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及其应用: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 被引量:79
1
作者 卢双舫 马延伶 +4 位作者 曹瑞成 李吉君 王伟明 李会光 陈方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544,共10页
"优质烃源岩控藏"的概念自提出后,正在逐步为勘探家所接受.但什么是优质烃源岩以及如何界定,则还缺乏共识和统一标准.针对这一难题,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利用物质平衡原理计算的源岩排烃量与有机质丰度(TOC)关系曲线... "优质烃源岩控藏"的概念自提出后,正在逐步为勘探家所接受.但什么是优质烃源岩以及如何界定,则还缺乏共识和统一标准.针对这一难题,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利用物质平衡原理计算的源岩排烃量与有机质丰度(TOC)关系曲线的拐点来确定优质烃源岩的有无及其下限标准.结果表明,在TOC较低时,所有源岩的排烃量有限,难以成为优质烃源岩;当TOC升高到某一阀值时,排烃量随着TOC的升高出现明显的增大.这一明显增大的拐点应该为优质烃源岩的下限,TOC高于该值的源岩即为优质烃源岩.虽然优质烃源岩的下限还与有机质的类型、成熟度等因素有关,但为简明实用,综合定量评价认识,推荐TOC=2.0%作为确定优质油源岩的下限.该标准在研究区的应用表明,区内南二段、南一段优质烃源岩的生油贡献比例达到71%和87%,排油贡献比例更是高达85%和94%,优质源岩的分布与区内油藏的分布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证明了优质源岩的控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乌尔逊凹陷 物质平衡 生油量 排油量 生烃潜力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北部埋藏历史对大庆长垣油藏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辛仁臣 蔡希源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7-460,472,共5页
利用 8 90余口钻井资料 ,综合应用埋藏历史、盆地数值模拟、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 ,查明了松辽盆地北部埋藏历史对大庆长垣油藏成藏过程的控制 .松辽盆地北部普遍经历了 3次沉降、2次抬升 .青山口组到嫩江组、四方台组到明水组、新第三系... 利用 8 90余口钻井资料 ,综合应用埋藏历史、盆地数值模拟、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 ,查明了松辽盆地北部埋藏历史对大庆长垣油藏成藏过程的控制 .松辽盆地北部普遍经历了 3次沉降、2次抬升 .青山口组到嫩江组、四方台组到明水组、新第三系泰康组到第四系沉积时期 ,构成 3次沉降 ,其中以嫩江组沉积后期 (嫩三~五段沉积时期 )和明水组沉积时期沉积速率最大 ,分别达 16 0m/Ma和 180m/Ma .而 2次区域抬升分别发生于嫩江组沉积后和明水组沉积后 ,大庆长垣背斜构造主要是在这 2次构造抬升过程中形成的 .青山口组主力烃源岩具有漫长的生排油历史 ,而且生排烃过程与构造活动及圈闭增长过程在时间和数值上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 .在 73Ma左右和 6 5~ 4 0Ma之间为大庆长垣油藏的成藏高峰期 .盆地沉降过程是油气生成量积累的过程 ,盆地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历史 生油 排油 成藏过程 松辽盆地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nd its relation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Taking the Beier Sag in the Hailaer Basin as an example 被引量:7
3
作者 Lu Shuangfang Chen Fangwen +4 位作者 Li Jijun Wang Weiming Li Huiguang Cao Ruicheng Ma Yanli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0-17,共8页
The theory of "source rock control" has evolved from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o effective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to high-quality source- 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 The theory of "source rock control" has evolved from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o effective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to high-quality source- 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whether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exist or not? What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re, and how to identify them, are yet to be agreed upon. Aimed at this issue of concern to explorationists, and taking the Beier Sag in the Hailaer Bas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nd the lower limit for evalua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by using the inflection point on the relationship curve of hydrocarbon (oil) expulsion, which is calculated by the material balance principle, versus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OC is low, all source rocks have limited hydrocarbon expulsion and slow growth rate, thus they cannot b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However, when TOC rises to some threshold, hydrocarbon expulsio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TOC. This inflection point should be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those with TOC greater than the inflection-point value ar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n addition,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s also related to the type and 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s in the source rocks, as well as the mineral components of the source rocks affecting the residual hydrocarbons. Theoretically,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depends 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rather than being a constant value. However, for the sake of simplicity and practicability, in this paper TOC=2.0% is regarded as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The examination of such standard in the work area indicates that th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n members K^n2 and K^n~ of the Nantun formation contribute 76% and 82% to oil generation, and 96% and 91% to oil expulsion,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material balance oil generation oil expulsion hydrocarbongeneration potential Beier Sag
下载PDF
煤成油生成、运移与油气藏形成 被引量:9
4
作者 赵长毅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68,共4页
建立了沼泽相泥岩作为烃源岩的评价标准;指出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沼泽是煤成油源岩发育的有利场所;煤成油有两个阶段,早期成烃特征明显;煤成油的排驱具有较湖相泥岩更大的地质色层效应,低成熟时期有利于煤成油的排驱和运移,烃类... 建立了沼泽相泥岩作为烃源岩的评价标准;指出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沼泽是煤成油源岩发育的有利场所;煤成油有两个阶段,早期成烃特征明显;煤成油的排驱具有较湖相泥岩更大的地质色层效应,低成熟时期有利于煤成油的排驱和运移,烃类通过相互连通的孔隙网络和裂隙与疏导层相连,构成煤成油排驱运移的主要通道.煤成油藏的形成是特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源岩评价 生烃模式 油气藏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变压器绝缘油过多导致压力释放阀动作的分析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定勇 夏朋涛 +1 位作者 张瑞斌 姚林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7,共4页
变压器绝缘油过多,可能导致压力释放阀在运行中动作。通过计算后单相最大排油量800L,排油后的油位实际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本文详细介绍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多余油量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关键词 压力释放阀 油位 计算 排油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聚集系数求取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俊章 朱明 +3 位作者 石创 黄玉平 杨娇 魏启任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2-22,共11页
油气运聚系数是盆地模拟成因法油气资源评价的一个关键参数,直接影响资源量计算结果,而油气聚集系数法在算法上更合理。油气聚集系数是油气资源评价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参数,科学地求取油气聚集系数,可以使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更加客观。采用... 油气运聚系数是盆地模拟成因法油气资源评价的一个关键参数,直接影响资源量计算结果,而油气聚集系数法在算法上更合理。油气聚集系数是油气资源评价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参数,科学地求取油气聚集系数,可以使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更加客观。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求取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聚集系数和石油地质资源量及其概率分布,采用盆地模拟成因法计算了5个成熟油区烃源岩的排油量及其概率分布,创新采用油藏规模序列法计算了珠江口盆地东部5个成熟油区的石油地质资源量及其概率分布,采用Oracle抽样模拟风险分析软件计算了5个成熟油区不同概率分布下的油气聚集系数,其概率均值下的油气聚集系数介于8.36%~11.59%之间。综合考虑珠江口盆地东部石油成藏的地质条件,可将成熟油区的油气聚集系数应用于邻区低成熟区或未勘探区,可以减少资源量计算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使珠江口盆地东部石油资源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贴近实际地质和目前勘探开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价 油气聚集系数 油藏规模序列法 盆地模拟成因法 石油地质资源量 排油量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热压排烃模拟实验排油相态模拟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振平 王青海 付晓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15,共5页
利用多元汽液平衡原理,建立了人工生排烃热压模拟实验产物存在相态的模拟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T≤482℃,p≤20.265MPa下的复杂体系。对塔里木盆地三叠系泥岩模拟实验结果计算表明,实验条件下液态产物均以汽液两相共... 利用多元汽液平衡原理,建立了人工生排烃热压模拟实验产物存在相态的模拟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T≤482℃,p≤20.265MPa下的复杂体系。对塔里木盆地三叠系泥岩模拟实验结果计算表明,实验条件下液态产物均以汽液两相共存,且随着实验温度升高汽相比例增大。其中,排出油的汽化比例为17.25%~6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油 模拟实验 相态 计算 多元汽液平衡 石油
下载PDF
煤成油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0
8
作者 黄第藩 卢双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B05期183-194,共12页
重点评述与煤成油理论及勘探实践有密切关系、并在近几年取得重要进展的煤成烃演化模式、煤的生油能力及排油研究3方面的问题。指出:石油地质化学家已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煤成烃模式、阶段因地而异的复杂性;建立判别煤系源岩生油能力的... 重点评述与煤成油理论及勘探实践有密切关系、并在近几年取得重要进展的煤成烃演化模式、煤的生油能力及排油研究3方面的问题。指出:石油地质化学家已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煤成烃模式、阶段因地而异的复杂性;建立判别煤系源岩生油能力的标准是煤成油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进展之一,其中以依据总生烃潜量(S1+S2)、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建立的判别方案比较实用和有效;比较系统地评述了(与工业性煤成油气聚集有重要关系的)煤成烃排出问题的4种主要研究方法。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分歧。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对指导煤成油勘探有重要意义的煤系源岩的分布预测、倾油性的进一步判识及排出问题定量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煤系源岩 成烃模式 排油机理 定量评论
下载PDF
不同类型优质烃源岩生排油气模式 被引量:31
9
作者 秦建中 申宝剑 +4 位作者 腾格尔 郑伦举 陶国亮 付小东 张玲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利用地层孔隙异常压力热模拟实验分别对硅质型、钙质型与粘土型优质烃源岩进行分析,生排油气模拟结果表明:(1)成熟早中期硅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量与排油效率最高,早期主要以重质油排出为主,排油效率高达50%左右;钙质型优质烃源岩次之,排... 利用地层孔隙异常压力热模拟实验分别对硅质型、钙质型与粘土型优质烃源岩进行分析,生排油气模拟结果表明:(1)成熟早中期硅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量与排油效率最高,早期主要以重质油排出为主,排油效率高达50%左右;钙质型优质烃源岩次之,排烃效率一般在30%左右;粘土型优质烃源岩排油效率一般只有4%~11%。(2)在成熟中晚期,硅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效率最高,但是钙质型烃源岩增加迅速达65%,粘土型烃源岩增加不明显。(3)成熟晚期—高成熟阶段,硅质型和钙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效率变化不明显,而粘土型烃源岩排油效率则从20%迅速增加到90%。硅质型、钙质型和粘土型优质烃源岩生排油气模式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它们在成熟早中期排油效率和排油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排油效率 生排油气模式 动态演化
下载PDF
分散液态烃的成藏地位与意义 被引量:28
10
作者 赵文智 王兆云 +3 位作者 王东良 李剑 李永新 胡国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1-413,共13页
通过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与不同源储组合实际剖面研究,确定不同类型烃源岩在不同地质背景下的排油率,基于源内、源外分散液态烃和古油藏裂解成气时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明确油裂解型气源灶的主生气期,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成因法... 通过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与不同源储组合实际剖面研究,确定不同类型烃源岩在不同地质背景下的排油率,基于源内、源外分散液态烃和古油藏裂解成气时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明确油裂解型气源灶的主生气期,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成因法为基础的分散液态烃裂解气定量评价"五步法"。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不同源储配置排油率研究与岩石热解参数分析等均反映烃源岩内存在数量相当可观的滞留液态烃,总体特征为有机质含量越低,排油率越小。有机碳含量小于2%的烃源岩,液态窗阶段排油率多小于50%;有机碳含量为2%~4%的砂泥互层和厚层泥岩排油率分别为60%和30%。从烃源岩排出的液态烃受古地形控制,以不同丰度差异聚集在地层中,呈分散或半聚半散形式赋存,统称为源外分散液态烃。源内和源外分散液态烃进一步深埋后,均可裂解形成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四川和塔里木盆地勘探实践证明,分散型、半聚半散型和聚集型液态烃裂解气是中国深层天然气的重要来源,勘探地位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液态烃 源内分散液态烃 源外分散液态烃 液态烃裂解气 烃源岩排油率 液态烃裂解成气 裂解气定量评价
下载PDF
孤岛、孤东油田馆上段微相特征与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4
11
作者 蔡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6-258,共3页
孤岛、孤东油田馆陶组上段为河流相沉积 ,发育的微相主要有心滩、边滩、谷底滞留沉积、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湖泊、河漫滩等。岩性以砂岩、粉砂岩为主 ,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 ,小型交错层理较发育 ,平面上呈连片条带状 ,垂向上呈板状或不... 孤岛、孤东油田馆陶组上段为河流相沉积 ,发育的微相主要有心滩、边滩、谷底滞留沉积、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湖泊、河漫滩等。岩性以砂岩、粉砂岩为主 ,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 ,小型交错层理较发育 ,平面上呈连片条带状 ,垂向上呈板状或不对称透镜状 ,1~ 4砂组为曲流河沉积 ,5~ 6砂组为辫状河沉积 ,储层物性好 ,孔隙度大 ,渗透率高 ,不同微相储层物性有所差别。沉积相带控制了水洗过程中物性的变化 ,使孔隙度和渗透率显著增加 ,控制了驱油效率的大小。由于心滩和边滩水驱油较充分 ,剩余油相对较少 ,河漫滩和天然堤驱油效率低 ,剩余油相对富集 ,所以微相的展布影响着剩余油的分布 ;正韵律油层上部大都动用较少 ,以弱见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剩余油 驱油效率 孤岛油田 孤东油田
下载PDF
烃源岩生排烃理论研究与泥页岩油气 被引量:14
12
作者 关德范 徐旭辉 +1 位作者 李志明 郑伦举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5期40-52,共13页
泥页岩油气的研究与勘探,必然涉及到烃源岩生排烃理论。但目前的干酪根热降解晚期生烃学说,是在油页岩热解生成页岩油概念基础上的提升,其理论明显脱离石油地质演化过程的实际,以该学说为指导研制的盆地模拟方法计算的油气资源量,表示... 泥页岩油气的研究与勘探,必然涉及到烃源岩生排烃理论。但目前的干酪根热降解晚期生烃学说,是在油页岩热解生成页岩油概念基础上的提升,其理论明显脱离石油地质演化过程的实际,以该学说为指导研制的盆地模拟方法计算的油气资源量,表示的是烃源岩总有机碳全部热解生成石油的总量,即所谓的生油(烃)潜量,不是实际的生油量。通常含油气盆地都经历了持续沉降、整体上升、全面萎缩三个明显不同的发育阶段,盆地每个发展阶段都与成烃成藏过程有密切的关联,因此成盆成烃成藏是一个相辅相成、统一的石油地质演化过程。在持续沉降阶段,主要烃源岩基本上实现了成烃过程;整体上升阶段是盆地油气成藏的重要时期,并导致油气运移;全面萎缩阶段继续成烃完善成藏,不仅使整体上升阶段形成的油气藏继续充注油气,而且形成新的油气藏。干酪根热降解生成的石油受烃源岩(泥质岩)的孔隙空间限制,即烃源岩生油是在有限空间中进行的。通过确定烃源岩孔隙体积及其含油度等可定量计算烃源岩的生油量;通过盆地整体上升前后的烃源岩孔隙体积的变小量等可定量计算烃源岩的排油量。利用自行研制的DK-Ⅱ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仪,开展了盆地持续沉降阶段烃源岩有限空间生烃模拟实验研究。要了解泥页岩油气的特征,必须从盆地的演化阶段及其与成烃成藏的密切关联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油气 干酪根生烃 油气运移 生油量 排油量 有限空间 生烃模拟实验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气油比的控制因素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飞宇 李洋冰 +1 位作者 曾花森 师玉雷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5期289-296,共8页
渤中凹陷烃源灶具有机质类型好(主体为Ⅱ型和Ⅰ型)、成熟度高(主体处于过成熟阶段)的特点。已有资源评价的基本认识是渤中凹陷的生气量大于生油量,生成烃类的气油比约为1500m^3/t,前人由此而做出该凹陷应以产气为主的远景预测。... 渤中凹陷烃源灶具有机质类型好(主体为Ⅱ型和Ⅰ型)、成熟度高(主体处于过成熟阶段)的特点。已有资源评价的基本认识是渤中凹陷的生气量大于生油量,生成烃类的气油比约为1500m^3/t,前人由此而做出该凹陷应以产气为主的远景预测。深埋的Ⅰ型和Ⅱ型源岩灶并非高效的气源灶,其生气量不及Ⅲ型源岩灶。沉积盆地气油比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源岩氢指数,Ⅰ型和Ⅱ型源岩至生油窗底界排油效率可高达80%~90%,由于生成的油绝大部分已排离源岩,在源岩进一步成熟过程中仅有少量天然气生成,生成的天然气也可能溶于油藏中。因此,即使渤中凹陷现今东营组和沙河街组源岩处于高一过成熟阶段,环渤中凹陷的油气发现仍应以液态烃为主。已有的油气产率图版主要基于封闭体系模拟实验,未虑及石油的排出,对Ⅰ型和Ⅱ型源岩生气量的评价明显过高,故不适用于天然气资源评价。对于现今处于高一过成熟的Ⅰ型和Ⅱ型源岩,需从开放体系高排油效率的理念出发,按生烃动力学和质量平衡的方法分析生排烃量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对于主体为Ⅰ型和Ⅱ型源岩灶的油气系统或沉积盆地,只要源岩所生成的石油尚未经历高温裂解,即使源岩灶处于高一过成熟阶段,仍应以找油为主,而源岩处于凝析油一湿气阶段甚至干气阶段,并不意味着区域资源量构成以天然气为主导,也并不意味着勘探方向应以找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油比 控制因素 生烃动力学 排油效率 油气资源评价 渤中坳陷 勘探意义
下载PDF
用渗流法研究东营凹陷烃源岩压实排油特点 被引量:10
14
作者 包友书 张林晔 +2 位作者 张守春 刘庆 孔祥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710,共4页
根据两相渗流原理,用实际资料研究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烃源岩压实排液过程中排油浓度的变化特点,并建立了该烃源岩排油浓度变化剖面。排油浓度受烃源岩内原油黏度、油水相对渗透率、含油和含水饱和度等因素的控制,烃源岩... 根据两相渗流原理,用实际资料研究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烃源岩压实排液过程中排油浓度的变化特点,并建立了该烃源岩排油浓度变化剖面。排油浓度受烃源岩内原油黏度、油水相对渗透率、含油和含水饱和度等因素的控制,烃源岩排油临界饱和度也与上述参数有关。在早期阶段,尽管烃源岩含油饱和度较高,但排油浓度远低于烃源岩含油饱和度,为主要排水阶段。排油浓度随烃源岩埋深的增加而增加,当埋深达到一定深度时,含水饱和度接近束缚水饱和度,排油浓度接近于1,进入主要排油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两相渗流法 烃源岩 排烃 排油浓度 含水饱和度
下载PDF
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模式对比及差异性探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锦杰 唐友军 +2 位作者 何大祥 傅宁 李美俊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941-951,共11页
烃源岩的排烃是准确预测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必须涉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得到不同有机质类型烃源岩的排烃效率、排烃机理,选取不同有机质类型烃源岩进行了黄金管模拟实验,总结了不同类型烃源岩在各演化阶段产物的变化特征与排烃... 烃源岩的排烃是准确预测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必须涉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得到不同有机质类型烃源岩的排烃效率、排烃机理,选取不同有机质类型烃源岩进行了黄金管模拟实验,总结了不同类型烃源岩在各演化阶段产物的变化特征与排烃效率。结果表明,烃源岩类型对总生成油与残留油中轻重烃的比例影响较大,但是对排出油中轻重烃的比例影响较低,排出油中均表现为在未熟—成熟阶段以重烃为主,在高熟—过熟阶段以轻烃为主。烃源岩的类型对生排油量的影响明显,烃源岩的类型越好,生排油量越高。Ⅰ型烃源岩的生排油量最高,Ⅲ型烃源岩最低。烃源岩类型越好,排油效率越高。Ⅲ型烃源岩排油效率低,与其生成气态烃较多、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含量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排烃模式 排油效率 模拟实验
下载PDF
烃源岩压实渗流排油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石广仁 张庆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7,共4页
提出了烃源岩油水两相系统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 ,与逐次沉积压实排液的原理相结合 ,建立了新的排油模型 (简称压实渗流模型 )。该模型与原有纯压实模型相比 ,主要优点是 :①取消了纯压实模型中基于排液前的油水之比与排液量中的油水之比... 提出了烃源岩油水两相系统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 ,与逐次沉积压实排液的原理相结合 ,建立了新的排油模型 (简称压实渗流模型 )。该模型与原有纯压实模型相比 ,主要优点是 :①取消了纯压实模型中基于排液前的油水之比与排液量中的油水之比相等的粗略假设 ,使排液量中的油水之比由油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和粘度来确定 ,从本质上改善了地质模型的合理性 ;②克服了纯压实模型因前期排油过早、过大及后期偏小的缺点 ,大大提高了排油史的模拟精度 ,从而确保随后对油运、聚史的模拟真实性。两种模型在库车坳陷进行了对比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油水系统 烃源岩 相对渗透率 排油模型 压实渗流模型 库车坳陷
下载PDF
通过沥青含量定量评估过成熟页岩排油效率:以丁页5井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东升 盖海峰 +5 位作者 程鹏 李腾飞 樊祺章 孟广明 高平 肖贤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6-427,共12页
过成熟页岩(Ro>2.5%)地层中分布的沥青为残留油裂解后产生的焦沥青,其含量与分布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页岩残留油的含量。根据演化过程中有机质生排烃特征及C元素的转化关系,建立了根据焦沥青含量恢复过成熟页岩排油效率的方法,并... 过成熟页岩(Ro>2.5%)地层中分布的沥青为残留油裂解后产生的焦沥青,其含量与分布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页岩残留油的含量。根据演化过程中有机质生排烃特征及C元素的转化关系,建立了根据焦沥青含量恢复过成熟页岩排油效率的方法,并以丁页5井为例,评估了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的排油效率和晚期生气潜力。结果表明,丁页5井龙马溪组页岩焦沥青面分布率为0.35%~1.31%,整体上与总有机碳(TOC)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估算排油效率为27.7%~75.7%,其中TOC>2%层段的排油效率均大于60%(平均70.7%)。在此基础上,估算丁页5井龙马溪组页岩晚期生气潜力(排油过程之后的实际生气潜力)为1.9~9.2 m^(3)/t(以页岩计算),其中TOC>2%层段的生气潜力均大于4 m^(3)/t,高于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含气量下限(3 m^(3)/t),与现今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开发现状一致,表明通过沥青含量恢复的排油效率以及基于此评估的页岩晚期生气潜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排油效率 龙马溪组页岩 生气潜力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排油能力实验及其形成煤成油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15
18
作者 罗霞 李剑 +4 位作者 胡国艺 伍大茂 李志生 张英 姚建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6-80,共5页
由于现代煤成油理论的建立和世界范围内一批大中型煤成油田的相继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油问题引起地质学者的关注。该文通过实验获得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饱和吸附烃量为50~88kg/t煤,为研究煤吸附烃提供了一些定量信息。同时认... 由于现代煤成油理论的建立和世界范围内一批大中型煤成油田的相继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油问题引起地质学者的关注。该文通过实验获得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饱和吸附烃量为50~88kg/t煤,为研究煤吸附烃提供了一些定量信息。同时认为,只有煤生油能力达到或超过煤饱和吸附烃量时,煤才可能成为有效油源岩。通过热模拟实验获得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油能力,结合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饱和吸附烃量,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烃能力进行评价,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烃能力有限,大多数煤生成烃类尚不能完全饱和煤中的孔隙。同时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并与世界其它大中型煤成油田进行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煤有机质丰度较低、类型较差、成熟度不高、生油能力有限;油源对比的结果也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原油与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无关,从另一侧面也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烃能力有限,形成工业性油藏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煤 生排油能力 实验 形成 煤成油 可能性
下载PDF
成熟探区有效烃源岩的评价方法——以辽东湾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金强 侯庆杰 +3 位作者 程付启 王世梁 张如才 王飞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油气勘探成熟区预测资源量与勘探发现不符,问题可能在于有效烃源岩(特别是深层烃源岩)及其油气生成潜力没有得到正确地评价。在辽东湾地区,首先利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手段对各凹陷中5套烃源岩进行了分层评价和油气生成模拟实验,计算得... 油气勘探成熟区预测资源量与勘探发现不符,问题可能在于有效烃源岩(特别是深层烃源岩)及其油气生成潜力没有得到正确地评价。在辽东湾地区,首先利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手段对各凹陷中5套烃源岩进行了分层评价和油气生成模拟实验,计算得到油气生成强度;然后利用烃源岩埋藏过程中油气的生成模型、孔隙度变化模型及其油气饱和度,计算得到油气排出率,并根据烃源岩与砂岩的不同组合形式对油气排出效率进行校正,得到油气排出强度;最后将油气生成强度和排出强度与油气田储量规模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相关性确定有效烃源岩的性质、分布以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规律。结果表明,在辽东湾地区,生油强度大于25×10~4t/km^2(排油强度大于15×10~4t/km^2)的烃源岩可以形成储量规模大于500×10~4t的油田,为有效烃源岩。其中,生油强度大于200×10~4t/km^2(排油强度大于125×10~4t/km^2)的烃源岩可形成储量规模大于5 000×10~4t的油田,为优质烃源岩;而当生油强度低于25×10~4t/km^2(排油强度小于15×10~4t/km^2)时,没有规模储量的油气田,此类烃源岩为非有效烃源岩。与以往以有机碳含量的下限值分析为核心的有效烃源岩评价不同,这种利用油气生成强度和排出强度开展有效烃源岩评价的方法有利于推动中国东部成熟探区的油气精细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气强度 油气排出强度 有效烃源岩 评价方法 辽东湾地区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优质烃源岩含水生排油模拟实验 被引量:13
20
作者 霍秋立 曾花森 +3 位作者 乔万林 付丽 晁霞 刘季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搞清松辽盆地优质烃源岩的生排油机理,为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可靠参数,对松辽盆地优质烃源岩进行了含水生排油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质烃源岩在低熟条件下可以排出少量油,排出量只占总排油量的10%;优质烃源岩在主要生排油阶... 为了搞清松辽盆地优质烃源岩的生排油机理,为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可靠参数,对松辽盆地优质烃源岩进行了含水生排油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质烃源岩在低熟条件下可以排出少量油,排出量只占总排油量的10%;优质烃源岩在主要生排油阶段具有较高的排油效率,一般在60%~80%;模拟实验排出的油与松辽盆地主要油层中已发现的原油化学性质一致。说明了含水模拟实验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地质条件下烃源岩的生排油特征,现代勘探也可以找到少量的低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优质烃源岩 含水生排油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