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绿洲地区春小麦化学节水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雒天峰 张新民 +2 位作者 丁林 姜有忠 何立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99,共3页
采用保水剂对春小麦拌种,制定不同灌溉制度,开展生育期耗水规律及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利用保水剂拌种包衣措施与常规播种相比,可提高土壤的持水性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全生育期土壤含水... 采用保水剂对春小麦拌种,制定不同灌溉制度,开展生育期耗水规律及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利用保水剂拌种包衣措施与常规播种相比,可提高土壤的持水性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提高0.15%~2.75%,增产150~225 kg/hm2,单方水效益提高0.03~0.06 kg/m3,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化学节水技术 保水剂 干旱绿洲地区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谭爱花 李万明 谢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8,共4页
任何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推行都需要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评价与指导,干旱区绿洲作为特殊的地理区域,同样需要选用一套合适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该文对中国农业大学和农业部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等典型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干旱区... 任何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推行都需要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评价与指导,干旱区绿洲作为特殊的地理区域,同样需要选用一套合适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该文对中国农业大学和农业部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等典型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干旱区绿洲的特殊性,设计出符合绿洲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绿洲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城市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及预测——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郑健 关宁 杨成梅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以乌鲁木齐市2001—2012年大气环境中SO2,NO2,PM10作为对象进行环境承载力研究,采用美国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ORAQI)模型、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建立预... 以乌鲁木齐市2001—2012年大气环境中SO2,NO2,PM10作为对象进行环境承载力研究,采用美国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ORAQI)模型、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得到2013—2020年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预测值.结果表明,2001—2012年乌鲁木齐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是SO2和PM10,呈现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特征.大气环境质量IO指数平均为91,属于"坏"的等级;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平均为16.21,处于中等承载等级.预测结果显示,环境承载力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20年该指数将达到19.86,处于较高承载等级,表明未来大气环境承载能力水平将有所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绿洲城市 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 ORAQI指数模型 灰色预测GM(1 1)模型
下载PDF
基于DEA分析法的干旱区绿洲产业结构优化评价——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芳 龚新蜀 +2 位作者 黄宝连 张风丽 张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6-40,共5页
基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2R模型和BC2模型,构建包括3个投入指标、4个产出指标的城市产业结构的评估指标体系,应用DEAP 2.1软件对新疆绿洲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综合效率来看,新疆自... 基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2R模型和BC2模型,构建包括3个投入指标、4个产出指标的城市产业结构的评估指标体系,应用DEAP 2.1软件对新疆绿洲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综合效率来看,新疆自2002年以来综合效率值基本都小于1,产业发展处于无效率的状态,投入产出不平衡。从规模收益变化趋势来看,2007年后新疆绿洲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干旱区绿洲 产业结构优化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土地生态安全物元分析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宏卫 刘勤 柴春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8-363,共6页
针对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不相容的问题,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对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通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的经济-环境-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物元模型,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 针对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不相容的问题,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对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通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的经济-环境-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物元模型,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农民人均纯收入、耕地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土地垦殖率、农业机械总动力、城市化水平等指标出现不同等级的上升趋势,以上指标对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有重要贡献。但单位耕地化肥负荷、森林覆盖率、灾害指数、盐渍化程度、人口密度等指标的安全等级下降,而且盐渍化治理率和人口密度的安全状态均在较不安全等级以下,成为该绿洲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制约因素。2)1995—2010年,渭库绿洲土地生态水平等级经历了安全—较安全—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但不完全符合安全与较安全的标准,水平等级不稳定。为了促进绿洲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不断提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效控制土壤盐渍化程度,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土地生态安全 物元分析 干旱区绿洲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河道渗漏生态水权及其计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建光 韩桂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86,共3页
通过对流域河道渗漏生态水权进行内涵界定,确定其计量依据、计量内容和计量方法与模型。首先依据有关试验数据和文献数据资料,确定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和干流河道渗漏生态水权计量的水力坡度I、含水层厚度H、渗透系数K,然后利用流域河道渗... 通过对流域河道渗漏生态水权进行内涵界定,确定其计量依据、计量内容和计量方法与模型。首先依据有关试验数据和文献数据资料,确定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和干流河道渗漏生态水权计量的水力坡度I、含水层厚度H、渗透系数K,然后利用流域河道渗漏生态水权的计量模型,得出塔河流域河道渗漏生态水权计量结果为:流域河道渗漏生态水权为9.677亿m3/a,其中叶尔羌河流域2.612亿m3/a,阿克苏河流域3.451亿m3/a,和田河流域3.444亿m3/a,干流上游0.088亿m3/a,干流中游0.069亿m3/a,干流下游0.013亿m3/a;叶尔羌河流域河道渗漏生态水权主要集中在其中游,阿克苏河流域主要在其两源,和田河流域主要在和田河源流,塔河干流主要在上游和中游;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10月—次年2月,其次是6—9月和3—5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权 干旱区绿洲 河道渗漏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用水效率模拟及分析——以策勒绿洲为例
7
作者 赵冰茜 王光焰 +3 位作者 刘毅 桂东伟 严冬 孙怀卫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5,共5页
水资源对干旱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洲中灌溉用水的合理调配,以策勒绿洲为例,利用干旱区平原绿洲耗散型模型模拟了绿洲水循环的具体情况,并以腾发量占净输入量的比例作为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研究了渠东和渠西... 水资源对干旱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洲中灌溉用水的合理调配,以策勒绿洲为例,利用干旱区平原绿洲耗散型模型模拟了绿洲水循环的具体情况,并以腾发量占净输入量的比例作为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研究了渠东和渠西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尺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水平衡分量中,地块土壤水分输入主要依赖于渠道灌溉水量(约占96.02),抽水灌溉量只占土壤水输入项的0.34;由于回归水重复利用比例较低,用水效率随尺度的提升规律不明显,当地块数从一个变化到4个时渠西和渠东2个区域内用水效率分别提升了1.94和1.11;作物空间差异性对用水效率的尺度效应有削减作用,原因是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比果树大,用水效率低。通过定量分析得到的绿洲水均衡结果,验证了水均衡模型在绿洲研究中的可行性,也为绿洲灌溉水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绿洲 策勒绿洲 灌溉水利用效率 耗散型模型 尺度效应
下载PDF
绿洲干旱区土壤COS和CS_2交换通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8
作者 汪丽玲 康志强 +3 位作者 吴仲豪 杨森 张星星 景伟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96,共6页
文中通过静态箱采样,利用Turbo Matrix 100型热解析仪与气相色谱联用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如水分、温度、光照和玉米秸秆添加等对绿洲干旱区土壤羰基硫(COS)和二硫化碳(CS_2)交换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土壤COS和CS_2的平均通量分别为1... 文中通过静态箱采样,利用Turbo Matrix 100型热解析仪与气相色谱联用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如水分、温度、光照和玉米秸秆添加等对绿洲干旱区土壤羰基硫(COS)和二硫化碳(CS_2)交换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土壤COS和CS_2的平均通量分别为1.17、3.28pmol·m^(-2)·s^(-1),淹水土壤COS和CS_2的平均通量分别为-11.11、-3.41pmol·m^(-2)·s^(-1),干旱土壤作为COS和CS_2的源,淹水土壤则为其汇,且淹水土壤交换强度高于干旱土壤。与淹水土壤相比,玉米秸秆的添加使得COS和CS_2的交换强度分别提高了34.2%和149.27%。同时测得COS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干旱土壤总交换量基本平衡,表现为微弱的释放,淹水土壤总体表现为较强的吸收。CS_2则表现不明显。水分和温度虽然与交换通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但对交换方向和强度有重要影响。对以上过程的讨论提示我们非生物产生和消耗过程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干旱区土壤 交换通量 羰基硫 二硫化碳 环境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