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自我意识及其与自我之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启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本文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自我意识问题;自我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以及自我发展完善中自我意识的作用。在前一问题中,阐明了作为人的意识的两个方面的自我意识与客体意识之间复杂、深刻的关系,自我意识在人类适应活动中的巨大意义,并对各种... 本文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自我意识问题;自我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以及自我发展完善中自我意识的作用。在前一问题中,阐明了作为人的意识的两个方面的自我意识与客体意识之间复杂、深刻的关系,自我意识在人类适应活动中的巨大意义,并对各种歪曲和贬低自我意识作用的思想错误进行了分析、评价;在后一问题中,对自我从物质自我,到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从被动自我到主动自我的发展过程以及自我意识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作了分析说明。其中特别强调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者之间的协调和转化,尤其是精神自我中的主动自我和被动自我之间的协调和转化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客体意识 自我 纯粹(主动)自我 经验(被动)自我 当事思想 非当事思想 思想
下载PDF
意识·意识对象·存在方式——茅原《“意识二重性”与音乐美学》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范晓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5,I0002,共6页
“意识二重性”涉及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主观和客观的认识问题,也涉及意识本身所具有的三种状态——即意识、意识对象、存在方式。它是认识和理解人类艺术活动全过程的关键性问题。意识既有主观性特征,也有客观性特征,这是由意识本身所... “意识二重性”涉及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主观和客观的认识问题,也涉及意识本身所具有的三种状态——即意识、意识对象、存在方式。它是认识和理解人类艺术活动全过程的关键性问题。意识既有主观性特征,也有客观性特征,这是由意识本身所具有的三种状态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充分认识意识二重性,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艺术世界,有助于阐释和理解艺术世界与人的生存之间的深刻关系。所谓“意识的主观性”——是指人的认识只能在其形式方面显示主观性;所谓“意识的客观性”——是指认识的内容则是由对象的客观性所提供的。这就是意识二重性带给我们的“现实”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意识对象 存在方式 意识二重性 音乐美学 有利生存原则
下载PDF
萨特论自身意识、对象意识和反思意识的涵义及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中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4-17,共4页
文章考察了萨特的相关论述,细致分析了自身意识、对象意识和反思意识的涵义及其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自身意识与对象意识相对于反思意识具有本体的优先性;自身意识与对象意识融合为一,两者既是双向的互相需求,又是双向的互不可缺;自身... 文章考察了萨特的相关论述,细致分析了自身意识、对象意识和反思意识的涵义及其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自身意识与对象意识相对于反思意识具有本体的优先性;自身意识与对象意识融合为一,两者既是双向的互相需求,又是双向的互不可缺;自身意识与反思意识只是双向的互相需求,而不是双向的互不可缺。据此,自身意识与对象意识两者很可能均属于“反思前的我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意识 对象意识 反思意识 “反思前的我思”
下载PDF
论意识二重性的形成及其意义
4
作者 张晓虎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人类在进行自觉实践活动的时候必须借助语言符号把自身需要与对象规律划分开来,于是就产生了对象  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分化。这种二重性对观念文化形态有重大意义。意识的二重性在原始混沌的感性认识中就潜在地影响着观念运动,使用了符... 人类在进行自觉实践活动的时候必须借助语言符号把自身需要与对象规律划分开来,于是就产生了对象  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分化。这种二重性对观念文化形态有重大意义。意识的二重性在原始混沌的感性认识中就潜在地影响着观念运动,使用了符号进行反映之后,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有了借以区别的形式。本文探讨了意识二重性与符号形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对象意识 二重反映 符号作用
下载PDF
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关联分析
5
作者 李宏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人类意识以指向性为依据可划分为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其中,自我意识作为个体对自身的自觉意识,是个体自我确认的核心、孕育主体的认识能力、引导认识的指向性、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作为人对自身之外事物的属性与规律的认识,对象意... 人类意识以指向性为依据可划分为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其中,自我意识作为个体对自身的自觉意识,是个体自我确认的核心、孕育主体的认识能力、引导认识的指向性、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作为人对自身之外事物的属性与规律的认识,对象意识在认识世界中起到了"窗户"、"滤网"、"阶梯"、"镜子"等作用。从区别上看,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体现了意识感知的先后之分和意识的二重性。从联系上看,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互相支持、相互渗透,对象意识是自我意识的参照物,明确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对象意识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自我意识 对象意识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提纲》第一条的接近与偏离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惠香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9-32,共4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所揭示的意识的对象问题是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核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把意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而旧唯物主义理解为既成的自然存在物,这些观点在一定意...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所揭示的意识的对象问题是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核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把意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而旧唯物主义理解为既成的自然存在物,这些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接近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然而,由于有些代表人物反对区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以致不能坚持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在一定意义上偏离了实践唯物主义,最终并未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提纲》 意识对象 实践唯物主义
下载PDF
对康德“我思”概念的一种现象学解读
7
作者 毛九星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20年第2期-,共20页
按照对康德"意识"学说的通行理解模式,康德对"意识"的研究是"形式的""抽象的"和"逻辑的"。然而当我们摆脱这种理解框架并引入现象学视角时,我们发现,康德"我思"概念中已... 按照对康德"意识"学说的通行理解模式,康德对"意识"的研究是"形式的""抽象的"和"逻辑的"。然而当我们摆脱这种理解框架并引入现象学视角时,我们发现,康德"我思"概念中已经包含了"对象意识""自身意识"和"自我意识"这三种具体的意识种类或者说意识功能。"自身意识"和同一的"自我意识"依赖于作为"对象意识"的"先验统觉",因此康德能够将它们作为三个环节结合在"我思"概念中。康德的这些探讨构成胡塞尔现象学的重要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意识 自身意识 自我 我思
原文传递
以学生为主教学评价的特点分析
8
作者 刘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72-74,共3页
教学评价作为检验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其原则、方法、手段以及结果分析都要符合当前教育的要求,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作用。“以学生为主”是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提出来的新的教育观念,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评... 教学评价作为检验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其原则、方法、手段以及结果分析都要符合当前教育的要求,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作用。“以学生为主”是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提出来的新的教育观念,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与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 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
下载PDF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识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徐湘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71,共7页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一个从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到审美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在对象意识中把握外在的教育教学对象,从单一到整体、由表浅到深入、由分割到融合、由外在到内在,不断完善;在自我意识中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内在自我,从自我认...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一个从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到审美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在对象意识中把握外在的教育教学对象,从单一到整体、由表浅到深入、由分割到融合、由外在到内在,不断完善;在自我意识中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内在自我,从自我认知与感受、自我反省与更新、自我认同与实现中不断提升其水平;在审美意识中超越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从审美感知与感受、审美趣味与标准、审美理想与信念不断发展其热爱专业的情感,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对象意识 自我意识 审美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对自由本质的元哲学探讨——从马克思的劳动哲学出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博 晏辉 《哲学分析》 2023年第2期93-104,197,198,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人的劳动。马克思把古希腊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改造成了实践哲学,而把劳动过程中的对象化过程及其对象性存在视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及其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人不但进行着对象化活动,还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人的劳动。马克思把古希腊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改造成了实践哲学,而把劳动过程中的对象化过程及其对象性存在视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及其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人不但进行着对象化活动,还意识到这种活动以及怎样的活动才是自由的。这可以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由的认识。在实践和认识基础上,人还要提高自己的判断力,一个自由的或不自由的活动对主体、他者和社会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构造一个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即自由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这可以看作相关于自由的价值论。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自由问题就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中展开探讨,这便是从元哲学来探讨自由本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与必要性奠基于马克思的劳动哲学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哲学 劳动本体论 本质力量 对象化 对象意识 自由
下载PDF
汉语主体意识与英语客体意识探析——以《沉重的翅膀》葛浩文英译本为例
11
作者 王倩倩 《现代英语》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不同文化下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影响语言的结构和特征。中西方思想中存在着许多差异,其中就包括主客体意识差异。中国传统思想强调主体意识,西方思想注重客观事实,强调客体意识。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英...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不同文化下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影响语言的结构和特征。中西方思想中存在着许多差异,其中就包括主客体意识差异。中国传统思想强调主体意识,西方思想注重客观事实,强调客体意识。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英汉语言方面的差异,继而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文章试以《沉重的翅膀》英译本分析主客体意识差异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促进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际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意识 主体意识 思维差异 汉英翻译
原文传递
哲学自我意识概念的逻辑演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春风 常玉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3-56,共4页
哲学自我意识概念的逻辑演变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经由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但不同时期哲学家们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理论缺陷。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角度考察人的意识的本质,既看到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又承认意识... 哲学自我意识概念的逻辑演变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经由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但不同时期哲学家们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理论缺陷。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角度考察人的意识的本质,既看到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又承认意识的独特本质,强调发挥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应该说这是正确揭示自我意识本质的科学态度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对象意识 理性 实践
下载PDF
汉英句法哲学中的主客体意识比照
13
作者 柳荣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2期51-54,共4页
东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的对立.主张悟性的汉民族强调的重点是主体意识,这种意识在语言中的体现就是汉语句法的话题句优势;主张理性的西方哲学其前提是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必然形成客体意识较为凸现的英语句法.
关键词 汉英对比 主体意识 客体意识 句法意念模式
下载PDF
论女性创作中的客体意识——普拉斯名作《爸爸》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小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67-71,共5页
女性创作常表现两种话语形式:主体话语和客体话语。前者是女权主义者所提倡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表现,而后者被理解为女性作者在男性霸权下的文本叙事策略。但本文认为,文本叙事策略不能作为解释女性客体话语存在的唯一理由,它也是女性客体... 女性创作常表现两种话语形式:主体话语和客体话语。前者是女权主义者所提倡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表现,而后者被理解为女性作者在男性霸权下的文本叙事策略。但本文认为,文本叙事策略不能作为解释女性客体话语存在的唯一理由,它也是女性客体意识的文本表现。而女性客体意识是人类历史上女性卑贱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尔维亚·普拉斯 客体话语 客体意识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提升探索
15
作者 魏景荣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6-68,共3页
基于学生的获得感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评价尺度和检验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从教与学、师与生、主观与客观等方面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的方法,认为关键在于要强化思政课的角... 基于学生的获得感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评价尺度和检验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从教与学、师与生、主观与客观等方面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的方法,认为关键在于要强化思政课的角色意识、对象意识和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 角色意识 对象意识 问题意识
下载PDF
解构与建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主体间性”观点审视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续华 王海燕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9,共5页
有人主张用主体间性哲学观点来指导当前高职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其实,"主体间性"观点从根本上来讲,既不能从根本上破解主客二元对立的困局,又容易模糊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既无法直接反映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育使... 有人主张用主体间性哲学观点来指导当前高职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其实,"主体间性"观点从根本上来讲,既不能从根本上破解主客二元对立的困局,又容易模糊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既无法直接反映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又不能彰显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也难以聚焦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重点。要深化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是要消解师生间的对象性关系,恰恰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象意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而有效助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教学改革 对象意识
下载PDF
论《富兰克林自传》中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我意识
17
作者 游航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著作中常常流露出浓厚的清教思想,然而,他却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审视与自我完善使自己逐渐摆脱了过去的清规戒律。《富兰克林自传》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从中也可看出富兰克林自我意识里从一个英国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著作中常常流露出浓厚的清教思想,然而,他却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审视与自我完善使自己逐渐摆脱了过去的清规戒律。《富兰克林自传》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从中也可看出富兰克林自我意识里从一个英国人到美国人的转变过程。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切入,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从文学、文化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富兰克林在《富兰克林自传》中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客体意识,探究二者的相互影响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富兰克林的"美国化"过程,并阐释伴随着富兰克林"美国化"进程的美国民族意识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杰明·富兰克林 自我意识 客体意识 “美国化” 民族意识
下载PDF
解决物理问题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和过程意识
18
作者 叶孙华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45-448,共4页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只会乱套物理公式,对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的选取,意识淡薄,不知所指,从而造成解题上的困难,同时也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详实阐述和大量举例,表明了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科学选取研究对象和...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只会乱套物理公式,对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的选取,意识淡薄,不知所指,从而造成解题上的困难,同时也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详实阐述和大量举例,表明了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科学选取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的重要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象意识和过程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意识 过程意识 选取 解决问题
下载PDF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刍议
19
作者 王左艳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8-20,共3页
文章以母语教学的性质、规律和客观学情需要为立足点,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应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目标下建立新的教学价值观,从而以鲜明的对象意识、设计意识、课程意识,使大学语文回归到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使学生走进语文... 文章以母语教学的性质、规律和客观学情需要为立足点,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应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目标下建立新的教学价值观,从而以鲜明的对象意识、设计意识、课程意识,使大学语文回归到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使学生走进语文、喜爱语文,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价值观 对象意识 设计意识 课程意识
下载PDF
内在知觉的主体与外在知觉的对象——关于“知觉二元论”的思考
20
作者 维之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5-18,共4页
文章在肯定"知觉二元论"之主旨的同时,思考了一些进一步的问题。认为内在知觉的主体只能是脑本身,脑有觉知自身状态的性能;物理事件乃是外在知觉的意向对象。
关键词 内在知觉 主体 外在知觉 意向对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