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移栽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其昀 鲁善文 杨宪武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6年第1期14-16,20,共4页
根据作物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在分析了国内外众多移栽机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适合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关键部件,并通过实际试验,分析研究了机械栽苗的一般规律,找出了影响栽苗效果的若干因素,确立了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选择,为后续研究奠... 根据作物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在分析了国内外众多移栽机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适合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关键部件,并通过实际试验,分析研究了机械栽苗的一般规律,找出了影响栽苗效果的若干因素,确立了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选择,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 营养钵 棉花
下载PDF
棉花制营养钵工艺与机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德文 朱德泉 +2 位作者 程三六 陈永生 钟成义 《农业装备技术》 2005年第5期8-10,共3页
针对当前大面积推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应用现状,为了解决人工制钵育苗过程中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作业质量差、作业成本高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棉花制钵机具。介绍了该机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同时根据... 针对当前大面积推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应用现状,为了解决人工制钵育苗过程中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作业质量差、作业成本高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棉花制钵机具。介绍了该机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同时根据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棉花制钵工艺,并对棉花苗钵的规格、材料、配比及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棉花制钵工艺的最佳组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制钵机具 制钵工艺 营养钵 营养钵育苗移栽 试验研究 机具 工艺 机械化育苗移栽 作业成本
下载PDF
棉花机械化自动制钵机的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谭利明 闸建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129,共4页
针对现有棉花制钵机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不能连续作业等不足和缺陷,在研究了棉花制钵工艺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冲压式棉花制钵机。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该制钵机能够满足棉花育苗、移栽的工艺要求,同时又大幅度提高了制钵... 针对现有棉花制钵机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不能连续作业等不足和缺陷,在研究了棉花制钵工艺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冲压式棉花制钵机。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该制钵机能够满足棉花育苗、移栽的工艺要求,同时又大幅度提高了制钵的机械化,能够一次性自动完成充土—压实-打孔—成钵等多项工序,具有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成钵质量好等特点,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农业机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制钵机 营养钵 机械化
下载PDF
棉花机械化连续制钵机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德泉 朱德文 +3 位作者 钟成义 陈永生 黄莉莉 张念生 《机械工程师》 2007年第1期99-100,共2页
针对现有棉花制钵机存在生产率低、易磨损件与控制点较多、不能实现连续制钵等缺陷,研究了棉花连续制钵工艺,并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对滚式棉花连续制钵机。试验结果表明:该制钵工艺既能满足棉花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又适合机械化生产要... 针对现有棉花制钵机存在生产率低、易磨损件与控制点较多、不能实现连续制钵等缺陷,研究了棉花连续制钵工艺,并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对滚式棉花连续制钵机。试验结果表明:该制钵工艺既能满足棉花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又适合机械化生产要求,机具具有生产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成钵质量好等特点,是一种连续、高效、实用的棉花机械化制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制钵设备 营养钵 研制
下载PDF
滚筒式营养钵体制钵机研究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尹业宏 吴星成 +1 位作者 安宁 李九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45,共4页
针对目前市场上冲压式、螺旋式等种类制钵机生产率低、整机结构复杂等问题,利用两个凸轮的动静结合,首次采用滚筒的方式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连续式营养钵体制钵机。该机具能一次完成对营养钵的上料、打种孔、压实、投出等加工,效率高(10 ... 针对目前市场上冲压式、螺旋式等种类制钵机生产率低、整机结构复杂等问题,利用两个凸轮的动静结合,首次采用滚筒的方式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连续式营养钵体制钵机。该机具能一次完成对营养钵的上料、打种孔、压实、投出等加工,效率高(10 800个/h),同时营养钵的尺寸、形状和强度等方面都满足高速机械化移栽的要求,可广泛适用于棉花、玉米、瓜果、花卉等作物所需营养钵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钵 制钵机 滚筒 凸轮
下载PDF
旋转台式营养钵机的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尹业宏 孙金风 +1 位作者 余晓琴 陆文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8-601,共4页
设计了一种旋转台式营养钵机,该机采用多工位旋转加工的方式,能够连续完成营养钵的铺土、压制、播种、覆土、推出的加工,生产效率达3 600个/h,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设计中采用Pro/E软件,对营养钵机进行了三维建模和运动仿真,在此基... 设计了一种旋转台式营养钵机,该机采用多工位旋转加工的方式,能够连续完成营养钵的铺土、压制、播种、覆土、推出的加工,生产效率达3 600个/h,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设计中采用Pro/E软件,对营养钵机进行了三维建模和运动仿真,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制钵机的全套加工图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钵 旋转台式 三维建模
下载PDF
新型连续式棉花机械化制钵设备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德文 钟成义 +2 位作者 陈永生 朱德泉 李慧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6年第4期94-95,共2页
论述棉花制钵设备的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在研制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方案的确定,并通过田间生产试验,生产应用表明:该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成钵质量好等特点,且满足棉花农艺生产要求。
关键词 棉花 新型制钵设备 营养钵 研制
下载PDF
不同育苗容器对‘吉美’海棠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雪 《林业勘查设计》 2022年第4期8-11,共4页
为研究不同育苗容器对‘吉美’海棠(Malus‘Jimei’)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吉美’海棠为对象,选择3种类型容器(控根容器、无纺布袋和营养钵)栽植‘吉美’海棠苗木,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以期找到最佳育苗容器类型。试验结果表明,无纺布袋30c... 为研究不同育苗容器对‘吉美’海棠(Malus‘Jimei’)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吉美’海棠为对象,选择3种类型容器(控根容器、无纺布袋和营养钵)栽植‘吉美’海棠苗木,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以期找到最佳育苗容器类型。试验结果表明,无纺布袋30cm×30cm(直径×高)可作为‘吉美’海棠苗木的最佳育苗容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美’海棠 光合参数 控根容器 无纺布袋 营养钵
下载PDF
‘大巴皂角母树林种子’选育及营养钵育苗关键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晓华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5期5-6,13,共3页
‘大巴皂角母树林种子’是普通皂角树的实生变异品种,1996年发现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林场西苍土架子山皂角林地。该品种具有树体健壮、抗逆性强、坐果率高、结实量高等特性,综合经济性状超过当地主栽品种,为优良的皂角新品种,2018年... ‘大巴皂角母树林种子’是普通皂角树的实生变异品种,1996年发现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林场西苍土架子山皂角林地。该品种具有树体健壮、抗逆性强、坐果率高、结实量高等特性,综合经济性状超过当地主栽品种,为优良的皂角新品种,2018年被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林木良种,可在辽西地区栽培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 选育 营养钵 育苗 生长量 结实量
下载PDF
桑树夏季营养钵育苗试验初报
10
作者 王功献 秦超 +2 位作者 王小平 卫兆治 陈正余 《北方蚕业》 2017年第2期27-28,31,共3页
2016年夏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进行了桑树营养钵移栽育苗试验。调查发现,采取遮阳网技术措施,营养钵移栽育苗成活率可达96%以上,出圃率能达到89﹪以上,实生苗的成活率、出圃率、壮苗率好于嫁接苗。
关键词 桑树 夏季 营养钵 移栽 育苗
下载PDF
基于棉花育苗的制钵摆放一体机系统设计
11
作者 赵政阳 李宏伟 +2 位作者 牛得学 王明源 秦元龙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4期17-18,20,共3页
通过对棉花种植过程中营养钵育苗的需求分析,设计了一款集自动挖掘、传送和搅拌土壤、自动成型和摆放营养钵为一体的小型农用一体化设备。机械结构部分主要包括土壤挖掘机构、土壤输送机构、土壤搅拌机构、营养钵成型机构、营养钵摆放... 通过对棉花种植过程中营养钵育苗的需求分析,设计了一款集自动挖掘、传送和搅拌土壤、自动成型和摆放营养钵为一体的小型农用一体化设备。机械结构部分主要包括土壤挖掘机构、土壤输送机构、土壤搅拌机构、营养钵成型机构、营养钵摆放机构、旋转滚筒机构及驱动和推杆转向机构,控制系统部分采用STM32单片机为核心,并结合NRF无线遥控和多种传感器辅助控制各个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钵 曲柄连杆 自动摆放 人机交互
下载PDF
山皂角营养钵和苗床育苗效果浅析
12
作者 李佩福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8期48-49,共2页
通过对山皂角采取营养钵和苗床两种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山皂角采用营养钵育苗,无论是树高还是地径生长量,均较对照苗床育苗高,出苗率达到96.4%,平均苗高达到59.3cm,平均地径达到0.41cm。山皂角的营养钵育苗有利于生产高品质的苗... 通过对山皂角采取营养钵和苗床两种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山皂角采用营养钵育苗,无论是树高还是地径生长量,均较对照苗床育苗高,出苗率达到96.4%,平均苗高达到59.3cm,平均地径达到0.41cm。山皂角的营养钵育苗有利于生产高品质的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皂角 营养钵 苗床育苗 效果浅析
下载PDF
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优势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 被引量:152
13
作者 张洪程 朱聪聪 +9 位作者 霍中洋 许轲 蒋晓鸿 陈厚存 高尚勤 李德剑 赵成美 戴其根 魏海燕 郭保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0-59,共10页
为研究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优势及生理生态特点,在长江中下游不同生态区选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代表性品种淮稻8号、甬尤8号、常优5号、皖稻68、镇稻11、武运粳24为材料,设置钵苗机插高产示范田和专题对比小区试验,并以常规盘育毯苗机插... 为研究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优势及生理生态特点,在长江中下游不同生态区选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代表性品种淮稻8号、甬尤8号、常优5号、皖稻68、镇稻11、武运粳24为材料,设置钵苗机插高产示范田和专题对比小区试验,并以常规盘育毯苗机插为对照(CK),就产量及其结构、群体生长发育动态各项指标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与水稻毯状小苗机插相比,机插钵苗秧苗素质高,活棵发苗快,高峰苗数较小,成穗率高7个百分点;钵苗机插水稻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相对较高,其中抽穗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高出8.7%-15.1%。抽穗后群体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等光合物质生产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其中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8.7%;钵苗机插水稻抽穗后根系活力各项指标均较优,乳熟期颖花根活量提高14.2%,且抗倒伏能力较强,基部节间倒伏指数小7%-16.8%。钵苗机插水稻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比毯苗机插增产6.0%-12.6%,其产量形成优势的主要特征是"穗大粒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生理 生态 水稻 钵苗机插 增产优势
下载PDF
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5
14
作者 朱聪聪 张洪程 +11 位作者 郭保卫 曹利强 江峰 葛梦婕 花劲 宋云生 周兴涛 霍中洋 许轲 戴其根 魏海燕 朱大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的常规粳稻、杂交粳稻、杂交籼稻中各选2个代表性品种为材料,根据钵苗机插不同穴距设置高、中、低3种密度处理,并以常规塑盘毯状育苗机插为对照,比较研究钵苗机插不同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的常规粳稻、杂交粳稻、杂交籼稻中各选2个代表性品种为材料,根据钵苗机插不同穴距设置高、中、低3种密度处理,并以常规塑盘毯状育苗机插为对照,比较研究钵苗机插不同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钵苗机插水稻各生育期茎蘖数随栽插密度的降低而减小,剑叶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征参数变化则呈相反趋势。单茎干物重、茎叶转运及净同化率均以低密度最大,中密度次之,高密度最低。常规粳稻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和光合势等指标随密度的降低极显著减小,成熟期群体干物重高密度平均较中、低密度分别高3.0%和7.6%,高、中密度的最终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11.8%和8.9%,低密度与CK无显著差异。杂交稻各群体生长指标以中密度最大,高密度实产介于中、低密度之间,杂交籼稻高密度处理与低密度相当,显著低于中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苗机插 密度 产量 光合物质生产
下载PDF
吊篮式棉花移栽机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其昀 鲁善文 杨宪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4-166,共3页
根据作物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在分析了国内外众多移栽机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适合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机的关键部件,并通过实际试验,分析研究了机械栽苗的一般规律,找出了影响栽苗效果的若干因素,确定了工作部件的主要参数,为后续研究奠... 根据作物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在分析了国内外众多移栽机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适合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机的关键部件,并通过实际试验,分析研究了机械栽苗的一般规律,找出了影响栽苗效果的若干因素,确定了工作部件的主要参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棉花移栽机 设计 营养钵
下载PDF
钵苗机插密度对双季晚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舒鹏 郭保卫 +8 位作者 霍中洋 周年兵 张洪程 程飞虎 陈忠平 陈恒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31,共9页
以杂交籼稻品种五丰优T025、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538、常规粳稻品种小叶迟熟为材料,设置5个钵苗机插密度(D1,33 cm×12 cm;D2,33 cm×13 cm;D3,33 cm×14 cm;D4,33 cm×15 cm;D5,33 cm×16 cm),以毯苗机插为对照(CK,... 以杂交籼稻品种五丰优T025、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538、常规粳稻品种小叶迟熟为材料,设置5个钵苗机插密度(D1,33 cm×12 cm;D2,33 cm×13 cm;D3,33 cm×14 cm;D4,33 cm×15 cm;D5,33 cm×16 cm),以毯苗机插为对照(CK,30.0 cm×13.2 cm),比较研究了不同钵苗机插密度对双季晚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旨在探明水稻钵苗机插在双季晚稻区的适宜栽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1)三种类型水稻的产量均随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密度条件下D1处理产量均极显著高于CK,2年平均增产8.13%~9.50%;(2)钵苗机插水稻移栽后群体的茎蘖数均表现为处理D1>D2>D3>D4>D5,与CK相比,D1处理的茎蘖数栽后增长快,拔节后群体茎蘖数消减缓慢,成穗率高;(3)移栽期至拔节期、拔节期至抽穗期、抽穗期至成熟期三种类型水稻钵苗机插的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表现为处理D1>D2>D3>D4>D5,移栽期至拔节期CK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大于D1处理,拔节期至抽穗期、抽穗期至成熟期D1的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及光合势均高于CK;(4)钵苗机插水稻主要生育期的群体干物质量均表现为处理D1>D2>D3>D4>D5,而单茎干物质量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5)钵苗机插水稻在主要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及抽穗期群体的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粒叶比均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抽穗期群体的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粒叶比D1处理极显著高于CK。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双季晚稻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钵苗机插最适宜行株距为33 cm×1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晚稻 钵苗机插 密度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不同机插方式水稻高产群体特征及其产量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谢成林 周兴涛 姚义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研究钵苗机插群体结构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探索适应稻作生产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以毯苗机插为对照,设置钵苗机插高产示范田,系统比较其生长发育各项指标。研究表明:相比传统毯苗机插,钵苗机插秧苗素质明显高于毯苗机插,发根力优势明... 研究钵苗机插群体结构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探索适应稻作生产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以毯苗机插为对照,设置钵苗机插高产示范田,系统比较其生长发育各项指标。研究表明:相比传统毯苗机插,钵苗机插秧苗素质明显高于毯苗机插,发根力优势明显;移栽后分蘖发生快,成穗率高;各生育时期干物重高于毯苗机插稻;抗倒能力强,单茎抗倒力矩为51.0g/茎,较毯苗高18.9%;最终产量钵苗机插稻达11.52t/hm2,较毯苗机插高0.62t/hm2,增产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苗机插 群体特征 产量
原文传递
定植期及营养钵育苗对草莓雪蜜生长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壮伟 赵密珍 +2 位作者 袁骥 钱亚明 吴伟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25-2328,共4页
本文就草莓雪蜜不同定植期及营养钵育苗对草莓生长状态及开花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蜜最佳的定植时间为9月6日,定植时间早,植株长势壮,头序花芽分化早,二序花分化整齐,且前期营养生长积累了足够的养分,可以明显提高果实单... 本文就草莓雪蜜不同定植期及营养钵育苗对草莓生长状态及开花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蜜最佳的定植时间为9月6日,定植时间早,植株长势壮,头序花芽分化早,二序花分化整齐,且前期营养生长积累了足够的养分,可以明显提高果实单果重和早期产量。营养钵育苗可大大提早雪蜜二序花分化,且营养钵育苗株径大,苗体健壮,养分充足,可明显提高单果重和早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定植期 营养钵苗 生产结果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群 曹利强 +4 位作者 夏敏 张洪程 陈厚存 郭保卫 魏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34-37,共4页
[目的]寻求钵苗机插水稻的适宜施氮量,以期为当地钵苗机插水稻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法]在统一钵苗机插条件下,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4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氮肥水平N0(0)、N1(... [目的]寻求钵苗机插水稻的适宜施氮量,以期为当地钵苗机插水稻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法]在统一钵苗机插条件下,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4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氮肥水平N0(0)、N1(187.5kg/hm^2)、N2(225.0 kg/hm^2)、N3(262.5 kg/hm^2)、N4(300.0 kg/hm^2)、N5(337.5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2个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产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N4水平下最高;移栽至拔节与拔节至抽穗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N4处理最大;2个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常规稻品种在N4水平下吸收利用率最高,杂交稻品种在N3水平下最高。[结论]在氮肥用量为300.0 kg/hm^2时,2种钵苗机插水稻各项群体指标较优,干物质积累多,有效穗数足,产量较高,氮素吸收利用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钵苗机插水稻 产量形成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甬优1540钵苗机插850kg/667m^2群体指标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桂成 宋秧泉 +3 位作者 吴建明 盛永明 顾菊根 王见林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在钵苗超稀植机插方式下,比较分析了其在不同产量(高产、超高产)水平下的群体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表现,并提出了甬优1540钵苗超稀植机插850 kg/667 m^2群体指标,总结了配套的精确定量...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在钵苗超稀植机插方式下,比较分析了其在不同产量(高产、超高产)水平下的群体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表现,并提出了甬优1540钵苗超稀植机插850 kg/667 m^2群体指标,总结了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甬优1540 钵苗超稀植机插 群体指标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