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PS法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吕晓龙 武春瑞 +1 位作者 张昊 赵丽华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45,共11页
非溶剂相分离(NIPS)制膜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高效的制膜方法。利用该法制备的不对称膜结构赋予膜优异的选择渗透性能,膜孔结构易于调控,已经成为当前聚合物分离膜研究及商业化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优异... 非溶剂相分离(NIPS)制膜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高效的制膜方法。利用该法制备的不对称膜结构赋予膜优异的选择渗透性能,膜孔结构易于调控,已经成为当前聚合物分离膜研究及商业化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成膜性能佳,可利用NIPS法制膜。NIPS法PVDF膜的研制、膜结构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受到国际膜研究者广泛关注,是分离膜领域热点之一。本文分别针对NIPS法PVDF超滤膜制备的相分离原理研究、膜结构控制方法及膜应用研究等关键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剂致相分离 聚偏氟乙烯 超滤膜 相分离原理 膜结构与性能 膜应用
下载PDF
聚乳酸/木棉纤维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乔娟 孙晓霞 王新厚 《产业用纺织品》 2017年第8期6-11,38,共7页
以聚乳酸和木棉纤维为原料,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技术,制得一种复合多孔吸油材料,其具有生物可降解、可循环利用及吸油速率快等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表征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等,主要... 以聚乳酸和木棉纤维为原料,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技术,制得一种复合多孔吸油材料,其具有生物可降解、可循环利用及吸油速率快等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表征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等,主要探究木棉纤维的质量分数和纤维长度对复合多孔吸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棉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呈增强趋势;木棉纤维的长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复合多孔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木棉纤维 非溶剂诱导相分离 多孔吸油材料 复合 吸油性能 生物可降解 可循环利用
下载PDF
复合增强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晨 吕晓龙 +1 位作者 武春瑞 刘捷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中空纤维膜增强方法.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将聚偏氟乙烯铸膜液和作为基膜的高固含量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与芯液一起,通过特殊结构的纺丝喷头同时挤出,制备复合增强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期望复合膜保持原有孔径和高通量... 提出了一种新的中空纤维膜增强方法.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将聚偏氟乙烯铸膜液和作为基膜的高固含量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与芯液一起,通过特殊结构的纺丝喷头同时挤出,制备复合增强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期望复合膜保持原有孔径和高通量,同时具有更高的断裂强力.研究了复合层配方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合层聚偏氟乙烯固含量减少,靠近外皮层的指状孔结构向大空穴结构转化,外表面开孔数和孔径增加,纯水通量增大,断裂强力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非溶剂致相分离 中空纤维膜 复合膜 断裂强力
下载PDF
NIPS法疏水PVDF膜的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小洁 于孟超 +3 位作者 王钰 王涛 冯英楠 赵之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6,178,共11页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是制备多孔有机膜一种高效工艺手段,其过程中涉及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因素对于疏水多孔膜的成膜结构与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此,本文以常用疏水膜制备原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采用传统...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是制备多孔有机膜一种高效工艺手段,其过程中涉及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因素对于疏水多孔膜的成膜结构与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此,本文以常用疏水膜制备原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采用传统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和新兴喷雾辅助相转化法两种NIPS制膜工艺路线对PVDF疏水膜微纳结构的影响及其内在成膜机理,旨在通过明晰制膜过程中影响因素对成膜疏水性、孔结构参数的作用规律,为疏水膜的可控制备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有机膜 非溶剂致相转化法 喷雾辅助相转化法 膜蒸馏
下载PDF
亲水性大孔径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蛋白分离膜的研制
5
作者 龙婷婷 吕晓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5,共9页
以聚氯乙烯(PVC)为膜材料,在成膜混合物中加入亲水性多羟基氨基化合物葡甲胺,葡甲胺的氨基-NH2与聚氯乙烯(PVC)分子链上的C-Cl键反应活性位点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亲水性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考察了葡甲胺... 以聚氯乙烯(PVC)为膜材料,在成膜混合物中加入亲水性多羟基氨基化合物葡甲胺,葡甲胺的氨基-NH2与聚氯乙烯(PVC)分子链上的C-Cl键反应活性位点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亲水性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考察了葡甲胺浓度对膜亲水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葡甲胺浓度增加,膜的亲水性和水通量提高.在此基础上,以亲水性两亲性聚合物Pluronic F127为致孔剂,采用NIPS法制备大孔径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考察了Pluronc F127添加量对PVC膜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luronic F127的添加量增加,PVC膜的最大孔径先增大后减小,最高可达0.46μm,此时水通量6430 L/(m^(2)·h·MPa),BSA透过率为95%,细胞截留率为100%,通量恢复率测试结果表明,与原膜相比,亲水性大孔径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的抗污染性能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亲水改性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蛋白质分离
下载PDF
共混β-环糊精改性PVDF膜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任露露 邓容 +4 位作者 李剑 艾吉祥 雷婷 张凯舟 杨敬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3,50,共7页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聚乙二醇20000(PEG 20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 K30)为致孔剂,以β-环糊精(β-CD)为添加剂进行共混改性,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β-CD共混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考察了β-CD添加量对...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聚乙二醇20000(PEG 20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 K30)为致孔剂,以β-环糊精(β-CD)为添加剂进行共混改性,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β-CD共混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考察了β-CD添加量对改性膜微观形貌、渗透性能和截留性能、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β-CD后改性膜表面开孔数量及孔径增加,膜截面皮层变薄,亚层发展出小指状孔,贯通的大指状孔数量降低,指状孔壁上出现更为疏松的大孔结构。添加β-CD后改性PVDF膜的纯水通量和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均大幅提高,其中β-CD添加量为4%时改性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纯水通量为1848 L/(m^(2)·h·bar),BSA截留率为90.43%。添加β-CD后改性膜动态水接触角下降为0°的时间减少,说明其内在湿润性增强。改性膜在渗透性能和分离性能提高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抗污染性能,所有膜的通量恢复率均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膜 Β-环糊精 共混改性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下载PDF
PVDF/SiC疏/亲水Janus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膜蒸馏处理酸性废水性能
7
作者 菅珂婕 方民锋 +4 位作者 吴鑫 李隽 孙怡然 饶品华 李光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9,共13页
着眼于采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技术对酸性废水进行处理和资源再利用,针对传统蒸馏膜机械稳定性不高、通量低等问题,使用刮涂法和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在亲水碳化硅(SiC)微滤膜表面构建疏水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薄层,制备得到具有... 着眼于采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技术对酸性废水进行处理和资源再利用,针对传统蒸馏膜机械稳定性不高、通量低等问题,使用刮涂法和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在亲水碳化硅(SiC)微滤膜表面构建疏水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薄层,制备得到具有不对称润湿性的PVDF/SiC疏/亲水双层Janus复合膜,用于DCMD性能研究.使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水-乙醇体系为非溶剂凝固浴,探究了制膜过程中PVDF铸膜液浓度、凝固浴成分、凝固浴温度等因素对PVDF层表面形貌和浸润性的影响,研究了复合膜在DCMD浓缩稀硫酸和处理模拟酸性矿山废水中的性能.结果表明,铸膜液中质量分数10%PVDF和纯乙醇凝固浴为最佳制膜条件,所得复合膜水接触角达140°,分离层孔隙率为45%,平均孔径为0.6μm,并且PVDF层与SiC基体结合力强.复合膜在DCMD浓缩质量分数10%(107 g/L)稀硫酸溶液和处理模拟酸性矿山废水实验中水的膜通量均达10 L/(m^(2)·h)以上,对非水组分截留率近100%,并具有长期运行稳定性,表现出DCMD处理酸性废水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复合膜 碳化硅微滤膜 聚偏氟乙烯 非溶剂致相分离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 酸性废水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的制备及相转化工艺参数的优化
8
作者 牛红男 王建明 +1 位作者 黄洁萍 姬婧 《集成技术》 2024年第4期117-130,共14页
作者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的方法,以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为原料,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制备微滤膜,探究非溶剂添加剂的种类与含量、预蒸发时间、环境湿度等因素对膜的微观结构、纯水通量及表面亲疏水性的影响。... 作者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的方法,以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为原料,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制备微滤膜,探究非溶剂添加剂的种类与含量、预蒸发时间、环境湿度等因素对膜的微观结构、纯水通量及表面亲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PVDF的质量分数为16%,将异丙醇(质量分数为16%)和甘油(质量分数为6%)混合物作为添加剂,放入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中预蒸发4min后浸入水浴凝固,可获得具有大孔径、高通量、高疏水性的PVDF微滤膜。该PVDF膜的表面结构完全开放,支撑层由连通的蜂窝状孔结构组成,浸润后的水通量可达到(8650.74±305.29)L/(m^(2)·h),同时,对200nm的聚苯乙烯微球的截留率为99%以上。此外,该PVDF微滤膜的表面接触角为(122±3)°,有望用于生物医药生产过程中的空气除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微滤膜 非溶剂致相分离 除菌
下载PDF
疏水性PVDF多孔膜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许胜东 吕晓龙 +4 位作者 王汉利 谷杰 郑书云 马荣花 张绍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6,共7页
本文将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与聚偏氟乙烯(PVDF)以2∶3共混,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多孔膜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物固含量为18%(质量分数,余同),复合添加剂总含量为18%,其中丙二醇:聚乙二醇400为1∶1时,多... 本文将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与聚偏氟乙烯(PVDF)以2∶3共混,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多孔膜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物固含量为18%(质量分数,余同),复合添加剂总含量为18%,其中丙二醇:聚乙二醇400为1∶1时,多孔膜水接触角达到93.8°,拉伸断裂强度为2.63 MPa;当壁厚为150 nm时,多孔膜超滤水通量达到183 L/(m^(2)·h),透气系数达到0.8 mL/(m^(2)·s·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PVDF-CTFE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共混 疏水性
下载PDF
非溶剂致相分离3D打印/复印成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昊鹏 高丽洁 +2 位作者 焦志伟 马具彪 杨卫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共7页
初步探究了一种无需将材料熔融的成型技术即非溶剂致相分离三维(3D)打印/复印成型技术的可行性,并成功制备了聚丙烯腈三维立体制品。通过实验获得了先利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使制品固化并初步脱除溶剂再利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彻底脱除溶剂的... 初步探究了一种无需将材料熔融的成型技术即非溶剂致相分离三维(3D)打印/复印成型技术的可行性,并成功制备了聚丙烯腈三维立体制品。通过实验获得了先利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使制品固化并初步脱除溶剂再利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彻底脱除溶剂的制品成型工艺路径。通过研究发现了减少环境溶液含水量有助于提高成型制品内部孔洞尺寸的均匀性,使生成的孔洞尺寸较小并使孔洞分布均匀。此外,探究了该技术在高性能陶瓷复合材料制品、导电制品以及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面应用的可能,进一步开拓了该成型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剂致相分离 3D打印/复印 微孔结构 溶剂脱除
下载PDF
酯类添加剂对非溶剂致相分离法聚偏氟乙烯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娩宁 闫静静 +3 位作者 冀大伟 杨慕容 刘海亮 肖长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7,共9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成膜聚合物、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酯类添加剂,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制备PVDF平板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膜孔径分析仪对PVDF膜的形貌和结构进...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成膜聚合物、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酯类添加剂,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制备PVDF平板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膜孔径分析仪对PVDF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了不同比例DOP/DBP对PVDF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当m(DOP)/m(DBP)=2/1时,制备的PVDF膜水接触角为112.2°,油下水接触角为142.4°,煤油液滴可在1231.8 ms内完全浸润膜表面,说明该膜具有优异的超亲油疏水性。此外,纯油通量高达945.9 L/(m^(2)·h),油包水乳液分离效率可达99.3%,在油水分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类添加剂 聚偏氟乙烯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油水分离
下载PDF
嵌段共聚物规整纳米多孔薄膜的制备与形貌调控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圆圆 唐鹤玮 +1 位作者 李倩 王晓琳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6-474,共9页
通过结合嵌段共聚物自组装与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上表面为高规整纳米直孔薄层,内部为双连续大孔支撑层的非对称薄膜结构,并考察了铸膜液浓度、溶剂挥发时间、凝固浴温度、刮膜厚度等因素对膜形貌的影响,实现对表面结构的有效调控.... 通过结合嵌段共聚物自组装与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上表面为高规整纳米直孔薄层,内部为双连续大孔支撑层的非对称薄膜结构,并考察了铸膜液浓度、溶剂挥发时间、凝固浴温度、刮膜厚度等因素对膜形貌的影响,实现对表面结构的有效调控.研究表明铸膜液浓度与挥发时间的影响有协同效应,随着铸膜液浓度的升高,规整表面孔结构所需的挥发时间减小.若铸膜液浓度不变,挥发时间的增大可使膜表面依次完成从非规整孔、规整柱状孔,再到层状孔的转变.凝固浴温度的降低有利于规整表面结构的形成.当刮膜厚度降低时,原有操作条件下的膜表面形貌形成规律将不再适用,为制备更薄的规整纳米多孔薄膜,需降低挥发时间或采用溶剂退火的方法,这一发现扩展了此类新型薄膜材料制备过程的可操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非溶剂致相分离 规整纳米多孔薄膜
原文传递
聚芳酰胺多孔膜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欢欢 牛铭康 +6 位作者 黄桂明 王群 梁知权 矫庆泽 冯彩虹 赵芸 吕玉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4-1119,共6页
以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为单体,2-甲基吡啶为缚酸剂,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了间位聚芳酰胺(PMIA);然后以乙醇为非溶剂,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成功制备了不同孔结构的聚芳酰胺多孔膜.采用核磁及红外等手段对所合成... 以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为单体,2-甲基吡啶为缚酸剂,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了间位聚芳酰胺(PMIA);然后以乙醇为非溶剂,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成功制备了不同孔结构的聚芳酰胺多孔膜.采用核磁及红外等手段对所合成聚芳酰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芳酰胺溶液浓度对多孔膜孔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芳酰胺的浓度为21%,17%和15%时,都可以得到孔结构规整的多孔膜,它们在1 MHz频率的介电常数分别为2.31,2.07和1.89,与聚芳酰胺标准膜的介电常数6.22相比分别降低了63%,67%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聚芳酰胺 多孔膜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介电常数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溶液组成对其黏度及所制备膜微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春菊 王海涛 +2 位作者 刘国昌 常娜 郭春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38,177,共7页
聚氨酯1180 A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考察了不同溶剂、溶解温度、固含量对聚氨酯溶液黏度和非溶剂致相转化所制备膜微孔形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溶液的黏度受固... 聚氨酯1180 A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考察了不同溶剂、溶解温度、固含量对聚氨酯溶液黏度和非溶剂致相转化所制备膜微孔形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溶液的黏度受固含量、溶液温度、溶剂等多因素影响。其中,溶剂影响最为显著,15%固含量80℃完全溶解后,溶液的表观黏度呈NMP>DMAc>DMF的趋势。适宜溶剂条件下固含量增大黏度升高,溶解温度升高溶液黏度降低,高温下溶液的表观澄清透明。聚氨酯溶液固含量、凝胶浴不同对膜的形貌结构均有影响。在纯水、20%乙醇(EtOH)和40%EtOH中分相后膜的断面结构呈指状孔;在60%EtOH中分相后膜断面呈球粒状的双连续结构;80%EtOH中分相呈疏松的蜂窝状孔;EtOH中分相呈海绵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黏度 非溶剂致相分离 微孔结构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三维多孔V_(x)O_(y)@Cu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中祥 解刚 陈泽钧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52,共5页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和热处理制备了三维连续多孔矾氧化物@铜复合薄膜,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并对其储能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膜有发达的三维铜通道,具有适当的孔径(10-20μm),而矾氧化物颗...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和热处理制备了三维连续多孔矾氧化物@铜复合薄膜,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并对其储能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膜有发达的三维铜通道,具有适当的孔径(10-20μm),而矾氧化物颗粒通过热处理可以粘附在三维铜集流体上;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200次循环后,活性物质质量分数为3%、5%的复合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分别高达455.7 mA·h/g、477.2mA·h/g,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因此,三维多孔结构不仅可以缩短电子/离子的传输路径,而且可以诱导空间受限的矾氧化物,为矾氧化物的体积膨胀/收缩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空间来限制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矾氧化物 多孔铜 非溶剂致相分离
下载PDF
热轧沟槽非织造材料复合膜的制备
16
作者 方强 张昊 +5 位作者 陈小乐 苗闪闪 史艳阳 武春瑞 吕晓龙 钱晓明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3期62-67,共6页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热压成对扣波纹板支撑体,进而成型为热轧沟槽非织造材料,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在其表面涂覆得到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膜,对复合膜制备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热轧沟槽非织造材料成型、表面处理...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热压成对扣波纹板支撑体,进而成型为热轧沟槽非织造材料,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在其表面涂覆得到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膜,对复合膜制备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热轧沟槽非织造材料成型、表面处理及刮涂成膜参数对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过程中无纺布表面产生的明显的纤维、纤维束隆起等不规则结构会影响涂覆后复合膜表面的完整性,预处理过程可消除无纺布表面存在的纤维结构,使用预处理后无纺布且在1.0 mm以上的刮膜辊间隙下制备得到的复合膜可以使用,所得复合膜对碳素墨水的截留率为可达92.8%,纯水通量为309.7 L·m^(-2)·h^(-1),断裂强度为25.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非溶剂致相分离 复合膜 无纺布
下载PDF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3D打印聚醚酰亚胺宏/微观多孔结构的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莉彦 高丽洁 +3 位作者 马昊鹏 焦志伟 杨卫民 于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83-291,共9页
聚醚酰亚胺(PEI)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广受关注的医用植入材料。以聚醚酰亚胺(PEI)粉末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为原料制备了打印浆料,在湿度可控的环境下3D打印成型宏观孔结构,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和加热干燥脱除溶... 聚醚酰亚胺(PEI)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广受关注的医用植入材料。以聚醚酰亚胺(PEI)粉末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为原料制备了打印浆料,在湿度可控的环境下3D打印成型宏观孔结构,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和加热干燥脱除溶剂得到了微观孔结构,成型了具备宏/微观多孔结构的PEI制品。对热重曲线和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验证PEI制品可完全脱除NMP;采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PEI制品的宏/微观形貌,宏观孔径为470~550μm,微观孔径主要分布在20μm以下,孔隙率为57%~61%;对制品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其拉伸强度最大为11.72 MPa,弹性模量最大为383 MPa。非溶剂致相分离3D打印工艺可成型具备宏/微观多孔结构的PEI制品,在医用植入支架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剂致相分离 3D打印 宏/微观多孔结构 聚醚酰亚胺
原文传递
日间辐射冷却用PET复合多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涛涛 王璟 +1 位作者 孙骏宇 谢敏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24期43-46,65,共5页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PDRC)技术作为一种无能耗的降温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使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在PET柔性衬底上制备了具备优异光谱选择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多孔膜,通过优化聚合物浓度及涂膜厚度,其在太阳光波段(...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PDRC)技术作为一种无能耗的降温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使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在PET柔性衬底上制备了具备优异光谱选择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多孔膜,通过优化聚合物浓度及涂膜厚度,其在太阳光波段(0.24~2.5μm)的平均反射率和大气窗口(8~13μm)内的平均红外辐射率分别达到了94.3%和93.0%,太阳光强度为1000 W·m^(-2)时,可实现低于环境温度的绝对致冷,冷却温度达到2℃,优于商业隔热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辐射冷却 PET多孔膜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光谱选择性
下载PDF
溶液浓度和非溶剂比例对PVC膜形貌和疏水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王硕 杨梅 +1 位作者 贾依文 张利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4-31,共8页
目的 研究溶液质量分数和非溶剂体积分数对PVC薄膜表面形貌和疏水性能的影响,以获得具有超疏水表面的PVC薄膜。方法 以四氢呋喃为良溶剂、乙醇为非溶剂,利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的原理,采用旋涂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超疏水的聚氯乙烯(PVC)涂... 目的 研究溶液质量分数和非溶剂体积分数对PVC薄膜表面形貌和疏水性能的影响,以获得具有超疏水表面的PVC薄膜。方法 以四氢呋喃为良溶剂、乙醇为非溶剂,利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的原理,采用旋涂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超疏水的聚氯乙烯(PVC)涂膜;通过对PVC样品的疏水性、表面形貌、结晶性能和热性能进行分析,探究溶液质量分数以及非溶剂的体积分数对PVC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和接触角测试表明,添加一定体积分数的乙醇使得所制备的PVC样品形成了多孔膜层以及纳米级聚合物球粒,从而提高了PVC样品的疏水性。XRD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乙醇并不会改变PVC样品的无定形结构。结论 PVC溶液质量分数对所制备PVC样品的疏水性能和表面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乙醇体积分数为30%~40%时,可形成表面水接触角大于150°的超疏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超疏水 非溶剂诱导 相分离 表面形貌
下载PDF
混合溶剂相分离法制备高通量高截留PES膜
20
作者 陈越 何春菊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66-68,72,共4页
选用DMAc和辛烷作为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的混合溶剂制备聚醚砜(PES)膜,利用两种溶剂在高温下互溶、低温下相分离的特点,制备得到具备高孔隙率和纳米级表面孔径的PES膜。为进一步优化膜的结构性能,研究了辛烷加入量和预蒸发时间对膜... 选用DMAc和辛烷作为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的混合溶剂制备聚醚砜(PES)膜,利用两种溶剂在高温下互溶、低温下相分离的特点,制备得到具备高孔隙率和纳米级表面孔径的PES膜。为进一步优化膜的结构性能,研究了辛烷加入量和预蒸发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最终制备得到孔径为12.50 nm、孔隙率高达89%的海绵状截面结构PES膜,其渗透通量可达65.23 L/(m2hbar),较优化前提升了160%;而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截留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对同时实现膜的高渗透性和高选择性具有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溶剂 非溶剂致相转化 辛烷 聚醚砜超滤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