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60
1
作者 刘义兰 王桂兰 +4 位作者 任小英 骆秋芳 陈冬娥 赵光红 宁玉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 :了解病人认为哪些护理行为具有较强的关怀性 ,为护士更好地对病人实施关怀提供依据。方法 :用修正的关怀行为评价 (CaringBehaviorAssessment)量表 ,对从内、外、妇、心血管内科抽取的 2 40名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病人认为... 目的 :了解病人认为哪些护理行为具有较强的关怀性 ,为护士更好地对病人实施关怀提供依据。方法 :用修正的关怀行为评价 (CaringBehaviorAssessment)量表 ,对从内、外、妇、心血管内科抽取的 2 40名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病人认为人道主义方面的护理行为 (如善良周到、尊重病人等 )具有最强的关怀性 ,满足基本需要的技术性护理行为次之 ;而某些以管理者的要求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为准则的行为较少具有关怀性。②病人对某些行为关怀性的评价因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而具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从病人的角度出发 ,体现病人的独特性、给病人以尊重的护理行为能给病人最大程度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病人 关系 护理评价 住院病人 护理行为 关怀性评价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6
2
作者 王洪梅 黄霞 +7 位作者 张艳 沈霞 崔岩 李霞 冷敏 王美兰 王斌 吴莹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构建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临床评价心脏康复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目的构建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临床评价心脏康复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869,一、二、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为0.366、0.305、0.310。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心脏康复护理质量的评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德尔菲技术 护理质量审核 护理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63
3
作者 于秀荣 叶文琴 +1 位作者 蔺香云 李建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建立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临床调研、专家咨询的方法对指标框架进行初步拟订;采用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筛选与论证。结果确立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3级结构模式,设有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 目的建立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临床调研、专家咨询的方法对指标框架进行初步拟订;采用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筛选与论证。结果确立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3级结构模式,设有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21个。结论产科护理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强调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产科 质量指标 护理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61
4
作者 蔡立柏 刘延锦 +5 位作者 郭玉茹 王琦 詹昱新 刘阳阳 崔妙然 赵惠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8-514,共7页
目的构建骨科康复护理评价指标,旨在为临床评价骨科康复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6月—8月,课题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制订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 目的构建骨科康复护理评价指标,旨在为临床评价骨科康复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6月—8月,课题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制订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全国10个省市的23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共开展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60%、92.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9和0.91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72和0.318。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65~5.00,变异系数为0~0.22,最终构建的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9个二级指标(人力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设施设备、护理评估、护理实践、健康教育、随访管理、护士结局、患者结局)和56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内容科学、合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对评价骨科康复护理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德尔菲技术 护理质量审核 护理评价研究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7
5
作者 马晶晶 宋锦平 冯先琼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5-628,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较为科学、量化可比的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德尔菲(Delphi)技术通过3轮专家咨询确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专家评定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目的建立一套较为科学、量化可比的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德尔菲(Delphi)技术通过3轮专家咨询确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专家评定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5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的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结论3轮咨询结果具有可靠性,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从多个维度体现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的特征,可对护理操作技术难度作出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评价研究 德尔菲技术 评价指标 操作技术
原文传递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研究 被引量:57
6
作者 郭俊艳 张黎明 +2 位作者 魏畅 赵诺 王建荣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构建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方法采取现场调查法、文献调研法及专家咨询法。结果遴选专家积极性系数为92.5%,平均权威系数为0.82。建立了涵盖5类20个项目的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指标。该指标平均难度值为5.14,最高的PICC置入技... 目的构建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方法采取现场调查法、文献调研法及专家咨询法。结果遴选专家积极性系数为92.5%,平均权威系数为0.82。建立了涵盖5类20个项目的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指标。该指标平均难度值为5.14,最高的PICC置入技术为8.05,最低的封管技术为3.48。根据难易程度将静脉输液技术分为3类,通过专家咨询明确了不同类别静脉输液技术的人员资质、培训内容及能力要求。结论建立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丰富静脉输液技术内涵,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为实施准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加快静脉输液专业化进程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 护理评价研究 专业 护理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3
7
作者 蒋艳云 康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7月入住我科的初诊GDM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GDM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7月入住我科的初诊GDM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GDM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检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 d及出院前1 d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调查两组患者GDM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统计其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同时选取我科护士60例,调查其对两种护理方法的认同感。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1 d FPG、FINS水平及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1 d FPG及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而出院前1 d FIN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GDM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士认同感:两种护理方法在"增加护理工作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临床护理路径"增加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纠纷"效果优于常规护理(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GDM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不增加护理工作量,可提高患者GDM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临床路径 护理过程 护理评价研究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0
8
作者 魏婷婷 李霞 +1 位作者 李国媛 强万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构建并应用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方法基于文献研究,结合奥马哈系统、专家会议拟订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9名来自乳腺癌医疗、护理领域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乳腺癌患者延... 目的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构建并应用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方法基于文献研究,结合奥马哈系统、专家会议拟订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9名来自乳腺癌医疗、护理领域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选取61例乳腺癌患者对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内容进行重要性评定,确定内容后应用于30例乳腺癌出院患者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3.5%,第2轮专家函询中专家权威系数为0.844,一、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00和0.195(P<0.001),专家、患者评定意见均趋于一致,最终构建的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包括8个模块、63个评价指标。临床初步应用后,30例患者中有29例认为实用,转接单位的15名护理人员均认为实用。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内容科学、合理,可为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延续护理 护理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0
9
作者 卢芳燕 董丽 +4 位作者 刘元 王燕 戴燕红 吕斐翠 王华芬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6-673,共8页
目的构建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的监测及管理提供标准、可量化的依据。方法2021年1月—6月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 目的构建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的监测及管理提供标准、可量化的依据。方法2021年1月—6月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2%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和0.89,变异系数为0.05~0.19和0.06~0.2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28和0.184。最终构建的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61项。结论构建的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内容全面、专科性强,可为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器官移植 围手术期护理 质量评价研究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雪瑞 陈雁 +2 位作者 王清 夏冬云 许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9-1376,共8页
目的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旨在推进和完善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方法通过系统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及优序图法确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指标。结果2020年9月... 目的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旨在推进和完善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方法通过系统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及优序图法确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指标。结果2020年9月—11月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8和0.262。最终确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6项(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移情性、易用性)、二级指标l8项和三级指标66项。结论该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内容全面,可为我国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及服务指南的制订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质量指标 卫生保健 护理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资格考评标准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萍 郑聪 陈松 《中华护理教育》 2008年第3期118-120,共3页
针对,目前在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使用中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考评标准问题,从教学能力、业务能力、个人修养、学生评价等4个方面制订了带教教师准入考评标准和任职考评标准,并应用于9名护士的准入考评和136g带教教师的任职考评中,考... 针对,目前在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使用中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考评标准问题,从教学能力、业务能力、个人修养、学生评价等4个方面制订了带教教师准入考评标准和任职考评标准,并应用于9名护士的准入考评和136g带教教师的任职考评中,考核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9.26%。认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资格考评标准的设计与应用对有效评估整体教学水平、评价个人教学能力、客观做出教学决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达到了规范临床教学管理、确保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教师 护理 资格 护理评价研究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洪喜 赵瑞丽 +1 位作者 张俊会 王永芳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效果观察。方法将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按就诊的顺序号分两组,观察组的对象为单号的患者(n=63),对照组的对象为双号的患者(n=63)。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即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出院指... 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效果观察。方法将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按就诊的顺序号分两组,观察组的对象为单号的患者(n=63),对照组的对象为双号的患者(n=63)。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即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出院后无跟进措施。半年后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遵医行为和痛风复发率,并比较其在两组中的差别。结果满意度调查包括服务态度、用药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知识宣传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总数比例为87.3%明显高于对照组遵医总数比例68.3%(P<0.0 5);痛风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为4.8%,对照组为22.2%,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使痛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同时降低了痛风的复发率,这一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依从 患者满意度 护理实践模式 护理评价研究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郭园丽 马珂珂 +4 位作者 郭丽娜 董小方 杨彩侠 吕培华 高欢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99-1605,共7页
目的构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临床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和头脑风暴法构建评价指标初稿,2021年3月—5月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 目的构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临床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和头脑风暴法构建评价指标初稿,2021年3月—5月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增、删及修改,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对21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2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8、0.96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6、0.340(P<0.001),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90~5.00分,最终构建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结论该研究构建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能够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德尔菲技术 护理质量审核 护理评价研究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中文版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的研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赖锦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目的研制中文版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CMAI,简称柯氏量表)的养老院版和社区版,以适合评估香港本土养老院和社区的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方法将英文版柯氏量表翻译成中文,然后经精神科专家、中文教师、心理学专家、护理博... 目的研制中文版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CMAI,简称柯氏量表)的养老院版和社区版,以适合评估香港本土养老院和社区的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方法将英文版柯氏量表翻译成中文,然后经精神科专家、中文教师、心理学专家、护理博士等多次修改、回译后,经过质性研究,对28例痴呆症患者进行了非参与性观察,访问了33例患者家属,同时还进行了家属组与专家组座谈,以理解中外痴呆症患者激越情绪行为的异同。然后对189例养老院的痴呆症患者及家属和171例社区痴呆症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以评定工具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养老院用的柯氏量表有21个项目,其信度为0.83;中文版社区用柯氏量表有23个项目,其信度为0.86。结论中文养老院版和社区版柯氏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内容简练,适用于香港本土养老院和社区痴呆症患者情绪和行为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痴呆 护理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高度水肿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魏燕旋 曹何琼 +3 位作者 翟丽萍 郑春霞 周娟 王淑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1982-198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高度水肿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度水肿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高度水肿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度水肿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而且感染发生率为1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对高度水肿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发生率的降低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评价研究 肾病 脂性 感染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玉坤 王钰炜 +4 位作者 王丽竹 吕康 方珏 章芒玮 周帅帅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0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56名护士分为7个结构化团队,完成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培训和考核。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 目的探讨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56名护士分为7个结构化团队,完成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培训和考核。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实施结构化护理团队以来收治的12例ECPR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患者诊断、物资准备时间、管路预充时间、患者心搏骤停至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建立时间、ECMO支持时间、是否撤机以及患者预后等。结果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实施以后,患者心搏骤停至ECMO建立时间由1.5 h缩短至最快24 min完成;急诊滞留时间由4.5 h缩短至1.5 h。结论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能够减少患者心搏骤停至ECMO建立时间,缩短患者急诊科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 体外膜肺氧合 急诊科 结构化护理团队 护理评价研究
下载PDF
静脉治疗小组培训模式对提高不同层级护士静脉输液规范认知的效果 被引量:16
17
作者 唐丽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索静脉治疗小组对医院不同层次护士静脉输液规范的作用及效果,为更好地开展静脉治疗小组等临床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参照2010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指南与实施细则》制定“护士静脉输液规范认知调查表”,在静脉治疗小组建立前... 目的探索静脉治疗小组对医院不同层次护士静脉输液规范的作用及效果,为更好地开展静脉治疗小组等临床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参照2010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指南与实施细则》制定“护士静脉输液规范认知调查表”,在静脉治疗小组建立前对某院非该小组的278名护士进行调查,静脉治疗小组建立1年后再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和护理安全、输液工具的种类及应用、输液治疗的维护与管理、输液辅助工具的种类及应用及其他输液治疗的护理5个部分。结果不同层级的护士静脉治疗规范的认知与小组建立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30,31~40,41~50岁护士培训前得分分别为(27.71±4.07),(28.53±3.34),(28.82±4.14)分,培训后分别为(33.15±4.61),(35.25±3.92),(33.38±5.29)分,不同年龄的护士培训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5,P〈0.05);不同职称的护士培训效果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3.93,P〈0.05)。不同学历、护龄以及科室组间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值分别为0.37,0.93,1.12;P〉0.05)。结论临床护士的静脉治疗规范认知度并不十分理想,建立静脉治疗小组能有效提高小组成员的静脉治疗的知识和技能,对非小组的成员也能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评价研究 输注 静脉内 规范 静脉治疗小组
原文传递
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杜晓菲 景丽伟 +2 位作者 王晴 金蓉 邢凤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背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即医养院,已成为趋势,其将极大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而目前针对医养院服务质量暂无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目的构建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17年10月—2... 背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即医养院,已成为趋势,其将极大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而目前针对医养院服务质量暂无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目的构建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3月,通过实地调研、研究相关政策和文献、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的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Cr)、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分析专家咨询的可靠性,专家对条目的评价采用重要性得分均数、变异系数(CV)和满分率表示,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6%和100.0%,Cr分别为0.83、0.84。第1轮专家咨询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W)分别为0.116、0.137,第2轮专家咨询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W分别为0.137、0.321(P<0.05)。最终确定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72项三级指标。结论初步确立了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院 德尔菲技术 护理评价研究
下载PDF
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5
19
作者 梁陶媛 高小雁 +2 位作者 董秀丽 沈杰 王志稳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通过专家问卷咨询和调查,构建适用于我国骨科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前期文献检索法和专家访谈,初步形成了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和条目初稿,之后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山西、四川等6省市三级... 目的通过专家问卷咨询和调查,构建适用于我国骨科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前期文献检索法和专家访谈,初步形成了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和条目初稿,之后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山西、四川等6省市三级医院中,从事骨科临床护理、骨科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研究等方面的专家,依据德尔菲法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调查和探讨,整合专家建议,最终构建了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条目的内容。结果运用以上研究方法,最终确立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6个维度的核心能力,既一级指标,其中包括专业态度、专业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在该体系中的6个一级指标条目下包括21个二级指标条目和65个三级指标条目。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0.90、0.94,专家权威系数0.87、0.86,协调系数为0.247~0.263。通过数据显示专家对指标条目的意见趋于一致且对所设置的指标条目认同程度高。结论通过一系列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可以为骨科专科护士的考核、评价提供全面的、可量化的指标,并对今后骨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骨科 护士 工作能力评定 护理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Delphi专家咨询法护士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玲玲 赵振娟 +6 位作者 高学琴 王蕊 李秋洁 林维彬 芦桂芝 吕冬梅 林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构建护士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护士长进行公平公正地量化绩效考核,以增强护士长的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护士长竞争意识。方法以平衡计分卡4要素为基准,初步构建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级指... 目的构建护士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护士长进行公平公正地量化绩效考核,以增强护士长的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护士长竞争意识。方法以平衡计分卡4要素为基准,初步构建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级指标;进一步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值。结果共进行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较高,积极性系数在93%以上,权威系数为0.76。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一级指标,护理服务项目、护理设备、患者及家属、护士、医生、上级管理者、相关科室人员、学生、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科研、继续教育、教学、科内学习、培训及考核和科室文化环境16个二级指标。结论基于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公平公正考核护士长的绩效,可在护理领域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监督 护理评价研究 Delphi专家咨询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