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乡土中国到乡愁中国: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振华 常飞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8-55,共8页
当下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对这一过程加以充分认识和理解是推进大国善治的重要前提。从历史上看,“乡土中国”构成传统中国社会的底色,其以土为生、以文化人、以德为重的基本特征长期规制着中国社会的形态及其演化过程。然而,... 当下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对这一过程加以充分认识和理解是推进大国善治的重要前提。从历史上看,“乡土中国”构成传统中国社会的底色,其以土为生、以文化人、以德为重的基本特征长期规制着中国社会的形态及其演化过程。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急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大量的现代性要素渗透进乡村社会,日益消解了“乡土中国”的传统底色,并呈现“乡愁中国”的现代面向。“乡愁中国”是“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换的一个历史阶段,具有过渡性特征。“乡愁中国”对于理解中国社会变迁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乡愁中国”蕴含着当下中国在急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张力和反思。其原因在于,现代性要素的注入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但同时也遭遇了乡土“褪色”的潜在挑战。另一方面,“乡愁中国”也蕴含着对中国传统价值的重新发现过程。“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截然二分的,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历史传统的内在价值,并建立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联结,进而确立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乡愁 乡愁中国 社会变迁
下载PDF
“乡愁”文学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7
2
作者 廖开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24-27,共4页
从文化视角阐释“乡愁”文学现象富有意义。农耕文化的规约、人类的“恋母”情结、排拒“父亲社会”和回归大自然等多重文化内涵 ,表明“乡愁”文学主题的无比丰富性 。
关键词 乡愁 农耕 母亲 父亲 自然
下载PDF
消费者怀旧情感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义 孙明贵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6,共5页
每个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存在怀旧情感,企业很早就开始利用消费者的怀旧需求开展怀旧营销。消费者品牌关系是品牌忠诚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消费者怀旧水平对品牌信任与依恋有一定的影响,品牌信任和依恋对品牌承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品牌承诺是... 每个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存在怀旧情感,企业很早就开始利用消费者的怀旧需求开展怀旧营销。消费者品牌关系是品牌忠诚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消费者怀旧水平对品牌信任与依恋有一定的影响,品牌信任和依恋对品牌承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品牌承诺是品牌忠诚的核心驱动因素。由此可见,消费者的怀旧情感可以通过品牌关系的中介而作用于品牌忠诚,企业可以通过开发各种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怀旧体验的平台,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 品牌关系 品牌信任 品牌依恋 品牌忠诚
下载PDF
爱的挽歌——试论蒲宁爱情小说的特色 被引量:3
4
作者 旷丽贞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1,共4页
通过对俄罗斯作家伊万·蒲宁的爱情小说的分析介绍 ,从而较全面地了解这位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复杂的思想内涵及风云变幻的时代。
关键词 爱情小说 俄罗斯 伊万·蒲宁 文学评价 20世纪
下载PDF
怀旧的现代性——哈尔滨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更新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朱莹 张向宁 《城市建筑》 2012年第8期80-83,共4页
本文以现代性为研究视域,明确从怀旧这一新的文化视角阐释历史城区更新的不同思路,进而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例,从身份认同、技术理性、符号拼贴三个层面,剖析更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现代城市怀旧的本质在于场所精神的营造、历... 本文以现代性为研究视域,明确从怀旧这一新的文化视角阐释历史城区更新的不同思路,进而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例,从身份认同、技术理性、符号拼贴三个层面,剖析更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现代城市怀旧的本质在于场所精神的营造、历史文脉的延续和空间体验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 现代性 故乡情结 历史拼图 空间消费
下载PDF
敕勒、《敕勒歌》、敕勒川考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树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149,215,共12页
"敕勒"为tyrk(或tyrklεr)的汉语音译,指称锡尔河以东、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中天山北麓及中天山山区所有的突厥语群落。其源头包括塞种和自战国末年由河西走廊西迁中天山南北地区的乌孙先民,即其后形成的乌古斯部族。北魏... "敕勒"为tyrk(或tyrklεr)的汉语音译,指称锡尔河以东、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中天山北麓及中天山山区所有的突厥语群落。其源头包括塞种和自战国末年由河西走廊西迁中天山南北地区的乌孙先民,即其后形成的乌古斯部族。北魏时,天山地区的诸多敕勒群落被徙至漠南。《敕勒歌》是敕勒民间歌颂其故乡自然景色的民歌,亦是其群落历史记忆的体现,寄托了敕勒民众怀念故土的乡愁情感。"敕勒川"指中天山北麓东起今吉木萨尔县,西至乌苏市的湖泊沼泽,亦即汉唐所称之"翰海"(瀚海)"北海"和王延德《西州使程记》所称"长广数千里"的"北廷川";"阴山下"指天山脚下;"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对这一区域景色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麓 突厥语族群 历史记忆 乡愁
原文传递
The Origin and Application of Retro-futurism
7
作者 LIU Jiho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9年第5期104-108,共5页
Via case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trospect,a kind of active design style at present is initially explored: retro-futurism,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realizing this style and its artistic value are discussed.By reviewin... Via case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trospect,a kind of active design style at present is initially explored: retro-futurism,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realizing this style and its artistic value are discussed.By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modeling element and spatial form of futurism in the space age,designers can refine the special formal language of this period,adjust these formal languages according to the need,and then place these formal languag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thereby obtaining style of retrofuture.Retro-futurism design can create a strong visual style,arouse people’s nostalgia and trigger double associations about history and the future.By shaping model and space,people’s attention is directed to the perception of time,thereby stimulating people to reflect on technology and modern life.Its intrinsic complexity brings strong visual impact,makes it have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architecture,plane,clothing,products and other different design areas,and brings people richer visual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AESTHETICS Visual CULTURE Space age Retro-futurism nostalgic DESIGN
下载PDF
Rural Idyll in Vernacular Landscape
8
作者 Peng Zhaorong Wang Xiaofen Mao Qiaohu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5期48-58,共11页
The so-called “rural idyll” is considered the most poetic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landscape.Although mostly appreciated by men of letters in their writings,rural idyll is a love song deeply rooted in loca... The so-called “rural idyll” is considered the most poetic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landscape.Although mostly appreciated by men of letters in their writings,rural idyll is a love song deeply rooted in local soil.It is local soil that is the ultimate producer of rural idyll.For a rural society,rural idyll also seems to be associated with “primitive.”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gnitive differences in this regard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Traditional Chinese rural society,full of soil fragrance and vitality,interacts with life and seasons to compose a harmonious man-earth sympho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idyll SOIL FRAGRANCE nostalgic LANDSCAPE
下载PDF
琦君的散文《髻》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玲玲 《青海师专学报》 2002年第6期53-54,共2页
琦君的散文《髻》 ,笔调清丽婉约、凄美哀怨。个人的际遇 ,独到的性情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形成她这种文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社会环境 琦君 散文 《髻》 解读
下载PDF
仿古商业街繁荣背后的心理根源 被引量:2
10
作者 尚英丽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1-12,共2页
仿古街区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街区的还原唤起了人们怀旧和怀古的情怀。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西方的城市建设理念及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多数城市已经"面目全非"。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后工业文化"的影... 仿古街区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街区的还原唤起了人们怀旧和怀古的情怀。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西方的城市建设理念及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多数城市已经"面目全非"。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后工业文化"的影响,昔日古朴的城镇和街道越来越受到怀念。仿古街区的开发正好迎合了人们的怀旧需求,这就是仿古街区之所以兴起的心理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仿古街区 怀旧 心理
下载PDF
包袱布里有乾坤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遊芳 《山东纺织经济》 2013年第12期73-75,共3页
包袱布起源于日本室町时代,种类繁多,明治时代以后,皮包和塑料袋等逐渐取代了包袱布。为了适应环保时代的需求,日本包袱布协会和各相关企业以及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举办各种活动,鼓励普通消费者更多使用包袱布,并在年轻人中逐渐成为一种... 包袱布起源于日本室町时代,种类繁多,明治时代以后,皮包和塑料袋等逐渐取代了包袱布。为了适应环保时代的需求,日本包袱布协会和各相关企业以及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举办各种活动,鼓励普通消费者更多使用包袱布,并在年轻人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袱布 环保需求 重新流行
下载PDF
两个“事件”之一 王大闳的反都市与禁欲论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明松 《时代建筑》 2016年第2期154-161,共8页
文章讨论了王大闳的建筑生涯与台湾社会的关系。作为一位接受完整包豪斯教育的华人建筑师,王大闳因中国特殊的历史情境来到另一个华人社会,如何在远离"故土"(中原文化)的台湾建构他那内省式、禁欲、反都市并带乡愁的住宅美学... 文章讨论了王大闳的建筑生涯与台湾社会的关系。作为一位接受完整包豪斯教育的华人建筑师,王大闳因中国特殊的历史情境来到另一个华人社会,如何在远离"故土"(中原文化)的台湾建构他那内省式、禁欲、反都市并带乡愁的住宅美学;他又如何在提出公共建筑的文化认同时,与同样来自"故土"的当权者在意识形态上产生龃龉;最终,在一系列的妥协与磨难后,他如何选择逃离,并归隐文学与寄情外层空间的世界。王大闳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也算高潮迭起,值得诉说,却被长时间遗漏在台湾建筑历史之外。如今重新梳理王大闳走过的道路,或许可以为华人这一阶段看似多元却有点茫然的建筑文化找出更康健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大闳 包豪斯 内省式 禁欲 反都市 乡愁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两岸流行音乐风格与受众审美考察——以1980~2015年北京与台北流行音乐个人演唱会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钰秀 毕乙鑫 《艺术探索》 2018年第6期99-108,共10页
两岸的流行音乐个人演唱会均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1980~2015年间,台湾流行音乐一直盛行不衰,大陆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在两岸流行乐坛占据了重要地位。两岸流行音乐受众的审美愈加多元化,既"喜新"又... 两岸的流行音乐个人演唱会均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1980~2015年间,台湾流行音乐一直盛行不衰,大陆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在两岸流行乐坛占据了重要地位。两岸流行音乐受众的审美愈加多元化,既"喜新"又"怀旧"。各自对于"怀旧"呈现了不同的偏好:大陆受众更为偏爱摇滚风格,而台湾受众则对闽南语歌曲格外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演唱会 怀旧
下载PDF
迷惘与留恋:社会转型时期作家的乡土意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旭琴 罗甜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84-88,共5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乡土文学有了新的气息与发展前景。面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作家们大都呈现出一种迷惘与留恋的态度。主要以阿城《棋王》、路遥《人生》、陈忠实《白鹿原》、汪曾祺《受戒》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乡土文学有了新的气息与发展前景。面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作家们大都呈现出一种迷惘与留恋的态度。主要以阿城《棋王》、路遥《人生》、陈忠实《白鹿原》、汪曾祺《受戒》四部作品为例,分析其中不同特征的“迷惘”与“留恋”;这些作品呈现出的“迷惘”,与乡土文化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城市文明的陌生化不无瓜葛;而作家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情结,使其在城市文明冲击下依然呈现出对乡土文化的“留恋”意识。因此,旨在通过透视上述作品,解读转型时期乡土文学呈现的“迷惘”与“留恋”,探究乡土文学在城乡巨变中的发展特点与时代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惘 留恋 城市文化 乡土意识
下载PDF
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符号政治
15
作者 G·吉尔 潘兴明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4,共12页
随着苏联政权的崩溃,俄罗斯新的统治者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处置那些体现苏联时代的符号?如何采取措施与过去切割?然而关键是需要一种新的叙事。尤其是当政治发生剧变时,新的叙事就更为必要了。在叶利钦时期,由于采取强烈的反共姿态,... 随着苏联政权的崩溃,俄罗斯新的统治者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处置那些体现苏联时代的符号?如何采取措施与过去切割?然而关键是需要一种新的叙事。尤其是当政治发生剧变时,新的叙事就更为必要了。在叶利钦时期,由于采取强烈的反共姿态,最大程度地否认苏联时代对俄罗斯的经历有任何积极的贡献,结果,以此为基础的叙事受到俄罗斯社会诸多派别的反对,引发了激烈的政治争论。新的叙事应该在全面研究苏联历史、对苏联时期作出有意义的阐述的基础上形成。这种有意义的、具有连贯性的叙事,能够为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提供合法性的长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叙事 俄罗斯叙事 符号政治 苏联经历 记忆怀旧
原文传递
从启蒙文学的残酷人生到怀旧电影的感伤成长——论电影《暖》对小说《白狗秋千架》的改编
16
作者 阳海燕 唐红卫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7-102,共6页
小说《白狗秋千架》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作品之一,通过塑造闭塞沉闷的高密东北乡,冷酷的叙说苦难的人生和种的退化的寓言,从而成为新时期启蒙文学的杰作。电影《暖》是日益成熟的霍建起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通过选景世外桃源的... 小说《白狗秋千架》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作品之一,通过塑造闭塞沉闷的高密东北乡,冷酷的叙说苦难的人生和种的退化的寓言,从而成为新时期启蒙文学的杰作。电影《暖》是日益成熟的霍建起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通过选景世外桃源的婺源,诗意地叙说成长的感伤和生活的美好期待,从而成为新世纪怀旧电影中的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狗秋千架》 《暖》 启蒙 怀旧
下载PDF
A Glimpse of Hong Kong "Chineseness": Pre-existing Tunes as the Redemption of a Cultural Identity
17
作者 LEUNG Tai-wai David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7期887-898,共12页
When the umbrellas were held up against the tear gas attack in the protest on September 28, 2014, the hot issue raised by the marathon-like Yellow Umbrella Movement was not only the matter of politics but also a coinc... When the umbrellas were held up against the tear gas attack in the protest on September 28, 2014, the hot issue raised by the marathon-like Yellow Umbrella Movement was not only the matter of politics but also a coincidence created for the Hong Kong locals to face, or to be faced with an already moot cliche: How the Hongkongese can redef'me and redeem their almost lost socio-cultural identity, particularly under the increasingly hegemonic influences and the socio-cultural invasion of the mainland after the 1997 Handover. My present paper is not intended to discuss the topic of identity on the platform of politics, or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such as transculturation or cultural hybridty. But instead, I am far more interested in locating such issue on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which is revealed in two local contemporary Hong Kong compos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 and reshaping a form of"HongKongeseness" in which the composers tend to create and the local listeners tend to experience, albeit transient, can appear in every nuance of the sonic metaphor embedded in the pre-existing indigenous tunes of a self-contained compositional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sthetics Cantonese Folk Lullaby Cantonese Language Cantonese Opera Cantopop CantoneseTones CHINESENESS Collective Memory Cultural Identity Hong Kong Chineseness Melodic Fragment Metaphorical Respresentation nostalgic Childhood Operatic Vocality POSSESSION QUOTATION Tang-song poetry(唐宋诗词) Voice Yellow Umbrella Movement Zi Hou (子喉)
下载PDF
A NOSTALGIC STROLL DOWN MEMORY LANE
18
作者 张华阳 《The World of Chinese》 2013年第1期56-57,共2页
THE HUTONG ARTIST50-year-old artist Feng Ke(冯柯)is known for his watercolor depictions of the narrow streets and alleys of old Beijing.His works a pastiche of techniques that draw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pr... THE HUTONG ARTIST50-year-old artist Feng Ke(冯柯)is known for his watercolor depictions of the narrow streets and alleys of old Beijing.His works a pastiche of techniques that draw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print,and Western painting,Feng strives to present the hutong scenery from a unique and postmodern perspective.His work has been collected by the National 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nostalgic STROLL DOWN MEMORY LANE
原文传递
网络时代的乡愁隐喻——陈代云诗歌的生命言说
19
作者 袁志红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00-103,113,共5页
陈代云的诗歌从感性直观入手,通过截取、剪辑、拼贴的结构处理,以及娴熟的修辞技巧,扩展了语言的张力和想象空间。他通过故乡、爱情和死亡三重奏来表述精神上的返乡,而返乡是一种隐喻,在这里,时间只是一种暗示,没有实际发生的氛围。他... 陈代云的诗歌从感性直观入手,通过截取、剪辑、拼贴的结构处理,以及娴熟的修辞技巧,扩展了语言的张力和想象空间。他通过故乡、爱情和死亡三重奏来表述精神上的返乡,而返乡是一种隐喻,在这里,时间只是一种暗示,没有实际发生的氛围。他是试图在支离破碎的现实和远离尘世的乌有乡之间寻找一个精神可以安身立命的外壳,是语词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怀乡。他用修辞之光照耀他的孤独和深入肌髓的渴念,从而执行自己存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代云 乡愁 隐喻
下载PDF
卫慧一代和张贤亮一代对历史的书写心态
20
作者 王光华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6-69,共4页
张贤亮的小说《青春期》对过去历史的眷顾和恋恋不舍,而卫慧等“新人类”女作家作品对历史过去却表现的是异常的冷漠和厌倦。显然前者对自己是不断肯定,而后者相反,在否定乃至漠视过去中前行。
关键词 张贤良一代 卫慧一代 怀旧 嫌弃历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