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氏Ⅱ类1分类非拔牙矫治中口外弓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魏松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0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 评估安氏Ⅱ类1分类非拔牙矫治中口外弓的作用.方法 选择7例恒牙(牙合)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非拔牙矫治.采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和口外弓颈牵引,在排齐上牙后戴口外弓平均3.54个月,此阶段下颌无任何治疗.对矫治前(T1)和戴口外... 目的 评估安氏Ⅱ类1分类非拔牙矫治中口外弓的作用.方法 选择7例恒牙(牙合)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非拔牙矫治.采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和口外弓颈牵引,在排齐上牙后戴口外弓平均3.54个月,此阶段下颌无任何治疗.对矫治前(T1)和戴口外弓平均3.54个月后(T2)的模型及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数据做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上牙弓宽度呈现明显增加,ANB角平均减小1.14°,UI/SN和UI/NA分别减小11.44°和9.08°,前牙覆盖平均减小3.46 mm,以上结果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表明,上颌固定矫治器与口外弓颈牵引联合使用,可以在矫治初期排齐牙齿、扩大上牙弓宽度的基础上,减小上前牙唇倾度和前牙覆盖;矫治初期上牙弓的排齐、整平及上牙弓宽度的变化,解除了原有的后牙尖窝锁结关系,下颌生长能力可以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 非拔牙矫治 口外弓
原文传递
微型种植支抗和口外支抗用于上颌前突畸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2
作者 魏威 龚仁国 肖海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4期125-128,共4页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畸形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2013年2月于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条件的矫治结束的48例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微型种植支抗组(n=24)受试者...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畸形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2013年2月于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条件的矫治结束的48例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微型种植支抗组(n=24)受试者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来加强支抗力度,口外支抗组(n=24)受试者应用头帽13外弓来加强支抗力度。测量其头颅侧位片。统计上颌中切牙内收量和压低量的变化值,上颌第一磨牙伸长与近中移动量,上颌中切牙倾斜度的变化值,猞平面、下颌平面以及前颅底平面的位置变化。结果13外支抗组治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SN—OP)、前颅底平面的相对倾斜度(U1-SN)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种植支抗组上颌突度(SNA)、SN—OP、U1-SN、上齿槽座点A至Nv的垂直距离(A—Nv)及上颌中切牙相的突度(U1-NP)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种植支抗组矫治后的SNA、U1-SN、A—Nv、U1-NP明显好于口外支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微型种植支抗组比口外支抗组切牙内收更多,且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更少。结论微型种植体比传统口外支抗在上颌前突的治疗中,前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前突面型,有助于上颌前突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口外支抗 上颌前突畸形 非拔牙矫治 牙齿移动
下载PDF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不拔牙矫治软硬组织及牙弓变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昱 郑敏玲 胡荣党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不拔牙矫治对于软硬组织的变化及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36例安氏Ⅰ类患者分为自锁托槽组和传统托槽组,分别为18例。分别使用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模型进行测量,并...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不拔牙矫治对于软硬组织的变化及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36例安氏Ⅰ类患者分为自锁托槽组和传统托槽组,分别为18例。分别使用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模型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和成组t检验。结果矫治后2组下牙弓周长都有增长,自锁组下牙弓周长增加3.29 mm,传统组增加1.6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锁托槽组和传统托槽组牙弓各段宽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是2种托槽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自锁托槽组LL-EP增加0.63 mm,传统托槽组LL-EP增加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1-NA、∠L1-NB自锁组较普通组少增加1°,但是2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的SNA、SNB、ANB、MP/SN角的治疗前后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不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时,2种托槽都不能改变骨骼关系,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弓作用和使上下前牙唇倾,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拔牙矫治 自锁托槽 头影测量 软硬组织 牙弓宽度
下载PDF
成人女性正畸治疗后鼻唇沟处软组织变化的三维定量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勤 高洁 +3 位作者 张旭 宋子健 张浩霖 金作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女性鼻唇沟处软组织正畸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纳入40例2014~2017年完成治疗的骨性I类或轻度Ⅱ类错的成人女性患者,非拔牙及拔牙正畸治疗各20例,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结束(T1)时拍摄3dMD,获得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数据,并在... 目的:研究成人女性鼻唇沟处软组织正畸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纳入40例2014~2017年完成治疗的骨性I类或轻度Ⅱ类错的成人女性患者,非拔牙及拔牙正畸治疗各20例,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结束(T1)时拍摄3dMD,获得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数据,并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非拔牙与拔牙成人女性正畸后鼻唇沟处软组织均有负向改变的趋势,拔牙组较非拔牙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成人女性正畸后面部鼻唇沟软组织有一定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矫治 非拔牙矫治 鼻唇沟 3dMD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郭人铭 董浩鑫 +3 位作者 李艺博 刘盼明 李政泽 崔淑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7-751,共5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Clear Aligners)完成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中选取符合排纳标准...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Clear Aligners)完成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中选取符合排纳标准的患者共34例,年龄(20.1±7.2)岁。使用美国正畸学会客观评分系统(ABO-OGS)评价矫治效果,并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项目的变化,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垂直向及支抗控制能力。结果:根据ABO-OGS临床评测标准进行评价,34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完成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通过率为55.88%,可能通过率为97.06%。与矫治前相比,U6-PP距、U1-PP角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MP角、SN-OP角、SN-PP角、S-Go/N-Me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非减数矫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垂直向及支抗控制能力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安氏Ⅱ类1分类 非减数矫治
下载PDF
正畸矫治安氏Ⅰ类边缘病例模糊综合评判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勇 丁寅 +2 位作者 李菲菲 冯洁 李宝勇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应用模糊数学方法,从给出明确矫治设计的安氏Ⅰ类拔牙和非拔牙矫治病例中获取信息,将之用于边缘病例的诊断。方法:从给出明确矫治设计的88例安氏Ⅰ类拔牙和非拔牙矫治病例中,随机抽取70例,利用逐步判别分析,获得诊断所需的7项主要... 目的:应用模糊数学方法,从给出明确矫治设计的安氏Ⅰ类拔牙和非拔牙矫治病例中获取信息,将之用于边缘病例的诊断。方法:从给出明确矫治设计的88例安氏Ⅰ类拔牙和非拔牙矫治病例中,随机抽取70例,利用逐步判别分析,获得诊断所需的7项主要指标,用其余18例检验判别函数式,计算各指标的贡献率,建立拔牙与非拔牙集合,构建模糊数学模型。据此模型计算临床病例在两集合中的得分值并根据其值大小确定分类。结果:该模型对15例边缘病例可给出明确诊断,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模型设计较合理,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拔牙矫治 非拔牙矫治 数学模型 诊断
原文传递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非拔牙矫治牙弓宽度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东平 刘珺 +2 位作者 刘洋 孙娜 伊吉翠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7-37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非拔牙矫治中牙弓宽度的变化。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PubMed、CBM、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Google文献检索,查找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非拔牙矫治牙弓形态影响的临... 目的:系统评价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非拔牙矫治中牙弓宽度的变化。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PubMed、CBM、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Google文献检索,查找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非拔牙矫治牙弓形态影响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截至2013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Sata10.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项研究,共3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锁组与传统组相比,矫治前、后在上颌第一前磨牙区[WMD=0.724,95%CI(0.288,1.160);PU﹤0.01]、下颌第一磨牙区[WMD=0.564,95%CI(0.219,0.909);PL﹤0.01]宽度增加量和上前牙倾斜度增加量有显著差异。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在轻中度拥挤非拔牙矫治中,自锁托槽对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区的扩弓效果优于传统托槽,且能更好地控制上前牙的倾斜度,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非拔牙矫治 牙弓宽度 META分析
下载PDF
临界病例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后侧貌突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许天民 刘妍 +1 位作者 张海萍 林久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 比较正畸拔牙与不拔牙治疗对临界病例侧貌突度的影响。方法 由5位正畸专家判断出的33个临界病例,根据其实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3组:①不拔牙治疗组12例患者;②拔4个第一双尖牙治疗组13例患者;③拔4个第二双尖牙治疗组8例患者。用... 目的 比较正畸拔牙与不拔牙治疗对临界病例侧貌突度的影响。方法 由5位正畸专家判断出的33个临界病例,根据其实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3组:①不拔牙治疗组12例患者;②拔4个第一双尖牙治疗组13例患者;③拔4个第二双尖牙治疗组8例患者。用结构重叠法,以眼耳平面(FH平面)为水平参照平面,对33例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上反映侧貌突度的解剖标志点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 拔牙组和不拔牙组患者治疗后,仅上下切牙的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种不同的拔牙方式对患者侧貌突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临界病例,拔牙治疗与不拔牙治疗对侧貌突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上下切牙突度的改变,其对上下基骨及侧貌软组织突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病例 拔牙治疗 非拔牙治疗 侧貌突度
下载PDF
拔除第一前磨牙对第三磨牙倾角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何玉宏 段银钟 +1 位作者 潘继军 席兰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和非拔牙矫治对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倾角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上下颌第三磨牙均存在的青少年正畸患者,按拔牙与否分为拔牙组(30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和非拔牙组(26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和非拔牙矫治对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倾角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上下颌第三磨牙均存在的青少年正畸患者,按拔牙与否分为拔牙组(30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和非拔牙组(26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来测量患者上下颌第三磨牙长轴和平面的交角,第二磨牙与平面的交角以及第二、第三磨牙长轴的交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牙与非拔牙组矫治前后第三磨牙倾角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上下颌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交角的变化量更大,2组间年平均变化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矫治前后上下颌第二、第三磨牙长轴交角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年平均变化量在2组间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上颌第二磨牙与平面交角的年平均变化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下颌第二磨牙与平面交角的年平均变化量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拔除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有利于第三磨牙倾角的改善,对第三磨牙萌出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前磨牙拔除 非拔牙矫治 第三磨牙倾角
下载PDF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机制初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玉萍 厉松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比较自锁和传统托槽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后牙弓及头影测量项目的变化,探讨各自解除拥挤的机制.方法 选取40例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使用自锁托槽(自锁组,20例)和传统托槽(传统组... 目的 比较自锁和传统托槽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后牙弓及头影测量项目的变化,探讨各自解除拥挤的机制.方法 选取40例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使用自锁托槽(自锁组,20例)和传统托槽(传统组,20例)解除牙列拥挤.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模型和头影测量项目,比较每组治疗前后差异及治疗差值的组间差异,并分析两组牙列拥挤解除的相关因素.结果 自锁组上颌第一前磨牙区牙弓宽度增加量[ (4.45 ±2.60) mm]和上颌牙弓周长增加量[(6.69±3.65) mm]显著大于传统组[分别为(2.41 ±2.74)和(3.60±2.82) mm] (P<0.05).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拥挤解除的相关因素均是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的增加,但自锁组牙弓宽度对拥挤解除的贡献大于牙弓长度.结论 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牙列拥挤时,自锁组和传统组均通过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的增加来解除拥挤,但自锁组更倾向于通过牙弓宽度增加解除拥挤,表现出更强的扩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Ⅱ类 正畸学 矫正 正畸托架 非减数矫治
原文传递
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的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在排齐整平阶段上颌牙弓宽度变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庆芳 侯军衡 +1 位作者 袁方 李向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的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在排齐和整平牙列过程中上颌牙弓宽度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非拔牙的正畸患者,分别应用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排齐和整平上颌牙列,在T1阶段和T2阶段(即应... 目的:探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的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在排齐和整平牙列过程中上颌牙弓宽度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非拔牙的正畸患者,分别应用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排齐和整平上颌牙列,在T1阶段和T2阶段(即应用0.018×0.025NiTi方丝排齐整平结束时)分别制取患者上颌模型,选用尖牙间宽度等多项测量标志点进行测量,比较两者上颌牙弓宽度的差异。结果: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牙弓宽度变化最显著在前磨牙区,各自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LF组的牙弓变化量比MBT自锁托槽组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非拔牙正畸的患者,应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的M-LF托槽与MBT自锁矫治器在排齐和整平牙列阶段,均可使上颌牙弓中后段宽度显著增大。前者牙弓变化量比后者大,但优势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拔牙正畸 M-LF托槽 MBT自锁托槽 上颌 牙弓宽度
下载PDF
多用途口外弓的临床应用12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红 李健学 +1 位作者 张海军 李璇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索前牙反牙合伴严重牙列拥挤病例非拔牙矫治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应用多用途口外弓矫治前牙反牙合伴严重牙列拥挤患者12例,在推磨牙远移的同时前牵引上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拥挤的牙齿提供间隙。结果 12例患者通过治疗在较短的... 目的探索前牙反牙合伴严重牙列拥挤病例非拔牙矫治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应用多用途口外弓矫治前牙反牙合伴严重牙列拥挤患者12例,在推磨牙远移的同时前牵引上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拥挤的牙齿提供间隙。结果 12例患者通过治疗在较短的时间内磨牙远移的同时矫治了前牙反牙合,并为拥挤的牙齿提供间隙,从而避免拔牙矫治。结论多用途口外弓将口外弓与前牵引合二为一,利用前牵引上颌的反作用同时推磨牙远移,可与头帽配合使用,可缩短疗程,有效减少拔牙矫治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途口外弓 前牙反牙合 严重牙列拥挤 非拔牙矫治
下载PDF
多种非拔牙方法联合矫治重度牙列拥挤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莉莉 段银钟 徐璐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 探讨多种非拔牙方法联合矫治重度牙列拥挤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面型较好的安氏Ⅰ类或Ⅱ类错(牙合),牙列拥挤大于8mm的病例8例,进行方丝弓非拔牙矫治,非拔牙矫治的方法包括扩大牙弓、推磨牙向远中、唇向开展前牙、邻面去釉和旋转上... 目的 探讨多种非拔牙方法联合矫治重度牙列拥挤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面型较好的安氏Ⅰ类或Ⅱ类错(牙合),牙列拥挤大于8mm的病例8例,进行方丝弓非拔牙矫治,非拔牙矫治的方法包括扩大牙弓、推磨牙向远中、唇向开展前牙、邻面去釉和旋转上颌第一磨牙。术前术后均拍摄X线头影测量片并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2种或3种方法组合,成功地矫治8例重度拥挤病例,拥挤完全解除,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显示无明显差异。结论 用多种非拔牙方法的组合能成功地矫治重度牙列拥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列拥挤 非拔牙矫治 X线头影测量 扩大牙弓
原文传递
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的非拔牙矫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包扬 郐滨 刘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非拔牙矫治的可能性。方法对处于生长发育期、前牙覆盖大于8mm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使用口外弓及Ⅱ类颌间牵引进行非拔牙矫治。结果矫治时间为18~30个月,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牙... 目的探讨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非拔牙矫治的可能性。方法对处于生长发育期、前牙覆盖大于8mm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使用口外弓及Ⅱ类颌间牵引进行非拔牙矫治。结果矫治时间为18~30个月,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侧貌协调,面部美观。结论对于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有效地利用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采用非拔牙矫治方法,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拔牙 深覆盖 深覆[牙合]
下载PDF
TOMY自锁矫治技术对非拔牙矫治前牙反伴中度拥挤患者矫治效果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彦君 胡荣荣 +1 位作者 徐山山 陈远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6-421,共6页
目的:观察TOMY自锁矫治技术对非拔牙矫治前牙反伴中度拥挤的疗效,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例前牙反伴中度拥挤患者,诊断为安氏Ⅲ类亚类错、毛氏Ⅱ1+Ⅰ1类错、高角、面部不对称,应用TOMY自锁矫治技术非拔牙矫治,测量其... 目的:观察TOMY自锁矫治技术对非拔牙矫治前牙反伴中度拥挤的疗效,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例前牙反伴中度拥挤患者,诊断为安氏Ⅲ类亚类错、毛氏Ⅱ1+Ⅰ1类错、高角、面部不对称,应用TOMY自锁矫治技术非拔牙矫治,测量其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及牙弓长度、宽度、牙槽骨宽度及基骨弓宽度。结果:矫治后患者上下颌牙列排齐整平,达到中性关系;矫治后SNA、SNB和ANB无明显变化,上前牙唇倾度增加10°,达到正常值;矫治后患者上下颌牙弓宽度、牙槽骨宽度、基骨弓宽度及牙弓长度均较矫治前有所增加。结论:临床上对于前牙反伴牙列中度拥挤非拔牙患者,可考虑采用TOMY自锁矫治技术,通过增加牙弓宽度和长度来改善前牙反牙列拥挤,以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Y自锁矫治技术 前牙反[牙合] 中度拥挤 非拔牙矫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非拔牙矫治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昝琳 林宝山 +1 位作者 邓潇 陈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固定正畸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与生长发育的相互影响。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60例,按Baccetti骨龄分期将其分为生长高峰期(CVMⅡ期)非拔牙组与对照组、生长高峰后期(CVMⅢ期)非拔牙... 目的探讨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固定正畸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与生长发育的相互影响。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60例,按Baccetti骨龄分期将其分为生长高峰期(CVMⅡ期)非拔牙组与对照组、生长高峰后期(CVMⅢ期)非拔牙组与对照组共4组,每组男女各半。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软硬组织均有改变,其中CVMⅡ期非拔牙组治疗后骨组织变化较CVMⅢ期非拔牙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大部分牙组织与软组织变化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VMⅡ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非拔牙正畸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颌的生长,促进下颌和颏部的发育,故临床上应该在CVMⅡ期的早期阶段给予治疗,以获得更好的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 非拔牙治疗 软硬组织 颈椎骨龄 生长期
下载PDF
青少年安氏Ⅱ~1错非拔牙矫治与拔牙矫治后颅颌面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晓雪 冯雪 刘海波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第7期423-425,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非拔牙矫治与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后,青少年安氏Ⅱ1错颅颌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已完成病例,非拔牙组105例,男62例,女43例;拔牙组92例,男52例,女40例。经头影测量分析,比较两组矫治前后以及组间颅颌... 目的:分析比较非拔牙矫治与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后,青少年安氏Ⅱ1错颅颌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已完成病例,非拔牙组105例,男62例,女43例;拔牙组92例,男52例,女40例。经头影测量分析,比较两组矫治前后以及组间颅颌面的改变情况。结果:非拔牙组矫治后∠SArGo、∠SNB、∠NGoMe、∠SN-OP、Go-Me/N-S比值以及∠L1-MeGo均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B、∠NGoAr、∠U1-SN、∠U1-L1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组矫治后,∠SArGo、∠SN-OP、S-Go/N-Me及Go-Me/N-S比值、∠U1-L1均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GoAr、∠U1-SN及∠L1-GoMe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拔牙组∠U1-SN比拔牙组少减小了10.31°(P<0.05);非拔牙组∠L1-GoMe、∠SNB分别比拔牙组多增大了6.74°、1.73°(P<0.05);非拔牙组∠ANB比拔牙组多减小了1.12°(P<0.05)。结论:两种矫治方法均能改善安氏Ⅱ1错,同时均有利于上切牙内收。但与非拔牙矫治相比,拔牙矫治前牙内收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 错[牙合] 非拔牙矫治 拔牙矫治 青少年
原文传递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对口咽气道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束嫘 周洪 邵文龙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524-527,共4页
目的比较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口咽气道容积差异,评估拔牙矫治对口咽气道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40例,其中拔牙矫治(拔除4个前磨牙)及非拔牙矫治各20例,采用锥形束CT(CBCT)头影测量技术,就... 目的比较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口咽气道容积差异,评估拔牙矫治对口咽气道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40例,其中拔牙矫治(拔除4个前磨牙)及非拔牙矫治各20例,采用锥形束CT(CBCT)头影测量技术,就矫治前、后3个骨性测量项目、4个牙性测量项目及口咽气道大小进行测量比较。配对t检验比较拔牙矫治组与非拔牙矫治组在矫治前(T0)与矫治后(T1)口咽气道容积差异,两样本t检验评估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口咽气道容积的影响。结果无论拔牙矫治组还是非拔牙矫治组,矫治后面中部长度及下颌骨有效长度均较矫治前增大(P<0.01);在拔牙矫治组,矫治后上切牙唇倾度、下切牙唇倾度、上切牙凸距及下切牙凸距均较矫治前减小(P<0.01);拔牙矫治组与非拔牙矫治组,矫治前后口咽气道容积及气道最窄处面积的改变,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矫治组8例患者矫治后口咽部最狭窄区域相对牙合平面位置发生改变,而非拔牙矫治组6例患者矫治后口咽部最狭窄区域相对牙合平面位置发生改变。结论拔牙矫治Ⅰ类错牙合畸形,即拔除4个前磨牙,内收上前牙并不影响口咽气道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头影测量 口咽气道 拔牙矫治 非拔牙矫治
下载PDF
GMD应用于安氏Ⅱ类错非拔牙矫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璐 史衍辉 +1 位作者 赵堂民 兰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1期2156-2158,共3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非拔牙矫治中GMD矫治器的疗效和适应症。方法:选择36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病例,主要表现为以乳磨牙早失形成的磨牙近移或上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的非拔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GMD推磨牙装置远移磨牙开辟后牙间隙。结...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非拔牙矫治中GMD矫治器的疗效和适应症。方法:选择36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病例,主要表现为以乳磨牙早失形成的磨牙近移或上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的非拔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GMD推磨牙装置远移磨牙开辟后牙间隙。结果:36例患者中除1例因上切牙唇倾致患者对面形不满意而改行拔牙矫治外其余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第一磨牙平均远移5.6mm,远移到位平均4-5个月。磨牙建立中性关系。结论:GMD装置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推磨牙向后的矫治器,但要掌握好适应症才能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I类错[牙合] 非拔牙矫治 GMD矫治器 适应症
原文传递
青少年与成人低角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非拔牙矫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晓雪 李东 冯雪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青少年与成人低角型安氏Ⅱ类1分类(Ⅱ~1)错[牙合]非拔牙矫治后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低角型安氏Ⅱ~1错[牙合]非拔牙病例,青少年组26例,成人组17例。经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各组硬组织的变... 目的:分析比较青少年与成人低角型安氏Ⅱ类1分类(Ⅱ~1)错[牙合]非拔牙矫治后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低角型安氏Ⅱ~1错[牙合]非拔牙病例,青少年组26例,成人组17例。经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各组硬组织的变化。结果:青少年组∠SarGo、Go-Me/N-S比值以及∠L1-GoMe均增大,而∠NGoar、∠U1-SN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SN-GoGn、∠U1-L1、∠SN-OP均增大,而S-Go/N-Me比值、∠U1-SN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拔牙矫治后,青少年下颌骨向前下方平行生长,而成人下颌骨则发生了顺时针旋转;青少年与成人上切牙均明显内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非拔牙矫治 低角型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