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赌博行为之除罪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欣元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28-30,共3页
将“以赌博为业”规定为犯罪并不是出于保护法益的需要,而是刑法泛道德化的表现,司法实践中也不具有可操作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公民法意识的变迁,将赌博行为除罪化已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 赌博行为 赌博罪 法益 非犯罪化
下载PDF
关于《刑法修正案(七)》第3条的另类解读——小议“偷税”改“逃税”的刑法法理依据
2
作者 李凯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0-32,共3页
《刑法修正案(七)》第3条对刑法第201条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这一改动背后所体现出的刑法法理依据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过往的研究仍然侧重于条文的技术理性,忽视其价值理性,因此,对该条文的解释结论也千差万别。注重探寻条文背后的刑法... 《刑法修正案(七)》第3条对刑法第201条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这一改动背后所体现出的刑法法理依据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过往的研究仍然侧重于条文的技术理性,忽视其价值理性,因此,对该条文的解释结论也千差万别。注重探寻条文背后的刑法法理依据可能是达成共识的基础,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这也是注释刑法学所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法理依据 非犯罪化 刑罚个别化
下载PDF
“刑法危机”的症结何在——就犯罪圈、刑罚量问题的些许感想 被引量:15
3
作者 付立庆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7年第5期63-66,共4页
本文从新近的一种人格刑法的有力主张入手,首先给出了对于当下刑事法网是"厉而不严"而非"又严又厉"的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认为破除刑法危机、实现刑法机制的良性运转应该以"严而不厉"为基本保障,从而主... 本文从新近的一种人格刑法的有力主张入手,首先给出了对于当下刑事法网是"厉而不严"而非"又严又厉"的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认为破除刑法危机、实现刑法机制的良性运转应该以"严而不厉"为基本保障,从而主张在刑罚轻缓化的同时,还必要强调刑法调控范围的适度扩张即犯罪化,并且,为这样的一种主张与时下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意义上找到了某种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危机 犯罪化 非犯罪化 严而不厉 宽严相济
下载PDF
问题与出路:对我国劳动刑法出场形态的慎思 被引量:6
4
作者 姜涛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64-73,共10页
劳动刑法兴盛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冷落于中国现行刑法之中,这种冷落与中国当前劳动刑法实践中理论研究薄弱、行政干预频繁、法律体系缺位密切相关,由此导致了刑法介入劳资关系的扭曲与变形,无法合理组织对劳动犯罪的反应。基于劳动刑法不... 劳动刑法兴盛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冷落于中国现行刑法之中,这种冷落与中国当前劳动刑法实践中理论研究薄弱、行政干预频繁、法律体系缺位密切相关,由此导致了刑法介入劳资关系的扭曲与变形,无法合理组织对劳动犯罪的反应。基于劳动刑法不同于传统刑法的特别属性,劳动刑法在中国出场之时主要应该实现:对集体劳动争议行为的去犯罪化与轻刑化,对劳动者个体犯罪的适当非犯罪化和轻刑化,以及对雇佣者劳动犯罪的合理犯罪化和重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刑法(labor criminAL law) 集体劳资争议 犯罪化 非犯罪化 非刑罚化
下载PDF
轻刑化及其时代向度 被引量:7
5
作者 童德华 张斯珂 《净月学刊》 2018年第4期22-33,共12页
轻刑化已成为刑罚演进的重要趋势,对轻刑化的研究还有进步的空间;轻刑化不同于轻罪化、非罪化,轻刑化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发展趋势;轻刑化应从非犯罪化、刑种的轻缓化、执行的轻缓化等层面展开;轻刑化是文明发展的共同态势;实现轻刑化... 轻刑化已成为刑罚演进的重要趋势,对轻刑化的研究还有进步的空间;轻刑化不同于轻罪化、非罪化,轻刑化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发展趋势;轻刑化应从非犯罪化、刑种的轻缓化、执行的轻缓化等层面展开;轻刑化是文明发展的共同态势;实现轻刑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到风险社会的现实背景;风险社会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实现由概念思维向类型思维的转变,从刑事政策的轻缓化、特殊主体和特别行为的轻刑化等各方面加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刑化 非犯罪化 风险社会 类型思维
下载PDF
情与法的撞击:安乐死在中国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2-107,共6页
安乐死并不违背现代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具有社会伦理上的合理性;同时,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在法律上具有非犯罪性。因此,安乐死合法化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但是,安乐死并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极强社会实践性... 安乐死并不违背现代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具有社会伦理上的合理性;同时,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在法律上具有非犯罪性。因此,安乐死合法化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但是,安乐死并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极强社会实践性的问题。讨论安乐死不能脱离现实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理性与情感的关系。所以,安乐死立法宜循序渐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合理性 非犯罪性 渐进性
下载PDF
论安乐死的非犯罪性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31,共12页
安乐死与故意杀人在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安乐死行为不应具有犯罪性。大陆法系犯罪构成论中的阻却违法事由和阻却责任事由(期待可能性)说对我国的安乐死立法有借鉴意义。不论是根据优越的法益说、目的说,还是根据... 安乐死与故意杀人在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安乐死行为不应具有犯罪性。大陆法系犯罪构成论中的阻却违法事由和阻却责任事由(期待可能性)说对我国的安乐死立法有借鉴意义。不论是根据优越的法益说、目的说,还是根据社会的相当性行为说来讨论,安乐死都存在着阻却违法事由。对安乐死行为人进行期待可能性分析,不能期待患者作出规范的自然死亡的选择,也无法合理地期待医生面对患者经受病痛折磨而无动于衷。实施安乐死实乃无奈之举,缺乏期待可能性,此为阻却责任事由。安乐死的行为具有非犯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非犯罪性 故意杀人 阻却违法事由 期待可能性
下载PDF
论聚众淫乱罪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大威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2年第2期71-77,共7页
聚众淫乱罪的非犯罪化与犯罪化存在争议。从规范的方面分析本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将本罪分为秘密型与公然型两种,并对区分秘密与公然的标准提出意见。从法理方面,分别对两种行为类型进行分析:从刑法介入道德的准则角度,分析两种类型违背... 聚众淫乱罪的非犯罪化与犯罪化存在争议。从规范的方面分析本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将本罪分为秘密型与公然型两种,并对区分秘密与公然的标准提出意见。从法理方面,分别对两种行为类型进行分析:从刑法介入道德的准则角度,分析两种类型违背的伦理道德;从刑法谦抑角度,分析两种行为类型是否符合刑法宽容性、补充性、经济性。结论是秘密的聚众淫乱行为应当非犯罪化,公然的聚众淫乱应当犯罪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众淫乱 非犯罪化 犯罪化 刑法谦抑性
下载PDF
非刑罚处罚措施新议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灿平 《刑法论丛》 CSSCI 2008年第3期203-214,共12页
广义的非刑罚处罚措施指不负刑事责任、免予刑事处罚或刑事附带民事时,依刑法规定对特定对象所施加的非刑罚性处罚和教育措施。非刑罚处罚措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刑事政策在刑法上的具体体现,它有助于预防犯罪并符合世界性的非刑... 广义的非刑罚处罚措施指不负刑事责任、免予刑事处罚或刑事附带民事时,依刑法规定对特定对象所施加的非刑罚性处罚和教育措施。非刑罚处罚措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刑事政策在刑法上的具体体现,它有助于预防犯罪并符合世界性的非刑罚化潮流。对中国现有非刑罚处罚措施进行适当调整并予以补充后,其可成为中国刑法中的特色和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刑罚化 非刑罚处罚措施 刑事政策
原文传递
“严打”刑事政策与国际上的“非刑事化趋势”
10
作者 李晓明 辛军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刑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刑事法治化的进程与走向。二战后世界许多国家的刑事政策逐步出现了非刑事化的发展趋势,其实这与我国目前进行的“严打”刑事政策并不矛盾。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我国应当正确认识刑罚本身的局限性,从我国的现... 刑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刑事法治化的进程与走向。二战后世界许多国家的刑事政策逐步出现了非刑事化的发展趋势,其实这与我国目前进行的“严打”刑事政策并不矛盾。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我国应当正确认识刑罚本身的局限性,从我国的现实情况与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及时调整和完善我国的“严打”刑事政策,并与非刑事化政策相结合,使两者互动互补,确保我国“严打”刑事政策充分发挥其有效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非刑事化 严打 刑事法治
下载PDF
安乐死——人类生命权的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爱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0期18-19,共2页
人类在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 ,求生是最本质的。但对于一个濒临死亡求助无望的人而言 ,人类应当尊重他对自己生命权的选择。
关键词 安乐死 生命权的选择 非犯罪化
下载PDF
同性恋非犯罪化的界限与若干入罪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艳芳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29-33,共5页
同性恋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非犯罪化应是我国刑法对同性恋的确定态度。同性恋的自由具有界限,对其进行非犯罪化必须同时满足成人、私下和自愿的条件,不符合成人、私下和自愿条件的同性恋应当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 同性恋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非犯罪化应是我国刑法对同性恋的确定态度。同性恋的自由具有界限,对其进行非犯罪化必须同时满足成人、私下和自愿的条件,不符合成人、私下和自愿条件的同性恋应当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在考虑若干入罪方面,同性恋者以结婚或配偶名义同居的方式破坏在先合法婚姻的行为构成重婚罪,同性之间违背一方意志强行发生的性行为应当构成强奸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非犯罪化 界限 入罪
下载PDF
关于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执法不力的思考
13
作者 李川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实务中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犯罪大量存在 ,但是被宣判的却相当少。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公司法立法的落伍、自律机制的缺失和社会生活中对私人集团的过度依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应当抛弃陈旧观念 ,将部分罪非罪化 ;建立健... 实务中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犯罪大量存在 ,但是被宣判的却相当少。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公司法立法的落伍、自律机制的缺失和社会生活中对私人集团的过度依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应当抛弃陈旧观念 ,将部分罪非罪化 ;建立健全自律机制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限制私人集团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 非罪化 自律 私人集团
下载PDF
“包容型”刑法文化的法理解读
14
作者 朱萍萍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69-72,共4页
"包容型"刑法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法理元素,注重刑法的谦抑性、人道性、和合性的特点,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只有国家刑罚权受到严格的限制,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权,实现社会公平。我国法律体系以及刑事立法中对... "包容型"刑法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法理元素,注重刑法的谦抑性、人道性、和合性的特点,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只有国家刑罚权受到严格的限制,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权,实现社会公平。我国法律体系以及刑事立法中对于"包容型"刑法文化有着鲜明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型”刑法文化 谦抑性 非犯罪化 轻刑化
下载PDF
从刑法角度论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行为的非犯罪化
15
作者 陈新生 《西北人口》 2007年第5期106-110,共5页
目前,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为了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将这种行为犯罪化,但将这种行为犯罪化的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中... 目前,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为了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将这种行为犯罪化,但将这种行为犯罪化的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中,作者列举了主张将这种行为犯罪化的理由及其缺陷,主张在目前条件下应尽量采取其他手段来调节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而不应轻易将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犯罪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性别鉴定 非犯罪化 立法建议
下载PDF
单位犯罪及其主体研究——兼议"国家机关"非犯罪主体化
16
作者 高仕银 严丽娟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4-67,78,共5页
单位犯罪主体构成的正确划分是厘清单位犯罪性质的前提。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单位罪以来,对于单位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等方面,学界都有不同的看法,各自提出了相应比较合理的论证和观点。拟从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及结合学界的认识,对单... 单位犯罪主体构成的正确划分是厘清单位犯罪性质的前提。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单位罪以来,对于单位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等方面,学界都有不同的看法,各自提出了相应比较合理的论证和观点。拟从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及结合学界的认识,对单位犯罪及其主体作初步研究并对国家机关作为单位犯罪主体之不恰当性进行论理,主张国家机关应当非犯罪主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主体 国家机关 非犯罪化
下载PDF
安乐死合法性问题浅议
17
作者 方涛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人类对死亡的观念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从最初的畏惧死亡发展到被动地接受死亡,最后发展到积极主动地规范死亡。在现代社会,安乐死这一新的死亡方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目前,安乐死在很多国家还不被法律所认可,但是...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人类对死亡的观念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从最初的畏惧死亡发展到被动地接受死亡,最后发展到积极主动地规范死亡。在现代社会,安乐死这一新的死亡方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目前,安乐死在很多国家还不被法律所认可,但是呼吁安乐死合法化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安乐死的合法性问题,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伦理道德 非犯罪性 生命权 个人自由
下载PDF
共享经济的非犯罪化规制研究
18
作者 闫登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9-64,共6页
共享经济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的破坏现有经济秩序、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等危害社会的潜在刑法问题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上述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出现了采用刑法定罪量刑以进行威慑性惩戒的趋势,而且范围有逐渐扩大之嫌。但为了... 共享经济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的破坏现有经济秩序、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等危害社会的潜在刑法问题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上述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出现了采用刑法定罪量刑以进行威慑性惩戒的趋势,而且范围有逐渐扩大之嫌。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权益,应该避免这种范围扩大的趋势。对这些行为不应全部规制为犯罪。应保持刑法的谦抑性,以其基本原则为基础,通过明确违法与犯罪的边界、严把入罪标准、慎用量刑因素等手段进行司法上的非犯罪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 违法 非犯罪化 社会危害性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下帮助自杀的重构
19
作者 谢衍明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76-80,共5页
帮助自杀的定性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司法界。长期以来,帮助自杀与公民生命权的保障存在着冲突与矛盾,但帮助自杀的合法化是一种价值选择的趋势。我国应该使帮助自杀行为非罪化,并对帮助自杀行为在中国语境下予以重构。
关键词 帮助自杀 生命权 非罪化
下载PDF
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 被引量:85
20
作者 张明楷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6,共8页
关于过失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旧中国刑法与刑法理论采取了以下定式:新派———主观主义———行为共同说———承认过失的共同犯罪;旧派———客观主义———犯罪共同说———否认过失的共同犯罪;新中国刑法及理论通说否认过失的共同... 关于过失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旧中国刑法与刑法理论采取了以下定式:新派———主观主义———行为共同说———承认过失的共同犯罪;旧派———客观主义———犯罪共同说———否认过失的共同犯罪;新中国刑法及理论通说否认过失的共同犯罪,但理论上的论证存在疑问;审判实践已悄悄地承认共同过失犯罪,对共同过失犯罪适用"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在现行刑法之下,难以从解释论上肯定过失的共同犯罪;作为立法论,肯定过失的共同正犯的主张具有合理性;没有必要继续维持上述定式,在行为人共同引起了法益侵害,并且对法益侵害共同过失的情况下,各行为人理当对共同引起的法益侵害承担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共同过失犯罪 共同过失犯罪正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