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右岸北西向有色、贵金属构造-成矿带的确立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谭成印 杜杨松 +1 位作者 赵寒冬 郑红敏 《地质与资源》 CAS 2009年第4期256-264,278,共10页
通过地貌、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区域成矿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论证了黑龙江右岸北西向小兴安岭大型-特大型有色、贵金属成矿带的存在.矿带主体部分为北西向小兴安岭山脉,长达1000 km,宽约500 km,矿带内的控容矿地质构造呈北西向展布,矿床(... 通过地貌、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区域成矿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论证了黑龙江右岸北西向小兴安岭大型-特大型有色、贵金属成矿带的存在.矿带主体部分为北西向小兴安岭山脉,长达1000 km,宽约500 km,矿带内的控容矿地质构造呈北西向展布,矿床(体)呈北西向带状分布.深部地球物理异常构造趋势揭示,成矿带是一大规模的北西向岩石圈-软流圈构造异常区.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表明,该矿带历经了陆块形成、古亚洲构造域活动大陆边缘造山、滨太平洋活动陆缘造山三大构造-成矿演化阶段.该矿带的确认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国东部构造-岩浆-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右岸小兴安岭 北西向构造-成矿带 有色 贵金属矿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江西有色金属地球化学勘查回顾
2
作者 杨正臣 《矿产与地质》 2005年第6期606-609,共4页
江西有色金属地球化学勘查工作41年来,主要开展了中大比例尺的分散流、次生晕、沟系次生晕和原生晕测量工作,获得多元素组合异常1334处,筛选出有望异常308处,经查证和后续工程验证,发现有色(贵)金属矿床12处,矿化点41处,为已知矿区二轮... 江西有色金属地球化学勘查工作41年来,主要开展了中大比例尺的分散流、次生晕、沟系次生晕和原生晕测量工作,获得多元素组合异常1334处,筛选出有望异常308处,经查证和后续工程验证,发现有色(贵)金属矿床12处,矿化点41处,为已知矿区二轮找矿研究提供了地球化学基础信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地球化学方法 有色(贵)金属矿床 综述 江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