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陆上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其分布和勘探对策 被引量:46
1
作者 赵文智 窦立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经过半个世纪的勘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看 ,资源探明程度还不高 ,油、气探明率分别为 2 6.9%和 5 .4% ,未探明的资源量还很大。石油剩余资源的 42 .4%分布在东部的裂谷盆地 ,46%分布在西部的叠... 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经过半个世纪的勘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看 ,资源探明程度还不高 ,油、气探明率分别为 2 6.9%和 5 .4% ,未探明的资源量还很大。石油剩余资源的 42 .4%分布在东部的裂谷盆地 ,46%分布在西部的叠合盆地 ;天然气剩余资源的 3 7%分布在中部的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 ,2 8.1%分布在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剩余油气资源虽丰富 ,但质量偏差 ,勘探难度大 ,勘探成本高。 2 1世纪前十年的油气勘探将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为确保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持续发展 ,不仅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还必须建立、健全风险勘探机制和经济评价决策系统 ,进一步发展先进适用的勘探技术 ,开辟新的勘探领域 ,发现更多的商业储量 ,确保我国油气产量稳中有升。表 4参 9(窦立荣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陆上剩余油气资源 地域分布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格局与2035年展望 被引量:39
2
作者 门相勇 王陆新 +2 位作者 王越 娄钰 郭威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2000年以来,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天然气获得了快速发展、非常规油气实现了规模开发、陆上西部和海域油气增储上产水平进一步提升,以上4个领域大发展使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新时代基本形成了“油气... 2000年以来,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天然气获得了快速发展、非常规油气实现了规模开发、陆上西部和海域油气增储上产水平进一步提升,以上4个领域大发展使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新时代基本形成了“油气并举”“常非并进”“东西联动”和“陆海统筹”的油气勘探开发战略新格局。基于不同勘探阶段储量发现规律和生命旋回等多种方法获得的储量、产量预测数据的初步判断,2035年以前,我国现有油气勘探开发格局将愈加凸显并有望实现“三大超越”,即天然气产量(油当量)将超过石油、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增量将超过常规气、陆上西部和海域石油产量将先后超过东部地区。其中,我国石油年产量将在较长时期内稳定在2×10^(8)t左右,有望形成东部、西部和海域“三足鼎立”的石油勘探开发格局;天然气年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可达3100×10^(8)m^(3)左右,将进一步确立“西部为主,海域和东部补充”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格局。建议强化国家“稳油增气”战略,大力发展天然气,加快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加大对页岩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规模效益开发;加强陆上西部深层和海域深水等新领域风险勘探和技术攻关,为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油气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勘探开发 新增储量 战略格局 发展展望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远景 被引量:31
3
作者 翟光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1-278,共8页
由于发育大量不同类型中生界和新生界的沉积盆地,中国大陆应赋存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沉积盆地都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不同类型盆地叠加,因此使中国石油勘探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中国的原油剩余... 由于发育大量不同类型中生界和新生界的沉积盆地,中国大陆应赋存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沉积盆地都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不同类型盆地叠加,因此使中国石油勘探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中国的原油剩余可采储量可以一直开采到2063年,而天然气则可以延续至22世纪。目前,中国大部分的盆地基本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中国未来主要的勘探领域有前陆盆地、古隆起及大型隆起周围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古生界海相油气藏和渤海湾地区浅层次生油气藏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对石油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革命性的,只要坚持持续勘探,中国石油工业一定会取得不断的发展,为此,提出了尽快开展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加强综合研究,解决关键技术及工艺,应用综合勘探技术,建立和运用风险勘探观点的五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油气远景 构造运动 含油气盆地 剩余可采储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油气田产量预测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胡建国 张栋杰 陈元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34,共4页
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是油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是编制油气田开发规划部署,进行油气田开发(调整)方案设计,以及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基于对大量油气田开发实际动态资料的统计研究,建立了一种预测油气田... 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是油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是编制油气田开发规划部署,进行油气田开发(调整)方案设计,以及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基于对大量油气田开发实际动态资料的统计研究,建立了一种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可采储量、最高年产气量及其发生的时间的新模型。该模型还可以预测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的储采比或采油速度等参数。油气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适用于油气田产量存在单峰的情形,而且也适用于油气田投产之后持续递减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采储量 产量预测 油气田开发规划
下载PDF
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和技术需求 被引量:17
5
作者 延吉生 孟英峰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46-50,共5页
在系统分析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储层特征、伤害机理、流动规律的条件下 ,提出了一套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的技术框架 ,重点讨论了低渗透储层的钻开储层技术与完井技术 ;对合理井网设计、增产改造、驱替开采等技术领域 。
关键词 工业性开发 低渗透 油气
下载PDF
我国油气勘探经济评价面临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乐强 宗国洪 +3 位作者 郭元龄 张燕 高磊 石红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7-20,29,共5页
油气勘探经济评价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显得越来越重要 ,已颁布的评价勘探工作的规定、标准有的已经不太适合。调研大量资料表明 ,当前勘探经济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储量预测考虑因素较单一 ,储量价值确定模型过于简单 ,勘探科技成果... 油气勘探经济评价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显得越来越重要 ,已颁布的评价勘探工作的规定、标准有的已经不太适合。调研大量资料表明 ,当前勘探经济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储量预测考虑因素较单一 ,储量价值确定模型过于简单 ,勘探科技成果价值不能合理评价 ,工业油流标准偏低 ,勘探地质风险不够重视等。文中对每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勘探 经济评价 效益 储量
下载PDF
油气田储采比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元千 赵庆飞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6期23-26,39,共5页
储采比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它不但反映了油气田的开发程度,而且也与油气田的稳产形势密切相关。本文利用文献1~3所建立的威布尔预测模型,以及逻辑斯谛(哈伯特)预测模型,得到了储采比与开发时间、累积产量、可采储量的... 储采比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它不但反映了油气田的开发程度,而且也与油气田的稳产形势密切相关。本文利用文献1~3所建立的威布尔预测模型,以及逻辑斯谛(哈伯特)预测模型,得到了储采比与开发时间、累积产量、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以及采出程度与开发时间之间的线性关系。这些线性关系,已被应用实例所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储采比 变化预测 可采储量
下载PDF
石油天然气储量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伦友 彭宽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年第3期69-72,共4页
以我国最新发布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为依据,在调研国外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财会税收制度,建立了符合国际贯例的经济可采储量计算及其价值评估方法体系。通过对中坝雷... 以我国最新发布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为依据,在调研国外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财会税收制度,建立了符合国际贯例的经济可采储量计算及其价值评估方法体系。通过对中坝雷三等3个气藏分别进行的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计算及其剩余可采储量价值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的储量差异是极为显著的,评估方法是适用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储量 价值评估方法 中国 剩余可采储量 经济可采储量 生产成本
下载PDF
中亚与邻区盆地群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 被引量:21
9
作者 塔斯肯 李江海 +3 位作者 李洪林 李维波 毛翔 王洪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3-584,共12页
基于中亚及其邻区大地构造和盆地构造演化,利用古板块再造、地理信息软件等对中亚盆地群的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进行探讨。中亚与邻区盆地群在早古生代分属不同陆块,这些陆块于早石炭世开始汇聚,早二叠世完成拼合,形成中亚盆地群。汇聚前... 基于中亚及其邻区大地构造和盆地构造演化,利用古板块再造、地理信息软件等对中亚盆地群的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进行探讨。中亚与邻区盆地群在早古生代分属不同陆块,这些陆块于早石炭世开始汇聚,早二叠世完成拼合,形成中亚盆地群。汇聚前该区受到海西期构造影响,在中生代伸展构造和新生代挤压构造的作用下形成的众多盆地类型为叠合盆地。该区主要烃岩源发育于海西期早期和中—新生代伸展背景的裂谷事件。油气主要集中在侏罗系(41%)和石炭系(37%)中,主要的勘探目的层是碳酸盐岩、礁灰岩、膏岩和泥岩。阿姆河、费尔干纳、图尔盖和阿富汗—塔吉克等盆地的油气主要集中于前陆冲断带和凹陷断阶带。滨里海、北乌斯丘尔特和曼各什拉克等克拉通盆地油气集中于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和断阶带,具有自生自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沉积盆地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油气储量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油气战略机遇与应对建议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林强 李玉龙 +4 位作者 韩九曦 王秋舒 何学洲 田隆 洪唯宇 《中国能源》 2016年第7期17-22,24,共7页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我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逐步扩大,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2014年底,石油消费量达5.51亿t,天然气消费量达1855亿m3,对外依存度分别为62%和32%。与同时期世界平均值相比,我国油气储采比总体偏低,后备开...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我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逐步扩大,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2014年底,石油消费量达5.51亿t,天然气消费量达1855亿m3,对外依存度分别为62%和32%。与同时期世界平均值相比,我国油气储采比总体偏低,后备开采储量相对不足。此外,我国还面临海外油气来源单一、风险高等困境。"一带一路"区域内油气资源丰富,其石油可采储量2131.08亿t,天然气可采储量212.64万亿m3,能为我国油气提供非常丰富的进口来源。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应做到以技术推动"油气输出"、以合作带动周边国家油气行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利用低油价的国际形势,加大投资并购力度,减小我国境外权益油气的风险。另外,我国应抓住当前有利的环境,深化自身改革,提升市场地位,并尝试建立新的油气定价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消费量 储采比 “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
下载PDF
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油砂开发状况和评价实践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鹏飞 王勇 +1 位作者 李志明 武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62,共8页
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油砂资源丰富,Athabasca矿区是盆地中最大的油砂矿区,含油层段为白垩系Mannville组,矿区的目的层为潮汐环境下典型的曲流水道沉积。由于油藏曾发生生物降解作用,油矿地层沥青油黏度可达1×104~100×104 mPa.... 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油砂资源丰富,Athabasca矿区是盆地中最大的油砂矿区,含油层段为白垩系Mannville组,矿区的目的层为潮汐环境下典型的曲流水道沉积。由于油藏曾发生生物降解作用,油矿地层沥青油黏度可达1×104~100×104 mPa.s。油砂开发主要采用露天开采和钻井开采方法,属钻井开采法的SAGD技术的机理是通过向油藏注入高温蒸汽,使固体沥青油变为可流动的原油,流入采油井筒中而被采出。连续油层厚度、隔夹层和气水层的分布以及水平井段的有效长度影响蒸汽腔的扩展和注汽效率。除考虑孔隙度、泥质含量、含油饱和度和电阻率外,SAGD开采方式下油砂的有效厚度识别标准还考虑连续油砂层、隔夹层和气水层的分布。油砂储量级别的确定,取决于储量的地质落实程度、资料获取情况和开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开发 SAGD技术 水平井对 连续油层厚度 隔夹层 气水层 油砂储量级别
下载PDF
我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玉喜 张道勇 朱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5-867,共13页
影响油气储量的增长趋势的影响因素很多,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规律差别也较大。充分认识影响储量、产量增长的各方面因素,对合理预测我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判断油气储量、产量增长领域,确定盆地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 影响油气储量的增长趋势的影响因素很多,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规律差别也较大。充分认识影响储量、产量增长的各方面因素,对合理预测我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判断油气储量、产量增长领域,确定盆地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勘探目标等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影响油气储量、产量增长因素的认识还存在不同看法,部分因素没有得到充分考虑,系统分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分析,将影响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三方面:在地质方面,油气资源潜力和资源分布的集中程度,盆地圈闭发育特点直接影响勘探进程和储量增长:资源潜力大、分布集中、圈闭发育均衡的盆地勘探进展快,储量增长具有典型的双峰特点;资源分布层位多的叠合盆地储量增长具有多峰特征等。在理论技术方面,陆相成油理论打开了我国陆相盆地勘探领域,出现我国第一个储量增长高峰,岩性、地层成藏理论的成熟带来了我国储量第二个增长高峰;地震技术、钻井技术、测井、测试技术和采油等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不断拓展勘探领域,勘探开发由正向构造扩展到凹陷,由中浅层扩展到深层,由陆地扩展到海洋,由平原、丘陵扩展到山地、沙漠和滩海。油气需求和价格等直接影响勘探投入和储量发现。各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程度不同,油气储量、产量增长特征是在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的结果。通过系统分析,充分认识影响储量、产量增长的各方面因素,可为合理预测我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判断油气储量、产量增长领域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储量 产量 增长趋势 影响因素 圈闭类型
下载PDF
论山东东营、惠民盆地油田水与油气聚集关系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春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0-346,共7页
山东东营、惠民盆地的油源断裂,即沟通生油岩与非生油岩的同生断裂发育区,出现了油田水的高含盐度分布带。它不仅与已知油气藏的分布相一致,而且水的含盐度异常值与石油储量之间呈正相关。笔者以东辛、现河庄和临商油田为例,分析了油田... 山东东营、惠民盆地的油源断裂,即沟通生油岩与非生油岩的同生断裂发育区,出现了油田水的高含盐度分布带。它不仅与已知油气藏的分布相一致,而且水的含盐度异常值与石油储量之间呈正相关。笔者以东辛、现河庄和临商油田为例,分析了油田水与油气藏形成的成因和伴生关系,还用相关曲线定量预测了盆地新区石油地质储量,并经钻探证实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盐度 油气聚集 储量
下载PDF
我国化石能源勘探、开发潜能与未来 被引量:16
14
作者 滕吉文 司芗 王玉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经济腾飞,并步入一个世界科技大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前夜,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乃必然的发展轨迹。然而,我国地大但物并不博。为此,在我国快速发展中、在多元共享世界能源的同时,必须立足本土,建立起可靠... 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经济腾飞,并步入一个世界科技大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前夜,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乃必然的发展轨迹。然而,我国地大但物并不博。为此,在我国快速发展中、在多元共享世界能源的同时,必须立足本土,建立起可靠的、稳定的且能保障长期供给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已刻不容缓。研究与分析当今世界和我国油、气、煤等化石能源发展的历程,结果表明:①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化石能源勘探和开发乃21世纪中叶前后的重要领域,此类能源是一次性能源消费的主体;②非常规油气、特别是页岩油气藏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强化高新科技应用于降低成本前提下,大力勘探、开发、利用乃未来化石能源发展的必然轨迹;③煤炭、煤层气与煤能转化,制油、煤制气,地下燃烧发电和煤化工产业的研发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基于上述认识,在21世纪中叶前后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的能源匹配模式应为“第二深度常规油气”+“煤层气与煤能转换”+“非常规页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能源 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 页岩油气 煤炭与煤能转化 能源战略后备基地
下载PDF
全球油气探明储量与大油气田的分布及地质构造背景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晶 孙婧 陶明信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67,共9页
世界探明油气储量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其中中东地区的油气储量最为丰富。全球大油气田的分布可划分为27个聚集区,其构造类型可归纳为6类。从构造背景分析,以被动边缘型和大陆裂谷型大油气田为主。笔者扼要而综合性地介绍全球油气探明(... 世界探明油气储量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其中中东地区的油气储量最为丰富。全球大油气田的分布可划分为27个聚集区,其构造类型可归纳为6类。从构造背景分析,以被动边缘型和大陆裂谷型大油气田为主。笔者扼要而综合性地介绍全球油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油气储产比、大油气田聚集区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大油气田的发现与分布特征及其在油气储量中所占的比重与作用,大油气田形成区的大地构造类型,进而举例介绍典型大油气田的地质概况,如典型大油气田加瓦尔油田和乌连戈伊气田的油气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探明储量 储产比 油气聚集区 典型大油气田
原文传递
用增长曲线预测油气田开发指标并评价调整效果 被引量:10
16
作者 俞启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44,共5页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气田开发指标和评价调整效果的新型增长曲线:NP=NRmaxtbtb+a;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t、tm、Qt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t关系的变化特点。根据研究发...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气田开发指标和评价调整效果的新型增长曲线:NP=NRmaxtbtb+a;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t、tm、Qt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t关系的变化特点。根据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即油气田生产时间(t)与相应的产量(Qt)的乘积达到最大值(tQt)max时的累积产量Np(tQt)max与最大可采储量NRmax的比值恒等于05,即Np(tQt)maxNRmax≡05,称为Np=NRmaxtbtb+a型增长曲线预测油气田开发指标的05准数。提出了根据实际资料计算NRmax、b、a等参数的方法以及应用这种增长曲线评价油气田重大调整措施效果的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港东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了这种增长曲线实际应用的重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曲线 预测 油气田开发
下载PDF
利用递减参数确定可采储量的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元千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5-98,共4页
本文基于广义的公式[1],提供了利用递减参数,确定油气田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的方法。
关键词 储量 产量递减 油气田 计算
下载PDF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促进油气勘探新发现——以胜利油田40年地震勘探历程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曲寿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6-370,共5页
自1927年地震勘探成为一种常规勘探方法以来,地震勘探技术始终处于不断改进之中。特别是在近20年,伴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地震勘探技术已从模拟发展到数字、从最初的一维发展到现在的三维乃至四维、从单分量接... 自1927年地震勘探成为一种常规勘探方法以来,地震勘探技术始终处于不断改进之中。特别是在近20年,伴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地震勘探技术已从模拟发展到数字、从最初的一维发展到现在的三维乃至四维、从单分量接收到多分量接收、从地面勘探到立体勘探、从简单的构造勘探到寻找隐蔽岩性油气藏,如今地震勘探方法不仅可用于勘探复杂地区(领域)的油气藏,而且正向油气的开发领域渗透和拓展。本文以胜利油田40年地震勘探历程为线索,阐述了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与油田储量增长的关系,强调为适应勘探目标日趋复杂的形势,促进油气储量的持续增长,必须进一步大力发展地震勘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技术 勘探历程 胜利油田 40年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方法 岩性油气藏 相关学科 复杂地区 开发领域 储量增长 勘探目标 持续增长 油气储量 计算机 多分量 接收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与苏北盆地勘探潜力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钱基 韩征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渤海湾盆地和苏北盆地虽然在成盆、成烃条件方面有较大差异 ,但两个盆地有着相似的油气发现规律和发现过程。对比两个盆地的储量增长特征、资源探明程度和探明速度、油田规模分布以及所处勘探阶段后认为 :渤海湾盆地油田规模分布服从对... 渤海湾盆地和苏北盆地虽然在成盆、成烃条件方面有较大差异 ,但两个盆地有着相似的油气发现规律和发现过程。对比两个盆地的储量增长特征、资源探明程度和探明速度、油田规模分布以及所处勘探阶段后认为 :渤海湾盆地油田规模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大、中型油田占油田总数的 64 % ,储量增长已越过正弦曲线的峰值期 ,总体仍处在发现高峰晚期阶段 ,预计在2 0 0 0年之后将出现新的储量增长高峰 ,预测勘探潜力主要在陆上的深层和诸多新类型油气藏以及广阔的海上勘探领域。苏北盆地油田规模不完全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但正向其逼近 ,以小型和特小型油田为主 ,新增探明储量呈高基值低起伏式增长 ,目前正处在储量发现高峰早期阶段 ,约在“十五”期末可能达到储量增长峰值期 ,预测长远的勘探潜力主要在斜坡、深层、东部天然气和广阔的海域。只要研究、技术、资金等投入到位 ,预测渤海湾盆地和苏北盆地“十五”期间的油气勘探开发发展速度基本与“九五”期间相当。图 6参 4(王孝陵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渤海湾盆地 苏北盆地 油气勘探潜力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天然气欠平衡钻井技术在井浅2井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大鹏 石晓兵 +3 位作者 王蓉先 杨国懿 李烈明 郑家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天然气欠平衡钻井就是在钻开产层前采用天然气作为钻井介质,替换普通泥浆进行钻井作业,在钻井过程中井筒气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允许地层流体进入井筒,没有钻井液滤液和有害固相微粒进入地层。它与其它欠平衡钻井作业方式相比,具有鲜明... 天然气欠平衡钻井就是在钻开产层前采用天然气作为钻井介质,替换普通泥浆进行钻井作业,在钻井过程中井筒气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允许地层流体进入井筒,没有钻井液滤液和有害固相微粒进入地层。它与其它欠平衡钻井作业方式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和独特的技术优势,是一种对于产层少污染的非常规钻井方式,是真实评价和最好保护油气层的最佳钻井方法。文章结合井浅 2 井,重点介绍了有关天然气欠平衡钻井的一些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储层特征、井身结构、钻具组合、气举、天然气钻进技术、不压井带压起下钻技术、不压井带压下油管技术等,并列举了天然气欠平衡钻井在该井所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井浅 2 井首次在南井构造须家河组获得油气储量,实现了该构造须家河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为勘探开发川南水敏伤害严重的低压碎屑岩储层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钻井技术 压井 天然气 保护油气层 钻井过程 水敏 钻井方式 油气储量 油气勘探开发 技术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