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匈奴在游牧文明发展史上的先驱者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晓克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80,共5页
匈奴政权的建立和其统治范围的扩大,使北方草原各游牧部落、部族获得了在相当大范围里相互交往的必要条件,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游牧部落、部族之间经济、文化空前规模的交流。在这种经济、文化的交流中,游牧文明得到了互相交融,迅速发展。... 匈奴政权的建立和其统治范围的扩大,使北方草原各游牧部落、部族获得了在相当大范围里相互交往的必要条件,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游牧部落、部族之间经济、文化空前规模的交流。在这种经济、文化的交流中,游牧文明得到了互相交融,迅速发展。匈奴则成为了这种游牧文明的当然代表和重要先驱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明 匈奴 游牧政权 交融发展 先驱者
下载PDF
论长城之地理背景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友兴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3-47,共5页
长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 ,是划分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人文界线 ,但它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界线。决定长城位置的诸多环境与生态因子 ,中有气候、气候变迁、地形、水源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等。
关键词 长城 长城带 农业文明 游牧文明 气候变迁
下载PDF
蒙古族游牧文明的标志性符号 被引量:6
3
作者 邢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79,共7页
在西方文明理念中,将城市的出现作为衡量文明的唯一标准,本文认为蒙古族的马、车和蒙古包是游牧文明的象征性符号,而且这三个符号组成了一个文化链,维持了游牧社会的持久运行。每个族群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都创造出了自己独特... 在西方文明理念中,将城市的出现作为衡量文明的唯一标准,本文认为蒙古族的马、车和蒙古包是游牧文明的象征性符号,而且这三个符号组成了一个文化链,维持了游牧社会的持久运行。每个族群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都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文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游牧文明 标志性符号
原文传递
“捺钵文化”:辽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追寻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惠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5-49,共5页
契丹族不仅建立了威震东亚的辽朝政权,而且与其他北方民族一起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与农耕文明并驾齐驱的游牧文明。其中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捺钵文化”,则是契丹民族独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对捺钵文化的历史追寻和勾稽... 契丹族不仅建立了威震东亚的辽朝政权,而且与其他北方民族一起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与农耕文明并驾齐驱的游牧文明。其中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捺钵文化”,则是契丹民族独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对捺钵文化的历史追寻和勾稽探索,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内涵,而且将为丰富与补充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明 捺钵文化 辽代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下的“游牧文明”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康隆 谢景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97-102,共6页
游牧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永远不会退出人类发展的历史舞台,因而游牧文化的起源和中亚帝国兴亡史的探讨永远不会停留在历史的尘埃中,其现实价值永远存在着利用的空间。
关键词 游牧文明 草原帝国 游牧遗产
下载PDF
从“游牧都市”、汗城到佛教都市:明清时期呼和浩特的空间结构转型 被引量:5
6
作者 包慕萍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6年第2期319-340,共22页
本文论述了在16世纪70年代内蒙古土默特部的阿勒坦汗与明朝议和、与西藏的格鲁派佛教领袖索南嘉措会见,以及创建达赖喇嘛转世制度的政治举措的背景之下,建造呼和浩特汗城的经过,阐明了阿勒坦汗的呼和浩特城与敖伦斯木并用的游牧都市体... 本文论述了在16世纪70年代内蒙古土默特部的阿勒坦汗与明朝议和、与西藏的格鲁派佛教领袖索南嘉措会见,以及创建达赖喇嘛转世制度的政治举措的背景之下,建造呼和浩特汗城的经过,阐明了阿勒坦汗的呼和浩特城与敖伦斯木并用的游牧都市体系。随后,至18世纪20年代为止,呼和浩特城经历了向佛教都市功能转变的历史时期。本文分析了呼和浩特作为游牧王城的空间结构,以及它向佛教都市转型后的空间结构变迁和对前者的空间上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呼和浩特 游牧文明 佛教都市 空间结构 明清时期
原文传递
胡服骑射与丝绸之路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妙 《语文学刊》 2017年第5期1-13,共13页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历时12年,强军强国大见成效。他认同游牧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林胡、楼烦,结为盟友,兵不血刃,获得阴山漠南广阔的草原。赵国从代地直到阴山,至高阙筑长城为塞,并且设置云中郡、雁门郡、代郡,扼据通往胡地的要冲。赵武...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历时12年,强军强国大见成效。他认同游牧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林胡、楼烦,结为盟友,兵不血刃,获得阴山漠南广阔的草原。赵国从代地直到阴山,至高阙筑长城为塞,并且设置云中郡、雁门郡、代郡,扼据通往胡地的要冲。赵武灵王深谋远虑,远远超越战国说士之见。他的胡服骑射的大略,也为赵国和诸侯各国与北方、西方胡人通关贸易创造了比前人更优越的条件。和胡人通商贸易,赵国捷足先登,而古代的阴山漠南是必经之地。这就是赵国开通的远古"丝绸之路"。今天的内蒙古是这条"丝路"的主要通道,呼和浩特正在这条"丝路"的节点之上。在探寻历史渊源的同时,对阴山漠南的云中、原阳、成乐、三座城池以及山川河流,相关民族部落、地域地名进行考证;文中对赵国与北方游牧民族林胡、楼烦的关系进行阐述;并论述胡服骑射对战国丝路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武灵王 游牧文明 胡服骑射 战国丝路
下载PDF
元大都城市规划再考:皇城位置、钟鼓楼与“胡同制”的关联 被引量:4
8
作者 包慕萍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4年第2期319-344,共26页
中国建筑史界对元大都的研究深厚,但多是从农耕文明的角度探讨。本文从游牧文明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蒙古高原契丹城郭群、哈剌和林和元上都的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在草原城市的历史文脉中重新探讨元大都的规划特征。首先,笔者对契丹时代... 中国建筑史界对元大都的研究深厚,但多是从农耕文明的角度探讨。本文从游牧文明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蒙古高原契丹城郭群、哈剌和林和元上都的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在草原城市的历史文脉中重新探讨元大都的规划特征。首先,笔者对契丹时代城郭群、哈刺和林、上都的空间构造特征进行了比较,指出大都皇城偏南与游牧传统的关联。其次,笔者否定了'胡同'源于蒙古语'xyдar(水井)'的通说,指出它源于蒙古语'Γyдaмж(街道)'一词,并指出游牧社会十进位居民组织制度与大都胡同制十户、百户用地规划的关联。最后指出商业街、钟楼、鼓楼、中心台以及其他官署布置在城市中心是与'胡同制'配套、体现新的城市管理体系的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大都 哈剌和林 上都 辽代城市 镇州城 游牧文明 胡同
原文传递
论游牧文化对秦文化的影响与秦对游牧文化的整合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绍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4-19,共6页
秦文化是以游牧文化为基础形成的文化,是一种富于进取精神和征服欲望的"虎狼文化"。秦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似是由于秦人特殊的发展道路与地理政治环境等因素造成的。秦文化的特点相对于中原地区那种内敛,保守,柔弱怕变,适可而... 秦文化是以游牧文化为基础形成的文化,是一种富于进取精神和征服欲望的"虎狼文化"。秦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似是由于秦人特殊的发展道路与地理政治环境等因素造成的。秦文化的特点相对于中原地区那种内敛,保守,柔弱怕变,适可而止的文化特点来说,更能够适应竞争的需要和统一战争的需要。然而,秦文化不是游牧文化的简单重复和翻版,秦在对游牧文化进行积极吸纳的基础上,又对以游牧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改造和整合,使它与先进的法家文化相结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从而使游牧文化的因子得到了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化 秦文化
下载PDF
河套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集聚的光辉典范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启超 《河套学院论坛》 2008年第1期13-17,共5页
河套文化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集聚的光辉典范,其典范性表现在诸多方面:生成环境的地理多样性,构建元素的主体性,地缘影响的广阔性,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历史演进的多变性,移民杂居的复合性,民族传承的凝聚性,文化形... 河套文化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集聚的光辉典范,其典范性表现在诸多方面:生成环境的地理多样性,构建元素的主体性,地缘影响的广阔性,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历史演进的多变性,移民杂居的复合性,民族传承的凝聚性,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内涵的精炼性是其根源;不仅如此,河套文化的新时代风采,同样表现着它的典范性,丰富的历史遗存,独特的草原旅游资源,大量的人工河,产业道路的创新,形成了突出的发展优势。弘扬河套文化,一定要强化保护黄河,保护阴山,珍惜草原,珍惜各民族的团结和谐的意识,这就是我们研究河套文化所得到的历史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文化 农耕文明 游牧文明
原文传递
河西在汉代以前的文明形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建华 李吉均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77,89,共4页
文章首先从地理的角度论证了河西的农业形式的文明只能从乌鞘岭东边传播过去。在这基础上 ,结合乌鞘岭东边农业形式的文明的发展历史 ,从新石器时期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河西新石... 文章首先从地理的角度论证了河西的农业形式的文明只能从乌鞘岭东边传播过去。在这基础上 ,结合乌鞘岭东边农业形式的文明的发展历史 ,从新石器时期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河西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可能性质 ,认为虽然有挟有那样生产技能的文化曾经传播到河西 ,但由于游牧社会生产方式的排斥影响 ,农业并没有得到发展 ,更没有进入农业社会。整个河西在汉代以前一直处于游牧社会 ,并发展着游牧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 农业文明 游牧文明
下载PDF
祖灵筒—农耕与游牧交融的文明凝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春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彝族的祖灵信仰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彝族祖灵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祖灵筒信仰,而祖灵筒独特形制的形成与彝族族群先民的经济文化类型密不可分,是彝族信仰文化在游牧文明形式与农耕文明形式冲突下的凝结。
关键词 祖灵信仰 祖灵筒 游牧文明 农耕文明
下载PDF
辽金元鹰坊演变及其文化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会昌 《阴山学刊》 2022年第5期21-25,105,共6页
鹰坊本五坊之一,其名首见于隋,肇始于唐。辽代鹰坊,既有祭祖、演礼的重要功能,还有昭示皇恩、安定天下的意义。金代鹰坊继承辽人,鹰坊使能奉国命出使。民族血液中的“俗本鸷劲”成为他们欣赏鹰坊海冬青捕鹅的心理基础。游牧立国的元人... 鹰坊本五坊之一,其名首见于隋,肇始于唐。辽代鹰坊,既有祭祖、演礼的重要功能,还有昭示皇恩、安定天下的意义。金代鹰坊继承辽人,鹰坊使能奉国命出使。民族血液中的“俗本鸷劲”成为他们欣赏鹰坊海冬青捕鹅的心理基础。游牧立国的元人对鹰坊重视程度在辽金之上。元朝初年,皇室及诸王皆有主管捕鹰、育鹰、放鹰的昔宝赤(鹰人)及相应的管理机构。昔宝赤人数和规模迅速膨胀,成为元朝平叛战场上的有生力量,以其强烈的军事化色彩著称于世。元朝中叶,成宗、武宗等君王不仅提高鹰坊官员品阶,而且赐地、赐钞、赈济鹰坊,鹰坊地位臻于极盛。元朝皇室还将鹰坊海东青赏赐大臣,不仅促进了元朝政治生态的和谐,而且成为元朝政治史和民族交融史的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金代 元代 鹰坊 昔宝赤 游牧文化
下载PDF
制度层面审视:草原文化的生态向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思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98-105,共8页
草原生态系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保障。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表明草原文化自身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 草原生态系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保障。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表明草原文化自身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意蕴和厚重的生态生存智慧。从空间向度而言,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独立性生态空间,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既需要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加以重视,也需要对其整体性予以评估考量和合理规划。从人的角度而言,游牧民族是草原文化的缔造者。草原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对人的行为活动的生态法律与环境道德的有效制约。时代发展也为草原文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赋予政府主导、市场机制、参与主体、科学技术等新的因素的有序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化 生态环境 游牧文明 制度建设
下载PDF
论元代蒙古族丧葬风俗
15
作者 额尔德木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西方学者所称 ,蒙古人元代就有“人殉”之说 ,不属实。元代蒙古人丧葬之礼 ,是土葬。它提倡的是自然的永生 ,重视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的生态规律 ,是游牧文化的精髓。这种土葬法适合于游牧生活和合乎于游牧文化特点。
关键词 元代 蒙古人 土葬 游牧文化 丧葬风俗
下载PDF
游居之间:游牧民族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生态维度解读
16
作者 崔思朋 王春馨 《保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0-57,共8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结果,人的生存离不开其所依托的土地,无论是游牧文明或是农耕文明,都是人在其生存所依托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范式。游牧民族的土地利用主要体现在"游而牧之"的生...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结果,人的生存离不开其所依托的土地,无论是游牧文明或是农耕文明,都是人在其生存所依托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范式。游牧民族的土地利用主要体现在"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游而居之"的生活方式、"游而存之"的生存方式上,在与草原环境的矛盾运动过程中,游牧民族认识到了其与土地之间的相依存关系,在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基础上,实现了游牧民族与土地之间的和谐相处。建立在如此适合草原生态环境特征基础上的土地利用方式,也由此而构筑起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生存空间,这对于当下草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生态启示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明 农耕文明 土地观念 生态思想 生态价值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游牧文明:生存智慧的生态启示及当代价值
17
作者 唐根杰 包庆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32-139,共8页
游牧文明的文化选择通过自然选择机理,反映在经济形态和价值取向上,表现为精致地发挥游牧草场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独特优势,其生存智慧具有鲜明的生态化特征,符合生态位原理。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互动共存关系表明,游牧文化的消失加... 游牧文明的文化选择通过自然选择机理,反映在经济形态和价值取向上,表现为精致地发挥游牧草场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独特优势,其生存智慧具有鲜明的生态化特征,符合生态位原理。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互动共存关系表明,游牧文化的消失加快草原生物多样性的流失,草原生物多样性不仅为游牧文化多样性保护提供历史经验和见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存约束与发展适度的有效统一,将人类生存活动约束在生态系统、环境系统和资源系统承载容量之内,将人类发展活动约束在生态修复、环境净化和资源承载能力之内,将人类发展极限控制在生态承载、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阈值之内。这对深入理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明 生态位原理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生存约束 发展适度
下载PDF
蒙古族审美趣味之维
18
作者 瑞雪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9-66,共8页
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由其自然境况所滋养,同时受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从而形成不同的审美文化类型。蒙古民族审美趣味之维度,由游牧文化的风尚习俗、经济行为方式和社会交往内容等特定乡土文化所塑造。同时,它又是创作个体... 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由其自然境况所滋养,同时受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从而形成不同的审美文化类型。蒙古民族审美趣味之维度,由游牧文化的风尚习俗、经济行为方式和社会交往内容等特定乡土文化所塑造。同时,它又是创作个体充满鲜活生命张力的审美创造,最终形成了富于民族特色的审美趣味。蒙古民族的审美趣味,是彰显蒙古民族艺术文化精魂的审美特征,它承袭游牧文明审美之维,散发英雄强悍之勇,天然地凝练着蒙古族的民族气质,是务实、淳朴的精神颂歌,是往昔蒙古族人民文化发展诸阶段的见证,与当下的蒙古族审美趣味脐带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审美趣味 游牧生活
下载PDF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游牧文明的渊源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萨日娜 乌尔茜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112,共5页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作的草原代表性音乐形式,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纵观蒙古族长调民歌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均与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从游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古代北...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作的草原代表性音乐形式,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纵观蒙古族长调民歌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均与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从游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遗产、北方草原生态环境及其传统习俗、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中探寻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形成、旋律结构、题材形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长调民歌 北方草原 游牧文明
原文传递
我国古代游牧文明及其生态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玮娜 《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1期13-13,24,共2页
由于时代的变化,当人类违背某一生产方式或文化传统的时候,当地的生态环境必然遭到严重破坏。游牧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明,它是合理地利用草原上的一切资源,维持游牧人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的文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达到了一种... 由于时代的变化,当人类违背某一生产方式或文化传统的时候,当地的生态环境必然遭到严重破坏。游牧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明,它是合理地利用草原上的一切资源,维持游牧人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的文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达到了一种我们今天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事实上,游牧文明正是一种符合先进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文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明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