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库车坳陷却勒1井原油的重排藿烷系列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
68
1
作者
肖中尧
黄光辉
+2 位作者
卢玉红
吴懿
张秋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37,共3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却勒 1井古近系发现的原油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及C3 0 未知三萜类化合物 ,C19—C2 6三环萜呈现以C19为主峰逐渐下降的分布形式 ,具有陆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中 ,仅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却勒 1井古近系发现的原油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及C3 0 未知三萜类化合物 ,C19—C2 6三环萜呈现以C19为主峰逐渐下降的分布形式 ,具有陆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中 ,仅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 ,表明却勒 1井原油源自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 ,而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主要沉积于富含钙质的弱碱性环境 ,适度碱化条件下黏土矿物的催化作用有助于重排藿烷的形成。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藿烷
油源对比
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却勒1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北缘冷湖构造带与马北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志峰
包建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83-694,共12页
通过对冷湖构造带和马北油田26个原油样品中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发现马北油田原油中姥植比(低于2.0)相对偏低,伽马蜡烷指数(0.10~0.20)相对偏高,甾烷组成中明显富含指示藻类贡献的C_(27)甾烷,且重排甾烷含量中等,它们...
通过对冷湖构造带和马北油田26个原油样品中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发现马北油田原油中姥植比(低于2.0)相对偏低,伽马蜡烷指数(0.10~0.20)相对偏高,甾烷组成中明显富含指示藻类贡献的C_(27)甾烷,且重排甾烷含量中等,它们与附近凹陷发育的中侏罗统湖相泥岩中的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基本一致,显示它们之间存在成因联系;而冷湖构造带原油中姥植比(2.0~2.5)相对偏高,伽马蜡烷指数(低于0.05)相对偏低,明显富含指示陆源有机质贡献的C_(29)甾烷,且重排甾烷含量相对丰富,这一系列特征均明显有别于马北油田原油,而与冷湖地区发育的下侏罗统湖相泥岩中的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相吻合,表明该地区发育的下侏罗统湖相泥岩是其主力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姥植比
萜烷
甾烷
伽马蜡烷
原油对比
侏罗系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10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探讨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变阳
董丽红
+3 位作者
李广涛
刘佳庆
朱海涛
王康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0-496,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0油源一直存在争议,以志丹地区为例,试图通过对志丹地区可能为长10供烃的3套烃源岩的发育情况、长10原油族组成情况、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的分析,开展油-源对比综合研究,探讨长10石油来源,为后期勘探提供科学依...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0油源一直存在争议,以志丹地区为例,试图通过对志丹地区可能为长10供烃的3套烃源岩的发育情况、长10原油族组成情况、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的分析,开展油-源对比综合研究,探讨长10石油来源,为后期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志丹地区长10原油样品具有饱和烃含量最高,芳烃次之,非烃和沥青质含量最低的特点。长10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显示出生油母质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成因,原油具有成熟度高的特点。通过对该地区长7,长9,长10等3套烃源岩的分析,认为该区长7烃源岩厚度最厚,长9次之,长10发育程度较低;生物标志化合物方面3套烃源岩在正构烷烃、萜烷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差异体现在长7-长10,Pr/Ph有增高趋势,ααα20R构型的C27,C28和C29规则甾烷具有从"L"型为主到"V"型和反"L"型增加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长10原油主要为长9烃源岩贡献,长10烃源岩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志丹地区
长10
原油地球化学
油源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海相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4
作者
黄军平
刘新社
+3 位作者
张艳
井向辉
张才利
李相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2-1218,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在海相地层中获得了页岩油勘探突破。与公开报道的形成页岩油的烃源岩相比,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偏低,明确海相页岩油是原位生成还是外源运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油具有高饱和烃含...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在海相地层中获得了页岩油勘探突破。与公开报道的形成页岩油的烃源岩相比,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偏低,明确海相页岩油是原位生成还是外源运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油具有高饱和烃含量(88.35%~93.96%)、高饱和烃与芳香烃比值(9.63~18.57)、高∑nC_(21-)/∑nC_(22+)(4.51~5.58);具有明显的C_(27)甾烷优势,较高的三环萜烷与藿烷比值(0.89~1.09),低的藿烷与甾烷比值(0.91~1.10),较轻的全油碳同位素分布(-31.8‰~-31.6‰)。乌拉力克组页岩油具有正序列的碳同位素分布,即饱和烃碳同位素(δ^(13)C_(saturated))、芳香烃碳同位素(δ^(13)C_(aromatic))和非烃碳同位素(δ^(13)C_(non))表现为δ^(13)C_(saturated)<δ^(13)C_(aromatic)<δ^(13)C_(non),且正构烷烃中单体烃的碳同位素偏轻,为-35.7‰~-30.4‰,且随碳数增加逐渐变轻,这揭示出乌拉力克组页岩油具有明显的海相原油特征。页岩油饱和烃中表征成熟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C_(29)20S/(20S+20R)和C_(29)αββ/(ααα+αββ)分别为0.37~0.47和0.58~0.62,基于芳香烃中甲基菲比值F1和F2换算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0.86%~1.09%,表明乌拉力克组页岩油处于成熟阶段。对生物标志化合物、单体烃和全油碳同位素、成熟度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乌拉力克组页岩油与羊虎沟组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延长组湖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而与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最为相似。因此,乌拉力克组页岩油为典型的自生自储型页岩油,这一认识对鄂尔多斯盆地、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古生界海相页岩油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低有机质含量的海相烃源岩分布区可以发育页岩油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乌拉力克组
海相页岩油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原文传递
烃源岩和油气中有机含硫化合物的生成、分布及应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高文强
夏燕青
+4 位作者
马素萍
殷国瑞
张喜龙
马东旭
权红梅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5-1627,共13页
有机含硫化合物在烃源岩和原油中广泛分布,包含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综述了有机含硫化合物的分析测试,成岩作用阶段有机含硫化合物的生成,以及有机含硫化合物在烃源岩和油气中的来源和分布规律。有机含硫化合物在判识沉积环境和有机质...
有机含硫化合物在烃源岩和原油中广泛分布,包含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综述了有机含硫化合物的分析测试,成岩作用阶段有机含硫化合物的生成,以及有机含硫化合物在烃源岩和油气中的来源和分布规律。有机含硫化合物在判识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的成熟度,示踪油气充注路径,应用于油源对比以及指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过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有机含硫化合物结构种类复杂,不同沉积环境和岩相以及成熟度的沉积有机质和原油中组成有很大差异。油气形成和不同演化阶段中新有机含硫化合物结构的准确鉴定和单体有机硫同位素的测定,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有机含硫化合物在烃源岩和原油中的分布特征及作用,建立新的地球化学指标或指示剂。另外,不同地质条件下有机硫与无机硫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有机含硫化合物硫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含硫化合物
烃源岩
原油
有机质成熟度
沉积环境
油源对比
原文传递
题名
库车坳陷却勒1井原油的重排藿烷系列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
68
1
作者
肖中尧
黄光辉
卢玉红
吴懿
张秋茶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长江大学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37,共3页
文摘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却勒 1井古近系发现的原油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及C3 0 未知三萜类化合物 ,C19—C2 6三环萜呈现以C19为主峰逐渐下降的分布形式 ,具有陆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中 ,仅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 ,表明却勒 1井原油源自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 ,而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主要沉积于富含钙质的弱碱性环境 ,适度碱化条件下黏土矿物的催化作用有助于重排藿烷的形成。图 4参
关键词
重排藿烷
油源对比
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却勒1井
Keywords
rearranged
hopanes
oil
correlations
source
rock
Tarim
Basin
Quele
1
Well
分类号
TE12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北缘冷湖构造带与马北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志峰
包建平
机构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83-69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69
41772119)
文摘
通过对冷湖构造带和马北油田26个原油样品中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发现马北油田原油中姥植比(低于2.0)相对偏低,伽马蜡烷指数(0.10~0.20)相对偏高,甾烷组成中明显富含指示藻类贡献的C_(27)甾烷,且重排甾烷含量中等,它们与附近凹陷发育的中侏罗统湖相泥岩中的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基本一致,显示它们之间存在成因联系;而冷湖构造带原油中姥植比(2.0~2.5)相对偏高,伽马蜡烷指数(低于0.05)相对偏低,明显富含指示陆源有机质贡献的C_(29)甾烷,且重排甾烷含量相对丰富,这一系列特征均明显有别于马北油田原油,而与冷湖地区发育的下侏罗统湖相泥岩中的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相吻合,表明该地区发育的下侏罗统湖相泥岩是其主力烃源岩。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姥植比
萜烷
甾烷
伽马蜡烷
原油对比
侏罗系
柴达木盆地
Keywords
biomarker
Pr/Ph
terpane
sterane
gammacerane
crude
oil
correlations
Jurassic
Qaidam
Bas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10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探讨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变阳
董丽红
李广涛
刘佳庆
朱海涛
王康乐
机构
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陕西延安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0-496,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JQ5003)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0油源一直存在争议,以志丹地区为例,试图通过对志丹地区可能为长10供烃的3套烃源岩的发育情况、长10原油族组成情况、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的分析,开展油-源对比综合研究,探讨长10石油来源,为后期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志丹地区长10原油样品具有饱和烃含量最高,芳烃次之,非烃和沥青质含量最低的特点。长10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显示出生油母质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成因,原油具有成熟度高的特点。通过对该地区长7,长9,长10等3套烃源岩的分析,认为该区长7烃源岩厚度最厚,长9次之,长10发育程度较低;生物标志化合物方面3套烃源岩在正构烷烃、萜烷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差异体现在长7-长10,Pr/Ph有增高趋势,ααα20R构型的C27,C28和C29规则甾烷具有从"L"型为主到"V"型和反"L"型增加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长10原油主要为长9烃源岩贡献,长10烃源岩有一定贡献。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志丹地区
长10
原油地球化学
油源对比
Keywords
Ordos
Basin
Zhidan
area
oil
-source
correlations
Chang
Chang
9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Chang
10
hydro-
10
oil
reservoi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海相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4
作者
黄军平
刘新社
张艳
井向辉
张才利
李相博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2-1218,共1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圈闭评价方法与关键技术”(2017ZX05001-003)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科技项目(kt2021-04-01和2022KT0103)资助。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在海相地层中获得了页岩油勘探突破。与公开报道的形成页岩油的烃源岩相比,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偏低,明确海相页岩油是原位生成还是外源运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油具有高饱和烃含量(88.35%~93.96%)、高饱和烃与芳香烃比值(9.63~18.57)、高∑nC_(21-)/∑nC_(22+)(4.51~5.58);具有明显的C_(27)甾烷优势,较高的三环萜烷与藿烷比值(0.89~1.09),低的藿烷与甾烷比值(0.91~1.10),较轻的全油碳同位素分布(-31.8‰~-31.6‰)。乌拉力克组页岩油具有正序列的碳同位素分布,即饱和烃碳同位素(δ^(13)C_(saturated))、芳香烃碳同位素(δ^(13)C_(aromatic))和非烃碳同位素(δ^(13)C_(non))表现为δ^(13)C_(saturated)<δ^(13)C_(aromatic)<δ^(13)C_(non),且正构烷烃中单体烃的碳同位素偏轻,为-35.7‰~-30.4‰,且随碳数增加逐渐变轻,这揭示出乌拉力克组页岩油具有明显的海相原油特征。页岩油饱和烃中表征成熟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C_(29)20S/(20S+20R)和C_(29)αββ/(ααα+αββ)分别为0.37~0.47和0.58~0.62,基于芳香烃中甲基菲比值F1和F2换算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0.86%~1.09%,表明乌拉力克组页岩油处于成熟阶段。对生物标志化合物、单体烃和全油碳同位素、成熟度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乌拉力克组页岩油与羊虎沟组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延长组湖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而与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最为相似。因此,乌拉力克组页岩油为典型的自生自储型页岩油,这一认识对鄂尔多斯盆地、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古生界海相页岩油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低有机质含量的海相烃源岩分布区可以发育页岩油油藏。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乌拉力克组
海相页岩油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Keywords
Ordos
Basin
Wulalike
Formation
marine
shale
oi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il
-source
correlations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烃源岩和油气中有机含硫化合物的生成、分布及应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高文强
夏燕青
马素萍
殷国瑞
张喜龙
马东旭
权红梅
机构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厂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5-1627,共13页
文摘
有机含硫化合物在烃源岩和原油中广泛分布,包含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综述了有机含硫化合物的分析测试,成岩作用阶段有机含硫化合物的生成,以及有机含硫化合物在烃源岩和油气中的来源和分布规律。有机含硫化合物在判识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的成熟度,示踪油气充注路径,应用于油源对比以及指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过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有机含硫化合物结构种类复杂,不同沉积环境和岩相以及成熟度的沉积有机质和原油中组成有很大差异。油气形成和不同演化阶段中新有机含硫化合物结构的准确鉴定和单体有机硫同位素的测定,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有机含硫化合物在烃源岩和原油中的分布特征及作用,建立新的地球化学指标或指示剂。另外,不同地质条件下有机硫与无机硫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有机含硫化合物硫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关键词
有机含硫化合物
烃源岩
原油
有机质成熟度
沉积环境
油源对比
Keywords
Organosulfur
compounds
Source
rocks
Crude
oil
s
Organic
matter
maturation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il
-source
correlations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库车坳陷却勒1井原油的重排藿烷系列及油源对比
肖中尧
黄光辉
卢玉红
吴懿
张秋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6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北缘冷湖构造带与马北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王志峰
包建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10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探讨
王变阳
董丽红
李广涛
刘佳庆
朱海涛
王康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鄂尔多斯盆地海相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黄军平
刘新社
张艳
井向辉
张才利
李相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5
烃源岩和油气中有机含硫化合物的生成、分布及应用
高文强
夏燕青
马素萍
殷国瑞
张喜龙
马东旭
权红梅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