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络治理与网络平台刑事责任研究——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永华
陈彬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6-22,共7页
网络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法治问题的重大课题,网络治理与平台责任也成为建设法治网络的重要内容。《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增设相关网络罪名强化平台责任,推动了平台管理责任的刑罚化。在认定网络平台刑事责任时,应注重刑法归罪思维与网...
网络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法治问题的重大课题,网络治理与平台责任也成为建设法治网络的重要内容。《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增设相关网络罪名强化平台责任,推动了平台管理责任的刑罚化。在认定网络平台刑事责任时,应注重刑法归罪思维与网络技术思维的结合,在遵循平台归罪模式内在规律的前提下,探讨平台相关罪名构成要件的理解与适用问题,以实现强化平台责任与打击网络犯罪的双重目的,并发挥刑法的政策化功能,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
平台刑事责任
不作为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为、教化与法度:《新语》政治理论的实践模式
2
作者
唐国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0-155,共6页
《新语》政治学以无为、教化、法度各自对应天道、人道、治道的基本政治理论要求,构成其基本实践要素。道莫大于无为,无为是政治最根本的实践途径;教化是实现无为政治理想的前提;法度,则是一切政治手段的保障。
关键词
无为
教化
法度
《新语》
政治
实现模式
原文传递
论我国无权处分行为之效力
3
作者
张茜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4-96,105,共4页
理论界抑或实务领域对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评价一直颇有争议。认定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应以处分行为的界定为前提,而物权变动模式的不同又决定了处分行为性质的不同。我国采取债权形式主义,因而处分行为应指以变动物权为合意的债权行为,...
理论界抑或实务领域对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评价一直颇有争议。认定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应以处分行为的界定为前提,而物权变动模式的不同又决定了处分行为性质的不同。我国采取债权形式主义,因而处分行为应指以变动物权为合意的债权行为,该行为并不直接导致物权的变动。为保护交易安全,体现无权处分行为与权利瑕疵担保、善意取得制度的结合,应认定无权处分行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权处分行为
债权形式主义
物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治理与网络平台刑事责任研究——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永华
陈彬
机构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6-22,共7页
文摘
网络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法治问题的重大课题,网络治理与平台责任也成为建设法治网络的重要内容。《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增设相关网络罪名强化平台责任,推动了平台管理责任的刑罚化。在认定网络平台刑事责任时,应注重刑法归罪思维与网络技术思维的结合,在遵循平台归罪模式内在规律的前提下,探讨平台相关罪名构成要件的理解与适用问题,以实现强化平台责任与打击网络犯罪的双重目的,并发挥刑法的政策化功能,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关键词
网络治理
平台刑事责任
不作为模式
Keywords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criminal
liability
non
-
action
mode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为、教化与法度:《新语》政治理论的实践模式
2
作者
唐国军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党委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0-155,共6页
文摘
《新语》政治学以无为、教化、法度各自对应天道、人道、治道的基本政治理论要求,构成其基本实践要素。道莫大于无为,无为是政治最根本的实践途径;教化是实现无为政治理想的前提;法度,则是一切政治手段的保障。
关键词
无为
教化
法度
《新语》
政治
实现模式
Keywords
non
-
action
moral
enlightenment
rule
of
law
Xinyu
politics
mode
of
realization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我国无权处分行为之效力
3
作者
张茜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出处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4-96,105,共4页
文摘
理论界抑或实务领域对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评价一直颇有争议。认定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应以处分行为的界定为前提,而物权变动模式的不同又决定了处分行为性质的不同。我国采取债权形式主义,因而处分行为应指以变动物权为合意的债权行为,该行为并不直接导致物权的变动。为保护交易安全,体现无权处分行为与权利瑕疵担保、善意取得制度的结合,应认定无权处分行为有效。
关键词
无权处分行为
债权形式主义
物权
Keywords
non
-right
action
of
disposition
the
mode
of
autonomy
of
the
will
and
creditor’s
right
formalism
real
right
分类号
D923.6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络治理与网络平台刑事责任研究——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杨永华
陈彬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为、教化与法度:《新语》政治理论的实践模式
唐国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原文传递
3
论我国无权处分行为之效力
张茜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