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5例儿童单眼上斜肌麻痹性眼性斜颈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延旭 张燕 +1 位作者 钱晶 陈志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20-4023,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单眼上斜肌麻痹性眼性斜颈的临床特征,评估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眼科入院的斜视患儿,筛选出155例因单眼上斜肌麻痹引起的斜颈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方法与预后效... 目的:分析儿童单眼上斜肌麻痹性眼性斜颈的临床特征,评估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眼科入院的斜视患儿,筛选出155例因单眼上斜肌麻痹引起的斜颈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方法与预后效果。结果:155例患儿中选择下斜肌部分切除术50例,下斜肌转位术40例,内外直肌、上下直肌的后徙或缩短术40例,上斜肌折叠术25例。4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0,P>0.05)。155例患儿术后精细立体视100例,粗略立体视55例,不同手术方式的组间近立体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5例患儿术后视觉一级功能124例,二级功能30例,三级功能1例,不同手术方式的组间视觉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能改善儿童单眼上斜肌麻痹性眼性斜颈的视觉功能与近立体视状况,但是需要根据患儿临床特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促进术后疗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性斜颈 上斜肌麻痹 儿童 临床特征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婴幼儿眼性斜颈的临床特征与早期手术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项道满 陆晓和 +3 位作者 毛娅妮 王建勋 周红梅 郭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眼性斜颈的临床特征,评估眼性斜颈早期手术效果。方法:对7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获取歪头试验、九方位眼球运动检查及眼底照相的结果,分析眼球肌肉异常的类型,对眼性斜颈做出定性诊断。采用计算机辅助斜视诊断技术... 目的:探讨婴幼儿眼性斜颈的临床特征,评估眼性斜颈早期手术效果。方法:对7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获取歪头试验、九方位眼球运动检查及眼底照相的结果,分析眼球肌肉异常的类型,对眼性斜颈做出定性诊断。采用计算机辅助斜视诊断技术,精确测量出水平斜视度数。对眼性斜颈患者中,上斜肌麻痹、下斜肌功能亢进者,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其它原因引起的眼性斜颈,根据眼球肌肉异常类型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合并水平斜视者以计算机辅助下斜视测量软件测量出的水平斜视角度为根据,定量设计手术。随访时间6~12mo。结果:本组病例中,均找到眼部病因,以单纯性单眼上斜肌麻痹最常见,54例(77%)。全部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一次手术后,单纯性单眼上斜肌麻痹患儿,6mo内治愈或改善者53例(占所有单纯性单眼上斜肌麻痹患儿的98%)。所有患儿6mo内治愈或改善者64例(91%),手术失败者6例。其中3例接受第二次手术,术后3例均治愈或改善。合并水平斜视者11例(16%),一次手术后水平斜视全部矫正。结论:婴幼儿眼性斜颈是一组包含不同类型病因的斜视。明确病因后尽早手术可获得满意头位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性斜颈 临床特征 婴幼儿 计算机辅助 斜视
下载PDF
眼性斜颈的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燕 王为农 严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141-1142,共2页
目的:分析眼性斜颈误诊病例,探讨眼性斜颈的误诊产生原因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4年~2006年12年间收治的被误诊为肌性斜颈的眼性斜颈病例,并对其眼科诊断分类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7例眼性斜颈病人曾在外院被误诊为... 目的:分析眼性斜颈误诊病例,探讨眼性斜颈的误诊产生原因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4年~2006年12年间收治的被误诊为肌性斜颈的眼性斜颈病例,并对其眼科诊断分类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7例眼性斜颈病人曾在外院被误诊为肌性斜颈,其中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或不全麻痹的24例,占64.9%;先天性上直肌麻痹的8例,占21.6%;先天性下直肌麻痹的3例,占8.1%;先天性下斜肌麻痹的2例,占5.4%。曾在外院作过胸锁乳突肌手术的21例,占56.8%;作过理疗等保守治疗的16例,占43.2%。结论:在误诊为肌性斜颈的病例中,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占大多数;临床医生应注意区别先天性肌性斜颈与眼性斜颈,以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性斜颈 误诊
下载PDF
外科误诊的先天陛眼性斜颈10例回顾性分析
4
作者 董明蓉 林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外科误诊的先天性眼性斜颈病例,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与先天性眼性斜颈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眼科收治的经外科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并行外科手术治疗后无... 目的通过分析外科误诊的先天性眼性斜颈病例,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与先天性眼性斜颈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眼科收治的经外科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并行外科手术治疗后无效,转至眼科诊断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10例患者,对其分别实施相应眼科手术。结果10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右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4例,其中2例合并水平性斜视;左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6例,其中1例合并水平性斜视。对5例患者实施患眼下斜肌切除术,对5例患者实施患眼下斜肌转位术,均同期矫正水平性斜视。术后10例患者斜颈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不同病因造成的斜颈,治疗方法不同,临床中应注意先天性肌性斜颈与先天性眼性斜颈的鉴别,对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及带给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性斜颈 眼性斜颈 误诊
原文传递
管窥推拿治疗小儿眼性斜颈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世春 徐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通过推拿治疗斜颈30余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其中较少见到的眼性斜颈的诊断、鉴别和治疗体会,并附医案一则。
关键词 眼性斜颈 上斜肌麻痹性斜视 推拿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斜视诊断技术在婴幼儿眼性斜颈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项道满 陈锋 +2 位作者 毛娅妮 冯光强 王建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了解婴幼儿时期发生的儿童眼性斜颈的病因、临床特征,探讨计算机辅助诊断对婴幼儿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眼性斜颈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运用计算机辅助的儿童斜视图像分析诊断技术,获取斜视患者的数码图像,分析其代偿头位... 目的了解婴幼儿时期发生的儿童眼性斜颈的病因、临床特征,探讨计算机辅助诊断对婴幼儿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眼性斜颈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运用计算机辅助的儿童斜视图像分析诊断技术,获取斜视患者的数码图像,分析其代偿头位,并对歪头试验以及九方位眼球运动检查情况进行记录,通过对获得的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垂直肌功能异常的类型,对眼性斜颈做出定性诊断。合并水平斜视的患者,同时应用计算机辅助定量诊断技术,分析得出水平斜视度数。结果研究发现,早期发生的眼性斜颈,多数都可以找到眼部原发病,以单纯上斜肌麻痹最为多见,最重要的阳性体征是歪头试验(Bielschowsky test)阳性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数码影像分析手段,有助于婴幼儿眼性斜视的早期诊断。并且可以通过手术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性斜颈 婴幼儿 计算机辅助 斜视诊断
下载PDF
应用Fresnel压贴三棱镜治疗儿童眼性斜颈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文红 于刚 +1 位作者 吴倩 刘雯 《眼科》 CAS 2009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压贴三棱镜治疗儿童眼性斜颈的临床应用特点和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眼性斜颈患儿64例。方法患儿配戴Fresnel压贴三棱镜,观察配镜后的代偿头位及斜视度改变情况,比较戴镜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随访6~12个月。主... 目的探讨压贴三棱镜治疗儿童眼性斜颈的临床应用特点和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眼性斜颈患儿64例。方法患儿配戴Fresnel压贴三棱镜,观察配镜后的代偿头位及斜视度改变情况,比较戴镜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随访6~12个月。主要指标代偿头位改善率,双眼同时知觉、融合功能、立体视觉。结果配镜后代偿头位改善率90.6%(58例)。所有能配合检查者55例(100.0%)戴镜后有双眼同时知觉、52例(94.5%)有融合功能、50例(90.9%)有立体视,与戴镜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采用压贴三棱镜矫正某些儿童眼性斜颈效果满意,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儿童双眼视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贴三棱镜 斜视 代偿头位
原文传递
眼性斜颈的诊断和手术探讨
8
作者 黄建纲 张诚庆 +1 位作者 孙志和 刘波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报告10例因上斜肌麻痹引起的眼性斜颈,其中8例为先天性,1例后天性,另1例原因不明。经手术矫治后随访21个月,结果斜颈改善和消失者各半,疗效比较满意。讨论了有关上斜肌麻痹(眼性斜颈)的诊断和手术方法,认为减弱作用过强的患眼麻痹肌上... 报告10例因上斜肌麻痹引起的眼性斜颈,其中8例为先天性,1例后天性,另1例原因不明。经手术矫治后随访21个月,结果斜颈改善和消失者各半,疗效比较满意。讨论了有关上斜肌麻痹(眼性斜颈)的诊断和手术方法,认为减弱作用过强的患眼麻痹肌上斜肌的对抗肌下斜肌(后徙、切断或肌肉切除)是可取的首选手术,次选手术为后徙患眼上直肌或对侧健眼的下直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斜肌麻痹 眼性斜颈 诊断
下载PDF
眼性斜颈的诊断和手术探讨
9
作者 黄建纲 张诚庆 孙志河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报告10例因上斜肌麻痹引起的眼性斜颈,其中8例为先天性,1例后天性,另1例原因不明,经手术矫治后,随访9~21个月,结果斜颈改善和消失者各半,疗效比较满意。讨论了眼性斜颈头部偏斜方向的解释,有关眼性斜颈的诊断和手术方法,认为减弱... 本文报告10例因上斜肌麻痹引起的眼性斜颈,其中8例为先天性,1例后天性,另1例原因不明,经手术矫治后,随访9~21个月,结果斜颈改善和消失者各半,疗效比较满意。讨论了眼性斜颈头部偏斜方向的解释,有关眼性斜颈的诊断和手术方法,认为减弱作用过强的患眼麻痹肌上斜肌的对抗肌下斜肌是可取的首选手术,次选手术为后徙患眼上直肌或对侧健眼的下直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性斜颈 诊断 手术
原文传递
下斜肌徙后术治疗上斜肌麻痹
10
作者 关航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5期376-378,共3页
本文报告了10例下斜肌徙后术治疗上斜肌麻痹病例,其中2例联合健眼下直肌徙后术,效果较满意。认为下斜肌徙后术是安全有效的,在治疗上斜肌麻痹的各种下斜肌减弱术中应列为首选术式。
关键词 斜肌徙后术 上斜肌麻痹 眼肌
下载PDF
小儿肌性斜颈和眼性斜颈的鉴别诊断与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湘华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8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肌性斜颈和眼性斜颈的鉴别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对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肌性斜颈和眼性斜颈患儿,根据病情进行分组,每组为30例患者,患儿经彩色超声和眼科检查,按照患儿病情采取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检查结... 目的探讨小儿肌性斜颈和眼性斜颈的鉴别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对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肌性斜颈和眼性斜颈患儿,根据病情进行分组,每组为30例患者,患儿经彩色超声和眼科检查,按照患儿病情采取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同时对患儿的面容和颈部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肌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明显增厚,回声加强,边界不清晰,病变区域血流量减少。眼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检查正常,内部条纹整齐规则,血流信号丰富;眼性斜颈患儿眼肌麻痹,14例患儿上斜肌麻痹,16例患儿上直肌麻痹;肌性斜颈组患儿与眼性斜颈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性斜颈组患儿的面容和颈部功能较眼性斜颈组患儿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超声和眼科检查可以有效鉴别小儿肌性斜颈和眼性斜颈,根据患儿病情采取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肌性斜颈的预后较眼性斜颈预后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眼性斜颈 鉴别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