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国松 高山红 +2 位作者 吴彬贵 侯敏 解以扬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9,共9页
基于美国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近20a(1991-2010)10m风场再分析数据(0.3°×0.3°,1h/次,简称CFSR风场),对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 基于美国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近20a(1991-2010)10m风场再分析数据(0.3°×0.3°,1h/次,简称CFSR风场),对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估。利用天津渤海A平台观测站(118°25′E,38°27′N)逐时观测风速数据对CFSR风速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偏差仅为均较小(分别为2.28m/s与0.16m/s)。基于此CFSR风场,本文章进一步统计并给出了我国陆地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结果与第三次风能普查(1971-2000年)及相关文献结果 (1991-2010年)相当一致。依据国家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由CFSR风场推算了我国近海20a平均的70m高度风能资源分布。结果显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均达到了200 W/m2以上,大于6m/s的风速累积小时数为4 000h以上;其中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海区风能最为丰富,黄海中部、渤海中部和辽东湾海区风能次之。参照海上风场选址要求,28°N以北的近岸海域由于水深较浅,30m/s以上风速发生频次极低,比较适合建立海上风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R再分析10 m风场 我国近海 风能分布 风电场选址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海效应降雪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成芳 李泽椿 《海洋气象学报》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海效应降雪的发生发展机制与内陆地区降雪有明显区别。中国渤海中东部、渤海海峡、黄海、东海海面及其沿海地区均可产生海效应降雪,以山东半岛的烟台和威海地区最为显著。从各海域海效应降雪的分布特征、渤海海效应暴雪的多尺度作用、... 海效应降雪的发生发展机制与内陆地区降雪有明显区别。中国渤海中东部、渤海海峡、黄海、东海海面及其沿海地区均可产生海效应降雪,以山东半岛的烟台和威海地区最为显著。从各海域海效应降雪的分布特征、渤海海效应暴雪的多尺度作用、地形对渤海海效应暴雪的影响、海效应降雪的研究资料、方法和数值预报检验等5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年中国海效应降雪的主要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加深对海效应降雪的理解和认识。并针对当前预报业务难点和研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效应降雪 研究进展 中国近海 分布特征 多尺度作用
下载PDF
中国近海主要表层沉积物类型的原位声学特性
3
作者 李官保 王景强 +2 位作者 孟祥梅 阚光明 刘保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7,共9页
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声学特性对于海洋声传播和声探测有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海底沉积物表现出不同的声学特性。针对海洋声学研究对海底声学特性参数快速获取的需求,本文利用近年来获得的100个站位的声学特性原位测量和沉积物样品测试数据... 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声学特性对于海洋声传播和声探测有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海底沉积物表现出不同的声学特性。针对海洋声学研究对海底声学特性参数快速获取的需求,本文利用近年来获得的100个站位的声学特性原位测量和沉积物样品测试数据,统计了中国近海8种典型沉积类型的声速、声衰减系数等声学特性和平均粒径、密度等物理性质。通过与已有测量数据和统计结果的对比显示,其与多种原位测量系统获得的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但Hamilton统计的声速比、声衰减因子等参数则显著偏高。基于VGS理论的频散模型计算结果表明:Hamilton统计结果的偏高并非完全由其较高的测量频率引起。对于缺少直接测量数据的海域,本文的统计结果提供了一种基于沉积物类型进行海底声学特性初步估计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类型 声速 声衰减 频散 原位测量 密度 孔隙度 中国近海
下载PDF
ENSO对中国近海海平面影响的区域特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慧 刘克修 +6 位作者 王爱梅 徐矅 范文静 冯建龙 李文善 张增建 李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5,共11页
使用卫星测高、海表温度以及中国沿海台站水位等数据,分析研究了ENSO对中国近海海平面影响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与我国近海海平面存在显著的遥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自北至南呈梯度递增,分为3个影响明显的区域,分... 使用卫星测高、海表温度以及中国沿海台站水位等数据,分析研究了ENSO对中国近海海平面影响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与我国近海海平面存在显著的遥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自北至南呈梯度递增,分为3个影响明显的区域,分别是渤、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南海海平面异常与赤道东太平洋区域的海表温度异常相关性最强,大部分区域的相关系数超过了0.6;东海海域海平面异常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遥相关系数弱于南海,强于渤、黄海,大部分海域的遥相关系数超过了0.4;渤、黄海海域海平面异常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遥相关系数最弱,但是大部分海域的遥相关系数超过了0.3,通过了显著性检验。(2)中国沿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与ENSO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且影响范围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以长江口和台湾海峡为分界线分为长江口以北、长江口到台湾海峡以及台湾海峡以南3个区域。海平面的年振幅在厄尔尼诺年均出现偏低的现象,并且年振幅的极小值均出现在厄尔尼诺年。另外,海平面的年振幅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与其强弱有关,在强厄尔尼诺事件中,响应区域和幅度较大,弱事件中,响应区域和幅度偏小。(3)南海、东海和渤、黄海这3个区域沿海的海平面变化均存在4~7a的显著振荡周期,说明这3个区域的海平面均受ENSO的影响。其中,南海7a周期的振荡幅度最大,约为1.5cm;东海7a周期的振荡幅度次之,约为1.3cm;渤、黄海6a周期的振荡幅度最小,不到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海平面 ENSO 海表温度
下载PDF
中国近海建筑砂矿床特征 被引量:21
5
作者 曹雪晴 谭启新 +2 位作者 张勇 姜玉池 原晓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分析研究了我国现已探明的近海建筑砂矿床勘查资料,对建筑用海砂矿床进行了地质分类和工业分类;对我国已探明的近海建筑砂矿床的分布、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就不同类型近海建筑用砂矿床矿例进行了解剖,为今后建筑用砂矿的... 分析研究了我国现已探明的近海建筑砂矿床勘查资料,对建筑用海砂矿床进行了地质分类和工业分类;对我国已探明的近海建筑砂矿床的分布、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就不同类型近海建筑用砂矿床矿例进行了解剖,为今后建筑用砂矿的找矿及资源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借鉴,对建筑用海砂矿床的对比研究以及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建筑用海砂矿 矿床特征 地质分类 矿体
下载PDF
源区黑潮热输送低频变异及其与中国近海SST异常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齐庆华 蔡榕硕 张启龙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水温和盐度资料,通过动力计算方法估算了源区黑潮(18°N断面)热输送量,分析了源区黑潮热输送变异和中国近海SST异常的年际、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源区黑潮热输送异常呈现出显著的以2~...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水温和盐度资料,通过动力计算方法估算了源区黑潮(18°N断面)热输送量,分析了源区黑潮热输送变异和中国近海SST异常的年际、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源区黑潮热输送异常呈现出显著的以2~7、10~20a和约30a为主周期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且具有线性增强的长期变化趋势,并约于1976年前后发生了一次显著气候跃变.中国近海SST年际、年代际异常变化的最显著区域位于渤海、黄海、东海海域和台湾海峡.源区黑潮热输送变异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与中国近海SST异常变化密切相关,源区黑潮热输送变异可能是影响中国近海SST异常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源区黑潮 热输送 SST异常 中国近海
下载PDF
台风陆架波对南海北部夏季沿岸流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海亮 汪峰 +5 位作者 苗艳红 孙佳 李玲莉 鞠霞 郭延良 熊学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443,共9页
为揭示台风过程对南海北部沿岸流场的影响,本文利用2015年7月至8月华南沿海现场观测和数值同化数据,分析研究了“灿鸿”“浪卡”和“苏迪罗”三个台风过程引起的南海北部沿海陆架波过程。结果显示,台风过程会在近岸形成自台湾海峡以北... 为揭示台风过程对南海北部沿岸流场的影响,本文利用2015年7月至8月华南沿海现场观测和数值同化数据,分析研究了“灿鸿”“浪卡”和“苏迪罗”三个台风过程引起的南海北部沿海陆架波过程。结果显示,台风过程会在近岸形成自台湾海峡以北沿华南沿岸至琼州海峡的向SW方向传播的陆架波流,平均传播速度为38.4 km/h,产生的SW向海流平均可达30~50 cm/s,引起的最大增水超过50 cm。台风陆架波的影响与台风强度和位置有关,台风越强、距离研究区域越近,所产生的影响越大。研究成果有助于加强陆架海洋环境对台风的响应过程及其物理机制的科学认识,可为华南沿海以及南海陆坡等地区的工程全潮测验结果典型性分析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沿海 台风 陆架波 全潮测验 红海湾
下载PDF
我国近海和邻近海的海洋环境对最近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3
8
作者 蔡榕硕 陈际龙 黄荣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9-1033,共15页
鉴于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及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严重性,作者首先利用ERA-40再分析的风场资料以及HadISST和SODA等海洋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和... 鉴于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及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严重性,作者首先利用ERA-40再分析的风场资料以及HadISST和SODA等海洋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和邻近海(主要是热带和副热带西太平洋)海面附近的风力、海表纬向和经向风应力和海表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976年之后中国近海和邻近海上空的冬、夏季风变弱,从而引起中国近海冬、夏季海表风应力减弱(尤其是经向风应力),而海表水温明显上升;并且,冬、夏季海表风应力的减弱和海水温度的上升在中国东海反映尤其明显,这些为中国近海赤潮的频繁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海洋环境。此外,从中国近海上空环流散度分布的变化可见,中国近海上空从1976年之后大气环流辐散增强,这不利于中国近海上升流的形成,从而会对沿岸水域营养盐的输送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近海和邻近海 海洋环境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南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钟舜丹 刘炎 +1 位作者 钟顺洋 何均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1-54,共4页
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南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研究,选取14个指标对2003-2013年南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南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整体状况较为脆弱,呈现中度脆弱或强度脆弱。影响南海生态环境脆弱... 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南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研究,选取14个指标对2003-2013年南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南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整体状况较为脆弱,呈现中度脆弱或强度脆弱。影响南海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为工业废水排放量、治理废水项目数量、海洋科技从业人员数量和海洋科研机构数量。据此提出了加强海洋环保宣传、控制污水排放入海、建立污染预警机制、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近海海域 模糊综合评价 生态环境 脆弱性评估
下载PDF
南海海区夏季环境条件变化对船舶中央空调系统的影响
10
作者 徐文华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4-87,共4页
针对航标作业船"B-33"轮中央空调系统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制冷装置检修前后的性能、该船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条件,以及广州地区和南海近海海区近年来夏季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影响较大... 针对航标作业船"B-33"轮中央空调系统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制冷装置检修前后的性能、该船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条件,以及广州地区和南海近海海区近年来夏季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南海近海海区的空调系统夏季外界环境条件建议值,为以后南海近海海区工程船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中央空调 南海近海海区 夏季环境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