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粉对沥青胶浆的性质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26
1
作者 樊亮 魏建明 +1 位作者 张玉贞 王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6-1101,共6页
利用常规分析方法及流变测试技术,对普通石油沥青胶浆与SBS改性沥青胶浆进行性能评价和机理探讨.试验发现,沥青胶浆的力学强度和黏弹性变化源于其组成之间的相互作用,2种沥青胶浆在黏弹性组成上有差异,并导致不同的应力响应特点;在高温... 利用常规分析方法及流变测试技术,对普通石油沥青胶浆与SBS改性沥青胶浆进行性能评价和机理探讨.试验发现,沥青胶浆的力学强度和黏弹性变化源于其组成之间的相互作用,2种沥青胶浆在黏弹性组成上有差异,并导致不同的应力响应特点;在高温高频状态下,沥青胶浆内部损耗行为随着粉胶比的增加而提高,胶浆体系更容易被破坏;从沥青胶浆的结构稳定性和损耗特性入手,如相位角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研究矿粉对沥青胶浆的影响机制;可利用多应力重复蠕变回复试验中的不可回复柔量差,进行沥青胶浆的最大粉胶比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胶浆 性能评价 多应力重复蠕变回复试验 不可回复柔量
下载PDF
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应用于沥青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强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8,共4页
选用8种不同种类的沥青材料,按照AASHTO TP70-13(2013)所规定的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进行了一系列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在温度-Jnr双对数坐标下,沥青的不可恢复柔量与温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相比表现出更... 选用8种不同种类的沥青材料,按照AASHTO TP70-13(2013)所规定的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进行了一系列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在温度-Jnr双对数坐标下,沥青的不可恢复柔量与温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相比表现出更为复杂的高温力学行为;另一方面,改性沥青的不可恢复柔量差Jnrdiff远大于基质沥青,按照AASHTO MP19-10(2013)中关于Jnrdiff不大于75%作为交通量等级划分指标对于某些改性沥青并不适用,该指标的应用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不可恢复柔量差 不可恢复柔量 交通量分级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35
3
作者 黄卫东 郑茂 +1 位作者 唐乃膨 鄯增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4,共6页
选取多掺量线型、星型SBS改性沥青进行DSR动态剪切时间扫描试验和多应力蠕变回复(MSCR)试验,比较了用于评价沥青高温性能的几种指标:车辙因子G*/sinδ,Shenoy不可恢复柔量1-1/(tanδ·sinδ)/G*以及在0.1,3.2kPa应力水平下10个周期... 选取多掺量线型、星型SBS改性沥青进行DSR动态剪切时间扫描试验和多应力蠕变回复(MSCR)试验,比较了用于评价沥青高温性能的几种指标:车辙因子G*/sinδ,Shenoy不可恢复柔量1-1/(tanδ·sinδ)/G*以及在0.1,3.2kPa应力水平下10个周期内不可恢复蠕变柔量之平均值Jnr0.1,Jnr3.2的异同点,并对根据车辙试验得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与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SBS掺量较低时,变化改性剂掺量对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SBS掺量的提高,线型、星型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差异缩小;1-1/(tanδ·sinδ)/G*,Jnr0.1在高温性能评价上均优于车辙因子,而Jnr3.2与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相关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车辙因子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下载PDF
高模量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琨 郝培文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共4页
以成品SBS改性沥青与阿尔巴尼亚岩沥青进行高模量沥青的制备,通过复合改性工艺以期达到均衡高模量沥青高低温使用性能的目的。对制备完成的高模量沥青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对其高温、低温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以复合改性工艺制备的高... 以成品SBS改性沥青与阿尔巴尼亚岩沥青进行高模量沥青的制备,通过复合改性工艺以期达到均衡高模量沥青高低温使用性能的目的。对制备完成的高模量沥青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对其高温、低温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以复合改性工艺制备的高模量沥青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与低温使用性能;为研究高模量沥青应用于中面层时的路用使用性能,进行了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及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说明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与其他沥青相比具有优异的综合路用性能;另一方面,由于高模量沥青的运动粘度较高在实际使用时要注意压实工艺及施工温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沥青 多级应力重复蠕变试验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零剪切粘度 中面层 混合料路用性能
下载PDF
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5
作者 侯立成 马士宾 +2 位作者 张宇 袁琪杰 邹宝刚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选用不同的指标来评价同一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为快速准确地分析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则尤为重要。文中总结了针入度、软化点、60℃动力粘度等常规指标和车辙因子在评价沥青结合料高温性... 选用不同的指标来评价同一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为快速准确地分析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则尤为重要。文中总结了针入度、软化点、60℃动力粘度等常规指标和车辙因子在评价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时的局限性;介绍了新指标改进型车辙因子G^(*)/(sinδ)^(9)、粘性蠕变劲度Gv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分析了新指标的特点,综述了采用各指标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为我国相关规范的修订提出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结合料 高温性能 常规指标 车辙因子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下载PDF
利用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评价沥青自愈合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立葵 闫朝亮 宋伟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为找到能简便、准确评价沥青结合料自愈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特制试验环将70^#基质沥青制作出具有内部缺陷的双片组(3 mm+3 mm)和一次性制作的单片组(6 mm)试样,分别进行了不同试验温度、平行板间距、愈合时间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样品的M... 为找到能简便、准确评价沥青结合料自愈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特制试验环将70^#基质沥青制作出具有内部缺陷的双片组(3 mm+3 mm)和一次性制作的单片组(6 mm)试样,分别进行了不同试验温度、平行板间距、愈合时间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样品的MSCR试验,并对比DSR温度扫描试验结果。研究发现,对于40℃保温2 min愈合的试样,在试验温度25℃、平行板间距5 mm时进行MSCR试验得到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之比(SJnr)可作为沥青结合料自愈合性能的评价指标,为表征沥青结合料的自愈合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R试验 沥青结合料 自愈合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