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7篇文章
< 1 2 2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覃彪 支银芳 +1 位作者 周华 周楚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4,133,共5页
近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含氮废水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用于脱氮MFC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不同观点的MFC脱氮原理,并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分析了碳氮比、溶解氧、pH值等因素对MFC脱氮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存在的问... 近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含氮废水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用于脱氮MFC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不同观点的MFC脱氮原理,并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分析了碳氮比、溶解氧、pH值等因素对MFC脱氮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脱氮 硝化 反硝化 同步硝化反硝化
下载PDF
高Cr镍基合金脱氮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旻 张龙 +4 位作者 杨亚倩 高明 丁磊磊 马颖澈 刘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03-3808,共6页
以高Cr镍基合金为实验对象,对其在真空感应熔炼脱氮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在高Cr镍基合金中的热力学平衡溶解度较高且主要受真空压力控制,为实现[N]≤10μg/g的纯净度指标,合金冶炼真空压力不可高于0.1 Pa。脱氮反... 以高Cr镍基合金为实验对象,对其在真空感应熔炼脱氮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在高Cr镍基合金中的热力学平衡溶解度较高且主要受真空压力控制,为实现[N]≤10μg/g的纯净度指标,合金冶炼真空压力不可高于0.1 Pa。脱氮反应初期氮含量迅速下降,但反应中后期需较长时间才可接近氮平衡溶解度,提高精炼温度有助于缩短脱氮平衡反应时间。动力学分析表明高Cr镍基合金脱氮符合二级反应规律,受界面化学反应过程控制,在1500、1550和1600℃条件下的脱氮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0.0184、0.0233和0.0397 m·s^-1,平均表观活化能为211.4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真空感应熔炼 脱氮
原文传递
催化裂化烟气排放控制技术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胡敏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5期77-83,共7页
国内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SOx、NOx排放限值相关的国家政策以及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日益严格,催化裂化烟气脱NOx即将纳入强制执行规范。介绍了国内催化裂化烟气的特点、相关排放标准以及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当催... 国内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SOx、NOx排放限值相关的国家政策以及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日益严格,催化裂化烟气脱NOx即将纳入强制执行规范。介绍了国内催化裂化烟气的特点、相关排放标准以及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当催化原料油硫含量在0.12%~0.50%时,宜采用脱SOx助剂技术;在0.25%~1.50%时,宜采用洗涤脱SOx技术;在0.75%~3.00%时,宜采用回收法脱SOx技术。SCR工艺被证明是应用最多且NOx脱除效率最高、最为成熟的脱NOx技术。分析了主流脱SOx、脱NOx技术的工程方面问题:钠碱洗涤法脱SOx技术面临消耗碱和含盐污水排放的问题;钠钙双碱法脱SOx技术则面临脱硫石膏质量和CO2排放的问题;臭氧氧化法(LoTOxTM)脱NOx技术面临电耗量大和臭氧成本高的问题;海水洗涤法受地域制约且不能处理高含硫烟气;使用脱SOx、脱NOx助剂也有一定局限性。展望了资源化烟气脱SOx、选择性催化还原脱NOx、一体化催化烟气脱除有害污染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烟气净化 脱硫技术 脱氮技术 环保 资源回收
下载PDF
Cr改性钒基催化剂对NH_3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睿 黄海凤 +2 位作者 陈一杰 张细雄 卢晗锋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6-1262,共7页
火电厂和机动车辆等的NOx排放量与日俱增,NOx的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NH3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消除NOx最为高效的方法之一.该反应最为典型的催化剂是V2O5–WO3(MoO3)/TiO2,催化活性窗口为250–400o... 火电厂和机动车辆等的NOx排放量与日俱增,NOx的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NH3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消除NOx最为高效的方法之一.该反应最为典型的催化剂是V2O5–WO3(MoO3)/TiO2,催化活性窗口为250–400o C.国外通常将SCR系统置于省煤器之后,此时烟气温度在300o C以上,催化剂能保持较高的活性,但易受到烟气中高浓度烟尘、SO2和碱金属等的影响,寿命相对较短.此外,高温工艺中副产物硫酸铵的堵塞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将SCR脱硝装置设在脱硫除尘之后成为一种优选技术之一,但烟气温度会降至250o C以下,而常规的钒基催化剂不能满足低温活性要求.通过添加助剂或改变载体可改善钒基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同时保持其高效的抗硫能力.本文以Cr和V为活性组分,Ti 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铬钒钛(Cr–VO x/Ti O2)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它们的低温脱硝活性和抗水抗硫性,并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Cr–V催化剂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当n(Cr):n(V)为0.2:0.8,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0 wt%时,Cr–VO x/Ti 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低温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为160°C时,NO x转化率达到90%以上,明显优于其他催化剂,同时活性窗口(160–300°C)得到拓宽.NH3-TPD结果表明,VO x/Ti O2催化剂表面呈中弱酸性,随着Cr的添加,钒基催化剂的NH3脱附峰向高温拓宽,说明其表面强酸量有所增加,Cr0.2–V0.8/Ti O2在160–300°C范围内均出现了NH3的脱附峰,此时催化剂表面弱酸量最大.当n(Cr):n(V)大于0.2:0.8时,催化剂表面出现强酸位,这种强酸位不利于NH3脱附,从而不利于SCR反应的进行.因此适量Cr的添加有助于提高钒基催化剂表面弱酸及中性酸量.H2-TPR结果发现,助剂Cr的添加使得催化剂表面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选择性催化还原 铬钒钛催化剂 烟气脱硝 抗硫性 铬掺杂
下载PDF
脱氮热导法测定钛中氩 被引量:3
5
作者 朱跃进 朱瑛才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1,共5页
钛及其合金对气体元素溶解度高,氩作为保护性气体在钛基材料制备过程中可能进入钛材料从而对其性能产生影响。实验将自制脱氮快速转换装置应用于现有的脉冲热导气体分析仪,转换装置脱氮效率高达97%以上,氮的干扰可量化、可排除,从而实... 钛及其合金对气体元素溶解度高,氩作为保护性气体在钛基材料制备过程中可能进入钛材料从而对其性能产生影响。实验将自制脱氮快速转换装置应用于现有的脉冲热导气体分析仪,转换装置脱氮效率高达97%以上,氮的干扰可量化、可排除,从而实现了钛中氩的准确测定。脱氮热导-程序升温法确定钛中氩可以在1 400℃完全释放,氩为非化合态。将脱氮热导法与色谱热导法及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比,氩测定结果一致,因此,脱氮热导法可作为主要参比方法,辅助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金属中氢、氧、氮和氩的新方法建立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热导法 钛中氩 氩释放
下载PDF
负载型杂多酸脱除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氮化物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新宇 程燕茹 +3 位作者 王雷 丁巍 赵华 潘一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5-200,共6页
以层析硅胶为载体负载3种不同杂多酸制备高活性吸附脱氮剂,以润滑油基础油为原料油,在全混流反应釜中进行静态吸附实验。考察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剂油质量比、杂多酸负载量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和计算。结果... 以层析硅胶为载体负载3种不同杂多酸制备高活性吸附脱氮剂,以润滑油基础油为原料油,在全混流反应釜中进行静态吸附实验。考察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剂油质量比、杂多酸负载量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和计算。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30 min、剂油质量比为1∶5、酸负载量为40%时,润滑油基础油可以达到较好的吸附脱氮效果,脱氮率达到90%以上。利用FT-IR和BET分析测定了吸附剂的骨架结构及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硅胶已成功固载杂多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硅胶 杂多酸 全混流反应釜 静态吸附 脱氮剂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与宏转录组分析石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脱氮功能菌群 被引量:1
7
作者 章旭 周佳佳 +4 位作者 周珉 罗西子 严新杰 刘勇弟 厉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15-5122,共8页
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石化废水处理一直是水污染治理领域的重难点,阻碍了石化行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由于石化企业和园区多临河或临海而建,其废水排放易造成流域性或区域性水生态风险,尤其石化废水中的氮素污染,严重威... 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石化废水处理一直是水污染治理领域的重难点,阻碍了石化行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由于石化企业和园区多临河或临海而建,其废水排放易造成流域性或区域性水生态风险,尤其石化废水中的氮素污染,严重威胁了水生态安全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因此,从上海某化工区的某条石化废水A/O脱氮工艺线中采集了污泥样品,通过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对比分析了出水水质稳定时期与出水水质波动时期的不同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脱氮菌群的功能特征和关键的氮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工艺的氨氧化功能易波动,而亚氮和硝氮的去除相对稳定.菌群研究发现该A/O工艺主体脱氮途径为硝化-反硝化脱氮途径,未发现工艺内有厌氧氨氧化相关基因片段.体系脱氮关键功能基因中约有90%与反硝化作用相关,只有约0.17%的基因参与了硝化过程中氨氮的转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氨氧化功能菌在工艺中丰度极低且结构单一,主要的氨氧化功能菌属是Nitrosomonas.这可能是工艺线出水氨氮浓度易波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废水 A/O工艺 宏基因 宏转录 脱氮微生物
原文传递
催化裂化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岩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11期82-83,共2页
以某炼化企业催化裂化装置为例,针对不同的政策时期对催化裂化烟气污染物进行分段治理。首先利用现有煤炉脱硫设施进行催化烟气和煤炉烟气联合二氧化硫治理,脱硫率90%以上。其次采用SCR催化还原技术进行烟气脱硝治理,控制氮氧化物浓度小... 以某炼化企业催化裂化装置为例,针对不同的政策时期对催化裂化烟气污染物进行分段治理。首先利用现有煤炉脱硫设施进行催化烟气和煤炉烟气联合二氧化硫治理,脱硫率90%以上。其次采用SCR催化还原技术进行烟气脱硝治理,控制氮氧化物浓度小于50 mg/Nm^3。随着环保治理的深入推进,有色烟羽等治理是现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烟气治理 脱硫技术 脱硝技术 超低排放
下载PDF
除氮菌剂强化碳纤维的挂膜与脱氮效果
9
作者 龙萌 王振华 +4 位作者 李青云 李冠亚 陈浩 胡艳平 朱引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3,共7页
碳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具有一定脱氮能力,但存在自然挂膜周期较长、挂膜初期水质净化能力较差等问题。为提高碳纤维的挂膜与脱氮效果,采用除氮菌剂人工强化碳纤维挂膜,探究除氮菌剂对碳纤维固载微生物膜的强化作用,并查明挂膜成熟后碳纤... 碳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具有一定脱氮能力,但存在自然挂膜周期较长、挂膜初期水质净化能力较差等问题。为提高碳纤维的挂膜与脱氮效果,采用除氮菌剂人工强化碳纤维挂膜,探究除氮菌剂对碳纤维固载微生物膜的强化作用,并查明挂膜成熟后碳纤维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除氮菌剂可显著强化碳纤维的挂膜效果,强化挂膜组碳纤维上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较自然挂膜组显著提高,其中,强化挂膜组碳纤维上的微生物量峰值是自然挂膜组的10.3倍,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是自然挂膜组的3.5倍。强化挂膜碳纤维的脱氮效果显著提高,与自然挂膜碳纤维组相比,强化挂膜碳纤维组的总氮和氨氮削减率分别提高了8.0和14.1个百分点。研究成果可为应用人工强化挂膜碳纤维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除氮菌剂 挂膜 脱氮 微生物量
下载PDF
太湖梅梁湾沉积物-水界面氮迁移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58
10
作者 杨龙元 蔡启铭 +1 位作者 秦伯强 郑循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47,共7页
用乙炔为抑制剂,气相色谱法测定了1997年夏季太湖梅梁湾口沉积物-水界面的反硝化率和N2O的自然排放率,太湖梅梁湾沉积物的反硝化率为1.4-5.6μmolN2/(m2·h),N2O的自排放率为0.08-0.66μmolN2/(m2·h).探讨了... 用乙炔为抑制剂,气相色谱法测定了1997年夏季太湖梅梁湾口沉积物-水界面的反硝化率和N2O的自然排放率,太湖梅梁湾沉积物的反硝化率为1.4-5.6μmolN2/(m2·h),N2O的自排放率为0.08-0.66μmolN2/(m2·h).探讨了沉积物-水界面NO3-交换动态.指出沉积物内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太湖湖泊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湖泊水土界面氮交换中,沉积物具有吸收水体中NO3-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界面 氮迁移 太湖 梅梁湾 沉积物
下载PDF
炼油加热炉烟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文辉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8期93-98,共6页
炼油加热炉通过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介绍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和国内主要限制排放标准。分析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生成原理,提出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量、排放速率以及排放高度的... 炼油加热炉通过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介绍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和国内主要限制排放标准。分析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生成原理,提出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量、排放速率以及排放高度的测算方法。减少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的主要途径为:燃烧前对燃料进行预处理、燃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生成、燃烧后对烟气进行后处理。介绍了燃料预处理阶段的胺法脱硫技术,燃烧阶段的以烟气内回流低NOx燃烧器为代表的低NOx燃烧技术,以及烟气处理阶段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氮技术(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氮技术(SCR)和脱硫、脱氮、除尘三位一体化技术。此外,本文还强调炼油加热炉大型化后不仅要重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的浓度,更要重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 脱硫 脱氮
下载PDF
基于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的镇江金山湖生态工程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正魁 张晓姣 +4 位作者 杨竹攸 石鲁娜 王月明 冯露露 吕溢修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6-1631,共6页
通过细菌筛选、载体分析、固定化氮循环菌制备,获取了高效固定化氮循环细菌;采用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对镇江金山湖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治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固定化氮循环细菌释放试验,金山湖示范工程区水体和水生植物根区氨化细菌、... 通过细菌筛选、载体分析、固定化氮循环菌制备,获取了高效固定化氮循环细菌;采用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对镇江金山湖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治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固定化氮循环细菌释放试验,金山湖示范工程区水体和水生植物根区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重建的金山湖示范工程区水体水质明显改善,TN、NH4+-N、NO3--N和NO2--N平均比示范工程前分别降低44.70%、67.17%、31.79%和74.21%,氨氮达到Ⅱ类、总氮达到Ⅳ类水标准.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对于荒漠化水体生态重建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固定化氮循环细菌 氮素去除 金山湖 生态重建
原文传递
河岸渗滤作用脱氮机理及其特点的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耀国 王超 王惠民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98-300,共3页
开展河岸渗滤作用脱氮功能研究对保证饮用水水质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河岸渗滤作用脱氮机理及特点。结果表明,河岸渗滤作用脱氮的主要动力是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河岸渗滤作用过程中先发生... 开展河岸渗滤作用脱氮功能研究对保证饮用水水质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河岸渗滤作用脱氮机理及特点。结果表明,河岸渗滤作用脱氮的主要动力是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河岸渗滤作用过程中先发生硝化作用,后发生反硝化作用,界面位于河床沉积层内,两者速率的匹配与提高,以及增加系统的尺度,可提高河岸渗滤作用的脱氮能力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 渗滤 脱氮 饮用水 地下水 硝化 反硝化 脱氮
下载PDF
不同pH条件下铜对固定化小球藻除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川 薛建辉 +3 位作者 苏莹莹 许鹏成 刘栋 沈家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小球藻,对人工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试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铜对固定化小球藻去除污水中氨氮和硝酸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铜存在时第5天,pH为4、5、6、7、8时固定化小球藻的NH3+-N的去除率相对无铜条件分...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小球藻,对人工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试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铜对固定化小球藻去除污水中氨氮和硝酸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铜存在时第5天,pH为4、5、6、7、8时固定化小球藻的NH3+-N的去除率相对无铜条件分别下降了4.0%、0.6%、5.9%、6.0%和4.4%,悬浮态小球藻的NH3+-N的去除率分别下降了10.9%、22.4%、15.5%、14.5%和20.2%;pH为6、7、8时固定化小球藻的NO3--N的去除率相对无铜条件分别下降了4.1%、2.8%和4.2%,但pH为4、5时固定化小球藻的NO3--N的去除率却上升了0.8%和0.2%,在pH为4、5、6、7、8时悬浮态小球藻的NO3--N的去除率相对无铜条件则分别下降了4.4%、9.2%、5.3%、10.6%和10.2%。总体而言,铜抑制了小球藻的除氮能力,尤其对悬浮态小球藻的除氮能力产生了较大的抑制性,而固定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铜对小球藻除氮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小球藻 除氮效果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法深度处理制革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广道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3,共3页
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工艺,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模块化建设,可根据排放标准扩建,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单等优势,日益受到重视.本试验中,运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某皮革厂生化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研究此工艺对制革废水氨... 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工艺,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模块化建设,可根据排放标准扩建,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单等优势,日益受到重视.本试验中,运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某皮革厂生化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研究此工艺对制革废水氨氮的去除效果,并探索工艺控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制革废水 脱氮 深度处理
下载PDF
脉冲式SBR法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富军 郭福生 +2 位作者 曾华 王学刚 杨帆 《新疆环境保护》 2007年第3期32-35,共4页
脉冲式SBR工艺是针对传统SBR工艺反硝化效果较差提出的一种新型的SBR运行方式。本试验在北京工业大学污水处理实验室采用真实的生活污水进行研究,考察脉冲式SBR在硝化-投加原水-反硝化这一循环反复过程中(等量进水)的脱氮性能。试验结... 脉冲式SBR工艺是针对传统SBR工艺反硝化效果较差提出的一种新型的SBR运行方式。本试验在北京工业大学污水处理实验室采用真实的生活污水进行研究,考察脉冲式SBR在硝化-投加原水-反硝化这一循环反复过程中(等量进水)的脱氮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出水TN<2mg/L,去除率达到了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式SBR 生活污水 脱氮 试验研究
下载PDF
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removal over Nitrite in Two Types of Reactors
17
作者 郑雪松 杨虹 +1 位作者 李道棠 王鹏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5年第4期29-32,共4页
Two lab-scale reactors, suspended-sludge and fluidized.bed,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feed of ammonium-rich synthetic wastewater devoid of COD. 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removal process was fulfilled in both react... Two lab-scale reactors, suspended-sludge and fluidized.bed,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feed of ammonium-rich synthetic wastewater devoid of COD. 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removal process was fulfilled in both reactors and the maximum efficiencies of nitrogen removal were achieved, 65% in the suspended-sludge reactor and 73% in the fluidized-bed reactor respectively. Different from the steady performance of the fluldized-bed reactor, the suspended-sludge reactor came to deteriorate constantly after a period of stable operation, resulting in almost complete loss of the N-removal ability in the suspending system. Molecular methods such as PCR and FISH were employed for describing the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in two system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 biofllm system is a suitable configuration for completely autotrophic N-removal with more feasibility and stability than a suspend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removal ammonium-rich wastewater activated sludge FISH(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式对控释碳源材料脱氮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余三江 汪家权 +2 位作者 林函 褚华男 王曼曼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81-2486,共6页
以玉米淀粉(S)为碳源,聚乙烯醇(P)为骨架载体,根据是否用硼酸(B)和硫酸钠(N)做改性处理,制备了GSP、GSP-N、GSP-B和GSP-BN 4种控释碳源材料,研究N、B和BN 3种改性方式对碳源材料脱氮性能的影响。在添加4种碳源的静态实验中,硝酸盐氮去... 以玉米淀粉(S)为碳源,聚乙烯醇(P)为骨架载体,根据是否用硼酸(B)和硫酸钠(N)做改性处理,制备了GSP、GSP-N、GSP-B和GSP-BN 4种控释碳源材料,研究N、B和BN 3种改性方式对碳源材料脱氮性能的影响。在添加4种碳源的静态实验中,硝酸盐氮去除率均在96.1%以上。碳源材料的改性对硝酸盐氮的降解情况影响不明显,但对脱氮过程中TOC、亚硝酸盐氮、氨氮和TN浓度的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TOC、亚硝酸盐氮、氨氮和TN为指标,N、BN和B 3种改性方式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5.62、4.6和1.92,硫酸钠(N)改性处理对提高控释碳源材料整体性能具有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脱氮 循环冷冻解冻 化学交联 DR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