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边塞诗对汉乐府边塞诗的继承和发展
1
作者 续娟娟 《邢台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尤以盛唐为最。其原因之一是《诗经》到初唐边塞诗积累的结果。但唐边塞诗的直接先驱,应是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之作。唐诗人多精通乐府,擅长以乐府形式写边塞题材。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尤以盛唐为最。其原因之一是《诗经》到初唐边塞诗积累的结果。但唐边塞诗的直接先驱,应是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之作。唐诗人多精通乐府,擅长以乐府形式写边塞题材。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对唐边塞诗都有直接的巨大的影响。从诗歌的内容上,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探究二者的承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边塞诗 汉乐府 诗歌评论 爱国主义 诗歌主题
下载PDF
红楼诗学渊源论——兼论《红楼梦》对明清诸家诗论的接受
2
作者 王友胜 胡玉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诗词创作和诗学理论主张的讨论,这种讨论融入了小说的血脉,成为了小说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红楼梦》所构建的诗学思想体系深受当时所流行的明清诸家诗论的影响。一方面,《红楼梦》对明清诸家诗论的接受与传承,... 《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诗词创作和诗学理论主张的讨论,这种讨论融入了小说的血脉,成为了小说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红楼梦》所构建的诗学思想体系深受当时所流行的明清诸家诗论的影响。一方面,《红楼梦》对明清诸家诗论的接受与传承,构成了观点鲜明的红楼诗学;另一方面,《红楼梦》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明清诸家诗论进行批评与改造。总的来说,这种接受或批评是客观而辩证的,也是符合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明清诗论 意境 辞采 兴寄 乐府
下载PDF
清切哀伤、诗体古旧的蔡邕的《琴操》——谦论汉代琴曲歌辞与乐府诗、五言诗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高长山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2期68-71,共4页
蔡邕所整理的《琴操》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琴曲定性,界定它的审美特征。琴曲歌辞主要是四言和骚体,采用的是古老的诗歌形式,因此,对乐府诗与诗体演变的关系必须全面审视,不能片面强调它对五言涛生成的推动作用。琴曲歌辞重在抒情,篇幅短小... 蔡邕所整理的《琴操》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琴曲定性,界定它的审美特征。琴曲歌辞主要是四言和骚体,采用的是古老的诗歌形式,因此,对乐府诗与诗体演变的关系必须全面审视,不能片面强调它对五言涛生成的推动作用。琴曲歌辞重在抒情,篇幅短小,这也是它和其它乐府诗的重要区别。蔡邕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整理琴曲歌辞,流露出对旧诗体的依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邕 《琴操》 汉乐府 五言诗
下载PDF
魏晋女性复仇文学主题的文学史意义及成因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立 李贵银 《宿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汉末至魏晋时期女性复仇文学主题真正形成。与同时期男性复仇故事相比,女性复仇在复仇动机、复仇过程、复 仇结局等方面具有许多独特魅力。女性复仇以其反传统性、反文化性,在礼与法的冲突中受到时人的肯定与赞誉。并 且,引起诗人们的关... 汉末至魏晋时期女性复仇文学主题真正形成。与同时期男性复仇故事相比,女性复仇在复仇动机、复仇过程、复 仇结局等方面具有许多独特魅力。女性复仇以其反传统性、反文化性,在礼与法的冲突中受到时人的肯定与赞誉。并 且,引起诗人们的关注,进入抒情文学,特别是乐府诗,为诗人们所咏叹。本文浅要地分析了其特定的文化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女性复仇 魅力 乐府诗 主题学
下载PDF
诸葛亮“好为《梁父吟》”之再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梅铮铮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7-22,共6页
陈寿《三国志》中因没有记载诸葛亮的《梁父吟》辞,由此引来近千年争议。笔者认为:诸葛亮之《梁父吟》,实与汉魏时期传承汉代乐府关系密切,而记载于唐人书中的辞也是不容置疑的。汉魏文人好借乐府旧题改制新诗,乃一时之风气,且他们的乐... 陈寿《三国志》中因没有记载诸葛亮的《梁父吟》辞,由此引来近千年争议。笔者认为:诸葛亮之《梁父吟》,实与汉魏时期传承汉代乐府关系密切,而记载于唐人书中的辞也是不容置疑的。汉魏文人好借乐府旧题改制新诗,乃一时之风气,且他们的乐府诗中,又往往透出悲凉的感情。这是历史现实所为,还与当时人叹息人生易逝,生命短暂情感一致。诸葛亮好为此悲凉之辞,乃时风影响,反映出他珍惜生命的思想,向外传达出励志有为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父吟 乐府 诸葛亮
下载PDF
南北朝及隋代乐府官署演变考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怀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3-59,共7页
南朝乐府官署与东晋一脉相承而略有变化 ,这一时期 ,民间清商新声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期 ,不仅在实际生活及朝廷礼乐活动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而且对文士创作的影响有更加显著。北朝乐府官署的设置基本仿效南朝而略有变化 ,隋代乐府官... 南朝乐府官署与东晋一脉相承而略有变化 ,这一时期 ,民间清商新声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期 ,不仅在实际生活及朝廷礼乐活动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而且对文士创作的影响有更加显著。北朝乐府官署的设置基本仿效南朝而略有变化 ,隋代乐府官署的设置则与魏和西晋基本一致 ,但自北魏起 ,在这一向回归传统的表面现象下 ,乐府歌诗在音乐上均明显受到胡乐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 歌诗 清商乐 胡乐 南北朝 隋代 官署
下载PDF
“乐府”新证 被引量:5
7
作者 万尧绪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6,共3页
据《二年律令·秩律》等文献记载,汉初确实已经设置"乐府",掌管着宫廷之乐,为皇帝服务,武帝乃立"乐府"之说不能成立。"太乐"一官并非始自于秦,秦时所设置的是"外乐"·,汉初因袭,与&qu... 据《二年律令·秩律》等文献记载,汉初确实已经设置"乐府",掌管着宫廷之乐,为皇帝服务,武帝乃立"乐府"之说不能成立。"太乐"一官并非始自于秦,秦时所设置的是"外乐"·,汉初因袭,与"乐府"分掌雅乐与俗乐,而后的某个时间才更名为"太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 《二年律令·秩律》 外乐 太乐
下载PDF
汉代养生思潮、经学诗教与汉乐府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明正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26-129,共4页
汉代养生思潮提倡"固精保气",反对情感的抒发;儒家经学诗教主张诗歌的中和美,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这种卫生观念和官方诗学批评模式造成了汉代文学抒情式微而叙事发达的态势。汉乐府中情感的流露非常隐蔽,但也凭... 汉代养生思潮提倡"固精保气",反对情感的抒发;儒家经学诗教主张诗歌的中和美,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这种卫生观念和官方诗学批评模式造成了汉代文学抒情式微而叙事发达的态势。汉乐府中情感的流露非常隐蔽,但也凭借"歌"的身份取得了抒情特权;新声俗乐的重"情"特质又促使官方罢乐府,这反过来为歌诗的抒情创造了条件;可惜诗尊歌贱,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思潮 经学诗教 汉乐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