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乡村振兴思想略论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连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乡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围绕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习近平乡村振兴思想。习近平乡村振兴思想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可以概括为以农民为中心的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乡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围绕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习近平乡村振兴思想。习近平乡村振兴思想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可以概括为以农民为中心的立场论,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愿景的目标论,处理好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全党工作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关系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稳中求进总基调和自力更生原则的定力论,党建引擎、改革创新、产业发展和乡贤齐心合力共推共建的动力论,乡村振兴目标、格局和途径注重整体协同的系统论,"三步走"的阶段论,政治、文化和物质多维支撑的保障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乡村振兴思想 立场论 目标论 关系论 定力论 动力论 系统论
下载PDF
马克思对象性理论的哲学溯源、生态蕴涵及新时代中国化表达--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32-140,共9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完成决定性转折的一部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以“感性活动”原则为核心的对象性理论可溯源至黑格尔的“活动”原则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原则。马克思对象性理论阐释了“感性活动”创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完成决定性转折的一部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以“感性活动”原则为核心的对象性理论可溯源至黑格尔的“活动”原则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原则。马克思对象性理论阐释了“感性活动”创设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对象性关系的丧失,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对象性关系的复归,实现了对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这彰显了其浓厚而深刻的生态蕴涵。马克思对象性理论是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是马克思对象性理论的新时代中国化表达。深入研究马克思对象性理论的哲学溯源和生态蕴涵,对于准确理解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与自然 对象性理论 共产主义 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司法适用研究
3
作者 吴立志 曾小家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4-61,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目的是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秩序。在严惩涉信息网络犯罪的背景下,刑法作业线不断提前,导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泛化适用的现象。司法实践通常...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目的是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秩序。在严惩涉信息网络犯罪的背景下,刑法作业线不断提前,导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泛化适用的现象。司法实践通常采客观说立场,该立场在理论上具有合理之处,却不具备可操作性,仅因行为违反了规范而入罪,将使中立帮助行为处罚范围过于宽泛,也使此罪与彼罪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从刑法的谦抑性和人权保障的角度出发,对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应实质出罪、合理分流治理。主观说不仅理论上具有合理性,在实践中亦可以合理限制中立帮助行为处罚范围,明晰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相较于客观说而言更具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中立帮助行为 客观说 主观说
下载PDF
四要件视域下正当防卫出罪论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伟 郑自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65-71,共7页
正当防卫的解释问题,被我国犯罪构成体系重构论者视为传统犯罪构成体系的重大理论缺陷,也被作为批判传统犯罪构成体系的坚实阵地。在对正当防卫出罪机制的研究过程中,现有的主观说、实质说、违法阻却事由说要么过于片面,要么缺乏科学性... 正当防卫的解释问题,被我国犯罪构成体系重构论者视为传统犯罪构成体系的重大理论缺陷,也被作为批判传统犯罪构成体系的坚实阵地。在对正当防卫出罪机制的研究过程中,现有的主观说、实质说、违法阻却事由说要么过于片面,要么缺乏科学性、逻辑不周延。在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视域下,结合正当防卫的实质予以剖析,可以发现正当防卫并不符合犯罪构成的任一方面,在传统四要件的理论框架中根本不需要在犯罪构成之外去解决正当防卫的出罪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主观说 客观说 违法阻却事由说 出罪
下载PDF
合同约束力的判断标准——以“法内”“法外”之间的允诺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翔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57-63,共7页
合同经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但由于当事人内心意思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由自由主义衍生出来的主观合意理论,在众多游离于"法内""法外"之间的允诺的效力判断上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司法... 合同经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但由于当事人内心意思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由自由主义衍生出来的主观合意理论,在众多游离于"法内""法外"之间的允诺的效力判断上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在坚持大陆法传统主观合意理论的基础之上,应当充分发挥客观合意理论作用,并吸收英美法上对价制度、允诺禁反言制度中的合理成分,以解决上述允诺的效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约束力 主观合意 客观合意 对价 允诺禁反言
下载PDF
美学逻辑的演进与实践美学的崛起
6
作者 章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1-66,共6页
从美学本体来看,当代美学的逻辑演进是沿着自然本体论(客观物质说)→意识本体论(主观意识说)→历史(实践)本体论(客观社会说)这一历史顺序发展的。实践美学的崛起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对前此美学学派的扬弃。
关键词 客观说 主观说 主客观统一说 客观社会说 实践 自然人化
下载PDF
最高额抵押债权确定时间点的判定——以抵押物被查封、扣押为基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煦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8-83,共6页
目前,《物权法》第206条规定了债权确定事由,但是就抵押物被查封、扣押而言,其暗含的债权确定时间点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24条规定的时间点不一致,由此引发争议。理论中对此分为主观... 目前,《物权法》第206条规定了债权确定事由,但是就抵押物被查封、扣押而言,其暗含的债权确定时间点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24条规定的时间点不一致,由此引发争议。理论中对此分为主观说和客观说两种,但抵押物被查封、扣押的情形涉及到了抵押人、抵押权人和保全申请人三方的利益,因此,不应局限于倾斜保护某一方的利益,而应对此做一个权衡,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角度重新解读此情形下债权确定的时间点,在坚持立法目的的前提下,实现三方利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额抵押 查封扣押 主观说 客观说 最长期间
下载PDF
相当因果关系说之探析
8
作者 吴浩 《政法学刊》 2017年第4期83-89,共7页
因果关系是刑法领域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核心基础是条件说,但是该说在多因一果的情形,对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存在着范围不确定的缺陷。为了限制范围的无限延伸,相当因果关系说应运而生,成为日本等国通说并广泛地应用于司法实践。根... 因果关系是刑法领域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核心基础是条件说,但是该说在多因一果的情形,对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存在着范围不确定的缺陷。为了限制范围的无限延伸,相当因果关系说应运而生,成为日本等国通说并广泛地应用于司法实践。根据判断资料的基础,相当因果关系说分为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鉴于因果关系的客观属性,在日本学界经历了折中说向客观说转变。同时,随着客观归责等理论和学说的兴起,相当因果关系说受到质疑和批判,该学说不断修正,旨在为解决司法实践中疑难问题构建坚实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当因果关系 折中说 客观说 危险的现实化
原文传递
法律解释标准的顺位探究——从读拉伦茨《法学方法论》谈起
9
作者 胡博婧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从阅读《法学方法论》中产生的关于法律解释标准顺位的疑惑开始,继而对德国争论已久的主客观说予以探究。主观说主张以探究历史上立法者的心理意愿为解释目标,客观说则主张以解析法律内存的意义为目标,两派别都有充分的理由从多个角度... 从阅读《法学方法论》中产生的关于法律解释标准顺位的疑惑开始,继而对德国争论已久的主客观说予以探究。主观说主张以探究历史上立法者的心理意愿为解释目标,客观说则主张以解析法律内存的意义为目标,两派别都有充分的理由从多个角度予以证成。为加深对问题的认知,需要从法政治学、法哲学以及社会科学三个不同的维度对问题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解释 法律解释目标 主观说 客观说
下载PDF
西方哲学视野中主体论变迁探析
10
作者 田静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6-48,共3页
在西方哲学中,主体论经历了由"客体中心"到"主体中心",生命之"我"到生活之"我","无主体"到"主体回归"的流变。主体论思维方式的转向对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极大的改... 在西方哲学中,主体论经历了由"客体中心"到"主体中心",生命之"我"到生活之"我","无主体"到"主体回归"的流变。主体论思维方式的转向对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极大的改变了哲学研究领域的面貌,哲学研究随着对"主体"不间断的"问"与"答"而持续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 主体论 客体论 变迁
下载PDF
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与“规范的形式客观说”正犯标准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开骏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9,176-177,共14页
当今中外刑法中存在单一正犯和限制正犯这两个对应的概念,前者倾向于不区分正犯和共犯,而后者倾向于区分。与之相关的共犯理论体系,则为单一制犯罪参与体系或单一正犯理论、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或限制正犯理论。单一制存在根本缺陷,区分... 当今中外刑法中存在单一正犯和限制正犯这两个对应的概念,前者倾向于不区分正犯和共犯,而后者倾向于区分。与之相关的共犯理论体系,则为单一制犯罪参与体系或单一正犯理论、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或限制正犯理论。单一制存在根本缺陷,区分制具有优越性。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参与体系可以解释为区分制。刑法学中应坚持"规范的形式客观说"的正犯标准,即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标准,但应对其进行规范性的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组织犯属于独立于教唆犯和帮助犯的第三种狭义共犯类型,其犯罪成立和处罚范围需遵循共犯从属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参与体系 正犯概念 区分制 单一制 规范的形式客观说
原文传递
刑法未遂理论在德国的发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托马斯.魏根特 樊文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围绕"为什么处罚要处罚未遂行为"问题的讨论,在德国刑法学界已经有了两百年以上的历史。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刑罚目的理论、不法理论的基本问题有着紧密的关联,在这样的关联中清晰地展现未遂理论过去和现在的历史变化,有助于了... 围绕"为什么处罚要处罚未遂行为"问题的讨论,在德国刑法学界已经有了两百年以上的历史。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刑罚目的理论、不法理论的基本问题有着紧密的关联,在这样的关联中清晰地展现未遂理论过去和现在的历史变化,有助于了解未遂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当今的研讨状况,由此,推测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遂理论的历史 客观未遂理论 主观未遂理论 不能未遂
原文传递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兴良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64,177,共20页
未遂犯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学对未遂犯的处罚根据都采用来自苏俄刑法学的主客观统一说。近年来,德日刑法学的客观未遂犯论越来越被我国学者所接受,正在逐渐取代主客观相统一的未遂犯论。本文对我国的未遂犯理... 未遂犯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学对未遂犯的处罚根据都采用来自苏俄刑法学的主客观统一说。近年来,德日刑法学的客观未遂犯论越来越被我国学者所接受,正在逐渐取代主客观相统一的未遂犯论。本文对我国的未遂犯理论从主客观相统一的苏俄刑法学话语到客观未遂论的德日刑法学话语的转变过程进行了学术史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遂犯 不能犯 主客观统一说 客观未遂论
原文传递
“共犯正犯化”立法质疑——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增设为视角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兵兵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7年第1期98-106,共9页
网络犯罪的不断蔓延趋势引发了人们关于网络安全的担忧,"共犯正犯化"立法模式的扩张正是社会要求周延保护法益的结果。但是,"共犯正犯化"赖以存在的理论根基包括共犯独立性说、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以及积极的一般预防... 网络犯罪的不断蔓延趋势引发了人们关于网络安全的担忧,"共犯正犯化"立法模式的扩张正是社会要求周延保护法益的结果。但是,"共犯正犯化"赖以存在的理论根基包括共犯独立性说、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以及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都有着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与缺陷,导致"共犯正犯化"在逻辑体系上难以获得正当性。共犯的成立并不需要事前的犯意联络,片面共犯亦应成立共犯;对于正犯与主犯也不能按照实质客观说加以混同,而是应当立足我国刑法规定严格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共犯正犯化 共犯独立性 片面共犯 形式客观说
下载PDF
刑法教义学的封闭与开放:社会理论知识的视角——以不作为共犯的边界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春玲 陈先兵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64,共15页
刑法教义学体现出体系性和封闭性,但晚近以来,随着不作为犯等可罚性基础边缘领域的认定难题出现,单靠刑法教义学之知识已经不能完全处理相关问题。通过学术史梳理可以发现,形式客观说不能解决不作为共犯的边界问题;加入规范因素的形式... 刑法教义学体现出体系性和封闭性,但晚近以来,随着不作为犯等可罚性基础边缘领域的认定难题出现,单靠刑法教义学之知识已经不能完全处理相关问题。通过学术史梳理可以发现,形式客观说不能解决不作为共犯的边界问题;加入规范因素的形式客观说则摒弃了原本的形式理性,添加了大量主观、恣意且模糊的规则。德国刑法学界出现了加入社会学理论等相关知识的流派,以义务犯理论为代表,虽然可以解决不纯正不作为共犯的认定问题,但可能无法达到刑法教义学所要求的体系性。经过了社会理论知识的扩展和刑法教义学者自我阵地的坚守,可以发现刑法教义学应当坚持一定开放性基础上的封闭,即将社会理论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转化为刑法教义学的语言纳入理论体系至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纯正不作为共犯 形式客观理论 义务犯理论 刑法教义学体系
原文传递
区分制共犯设立模式之前提 被引量:7
16
作者 阎二鹏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98-103,共6页
在采取正犯、共犯分离体系立法例国家的刑法理论中,正犯、共犯区分的理论一直是学者们争议的"核心"问题。在经历了早期的客观说与主观说之后,洛克辛教授所主张的犯罪事实支配论基本得到了学界的认同。不过,我国学界通说仍然... 在采取正犯、共犯分离体系立法例国家的刑法理论中,正犯、共犯区分的理论一直是学者们争议的"核心"问题。在经历了早期的客观说与主观说之后,洛克辛教授所主张的犯罪事实支配论基本得到了学界的认同。不过,我国学界通说仍然是以形式客观说作为正犯、共犯区分的标准〔1〕,如何使犯罪事实支配论与我国共犯立法相协调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理论 主观理论 犯罪事实支配论 实质正犯
原文传递
正犯概念的理论选择与规范建构——兼论对主犯条款的解释
17
作者 张嘉轩 《南大法学》 2024年第4期48-70,共23页
明确各行为人的定罪根据、实现刑罚的个别化是共同犯罪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对二者的回答集中反映在正犯概念的建构方法上。扩张的正犯概念在形式层面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存在激烈冲突,在规范层面误将自然和自由予以等同对待,在实践层面... 明确各行为人的定罪根据、实现刑罚的个别化是共同犯罪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对二者的回答集中反映在正犯概念的建构方法上。扩张的正犯概念在形式层面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存在激烈冲突,在规范层面误将自然和自由予以等同对待,在实践层面不当地扩张了处罚范围,因而并不可取。形式的正犯概念的两大基点是纯粹因果的不法体系和“正犯定性、主犯定量”的分析框架,但这两大基点均不牢靠。有必要继续坚守规范的正犯概念,并以规范地充足构成要件作为正犯建构的指导原则,以此诠释“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这一主犯特征。正犯建构的核心是行为归责。行为归责的原理包括对实行行为的决断和决定性塑造。由此,可以将正犯概念及主犯条款予以类型化,并为有组织犯罪中首要分子的主犯责任提供法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的正犯概念 形式客观说 规范的正犯概念 行为归责 主犯
下载PDF
“正犯主犯化”:趋势、原因及启示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宗金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6,共8页
主犯与正犯分别处于我国和德日刑法共同犯罪人的核心地位,有必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在德日刑法史上,正犯的内涵经历了主观说、形式客观说和实质客观说的演变。随着重要作用说和犯罪事实支配理论成为学界通说,正犯的认定标准倒向了实质客... 主犯与正犯分别处于我国和德日刑法共同犯罪人的核心地位,有必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在德日刑法史上,正犯的内涵经历了主观说、形式客观说和实质客观说的演变。随着重要作用说和犯罪事实支配理论成为学界通说,正犯的认定标准倒向了实质客观说。德日刑法中的正犯与我国刑法中主犯的界限日益模糊,呈现出"正犯主犯化"趋势。该趋势的形成与哲学思潮由自然(实证)主义向新康德主义的转变有关;在刑法领域,该思潮的转向主要通过把刑罚的合目的性引入到犯罪论的方法,以化解犯罪论与刑罚论的冲突和消弭"李斯特鸿沟"。"正犯主犯化"趋势对我国共同犯罪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一方面,不能以德日刑法中的正犯、共犯概念代替主犯、从犯的规范用语;另一方面,不能割裂定罪与量刑的关系,引进所谓的"双层区分制"。对于外国刑法理论,应该在明确该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回归到中国的具体现实,结合具体问题分析我国刑法的优劣,再做出坚持还是借鉴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犯主犯化 形式客观说 犯罪事实支配理论 自然(实证)主义 李斯特鸿沟 双层区分制
原文传递
风光气供能系统优化配置及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孟石 杜传铭 +3 位作者 杜尚斌 宿凤明 赵义军 张雪 《节能技术》 CAS 2022年第1期17-24,共8页
本文以某居民楼为研究对象,构建风、光、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利用DeST软件模拟用户全年逐时冷、热、电负荷,按照负荷规律将全年划分为供暖期、供冷期和过渡期三个阶段。引入差分进化算法,从能源、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对装机... 本文以某居民楼为研究对象,构建风、光、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利用DeST软件模拟用户全年逐时冷、热、电负荷,按照负荷规律将全年划分为供暖期、供冷期和过渡期三个阶段。引入差分进化算法,从能源、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对装机容量配置和设备出力配置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优化配置模型的项目收益率及回收期,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与传统供能系统相比,所得配置模型下的系统能源利用率更高,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 多能互补 多目标优化 差分进化算法 技术经济分析
下载PDF
地源热泵冷热源耦合供能最优运行策略
20
作者 田路遥 《节能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452-458,共7页
为避免地源热泵及其耦合系统运行存在冷热量不匹配,无法达到最佳节能效果的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实际项目,对办公建筑的夏季冷负荷和冬季热负荷需求进行模拟,分析地源热泵耦合不同冷热源系统的运行工况,建立多目标理论优化运行模型。研究... 为避免地源热泵及其耦合系统运行存在冷热量不匹配,无法达到最佳节能效果的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实际项目,对办公建筑的夏季冷负荷和冬季热负荷需求进行模拟,分析地源热泵耦合不同冷热源系统的运行工况,建立多目标理论优化运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方案一中地源热泵耦合制冷机组为最优运行方案,系统综合能效比为4.15,系统效率优于其余方案,且运行能耗最低为103.8万kWh。本论文研究结果可对北京区域的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形式提供参考,有利于地源热泵及耦合系统在华北地区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耦合系统 制冷机组 制冷负荷 制热负荷 多目标理论 最优运行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