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合武功体和吏隐观的嬗变 |
周衡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2
|
儒学复兴思潮下毛滂“吏隐”心态探析——以毛滂词为中心 |
徐佳
|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
2019 |
0 |
|
3
|
东方朔文学贡献史实拾遗 |
张黎呐
|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0 |
|
4
|
从文化人格看古代士人政治困境的形成及其解脱——以张九龄罢相为中心 |
仲红卫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5
|
中国古代的“帝师”文化——以张良为中心的考察 |
龚留柱
张靖人
|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
2017 |
2
|
|
6
|
论苏轼黄州诗词创作中的“心隐”情结 |
孙惠芳
|
《大连大学学报》
|
2011 |
1
|
|
7
|
白居易融会三教的“中隐”思想及其仕隐心态 |
张玉璞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8
|
宋代吏隐文化的精神内涵 |
郝美娟
程磊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9
|
试论韦应物诗歌中的吏隐主题 |
张鹤霖
|
《金融教育研究》
|
2006 |
1
|
|
10
|
王昶的禅学之嗜与“吏隐”心态 |
武云清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1
|
两山之间:论襄阳鹿门山与岘山对孟浩然的影响和塑造 |
邬海川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2
|
浅议吴文英词中仕与隐的思想 |
田玉琪
|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1
|
|
13
|
论谢灵运创作的“仕”“隐”纠结——以山水隐逸诗为中心 |
白欣桐
|
《商洛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4
|
论李白诗歌的琴意象 |
付嘉敏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