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季四川南部县乡约考述——基于清代《南部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苟德仪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0-55,共6页
以往的乡约研究大多偏重"论",相关历史事实的铺陈却不甚清晰。鉴于此,本文以清代《南部县档案》为主要参考资料,对该县乡约的设置、职能、任充与辞革、点卯等诸多史实进行了重新建构,期望能为研究者提供经初步逻辑梳理后的历... 以往的乡约研究大多偏重"论",相关历史事实的铺陈却不甚清晰。鉴于此,本文以清代《南部县档案》为主要参考资料,对该县乡约的设置、职能、任充与辞革、点卯等诸多史实进行了重新建构,期望能为研究者提供经初步逻辑梳理后的历史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约 任充 点卯 《南部县档案》
下载PDF
回避制度考略 被引量:3
2
作者 温显贵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5-469,共5页
回避制度主要是在官吏任用、科举考试等重要场合下,为了避开地域上的乡情关系、亲属间的舞弊嫌疑而特意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讲究尊卑有节、长幼有序,日常的行为礼仪中也有一套回避制度,它是和封建等级制相伴... 回避制度主要是在官吏任用、科举考试等重要场合下,为了避开地域上的乡情关系、亲属间的舞弊嫌疑而特意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讲究尊卑有节、长幼有序,日常的行为礼仪中也有一套回避制度,它是和封建等级制相伴而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制 官吏授官 科举考试 礼仪
下载PDF
破坏性势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来自中国千村调研的数据 被引量:2
3
作者 贺小刚 陈元 +1 位作者 闫静波 杨婵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52,共19页
本文利用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破坏性势力对村庄农民收入的影响,并探讨了二者间的权变因素及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破坏性势力显著地阻碍了村庄的经济发展,降低了农民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地方政府新官上任对破坏性... 本文利用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破坏性势力对村庄农民收入的影响,并探讨了二者间的权变因素及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破坏性势力显著地阻碍了村庄的经济发展,降低了农民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地方政府新官上任对破坏性势力与农民收入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地方政府新官上任会削弱破坏性势力对农民收入的消极影响;村庄创业精神在破坏性势力与农民收入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即破坏性势力会通过遏制村庄创业精神降低农民收入水平。本文以破坏性势力为切入点,探讨了这一非正式制度对村庄经济发展与创业精神的作用机制,这对于深入理解新兴市场的制度变迁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势力 农民收入 村庄创业精神 地方官员新上任
原文传递
权利与监管:客籍化背景下清代官员的管理制度——以汉员文职为例
4
作者 周向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74-85,共12页
清代统治者为了整顿吏治、巩固皇权,制定并推行严格的任职籍贯回避制度,导致地方官员的客籍化,使官员的个人生活与朝廷监控都面临着许多问题。为此,朝廷构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有限保障官员权利的同时,又对其实行严厉的监管。... 清代统治者为了整顿吏治、巩固皇权,制定并推行严格的任职籍贯回避制度,导致地方官员的客籍化,使官员的个人生活与朝廷监控都面临着许多问题。为此,朝廷构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有限保障官员权利的同时,又对其实行严厉的监管。该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官员的困难,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官员的懈怠与放任,最终影响了行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官员客籍化 权利 监管
下载PDF
从考试机关到人事机关 民国考试院的理念与现实 被引量:4
5
作者 聂鑫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582,共18页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即设置了中央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这一方面是基于五权宪法的"国父遗教",另一方面也源于中国传统科举取士的文化。考试院的职权范围并不限于狭义的考试(考选)权,还有人事(铨叙)权。在考试院体制的...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即设置了中央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这一方面是基于五权宪法的"国父遗教",另一方面也源于中国传统科举取士的文化。考试院的职权范围并不限于狭义的考试(考选)权,还有人事(铨叙)权。在考试院体制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政治现实的变化,以及中华民国宪法的拟定,考试院的组织与职权也屡有变更。1946年宪法与1947年《考试院组织法》所最后确立的考试院体制,不尽符合孙中山的理念,也有别于传统中国或现代西方的范式。关于考试院制度有很多争议,集中在考试院行使人事权之正当性、考试院应采首长制还是委员制、人事一条鞭与地方自治的矛盾、文官考选是否分省区定额、对民意代表应否通过考选铨定资格等问题上。研究民国考试院制度的形成与矛盾,对于当代中国考试、人事制度建设与政治体制完善,亦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院 考选 铨叙 人事一条鞭
原文传递
金元之际全真教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抉择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洪权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6,共6页
金朝末年,也就是大蒙古国初期,中国北方有多种政治势力逐鹿中原,除了南宋、金朝、大蒙古国外,还有进行武装割据的汉人世侯和起义军,这些势力共存,使当时的政治局势扑朔迷离,乱象纷呈。而全真教这一庞大教团在这种局面中,却左右逢源,受... 金朝末年,也就是大蒙古国初期,中国北方有多种政治势力逐鹿中原,除了南宋、金朝、大蒙古国外,还有进行武装割据的汉人世侯和起义军,这些势力共存,使当时的政治局势扑朔迷离,乱象纷呈。而全真教这一庞大教团在这种局面中,却左右逢源,受到各种势力的关注。全真教既帮助金廷对付起义军,又和起义军保持微妙关系,同时与汉人世侯也有密切联系,甚至还得到南宋的垂青。但出乎预料的是,全真教领袖丘处机却选择了蒙古作为政治靠山,这一举措,为全真教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大蒙古国 全真教 汉人世侯 红袄军
下载PDF
明代传奉官研究
7
作者 屈军卫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1-85,共5页
公元1368年太祖朱元璋于金陵建立明朝,累世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在历史上产生了。朱元璋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效法汉唐,继于宋元,开天辟地,自成一统。中央废丞相,设内阁;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集决策大权于一身。丞相用人大权也被剥夺殆尽,... 公元1368年太祖朱元璋于金陵建立明朝,累世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在历史上产生了。朱元璋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效法汉唐,继于宋元,开天辟地,自成一统。中央废丞相,设内阁;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集决策大权于一身。丞相用人大权也被剥夺殆尽,吏、兵二部虽然管理大小官员的任用,但仅能掌握中下层官员的管理任用,更使君主专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明中叶以后吏部这仅有的权力也遭受到挑战,由皇帝直接任命的而非经过正常的吏部铨选的传奉官的出现就是其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铨选 传奉官
下载PDF
从档案史料看民国时期中央驻藏机构的设立变更与职官任免
8
作者 张子凌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共6页
本文主要利用先前业已公布的《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等文献资料,并结合近几年来最新公布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汇编》大型影印丛书中所涉及的部分档案史料,对民国时期中央驻藏机构的设立变更... 本文主要利用先前业已公布的《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等文献资料,并结合近几年来最新公布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汇编》大型影印丛书中所涉及的部分档案史料,对民国时期中央驻藏机构的设立变更与职官任免作一简要梳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档案 驻藏机构 设立变更 职官任免
下载PDF
正德官窑瓷器的回回文装饰
9
作者 徐畅 《创意设计源》 2015年第1期26-29,共4页
正德官窑瓷器大量使用回回文装饰,意在满足明武宗对异族文化的好奇与赏玩,而非出自信仰需求。回回文的书写者应是吏部招考而来,或由皇帝直接任命。因社会文化氛围和嘉靖帝个人的影响,正德朝以后回回文瓷器少见于官窑,却在民窑中持续发展... 正德官窑瓷器大量使用回回文装饰,意在满足明武宗对异族文化的好奇与赏玩,而非出自信仰需求。回回文的书写者应是吏部招考而来,或由皇帝直接任命。因社会文化氛围和嘉靖帝个人的影响,正德朝以后回回文瓷器少见于官窑,却在民窑中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外销瓷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文 瓷器 明武宗 传奉官 外销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