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介质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去除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纪荣平 吕锡武 李先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5,共7页
采用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对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率均有提高.介质密度为26.8%、水力停留时间为5d时,人工介质对TN、TP、氨... 采用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对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率均有提高.介质密度为26.8%、水力停留时间为5d时,人工介质对TN、TP、氨氮、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26.6%、72.1%、43.2%、79.4%,可见人工介质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增加水流速度消除了池内的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层现象,提高了NH_4^+-N和NO_2^-N的去除效果,没有降低TP、PO_4^(3-)-P、DTP的去除效果,说明沉淀作用并不是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人工介质表面富集了大量的微生物,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改善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介质 氮磷营养物质 富营养化水体 水质改善
下载PDF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修复中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对水质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中奎 邱小常 +2 位作者 张修峰 刘正文 唐雅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10-1615,共6页
滤水速率的快慢是决定滤食性河蚌对水质改善与否的关键,但受蚌龄大小、食物多少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蚌组、成年蚌组和无蚌对照组,在惠州西湖生态修复后的清水态和未修复的富营养化水... 滤水速率的快慢是决定滤食性河蚌对水质改善与否的关键,但受蚌龄大小、食物多少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蚌组、成年蚌组和无蚌对照组,在惠州西湖生态修复后的清水态和未修复的富营养化水体同时进行中型系统原位实验,测定了各处理组水层中氮、磷、总悬浮物(TSS)浓度和浮游藻类生物量(用叶绿素a(Chl.a)浓度表示)的季节变化,以研究蚌龄、食物和季节变化对背角无齿蚌水质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背角无齿蚌提高了清水态水体总磷(TP)和铵态氮浓度,但对总氮(TN)、TSS和浮游藻类Chl.a浓度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其不能有效改善清水态水体水质;富营养化水体中,背角无齿蚌虽对水中TN浓度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了TP浓度、浮游藻类Chl.a浓度和TSS浓度;表明背角无齿蚌可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且富营养化水体中幼龄蚌的滤水速率显著高于成年蚌;幼龄蚌的滤水速率春季最大(0.132±0.018 L/(g·h)),夏季最小.因此,在富营养化水体修复前期,可通过放养本地滤食性河蚌,如背角无齿蚌,以改善水质,春季放养幼龄蚌更佳,为接下来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而在生态修复后期的清水态水体中,单独的河蚌对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本研究可为水生态系统保护和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食性河蚌 底栖动物 滤水速率 营养盐代谢 水质改善 背角无齿蚌 惠州西湖
下载PDF
棉籽营养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徐鹏 张香桂 沈新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3-1177,共5页
棉籽是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副产品,脂肪酸及蛋白质是其贮藏的主要营养物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棉籽营养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籽营养品质与其它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分析、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针对棉籽营养品质改良中存在的问题... 棉籽是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副产品,脂肪酸及蛋白质是其贮藏的主要营养物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棉籽营养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籽营养品质与其它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分析、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针对棉籽营养品质改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育种发展的策略。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棉籽营养品质,开展棉籽营养品质性状QTL定位研究,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用于棉籽营养品质改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 营养品质性状 遗传分析 营养品质改良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a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Reed Bed Filter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Case Study of the Prototype Installed at Gaston Berger University, Saint-Louis, Senegal
4
作者 Abdou Khafor Ndiaye Falilou Coundoul +2 位作者 Abdoulaye Deme Antonina Torrens Armengol Abdoulaye Senghor 《Natural Resources》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In Saint-Louis, Senegal, a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horizontal flow reed beds (FHa and FHb) ha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reating municipal wastewater. Analyzing various treatment stages, the system showed... In Saint-Louis, Senegal, a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horizontal flow reed beds (FHa and FHb) ha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reating municipal wastewater. Analyzing various treatment stages, the system showed only a slight temperature variation, from an influent average of 26.3°C to an effluent of 24.7°C.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ecreased from 1331 mS/cm to 974.5 mS/cm post-primary treatment, with suspended solids (SS) dramatically reduced from 718.9 mg/L to 5.7 mg/L in the final effluent.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5)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saw a notable decrease, from initial levels of 655.6 mg/L and 1240 mg/L to 2.3 mg/L and 71.3 mg/L, respectively. Nitrogenous compounds (N-TN) and phosphates ()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dicating the system’s nutrient removal capacity.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revealed a reduction in fecal coliforms from 7.5 Ulog/100ml to 1.8 Ulog/100ml and a complete elimination of helminth eggs. The presence of Phragmites and Typha was instrumental in enhancing these reductions. The system’s compliance with the Senegalese standards for disposal into natural environments, WHO recommendations for unrestricted water reuse in irrigation, and the European legislation for water reuse was established. The effluent quality met the stringent criteria for various classes of agricultural reuse, illustrating the system’s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This wetland model presents a robust solution for water-stressed regions, ensu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le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needs. The study calls for ongoing research to further refine the system for optimal, reliable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water resource sustain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ed Wetlands Horizontal Flow Reed Beds Wastewater Treatment Phragmites and Typha Plants Physicochemical Pollutant Removal Microbiological Indicators Fecal Coliforms and Helminth Eggs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Senegal Water Reuse Standards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Reuse nutrient Removal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cological Sanitation Systems
下载PDF
检测金属离子营养强化剂对磁场辅助冷冻鱼糜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孟嫚 陈新文 +3 位作者 吕泳棋 孙宝林 高颖 杨哪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0期84-86,101,共4页
为探究金属离子营养强化剂对冷冻鱼糜品质的影响,以草鱼鱼糜为原料,在4 mT磁场环境下辅助冷冻,添加柠檬酸镁、柠檬酸锌和柠檬酸亚铁3种不同金属离子营养强化剂,分析鱼糜冷冻及冻融过程中相对磁导率、水分、质构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 为探究金属离子营养强化剂对冷冻鱼糜品质的影响,以草鱼鱼糜为原料,在4 mT磁场环境下辅助冷冻,添加柠檬酸镁、柠檬酸锌和柠檬酸亚铁3种不同金属离子营养强化剂,分析鱼糜冷冻及冻融过程中相对磁导率、水分、质构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金属离子营养强化剂可改善冷冻鱼糜的品质,与对照组相比,柠檬酸亚铁组的相对磁导率提高13.59%,持水性提高7.08%,硬度提高26.60%。本研究为添加金属离子营养强化剂改善鱼糜冷冻品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强化剂 磁场辅助冷冻 鱼糜 品质改良
下载PDF
微生营养激励素的特征解析及其作物效应研究
6
作者 郝家厚 谭嘉怡 +4 位作者 张悦 宋联 王硕 陈思思 李激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88,共9页
活性污泥碱式热水解并经分离萃取获得的微生营养激励素,富含促进植物生长的含氮养分和激励素物质,在污泥资源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日益受到关注。重点解析微生营养激励素的基本养分特征、激励素成分特征和污染物含量特征,并分析... 活性污泥碱式热水解并经分离萃取获得的微生营养激励素,富含促进植物生长的含氮养分和激励素物质,在污泥资源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日益受到关注。重点解析微生营养激励素的基本养分特征、激励素成分特征和污染物含量特征,并分析其土地应用潜力。微生营养激励素含有丰富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氮磷钾、有机碳和矿物等营养元素,以N和Ca元素为主。同时,微生营养激励素也含有激励素成分,如腐植酸、富里酸、色氨酸类物质、植物激素类物质(吲哚-3-乙酸)和化感物质(吲哚类衍生物),共计9445种有机分子被检出。微生营养激励素相比于污泥,重金属含量降低了47.39%~100%,且多环芳烃和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远远低于污泥。对其作物效应进行总结发现,微生营养激励素可以促进小白菜产量、减少小白菜中重金属的累积,可通过部分替代化肥降低施肥成本。通过解析微生营养激励素中养分和激励素成分的双重属性,提出微生营养激励素在提升小白菜光合作用、抗氧化性、营养品质和减少小白菜重金属累积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营养激励素 污泥资源化 土地利用 化肥替代 作物品质改善
原文传递
醋液生物质营养液对富士苹果品质改良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英 郭军成 时新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75-76,共2页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醋液生物质营养液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改良作用,以期为开发绿色环保型果树液体肥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醋液生物质营养液对富士苹果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有直接影响,在适宜浓度时,分别比对照提高叶片的净光...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醋液生物质营养液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改良作用,以期为开发绿色环保型果树液体肥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醋液生物质营养液对富士苹果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有直接影响,在适宜浓度时,分别比对照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253.97%;能明显增加富士苹果的着色指数、花青素含量、单果重、糖酸比、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此可见,醋液生物质营养液作为苹果的品质改良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液生物质营养液 富士苹果 品质改良
下载PDF
茶树型有机肥的土壤养分及促产提质效应 被引量:7
8
作者 唐颢 唐劲驰 +2 位作者 黎健龙 周波 方华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91-95,共5页
以不施肥、习惯施肥为对照,进行“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的土壤养分特性及对茶树的促产提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有机质及中微量元素有效硼、钼、锰、铁、铜、钙、镁、锌的含... 以不施肥、习惯施肥为对照,进行“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的土壤养分特性及对茶树的促产提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有机质及中微量元素有效硼、钼、锰、铁、铜、钙、镁、锌的含量,且有助于缓解土壤酸化趋势.就促进茶树生长而言,在总养分量相当时,茶树型有机肥的养分速效性略低于习惯施肥,可通过适当提高施用量弥补;在提高茶叶品质方面,施用“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使茶叶品质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可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含量不同程度地增加,并显著降低茶叶氟含量,与对照(空白、习惯施肥)相比,降氟率为15.46%~25.58%、1.21%~1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型有机肥 土壤养分 促产 提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