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木叶醇提物对自发型肥胖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笑克 刘铜华 +5 位作者 常青 洪明昭 吴丽丽 秦灵灵 丁雷 郭翔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研究辣木叶醇提物对自发型肥胖型糖尿病(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方法选取20只7周龄ZDF(fa/fa)大鼠用Purina 5008饲料诱导4周建立肥胖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同窝Zucker非糖尿病瘦鼠(zucker lean,ZL)(f... 目的研究辣木叶醇提物对自发型肥胖型糖尿病(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方法选取20只7周龄ZDF(fa/fa)大鼠用Purina 5008饲料诱导4周建立肥胖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同窝Zucker非糖尿病瘦鼠(zucker lean,ZL)(fa/+)大鼠8只为正常组。造模成功ZDF大鼠按照血糖体重采取随机区组法分为模型组8只、实验组8只。实验组给予 300 mg/kg·d 辣木叶醇提物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期间监测大鼠体重、血糖。6周后大鼠麻醉处死,检测血清血脂4项、游离脂肪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肝脏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总谷胱甘肽(total glutathione, T-GSH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肝脏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及脂质含量。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体重、肝脏质量、肝脏血脂四项及游离脂肪酸、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01);经治疗,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体重、肝脏质量、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含量均降低( P <0.05),肝脏脂质含量降低( P <0.01),肝脏SOD活力、T-GSH升高( P <0.01 ),MDA含量降低( P <0.01)。结论 ZDF大鼠具有显著的肥胖、高脂血症、肝脏损伤及肝脏脂质沉积,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表现。辣木叶醇提物能改善ZDF大鼠肥胖及肝重,降低ZDF大鼠血脂,减轻大鼠肝脏炎性损伤及脂质沉积,减轻大鼠肝脏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自发型肥胖型糖尿病
下载PDF
强肝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NAFLD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姚仲彩 李红山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8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强肝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感染科就诊的15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对照组患者服... 目的研究强肝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感染科就诊的15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对照组患者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组患者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强肝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及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参数、血脂水平的变化,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参数、血脂、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肝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水平、抑制肝脏纤维化以及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肝胶囊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功能 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Review on the Effect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and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超林 赵璐杰 +2 位作者 周新丽 吴慧潇 赵家军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5年第3期333-336,共4页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is a common liver disease and it represents the hepatic manifesta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which includ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dyslipidemia, central obesity a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is a common liver disease and it represents the hepatic manifesta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which includ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dyslipidemia, central 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 analogues and 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 inhibitors were widely used to treat T2 DM. These agents improve glycemic control, promote weight loss and improve lipid metabolism.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GLP-1 receptor(GLP-1R) is present and functional in human and rat hepatocytes. In this review, we present data from animal researches and human clinical studies that showed GLP-1 analogues and DPP-4 inhibitors can decrease hepatic triglyceride(TG) content and improve hepatic steatosis, although some effects could be a result of improvements in metabolic parameters. Multiple hepatocyt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nd m RNA from key enzymes in fatty acid metabolism appear to be activated by GLP-1 and its analogues. Thus, the data support the need for more rigorous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s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incretin therapies to treat patients with 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dipeptidyl peptidase-4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 insulin resistanc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下载PDF
丙泊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脂质堆积、肝损伤及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石磊 马玉林 +1 位作者 方圆 周银芳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745-750,754,共7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脂质堆积、肝损伤及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丙泊酚低剂量组、丙泊酚中剂量组、丙泊酚高剂量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喂食标准大鼠食物,...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脂质堆积、肝损伤及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丙泊酚低剂量组、丙泊酚中剂量组、丙泊酚高剂量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喂食标准大鼠食物,模型组与丙泊酚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喂食高脂高糖食物;6周后,丙泊酚处理组分别喂食25 mg/kg、50 mg/kg、100 mg/kg丙泊酚,1次/d,连续4周。测量各组大鼠肝脏重量,计算肝指数;比较各组大鼠的血清脂质代谢指标水平(LDL、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乳酸脱氢酶(LDH)];采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细胞脂质分解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肝脏重量、肝指数,血清LDL、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丙二醛、LDH水平,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率及Bax与Bcl-2相对表达量的比值(Bax/Bcl-2)、ACC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HDL、SOD水平及肝脏组织CPT-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丙泊酚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肝脏重量、肝指数,血清LDL、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丙二醛、LDH水平,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率及Bax/Bcl-2、ACC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血清HDL、SOD水平及肝脏组织CPT-1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且除肝指数外,丙泊酚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优于丙泊酚中剂量组(均P<0.05),而除Bax/Bcl-2及ACC相对表达量外,丙泊酚低剂量组大鼠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100 mg/kg的丙泊酚干预不仅能够降低NAFLD大鼠的肝脏重量及肝指数,调节NAFLD引起的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丙泊酚 肝损伤 血脂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脂质蓄积指数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钱凤娟 项守奎 +2 位作者 王龙 唐暎 蒋晓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52-54,59,共4页
目的探讨脂质蓄积指数(LAP)与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28例男性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A组)和T2DM合并NAFLD组(B组)。所有患者均测量腰围、血糖、甘油三酯等相关生化指标,计算LAP... 目的探讨脂质蓄积指数(LAP)与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28例男性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A组)和T2DM合并NAFLD组(B组)。所有患者均测量腰围、血糖、甘油三酯等相关生化指标,计算LAP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的LAP显著高于A组(P<0.05),且LAP与Hb A1c、TG、SBP呈显著正相关(P<0.05)。应用LAP来预测男性T2DM患者NAFL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是0.892,最佳切点是53.4。结论 LAP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蓄积指数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共病机制初探
6
作者 李敏 胡金龙 +1 位作者 龚仁华 曹葆强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胆囊结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共病机制。方法随机选择60例胆囊结石合并NAFLD患者纳入A组(排除1例胆色素结石患者,纳入59例胆固醇结石患者),60例NAFLD患者纳入B组(排除2例主动要求退出的患者,最终纳入58例),60例... 目的初步探讨胆囊结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共病机制。方法随机选择60例胆囊结石合并NAFLD患者纳入A组(排除1例胆色素结石患者,纳入59例胆固醇结石患者),60例NAFLD患者纳入B组(排除2例主动要求退出的患者,最终纳入58例),60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纳入C组(均为胆固醇结石患者),60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D组。收集四组受试对象一般资料(身高、体重、BMI),血脂代谢(TG、TC),血糖代谢(FPC、FINS、IR),肝功能(ALT、AST)以及促炎因子(TNF-α、IL-6)等指标。比较四组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BMI、TG、FINS、IR以及TNF-α、IL-6水平与其他分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BMI与TG(r=0.68,P=0.03)、TNF-α(r=0.71,P=0.01)、IL-6(r=0.63,P=0.02)、IR(r=0.66,P<0.01)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胆囊结石合并NAFLD与BMI、TG、TNF-α、IL-6及IR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二者共病原因可能是以脂肪组织不断堆积为基础,继而诱发脂肪细胞凋亡机制,引起巨噬细胞M1型极化,释放TNF-α和IL-6促炎因子,最终诱导IR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共病机制
下载PDF
母体妊娠期高脂饮食所致的炎性反应状态对子代的影响
7
作者 曹白鸽 董艳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年第2期96-98,共3页
母体妊娠期高脂饮食导致自身长期处于慢性炎性反应状态,并且母代高脂饮食所致的炎性反应状态也会在子代的多个组织、器官如脂肪、肝脏和脑等中被激活。这种慢性炎性反应会增加子代高血压、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糖尿病等的发生率... 母体妊娠期高脂饮食导致自身长期处于慢性炎性反应状态,并且母代高脂饮食所致的炎性反应状态也会在子代的多个组织、器官如脂肪、肝脏和脑等中被激活。这种慢性炎性反应会增加子代高血压、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糖尿病等的发生率,表明母体妊娠期间高脂饮食所致的慢性炎性反应对子代有很大影响。因此,探讨其作用机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体营养 炎症 高血压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糖尿病
原文传递
Kupffer细胞与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天智 何堃 龚建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2071-2076,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性肝脏疾病,该病发展的初期为单纯性脂肪肝,其危害较小,但有可能进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性肝脏疾病,该病发展的初期为单纯性脂肪肝,其危害较小,但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细胞肝癌.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为聚集于肝内的巨噬细胞,占全身巨噬细胞的80%-90%,是肝脏的第一道防御屏障.目前认为KCs参与的慢性代谢性炎症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肝脏蓄积脂质激活的KCs通过释放促炎因子参与代谢性炎症的发生,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综述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总结KCs在NAFLD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 素抵抗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与肝脏酶学指标、血脂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买拉木古丽 蔡雯 +3 位作者 王淑霞 姚华 王志强 李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61-2963,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特点及与肝脏酶学指标、血脂、尿酸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58名健康体检者,根据B超结果分为NAFLD组289例与健康照组(非NAFLD组,269例),详...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特点及与肝脏酶学指标、血脂、尿酸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58名健康体检者,根据B超结果分为NAFLD组289例与健康照组(非NAFLD组,269例),详细测量并记录两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腹围(WC)、腰高比(WHt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定肝脏酶学指标、空腹血糖(FPG)、血脂、尿酸(UA),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APN等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NAFLD患者BMI、WHtR、SBP、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草转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FPG、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N与BMI、TC、TG、UA、LDL-C、SBP、DBP、AST、ALT、腹围呈负相关,而与HDL-C呈正相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T(OR=1.058,95%CI 1.008~1.109)与BMI(OR=14.177,95%CI 1.132~1.528)是NAFLD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血APN水平(OR=0.981,95%CI 0.975~0.987)是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血清APN水平降低在NAFLD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可能在NAFLD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联素 体质指数 维吾尔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