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轧工艺对无取向硅钢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文康 毛卫民 +2 位作者 王一德 薛志勇 白志浩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81,共5页
研究了热轧加热温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对w(Si)=1.50%无取向硅钢晶粒组织、织构演变、铁损和磁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铸坯加热温度的提高,冷轧无取向硅钢成品晶粒尺寸减小,有利织构组分增加,铁损增加,磁感提高。提高终轧温度可以促... 研究了热轧加热温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对w(Si)=1.50%无取向硅钢晶粒组织、织构演变、铁损和磁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铸坯加热温度的提高,冷轧无取向硅钢成品晶粒尺寸减小,有利织构组分增加,铁损增加,磁感提高。提高终轧温度可以促进热轧板的再结晶,增加成品中有利织构组分,降低铁损,提高磁感。卷取温度对成品的晶粒大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提高卷取温度能增加成品中有利织构组分,降低铁损,提高磁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热轧工艺 组织结构 磁性能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冷轧无取向硅钢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文康 毛卫民 白志浩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研究了成分为0.003%C-1.6%Si的0.5mm无取向冷轧板850~1000℃退火后的晶粒、织构、铁损和磁感应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增高,晶粒的平均尺寸由850℃23μm增加至1000oC115μm,铁损由850℃4.36W/kg降低至1000℃3.35W/k... 研究了成分为0.003%C-1.6%Si的0.5mm无取向冷轧板850~1000℃退火后的晶粒、织构、铁损和磁感应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增高,晶粒的平均尺寸由850℃23μm增加至1000oC115μm,铁损由850℃4.36W/kg降低至1000℃3.35W/kg,磁感应强度在920℃退火达到最大值1.732T。随退火温度继续升高,磁感应强度逐渐降低至1000℃1.71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退火温度 磁性能 晶粒 织构
下载PDF
热轧板常化后的晶粒尺寸对无取向硅钢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文康 毛卫民 +2 位作者 王一德 李慧峰 白志浩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67,共4页
研究了热轧板晶粒尺寸对无取向硅钢织构、成品晶粒尺寸、铁损和磁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轧板晶粒尺寸的增加,成品晶粒尺寸增加、高斯织构组分{110}〈100〉增强、γ纤维织构组分减弱,导致铁损显著降低、磁感显著提高。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磁性能 热轧板晶粒尺寸 晶体织构
下载PDF
无取向硅钢退火织构的演变与磁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金自力 任慧平 张红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80,共4页
运用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了50W600电工钢不同退火工艺退火织构的演变及织构对电磁性能的影响,利用织构数据计算了无取向硅钢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研究表明,较高的退火温度或较长的保温时间,再结晶织构α线的取向密度下降,{100}<011&... 运用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了50W600电工钢不同退火工艺退火织构的演变及织构对电磁性能的影响,利用织构数据计算了无取向硅钢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研究表明,较高的退火温度或较长的保温时间,再结晶织构α线的取向密度下降,{100}<011>和{211}<011>取向密度急剧降低,γ线{111}<112>密度显著增加,晶粒取向绝大多数聚集在γ线{111}<112>取向附近;低温退火有助于提高无取向硅钢有利织构{100}<UVW>的占有率。磁晶各向异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无取向硅钢也存在磁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无取向硅钢 织构演变 磁性能
下载PDF
稀土铈对2.9%Si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岳尔斌 李娜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5-70,共6页
为了获得磁性能优良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系统地研究了稀土铈对2.9%Si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的变质及粗化,退火板的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中添加适量(质量分数为0.005 5%)的铈能使夹杂物聚集粗化,最终使成品再结晶晶粒... 为了获得磁性能优良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系统地研究了稀土铈对2.9%Si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的变质及粗化,退火板的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中添加适量(质量分数为0.005 5%)的铈能使夹杂物聚集粗化,最终使成品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大,有利织构组分{100}和{110}面织构增多,不利织构组分{111}面织构减少,磁性能达到最佳。但是当铈添加过量(质量分数0.019%)时,其作用反而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磁性能
原文传递
BOF-RH-CC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过程中夹杂物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艳永 柳向春 +3 位作者 蔡开科 刘良田 骆忠汉 柳志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7,共4页
通过系统取样,采用金相显微镜、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比研究了用和不用钙处理的无取向硅钢在生产流程各个阶段的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分布以及夹杂物的类型演变情况。经过定量比较发现,RH真空处理和中间包冶金去除了铝脱氧后80%以上的... 通过系统取样,采用金相显微镜、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比研究了用和不用钙处理的无取向硅钢在生产流程各个阶段的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分布以及夹杂物的类型演变情况。经过定量比较发现,RH真空处理和中间包冶金去除了铝脱氧后80%以上的夹杂物,未经钙处理的硅钢片中夹杂物数量约为1 73×109 个/cm3,经钙处理后约为8 55×108 个/cm3,说明钙处理有利于夹杂物的聚合长大和去除。夹杂物中的MnS变性为CaS或CaS与Al2O3·MgO的复合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钙处理 夹杂物
下载PDF
铬、锰及退火温度对无取向硅钢组织性能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兆振 宋新莉 +3 位作者 刘静 程朝阳 毕云杰 贾涓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86,102,共8页
为探究铬、锰元素及退火温度对高强无取向硅钢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OM、SEM、EBSD与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不同制造工艺下3组不同含量铬、锰元素的无取向硅钢热轧、常化及退火处理后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热轧后组织不均匀,心部为... 为探究铬、锰元素及退火温度对高强无取向硅钢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OM、SEM、EBSD与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不同制造工艺下3组不同含量铬、锰元素的无取向硅钢热轧、常化及退火处理后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热轧后组织不均匀,心部为沿轧向分布纤维状组织,边部为少量再结晶晶粒,常化处理能显著改善热轧板组织均匀性,消除热轧板中心部位的纤维状组织。经冷轧及退火后得到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其中960℃退火,晶粒尺寸偏大,有利织构{100}组分体积分数减少,不利织构{111}组分体积分数增加,成分为0.2Mn-1Cr的1号试验钢960℃退火后铁损最大,磁感强度偏小;成分为0.5Mn-1Cr的2号试验钢930℃退火后,磁性能与强度等综合性能最佳,工频铁损P1.5/50为2.41W/kg,高频铁损P1.0/400为17.36W/kg,磁感应强度B5000为1.638T,抗拉强度为68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常化 织构 再结晶
原文传递
钙处理对成品无取向硅钢夹杂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朱诚意 黄罗翼 +3 位作者 罗小燕 刘玉龙 汪勇 李光强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通过取样检测结合热力学计算,分析了钙处理对成品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特征及硫化物夹杂的析出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尺寸大于3μm的有害夹杂物主要是AlN、MgO-SiO2、CaO-Al2O3-SiO2类复合夹杂物及其与MgS、MnS、CaS的复合析出物。钙... 通过取样检测结合热力学计算,分析了钙处理对成品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特征及硫化物夹杂的析出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尺寸大于3μm的有害夹杂物主要是AlN、MgO-SiO2、CaO-Al2O3-SiO2类复合夹杂物及其与MgS、MnS、CaS的复合析出物。钙处理钢中没有检测到单独的Al2O3、SiO2及铝酸钙类夹杂物。钙处理钢中形成的液态3CaO·Al2O3、MgO·SiO2和Al2O3夹杂物被精炼渣吸收,改性去除了钢中大尺寸Al2O3夹杂物。钙处理钢中尺寸大于3μm的氧化物夹杂主要是含CaO和(或)CaS的Al2O3-SiO2类夹杂。硫化物在MgO-SiO2类氧化物表面的析出有利于其形貌趋于规则。钢中不同形貌的AlN夹杂物呈多尺度分布,钙处理对大尺寸AlN的析出特性影响不大。氧硫化物及其与AlN复合析出并定向长大的过程,与其晶体结构有关。氧化物夹杂的硫容量决定了其与硫复合的难易程度。钙处理钢中CaS在氧化物表面呈局部包裹析出和局部吸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钙处理 夹杂物 形成机制
原文传递
稀土处理的无取向硅钢夹杂物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健 李婷婷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5,共15页
冷轧无取向硅钢磁性能受钢材化学成分、夹杂物分布、再结晶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对炼钢工艺技术具有很高的依赖性。长条状或带有棱角的夹杂物通常比球形夹杂物对矫顽力和磁滞损耗的影响更大,而对磁性能影响较大的夹杂物主要为尺寸小于0.5μ... 冷轧无取向硅钢磁性能受钢材化学成分、夹杂物分布、再结晶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对炼钢工艺技术具有很高的依赖性。长条状或带有棱角的夹杂物通常比球形夹杂物对矫顽力和磁滞损耗的影响更大,而对磁性能影响较大的夹杂物主要为尺寸小于0.5μm的夹杂物。总结分析了稀土处理对无取向硅钢夹杂物的影响,包括粗化夹杂物、减少钢中微细夹杂物数量和对夹杂物的球化作用。稀土元素具有很强的脱氧能力,能够有效净化钢液。添加稀土后,钢中生成的稀土氧化物或稀土氧硫化物通常呈球状或近似球状,并且由于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生成的微细夹杂物在钢液中更容易聚合长大,可以达到夹杂物改性和粗化的效果。稀土硫化物和稀土氧硫化物熔点高、固溶难,在再加热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硫元素的固溶量,抑制冷却过程中细小MnS的析出。此外,AlN、MnS等容易在稀土夹杂物表面析出,由此进一步减少了细小析出物数量。稀土还有改善成品织构的作用,存在最佳的添加量。同时对国内外无取向硅钢冶炼过程中的稀土添加工艺也进行了分析,当前以钢包加入法为主,通过真空下添加稀土,添加稀土前使用Al、Si等对钢水预先脱氧并喷吹脱硫剂,加入稀土后对钢水进行充分搅拌,可以保证稀土处理效果,但在连铸过程中仍存在因稀土夹杂物导致的水口结瘤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处理 夹杂物改性 组织性能 稀土加入技术 无取向硅钢
原文传递
工艺参数对冷轧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智义 毛卫民 +2 位作者 高振宇 陈春梅 李亚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105,共4页
分析了硅含量为2.0 wt%的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冷轧变形量和不同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织构及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表面与心部组织和织构的差异对后续冷轧和再结晶退火的织构和晶粒尺寸有明显影响。热轧板表面的退火态晶粒组织使... 分析了硅含量为2.0 wt%的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冷轧变形量和不同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织构及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表面与心部组织和织构的差异对后续冷轧和再结晶退火的织构和晶粒尺寸有明显影响。热轧板表面的退火态晶粒组织使其织构转变滞后于心部,并可造成最终退火后较强的{001}〈110〉织构和均匀的{111}织构,有利于磁性的改善。提高冷变形量会增加再结晶形核率而减小晶粒尺寸,提高再结晶温度不明显改变再结晶织构但增大晶粒尺寸,但应防止过高温度下析出相粒子的回溶。分析表明,热轧板常化工艺,以及二次冷轧加中间退火工艺均有利于改善钢板成品织构,进而改善钢板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冷轧 压下率 退火 织构
原文传递
稀土处理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的控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峰 吕学钧 +3 位作者 王波 马志刚 张毅 李光强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0,共5页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高效硅钢,进行了RH精炼稀土处理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稀土处理条件,观察了夹杂物的形貌和尺寸分布,探讨了稀土处理后钢中的夹杂物形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的稀土合金添加数量为0.6~0.9 kg/t。经过合...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高效硅钢,进行了RH精炼稀土处理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稀土处理条件,观察了夹杂物的形貌和尺寸分布,探讨了稀土处理后钢中的夹杂物形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的稀土合金添加数量为0.6~0.9 kg/t。经过合适的稀土处理后,可以有效抑制尺寸相对较小的、不规则的AlN、MnS复合夹杂生成,促进钢中微细夹杂物的聚合、上浮,钢质纯净度得到明显提高。此时,钢中全氧含量最低,脱硫效果最佳,钢中的夹杂物主要是尺寸相对较大的、近似球形或者椭球形的稀土类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RH精炼 稀土处理 夹杂物
下载PDF
夹杂物尺寸及数量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影响的主成分回归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宝明 赵志毅 +3 位作者 陈凌峰 黄赛 罗文彬 郑攀峰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50SW1300冷轧无取向硅钢中的夹杂物分不同尺寸区间进行数量统计,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即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标准化的变量还原成原始变量—确定显著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采用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50SW1300冷轧无取向硅钢中的夹杂物分不同尺寸区间进行数量统计,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即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标准化的变量还原成原始变量—确定显著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夹杂物总量及各尺寸区间的夹杂物数量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成分回归分析能够从夹杂物尺寸区间及数量的多个影响因素中提取主要的因素,定量研究其对磁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显著影响无取向硅钢铁损的夹杂物为100~500nm的AlN、AlN+MnS、MnS、Al2O3、AlN+Al2O3,而劣化磁感最明显的夹杂物尺寸区间为100~2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主成分回归分析 夹杂物 铁损 磁感
下载PDF
无取向硅钢夹杂物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罗艳 刘洋 +2 位作者 张立峰 杨文 张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6,共3页
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方法来提取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无取向硅钢中主要夹杂物为六棱柱的AlN、不规则硅酸盐及球状的铁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其中AIN夹杂尺寸在1~5μm,数量较多,还有部分AlN的复合夹杂。... 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方法来提取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无取向硅钢中主要夹杂物为六棱柱的AlN、不规则硅酸盐及球状的铁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其中AIN夹杂尺寸在1~5μm,数量较多,还有部分AlN的复合夹杂。进一步研究了AlN复合夹杂形成机理,采用了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计算出该钢样中AlN、MnS析出温度分别为1240℃、1200℃,而Al2O3析出温度大于1800℃,从而为AlN复合夹杂形成机理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复合夹杂物 析出 热力学
下载PDF
稀土处理无取向硅钢中的夹杂物与电磁性能变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峰 李光强 朱诚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9-1033,共5页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无取向硅钢,进行了RH精炼添加稀土合金实验。结果表明,1.15%(质量分数)Si钢的脱硫反应,主要发生在添加稀土合金之后的前5min。最佳的稀土合金添加量为0.6~0.9kg/t钢。钢液经过稀土处理后,加入的稀土总量越多,稀土氧硫...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无取向硅钢,进行了RH精炼添加稀土合金实验。结果表明,1.15%(质量分数)Si钢的脱硫反应,主要发生在添加稀土合金之后的前5min。最佳的稀土合金添加量为0.6~0.9kg/t钢。钢液经过稀土处理后,加入的稀土总量越多,稀土氧硫化物夹杂物的尺寸就越大,但热轧带钢再结晶效果会逐渐变差,成品带钢晶粒尺寸先是快速长大,而后逐渐减小。最佳的钢中存留稀土含量与钢的化学成分有关,应严格控制在2.0×10-3%~6.0×10-3%(质量分数)。在此范围内,钢的铁损先是快速降低,而后缓慢升高,钢的磁感应强度则单调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RH精炼 稀土处理 夹杂物 组织遗传 电磁性能
下载PDF
无取向硅钢边部缺陷的分析与解决 被引量:14
15
作者 毛一标 樊立峰 +3 位作者 余红春 周滨新 孟静 高海花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59,共3页
从硅钢的化学成分、轧制工艺出发,对无取向硅钢的热轧板质量缺陷如边裂、翘皮、孔洞等做了详尽的统计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确保无取向硅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合格率达99%以上。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轧制工艺 缺陷 边裂
下载PDF
无取向硅钢热轧板的织构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正贵 祝晓波 +2 位作者 刘沿东 李炳南 王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7,共4页
选用不同硅含量的工业用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Schulz背反射法对热轧板进行了分层织构测量。结果表明,高硅热轧板表层织构以(1-10)[001]为主,并有少量(3-31)[55-3],板中心部位以(001)[11-0]为主;低硅热轧板表层含... 选用不同硅含量的工业用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Schulz背反射法对热轧板进行了分层织构测量。结果表明,高硅热轧板表层织构以(1-10)[001]为主,并有少量(3-31)[55-3],板中心部位以(001)[11-0]为主;低硅热轧板表层含有少量的(1-10)[1-1-1]、(1-10)[2-2-1]和(5-51)[111-],而板中心部位主要为(001)[11-0]织构,但强度比高硅热轧板低;织构沿厚度方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表层附近织构以(1-10)[001]为主,中心处织构以(001)[11-0]为主,只是强度有差异;热轧温度变化时,织构的强弱有明显的变化,热轧温度对不同硅含量热轧板织构的影响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热轧 织构
下载PDF
Control of nonmetallic inclusions of non-oriented silicon steel sheets by the rare earth treatment 被引量:13
17
作者 ZHANG Feng MA Changsong +3 位作者 WANG BO ZHANG Peili MA Zhigang ZHANG Yi 《Baosteel Technic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2期41-45,共5页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non-oriented silicon steel, the rare earth (RE) treatment during the Ruhrstahl Heraeus (RH) refining process was studied. The morphology and th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observe...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non-oriented silicon steel, the rare earth (RE) treatment during the Ruhrstahl Heraeus (RH) refining process was studied. The morphology and th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observed for the steel specimen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RE treatment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the nonmetallic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nished steel sheets after the RE treatment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in the present work,the suitable RE metal additions are 0.6 -0.9 kg/t steel. After the suitable RE treatment,the formation of AIN and MnS inclusions were restrained, and the aggregation, flotation and removal of nonmetallic inclusions were efficiently promoted and the cleanliness of liquid stee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eanwhile, the total oxygen concentration reached the minimum value and thl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was optimal ,and the type of main inclusions was approximately spherical or elliptical spherical RE radicle inclusions whose size was relatively l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oriented silicon steel Ruhrstahl Heraeus (RIt) refining rare earth (RE) treatment nonmetallic inclusions
下载PDF
冷轧无取向硅钢再结晶退火过程的EBSD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玉峰 金自力 +2 位作者 任慧平 王海燕 张红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采用EBSD手段分析了低碳低硅(0.003%C、0.3%Si)冷轧硅钢试样在740℃加热保温6s~360s退火过程中微区取向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1}〈110〉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在变形的{111}〈112〉取向晶粒的晶界处形核,同时{111}〈112〉取向的再结晶晶... 采用EBSD手段分析了低碳低硅(0.003%C、0.3%Si)冷轧硅钢试样在740℃加热保温6s~360s退火过程中微区取向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1}〈110〉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在变形的{111}〈112〉取向晶粒的晶界处形核,同时{111}〈112〉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在变形的{111}〈110〉取向晶粒的晶界处形核,并在{111}〈112〉取向冷轧剪切带上形成{011}〈100〉取向再结晶晶粒。在一定的退火温度下,合理控制保温时间有利于提高{100}面织构的占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EBSD 再结晶退火 微观织构
下载PDF
国内无取向硅钢未来十五年需求预测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3
19
作者 岳重祥 江毅 +2 位作者 倪卫锋 吴圣杰 麻晗 《电工钢》 2021年第5期37-41,共5页
根据国内无取向硅钢近十年的发展趋势及下游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国内无取向硅钢未来十五年需求进行预测。预计至2025、2030和2035年,我国无取向硅钢年需求量分别为1125万、1300万和1500万t;其中,中高牌号比例由目前的20%分别提升至30%... 根据国内无取向硅钢近十年的发展趋势及下游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国内无取向硅钢未来十五年需求进行预测。预计至2025、2030和2035年,我国无取向硅钢年需求量分别为1125万、1300万和1500万t;其中,中高牌号比例由目前的20%分别提升至30%、40%及50%以上。重点发展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是大势所趋,但未来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将可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应从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两个方面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市场需求 新能源汽车 能效升级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机用硅钢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石文敏 刘静 +1 位作者 曹海东 冯大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32-439,共8页
电动汽车中的驱动电机铁芯材料主要为无取向硅钢片,除了磁性能外,其机械和物理特性包括加工和装配性能也将影响最终电机的性能和生产成本。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铁芯材料加工过程及电机运行环境对硅钢性能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影响... 电动汽车中的驱动电机铁芯材料主要为无取向硅钢片,除了磁性能外,其机械和物理特性包括加工和装配性能也将影响最终电机的性能和生产成本。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铁芯材料加工过程及电机运行环境对硅钢性能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优化电机设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电动汽车 驱动电机 铁损 铁芯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