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在标准理论的启示下看今日城市形态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勤
张楠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6期16-18,共3页
从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标准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今日城市形态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提出可将今日城市的形态看作一种网络模式,从而使人们以更科学、更人性化的头脑在城市中建造与生活。
关键词
标准理论
价值观
网络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日城市居民社区意识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升
《人口与社会》
2019年第2期58-69,共12页
根据理念的不同,社区建设可分为功能性社区建设和规范性社区建设,二者差异的重要体现是社区意识维度的不同。基于中日城市社区的个案比较,探讨中日城市居民社区意识的表现特征。研究表明:中日城市居民在社区意识表现上既存在一定的相似...
根据理念的不同,社区建设可分为功能性社区建设和规范性社区建设,二者差异的重要体现是社区意识维度的不同。基于中日城市社区的个案比较,探讨中日城市居民社区意识的表现特征。研究表明:中日城市居民在社区意识表现上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日本城市社区主要表现为"规范性"意识,社区重在"人-主体"的建设,而中国城市社区主要表现为"功能性"意识,社区重在"物-空间"的建设;形成二者差异化表现的社区因素主要包括中日城市的社区建设基础、社区结构变动以及社区教育理念的差异等。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重功能而缺规范"的当下,日本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社区
规范性社区
社区建设
社区意识
中日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思想对中学课堂安全感建设的启示
3
作者
廖娟花
邹秀季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课堂安全感是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至今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课堂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既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管理和教师的。老子的管理智慧倡导柔性管理和圣人长而不宰的人格,其对当今中学课堂安全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规范意义。
关键词
课堂安全感
老子
柔性管理
圣人人格
规范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多民族国家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37
4
作者
青觉
徐欣顺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9,139,共16页
新时代开展多民族国家建设,需要认清新历史方位,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规范出发,发挥其价值导向、实践引领作用。以人民视域出发,立足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可引申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应然价值预设和规范要求,包括人民整体的团结...
新时代开展多民族国家建设,需要认清新历史方位,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规范出发,发挥其价值导向、实践引领作用。以人民视域出发,立足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可引申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应然价值预设和规范要求,包括人民整体的团结统一、人民和谐的民族关系、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人民共享的富裕幸福以及人民期盼的伟大复兴。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建立起保障性的现代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借助政党-国家的组织化形态、通则性的法治化体系、动力性的民主化体制、基础性的民生类制度及共通性的精神家园来形成规范预设的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把握人民特性,以人民为中心拓宽行动性的实践路径,借助全民教育、生活事件、公共治理、普惠政策、群众路线等来实现规范预设。由此,在获得价值方向、条件保障与行动路径的基础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能够以可欲、可能和可行的方式推进新时代的多民族国家建设,进而切实地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行动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建设
人民中心
规范预设
价值实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满意度研究
5
作者
方帅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3年第3期42-51,共10页
近年来各地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我国农村改革、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但农民对已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满意度究竟如何尚待研究。文章基于2021年对695位农民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满...
近年来各地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我国农村改革、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但农民对已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满意度究竟如何尚待研究。文章基于2021年对695位农民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满意度现状,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民的产权改革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超五成农民对当地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满意态度;农民对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解力、规范性感知和效用度感知与农民的产权制度改革满意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农民对产权制度改革越理解、对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性越认可、对产权制度改革效用感知越深,其对产权制度改革的满意度就越高。鉴于此,建议在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时,一是要加深农民对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解程度,二是要进一步提高产权制度改革各环节的规范性,三是释放产权制度改革的红利以增强农民在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满意度
农民理解力
改革规范性
农民获得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标准口语语感特征探究
6
作者
姚霁珊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37-40,共4页
本文从语音层面上探讨现代汉语标准口语语感的感知性、自然性、界域性、节律性、模糊性、审美性等特征,意在揭示现代汉语标准口语语感的内在涵义。
关键词
现代汉语标准口语
语感
感知性
界域性
节律性
模糊性
审美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例原则的宪法地位与规范依据——以宪法意义上的宽容理念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
52
7
作者
门中敬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02,共9页
比例原则的宪法地位与规范依据,是一个将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升格为宪法原则的正当性问题。前者涉及应然的实质正义,后者涉及实然的形式正义。就应然的实质正义来说,要保持权力与权利、自由与平等间的适度平衡,就必须运用比例原则予以落...
比例原则的宪法地位与规范依据,是一个将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升格为宪法原则的正当性问题。前者涉及应然的实质正义,后者涉及实然的形式正义。就应然的实质正义来说,要保持权力与权利、自由与平等间的适度平衡,就必须运用比例原则予以落实,以体现宪法意义上的宽容理念之要求。而就实然的形式正义而言,平等与禁止恣意说、基本权的实质内容说和法治国原理说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宽容理念的内在要求——对权利(表现为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尊重与认可。我国1982年《宪法》并未能为比例原则提供规范依据,但经过1999年和2004年的两次宪法修正案以后,现行宪法开始有限度地为比例原则提供了规范依据和适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宪法地位
规范依据
宽容理念
原文传递
卞之琳诗歌英文自译翻译伦理之透视
被引量:
5
8
作者
梅阳春
汤金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5-80,共6页
卞之琳将自己的诗歌翻译成英文的过程所遵从的翻译伦理与其在英诗汉译过程中所遵从的翻译伦理不一样。英诗汉译过程中,其遵从翻译的再现伦理,不仅再现英文诗歌的内容,还能再现英文诗歌的形式;自译过程中,其遵从广义的翻译规范伦理,译文...
卞之琳将自己的诗歌翻译成英文的过程所遵从的翻译伦理与其在英诗汉译过程中所遵从的翻译伦理不一样。英诗汉译过程中,其遵从翻译的再现伦理,不仅再现英文诗歌的内容,还能再现英文诗歌的形式;自译过程中,其遵从广义的翻译规范伦理,译文虽再现了汉语新诗的内容,却没有完全再现汉语新诗的形式。在诗歌意象传达方面,其译文传达了原诗的意象所指,却没有保留这些意象原有的表现方式;在格律和韵律的传达方面,其译文保留了原诗的诗行数目、跨行方式,却没有保留原诗的节奏和押韵方式。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弱势话语地位,是导致卞之琳在自译过程中践行广义的翻译规范伦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自译
翻译的再现伦理
广义的翻译规范伦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责任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被引量:
2
9
作者
徐志辉
孟桂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54-155,共2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应然"不是"实然"。"应然"转化为"实然"的过程,就是规范转化为师德的过程,就是"德化"的过程、"德性"形成的过程。道德规范能否...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应然"不是"实然"。"应然"转化为"实然"的过程,就是规范转化为师德的过程,就是"德化"的过程、"德性"形成的过程。道德规范能否内化取决于人们对规范的认同,而对规范的认同又取决于人们对自己所在群体和所从事的事业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他才会形成对学校和事业的责任感,而有了这种责任感他才有可能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德性"和"德行",从而成为一个有高尚师德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感
教师
职业道德建设
认同感
“德性”
“德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义—功能的翻译教学观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可胜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0-73,共4页
语义 -功能模式的译学理论强调描写双语之间的语义差异和翻译中功能机制的作用 ,能客观地揭示出一般性翻译规律。把这一理论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 ,有助于学生对翻译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
关键词
语义-功能模式
翻译教学
翻译技能意识
翻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标准理论的启示下看今日城市形态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勤
张楠
机构
中南大学城规与建筑系
出处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6期16-18,共3页
文摘
从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标准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今日城市形态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提出可将今日城市的形态看作一种网络模式,从而使人们以更科学、更人性化的头脑在城市中建造与生活。
关键词
标准理论
价值观
网络模式
Keywords
normative
theory,
sense
of
worth,
network
model
分类号
TU984.1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日城市居民社区意识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升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
出处
《人口与社会》
2019年第2期58-69,共12页
基金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项目(SM201310005003)
文摘
根据理念的不同,社区建设可分为功能性社区建设和规范性社区建设,二者差异的重要体现是社区意识维度的不同。基于中日城市社区的个案比较,探讨中日城市居民社区意识的表现特征。研究表明:中日城市居民在社区意识表现上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日本城市社区主要表现为"规范性"意识,社区重在"人-主体"的建设,而中国城市社区主要表现为"功能性"意识,社区重在"物-空间"的建设;形成二者差异化表现的社区因素主要包括中日城市的社区建设基础、社区结构变动以及社区教育理念的差异等。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重功能而缺规范"的当下,日本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功能性社区
规范性社区
社区建设
社区意识
中日比较
Keywords
functional
community
normative
community
community
building
sense
of
community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分类号
C912.83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思想对中学课堂安全感建设的启示
3
作者
廖娟花
邹秀季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文摘
课堂安全感是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至今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课堂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既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管理和教师的。老子的管理智慧倡导柔性管理和圣人长而不宰的人格,其对当今中学课堂安全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规范意义。
关键词
课堂安全感
老子
柔性管理
圣人人格
规范意义
Keywords
classroom
security
Lao
Tzu
flexible
management
the
personality
of
sage
normative
sense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多民族国家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37
4
作者
青觉
徐欣顺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9,139,共16页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8VSJ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时代开展多民族国家建设,需要认清新历史方位,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规范出发,发挥其价值导向、实践引领作用。以人民视域出发,立足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可引申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应然价值预设和规范要求,包括人民整体的团结统一、人民和谐的民族关系、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人民共享的富裕幸福以及人民期盼的伟大复兴。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建立起保障性的现代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借助政党-国家的组织化形态、通则性的法治化体系、动力性的民主化体制、基础性的民生类制度及共通性的精神家园来形成规范预设的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把握人民特性,以人民为中心拓宽行动性的实践路径,借助全民教育、生活事件、公共治理、普惠政策、群众路线等来实现规范预设。由此,在获得价值方向、条件保障与行动路径的基础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能够以可欲、可能和可行的方式推进新时代的多民族国家建设,进而切实地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行动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建设
人民中心
规范预设
价值实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Keywords
multi-ethnic
nation
building
people-centered
normative
presuppositions
value
realization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满意度研究
5
作者
方帅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3年第3期42-51,共10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22ZZC00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层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创新研究”(2022SJYB0233)。
文摘
近年来各地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我国农村改革、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但农民对已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满意度究竟如何尚待研究。文章基于2021年对695位农民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满意度现状,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民的产权改革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超五成农民对当地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满意态度;农民对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解力、规范性感知和效用度感知与农民的产权制度改革满意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农民对产权制度改革越理解、对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性越认可、对产权制度改革效用感知越深,其对产权制度改革的满意度就越高。鉴于此,建议在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时,一是要加深农民对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解程度,二是要进一步提高产权制度改革各环节的规范性,三是释放产权制度改革的红利以增强农民在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获得感。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满意度
农民理解力
改革规范性
农民获得感
Keywords
rural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system
reform
satisfaction
with
property
rights
system
reform
peasants'understanding
reform
normative
peasants'
sense
of
gaining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标准口语语感特征探究
6
作者
姚霁珊
机构
楚雄师范学院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37-40,共4页
文摘
本文从语音层面上探讨现代汉语标准口语语感的感知性、自然性、界域性、节律性、模糊性、审美性等特征,意在揭示现代汉语标准口语语感的内在涵义。
关键词
现代汉语标准口语
语感
感知性
界域性
节律性
模糊性
审美性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normative
spoken
language
language
sense
apperceive
nature
different
region
rhythm
illegibility
aesthetics
分类号
H10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例原则的宪法地位与规范依据——以宪法意义上的宽容理念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
52
7
作者
门中敬
机构
青岛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02,共9页
文摘
比例原则的宪法地位与规范依据,是一个将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升格为宪法原则的正当性问题。前者涉及应然的实质正义,后者涉及实然的形式正义。就应然的实质正义来说,要保持权力与权利、自由与平等间的适度平衡,就必须运用比例原则予以落实,以体现宪法意义上的宽容理念之要求。而就实然的形式正义而言,平等与禁止恣意说、基本权的实质内容说和法治国原理说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宽容理念的内在要求——对权利(表现为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尊重与认可。我国1982年《宪法》并未能为比例原则提供规范依据,但经过1999年和2004年的两次宪法修正案以后,现行宪法开始有限度地为比例原则提供了规范依据和适用空间。
关键词
比例原则
宪法地位
规范依据
宽容理念
Keywords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constitutional
position
norm
basis
concept
of
tolerance
in
constitutional
sense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卞之琳诗歌英文自译翻译伦理之透视
被引量:
5
8
作者
梅阳春
汤金霞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5-80,共6页
基金
江苏省泰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资助(T2JKS-YBLX2013516)
文摘
卞之琳将自己的诗歌翻译成英文的过程所遵从的翻译伦理与其在英诗汉译过程中所遵从的翻译伦理不一样。英诗汉译过程中,其遵从翻译的再现伦理,不仅再现英文诗歌的内容,还能再现英文诗歌的形式;自译过程中,其遵从广义的翻译规范伦理,译文虽再现了汉语新诗的内容,却没有完全再现汉语新诗的形式。在诗歌意象传达方面,其译文传达了原诗的意象所指,却没有保留这些意象原有的表现方式;在格律和韵律的传达方面,其译文保留了原诗的诗行数目、跨行方式,却没有保留原诗的节奏和押韵方式。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弱势话语地位,是导致卞之琳在自译过程中践行广义的翻译规范伦理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卞之琳
自译
翻译的再现伦理
广义的翻译规范伦理
Keywords
Bian
Zhilin
self-translation
translational
ethics
of
representation
norm
-based
translationalethics
of
broad
sense
分类号
H319.3 [语言文字—英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责任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被引量:
2
9
作者
徐志辉
孟桂英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54-155,共2页
文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应然"不是"实然"。"应然"转化为"实然"的过程,就是规范转化为师德的过程,就是"德化"的过程、"德性"形成的过程。道德规范能否内化取决于人们对规范的认同,而对规范的认同又取决于人们对自己所在群体和所从事的事业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他才会形成对学校和事业的责任感,而有了这种责任感他才有可能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德性"和"德行",从而成为一个有高尚师德的人。
关键词
责任感
教师
职业道德建设
认同感
“德性”
“德行”
Keywords
teachers'
morality
construction
teachers'
morality
norm
sense
of
agreemen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moral
integrity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义—功能的翻译教学观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可胜
机构
安徽教育学院外语系
出处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0-73,共4页
文摘
语义 -功能模式的译学理论强调描写双语之间的语义差异和翻译中功能机制的作用 ,能客观地揭示出一般性翻译规律。把这一理论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 ,有助于学生对翻译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
关键词
语义-功能模式
翻译教学
翻译技能意识
翻译理论
Keywords
the
semantic-functional
norm
translation
teaching
semantic-strusture
technique
sense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H315.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在标准理论的启示下看今日城市形态
杨勤
张楠
《山西建筑》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日城市居民社区意识比较
李升
《人口与社会》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老子思想对中学课堂安全感建设的启示
廖娟花
邹秀季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时代多民族国家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
青觉
徐欣顺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7
原文传递
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满意度研究
方帅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现代汉语标准口语语感特征探究
姚霁珊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比例原则的宪法地位与规范依据——以宪法意义上的宽容理念为分析视角
门中敬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2
原文传递
8
卞之琳诗歌英文自译翻译伦理之透视
梅阳春
汤金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责任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徐志辉
孟桂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语义—功能的翻译教学观
李可胜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