液经水萃取后,采用凝胶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学进行验证,探讨油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取十一酸睾酮注射液与水混合振荡,将内毒素从注射用油萃取到水中进行测定;方法学研究中进行水萃取液的凝胶法检... 目的:对十一酸睾酮注射液经水萃取后,采用凝胶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学进行验证,探讨油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取十一酸睾酮注射液与水混合振荡,将内毒素从注射用油萃取到水中进行测定;方法学研究中进行水萃取液的凝胶法检查干扰试验;同时考察水和油振荡萃取步骤的内毒素回收率。结果:十一酸睾酮注射液与水振荡后,水萃取液对凝胶法内毒素检查无干扰。振荡萃取步骤内毒素回收率在50%~83%之间,符合药典要求。结论:注射用油剂的十一酸睾酮注射液,经水萃取后采用凝胶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酸睾酮 注射用油 细菌内毒素 回收率
原文传递
黄体酮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骅 许雷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3-1119,共7页
目的: 建立黄体酮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探讨油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方法: 将黄体酮注射液与水混合振荡,将内毒素从注射用油萃取到水中进行测定。考察水萃取液的干扰及水油振荡萃取步骤中内毒素的绝对回收率。 结果: ... 目的: 建立黄体酮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探讨油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方法: 将黄体酮注射液与水混合振荡,将内毒素从注射用油萃取到水中进行测定。考察水萃取液的干扰及水油振荡萃取步骤中内毒素的绝对回收率。 结果: 黄体酮注射液与水振荡后,水萃取液对内毒素检查无干扰。振荡萃取步骤中外加20、10、5 EU·mL^-1浓度的内毒素回收率在78.5%-117.4%之间,符合药典要求。 结论: 黄体酮注射液作为油剂,经水萃取后采用动态浊度法和凝胶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均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注射用油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 凝胶法 方法比较
原文传递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3
3
作者 李丹梅 王艳霞 +1 位作者 余庆中 张文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4-76,共3页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之一 ,河南油田每年产出近 5× 1 0 4 m3的含油污泥 ,为充分回收利用含油污泥 ,引进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 ,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剂处理 ,使其变成活性稠化的调剖剂 ,能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地层 ,...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之一 ,河南油田每年产出近 5× 1 0 4 m3的含油污泥 ,为充分回收利用含油污泥 ,引进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 ,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剂处理 ,使其变成活性稠化的调剖剂 ,能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地层 ,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现场试验表明 ,该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污泥污染与利用问题 ,提高回注污水水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污染物 河南油田 调剖剂 化学剂处理 回注污水 水质
下载PDF
含油污泥调剖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胡雪滨 邓卫东 肖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1-254,267,共5页
测定了江汉钟市、马王庙油田采出污水处理中产生的含油污泥的含固、含油、含水、含盐量,污泥水的矿化组成及污泥固相颗粒的粒径分布。针对渗透率级差为10、高渗层平均孔隙直径11.53μm、低渗层平均孔隙直径3.978μm、地层水矿化度很高... 测定了江汉钟市、马王庙油田采出污水处理中产生的含油污泥的含固、含油、含水、含盐量,污泥水的矿化组成及污泥固相颗粒的粒径分布。针对渗透率级差为10、高渗层平均孔隙直径11.53μm、低渗层平均孔隙直径3.978μm、地层水矿化度很高的广北油田注水井调剖,按1/3~1/7桥塞理论确定颗粒堵剂的粒径范围为1.6~3.8μm,选用固相颗粒以小 中颗粒为主、d<10μm的颗粒占42.8%的钟市污泥,添加超细碳酸钙粉(d<5μm的颗粒占88.8%)以弥补污泥固含量的不足(仅18.2%),加入高分子稠化剂和悬浮剂,制成含油污泥调剖剂,其粘度为56mPa·s,颗粒沉降时间4~5小时。在平行双岩心封堵实验中,注入2PV该调剖剂并关闭48~72小时后,高渗岩心的封堵率>90%,低渗岩心的伤害率<20%;耐水冲刷性>30PV;以多段塞方法低流量注入调剖剂而以高流量注水可得到好的封堵效果。以岩心封堵前后的压汞、铸体薄片数据和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证实了封堵效果。2001~2002年在广北油田11口注水井实施污泥调剖,单井平均注入量247m3,介绍了选井原则、施工工艺及2口井调剖效果。图6表5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调剖剂 渗透率 粒径 储层 注水井
下载PDF
活性污泥调剖剂的研制及在岔河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席凤岭 王东升 +4 位作者 张艳辉 陶宝胜 李胜华 王辉光 裴宗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对岔河集油田采出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污泥的组成、物性与颗粒分布进行了测定,添加适当化学药剂的活性污泥,其物性与目前使用的颗粒型调剖剂基本相同,可用于注水井调剖。在岔河集油田6口注水井进行了先导性调剖试验,获得了增油... 对岔河集油田采出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污泥的组成、物性与颗粒分布进行了测定,添加适当化学药剂的活性污泥,其物性与目前使用的颗粒型调剖剂基本相同,可用于注水井调剖。在岔河集油田6口注水井进行了先导性调剖试验,获得了增油减水的良好效果。活性污泥调剖为活性污泥的处理找到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调剖剂 调剖剂 化学剂 开发 油田
下载PDF
“气浮+过滤+杀菌工艺”在大港油田某采出水处理站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郭伟 孔博昌 +3 位作者 刘远征 宗蕾 刘龙飚 张丽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4-216,共3页
为提高油田采出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对大港油田某采出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及研究。首先介绍了采出水处理站进出水水质,对采出水处理的常规工艺进行了分析。确定采用以一体化集成污水处理装置(气浮+过滤+杀菌)为主体的工艺流程。... 为提高油田采出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对大港油田某采出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及研究。首先介绍了采出水处理站进出水水质,对采出水处理的常规工艺进行了分析。确定采用以一体化集成污水处理装置(气浮+过滤+杀菌)为主体的工艺流程。简要介绍了一体化集成污水处理装置的原理及最终的处理效果。最后对该工艺投运之后会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每年可节省清水费用约1 05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一体化集成污水处理设备 气浮 过滤 杀菌 大港油田 注水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口服胰岛素油溶液降血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蓉 张阳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3-846,共4页
目的评价口服胰岛素油溶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方法将糖尿病大鼠分为3大组:空白组:糖尿病大鼠4只,口服不含胰岛素的油溶液;对照组:糖尿病大鼠4只,经皮下注射2.5IU/kg体重胰岛素水溶液;实验组:口服100、50、25IU/kg体重胰岛素油溶... 目的评价口服胰岛素油溶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方法将糖尿病大鼠分为3大组:空白组:糖尿病大鼠4只,口服不含胰岛素的油溶液;对照组:糖尿病大鼠4只,经皮下注射2.5IU/kg体重胰岛素水溶液;实验组:口服100、50、25IU/kg体重胰岛素油溶液,每剂量组糖尿病大鼠4只,共12只。每组分别于给药后1.5、3.0和4.5h测定动物血糖,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服胰岛素油溶液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血糖效果与口服剂量呈正相关趋势,皮下注射胰岛素水溶液的动物血糖在4.5h后出现回升,约为初始值的90%,而口服胰岛素油溶液的动物血糖无回升现象。结论口服胰岛素油溶液能有效降低动物血糖,胰岛素油溶液在口服后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血糖 胰岛素油溶液 口服 皮下注射
下载PDF
含油砂体多组合油层注水开发压力恢复曲线解释 被引量:1
8
作者 齐与峰 盛建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68,共5页
注水开发之后地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因为井内各油砂体内注水受效程度千差万别。以叠加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求解方法不能把已观察到的情况纳入原始模型之中。为此 ,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即 :先把系统在注采井距之半处分割 ,并设置为... 注水开发之后地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因为井内各油砂体内注水受效程度千差万别。以叠加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求解方法不能把已观察到的情况纳入原始模型之中。为此 ,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即 :先把系统在注采井距之半处分割 ,并设置为外边界封闭条件 ;再把脱气油砂体、见水油砂体内的多相流动依据渗流力学原理化解为“扩充单相”流动。最后 ,把已观察到的新情况及分割、扩充后的结果一并纳入定解条件中去 ,经直接求解得到了压力恢复表达式。以此为基础 ,在多种条件下可计算出各自的曲线 ,为解释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特别是文内提出的“第三段”应用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砂体 多组合油层 注水开发 压力恢复曲线 解释 计算公式
下载PDF
安塞油田污油泥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黄先利 杨剑 +2 位作者 张蓓 折利军 万文杰 《低渗透油气田》 2018年第2期82-86,共5页
安塞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8000m^3,处理难度大、费用高,且面临着巨大的安全环保压力。对大罐含油污泥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散剂、携带剂、交联剂优选,确定了KG-1污泥堵剂配方,并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对施工参数和段塞进行了设计。现... 安塞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8000m^3,处理难度大、费用高,且面临着巨大的安全环保压力。对大罐含油污泥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散剂、携带剂、交联剂优选,确定了KG-1污泥堵剂配方,并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对施工参数和段塞进行了设计。现场应用表明,单井污油泥注入量由前期80m^3提高到480m^3。通过开展污油泥调剖,实现了清罐污油泥回收再利用,同时也改善注水井剖面矛盾,实现油井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油泥 调剖 注水井 堵剂
下载PDF
麦冬多糖MDG-1油混悬长效注射剂的制备及药动学评价
10
作者 时潇丽 姚春霞 +2 位作者 林晓 沈岚 冯怡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489-2494,共6页
目的:对制备的不同处方的注射用麦冬多糖MDG-1油混悬剂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评价,探究利用油性混悬释药系统以实现MDG-1注射长效给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MDG-1微粒,对其粒径、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在低黏度的大豆油中加入高... 目的:对制备的不同处方的注射用麦冬多糖MDG-1油混悬剂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评价,探究利用油性混悬释药系统以实现MDG-1注射长效给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MDG-1微粒,对其粒径、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在低黏度的大豆油中加入高黏度的蓖麻油或加入硬脂酸铝,制备不同黏度的油性介质,对其进行流变学性质考察,筛选较优处方进行体内评价。结果:微粒体积平均粒径D(4,3)为21.81μm,径距为2.63;对筛选的大豆油-蓖麻油混合油(2∶3)及2%,4%硬脂酸铝凝胶化大豆油处方进行体内评价,其中4%硬脂酸铝凝胶化大豆油处方能够极显著降低Cmax,显著延长表观t1/2,MDG-1释放时间可达数天。结论:利用高黏度的油性介质来实现MDG-1注射长效给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多糖 油混悬剂 长效注射剂 药物动力学
原文传递
震动膜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孙满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7期36-40,99,共6页
为了提高外围油田特低渗透油层的采收率,保证处理后的采出水全部回注特低渗透油层,要求处理后含油污水必须达到回注水水质指标,即满足SY/T 5329—2012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的相关要求:含油质量浓度≤5 mg/L、悬浮固体... 为了提高外围油田特低渗透油层的采收率,保证处理后的采出水全部回注特低渗透油层,要求处理后含油污水必须达到回注水水质指标,即满足SY/T 5329—2012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的相关要求:含油质量浓度≤5 mg/L、悬浮固体质量浓度≤1 mg/L、悬浮固体颗粒粒径中值≤1μm。但目前油田常用的粒状滤料过滤器,由于过滤精度的限制,即使进行三级或四级过滤处理,其处理后水质也无法满足回注的要求。为此,迫切需要开展震动膜精细过滤含油污水的处理试验研究,以满足对回注水的严苛要求。经现场试验研究得出:震动膜精细过滤处理含油污水技术可行,处理后的水质指标能够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是确保注入水水质达标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震动膜 精细过滤 注水水质指标
下载PDF
南堡35-2CEP平台净化水缓冲罐存在问题及改造措施
12
作者 李飞 蒲万芬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15期74-76,共3页
南堡35-2油田属于高粘重质油油田,油田CEP平台处理B平台热采井采出液的难度大.含油污水进入净化水缓冲罐后,造成顶部浮油聚集、底部沉积污泥.目前净化水缓冲罐内没有底部排污管线,只有固定式单管收油装置,且操作复杂,排油效率低.由于收... 南堡35-2油田属于高粘重质油油田,油田CEP平台处理B平台热采井采出液的难度大.含油污水进入净化水缓冲罐后,造成顶部浮油聚集、底部沉积污泥.目前净化水缓冲罐内没有底部排污管线,只有固定式单管收油装置,且操作复杂,排油效率低.由于收油及排污不彻底,净化水缓冲罐净化水含油基本上比核桃壳滤器出口含油高4~7ppm.因此,需要对净化水缓冲罐内增加浮动式收油装置和底部排污管线,来达到提高注水水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田 热采返排 含油污水 净化水缓冲罐 注水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