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麦/大豆和燕麦/花生间作对根际土壤固氮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晓敏 杨永 +2 位作者 任长忠 胡跃高 曾昭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32,共11页
运用PCR-DGGE技术研究燕麦/豆科不同间作组合和单作处理对根际土壤固氮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单作燕麦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在间作系统中,除灌浆期差异显著外,间作燕麦根际固氮微生物群... 运用PCR-DGGE技术研究燕麦/豆科不同间作组合和单作处理对根际土壤固氮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单作燕麦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在间作系统中,除灌浆期差异显著外,间作燕麦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比较稳定。在整个生育期,间作豆科作物相对于其单作,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较为接近。间作系统中作物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更为稳定,变化幅度小,或趋于一致,尤其在燕麦/大豆间作系统中表现更为突出。DGGE条带测序可知,燕麦的根际固氮微生物都属于变形菌门,主要为α-变形菌纲的慢生根瘤菌属、β-变形菌纲的Azohydromonas和少数其他菌属。豆科作物根际固氮细菌种类较丰富,主要为α-变形菌纲的慢生根瘤菌属、β-变形菌纲的Azohydromonas和Pseudacidovorax、γ-变形菌纲的克雷白氏杆菌属及少数Cyanobacteri和一些不可培养固氮菌群,且存在一些燕麦根际不存在的菌属,如鱼腥藻属和Ideonella。总体来看,燕麦/豆科间作能够影响作物根际土壤固氮菌的群落结构,有助于深化对燕麦合理间作栽培模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DGGE 间作 NIFH基因 燕麦 大豆 花生 群落多样性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技术研究微细化处理在燕麦豆乳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白洁 彭义交 +3 位作者 李玉美 田旭 刘丽莎 郭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08-112,共5页
本文以燕麦、豆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酶解制备燕麦豆乳饮料,利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结合物理方法分别研究了干法筛粉处理、湿法胶体磨及高压均质处理对燕麦豆乳饮料稳定性指数、表观粘度、离心沉淀率、分层高度及透光率等的影响,... 本文以燕麦、豆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酶解制备燕麦豆乳饮料,利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结合物理方法分别研究了干法筛粉处理、湿法胶体磨及高压均质处理对燕麦豆乳饮料稳定性指数、表观粘度、离心沉淀率、分层高度及透光率等的影响,评价样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胶体磨后再两遍高压均质处理的样品体系稳定性最高,显著优于其他微细化处理方式(p<0.05),符合谷物饮料标准。利用Turbiscan测定的结果与物理方法测定的样品离心沉淀率、透光率及粘度等指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Turbiscan在谷物饮料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 微细化 燕麦豆乳 稳定性
下载PDF
复合发酵助剂对燕麦大豆酸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雪 张煌 +1 位作者 庄军辉 陈复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157,共5页
选用大豆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燕麦大豆酸奶配方,通过对其pH、酸度、可溶性固形物、持水力及感官品质的评定,研究燕麦、发酵剂、稳定剂、低聚木糖添加量对大豆酸奶pH、可溶性固形物和感官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 选用大豆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燕麦大豆酸奶配方,通过对其pH、酸度、可溶性固形物、持水力及感官品质的评定,研究燕麦、发酵剂、稳定剂、低聚木糖添加量对大豆酸奶pH、可溶性固形物和感官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添加量对结果影响最大,其次为发酵剂,且两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最佳燕麦大豆酸奶配方为燕麦添加量6 g/mL,发酵剂添加量0.6 g/mL,稳定剂添加量1.8 g/mL,低聚木糖添加量4.2 g/mL。在此条件下制成的燕麦大豆酸奶品质最佳,感官评分为9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大豆酸奶 发酵 品质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