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磷菌和固氮菌溶解磷矿粉时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41
1
作者 冯瑞章 姚拓 +2 位作者 周万海 龙瑞军 齐文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764-2769,共6页
采用4株溶磷菌(Lx81、Dm84、Jm92、Lx191)、和3株固氮菌(ChW5、ChW6、ChO6)单独和混合接种后测定培养液有效磷含量、pH值及总有机酸含量的方法,研究溶磷菌和固氮菌溶解磷矿粉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接种溶磷菌:Lx81与3株固... 采用4株溶磷菌(Lx81、Dm84、Jm92、Lx191)、和3株固氮菌(ChW5、ChW6、ChO6)单独和混合接种后测定培养液有效磷含量、pH值及总有机酸含量的方法,研究溶磷菌和固氮菌溶解磷矿粉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接种溶磷菌:Lx8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能提高磷矿粉的溶解能力,4株溶磷菌与ChW6,Lx81、Dm84、Lx191与ChO6分别混合培养及Jm92+ChW5组合溶磷量极显著增加(p<0·01);Dm84+ChW5、Lx191+ChW5、Jm92+ChO6组合的溶磷量下降(p<0·01)。除Lx81+ChW6、Lx81+ChO6培养液pH值降低外,混合培养的其它组合培养液pH值均较单独接种溶磷菌时升高。有机酸测定结果表明,Lx81、Jm92与ChW5、ChO6分别混合培养、ChW6+Lx81组合有机酸含量升高(p<0·01),其它7种组合的有机酸含量均较单独接种溶磷菌的值下降(p<0·01)。溶磷菌和固氮菌单菌培养时溶磷量与pH值、溶磷量与总有机酸含量及pH值与总有机酸含量之间呈现线性相关;Dm84、Lx19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溶磷量与pH值之间、Lx8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溶磷量与总有机酸含量之间呈现线性相关,其它组合的溶磷量与pH值、总有机酸含量间没有相关性。溶磷菌和固氮菌混合培养对溶解磷矿粉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固氮菌 互作效应 溶磷能力
下载PDF
蔬菜作物根际促生菌分离筛选、鉴定及促生特性测定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海云 蒋永梅 +3 位作者 姚拓 侯栋 马亚春 张惠荣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6-845,共10页
为从4种蔬菜作物根际分离和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并研究其促生特性,采用固氮、无机和有机磷培养基筛选根际促生菌株,对其促生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形态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优良... 为从4种蔬菜作物根际分离和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并研究其促生特性,采用固氮、无机和有机磷培养基筛选根际促生菌株,对其促生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形态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优良促生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4种蔬菜根际中共获得57株PGPR菌株,其中固氮菌24株,溶磷菌33株。筛选出的19株优良PGPR菌株的固氮酶活性在0.14~3 664.97 nmol C2H4·h^(-1)·mL^(-1)之间,以NCRS1菌株固氮酶活性最高;溶解无机磷菌株的溶磷量在36.99~362.60μg/mL之间,培养液p H为4.57~5.75,以NCRP2菌株溶磷量最大;溶解有机磷菌株的溶磷量在9.24~55.21μg/mL之间,培养液p H为6.24~7.75,以PPRS3菌株溶磷量最大;菌株分泌IAA量均小于3.36μg/mL;NCRP2菌株对小麦长蠕孢病菌Helminthosporium tritici-vulgaris、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马铃薯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 clerotiorum和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均有抑制作用。对19株优良PGPR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分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Advenella、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细杆菌属Microbacterium、芽胞杆菌属Bacillus。本研究筛选出的优良PGPR菌株,可为今后生物菌肥推广应用提供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 固氮菌 溶磷菌 促生机制
原文传递
施氮量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付智丹 周丽 +4 位作者 陈平 杜青 庞婷 杨文钰 雍太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3-1474,共12页
为揭示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土壤氮素转换的调控机理和根际微生态效应,以种植模式为主因素[设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和玉米/大豆套作(IMS)3种处理],以玉米、大豆施氮总量(玉米、大豆施氮比例为3∶1)为副因素[设不施氮(NN,0 kg?hm^(-... 为揭示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土壤氮素转换的调控机理和根际微生态效应,以种植模式为主因素[设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和玉米/大豆套作(IMS)3种处理],以玉米、大豆施氮总量(玉米、大豆施氮比例为3∶1)为副因素[设不施氮(NN,0 kg?hm^(-2))、减量施氮(RN,180 kg?hm^(-2))和常量施氮(CN,240 kg?hm^(-2))3个处理],研究了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不同施氮量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相应单作相比,套作下玉米根际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提高25.37%和8.79%;套作大豆根际土壤真菌、放线菌、固氮菌数量高于单作大豆;套作玉米根际土壤蛋白酶、脲酶活性和套作大豆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各施氮水平间,减量施氮下玉米、大豆根际土壤真菌数量较常量施氮和不施氮均有所提高;施氮提高了玉米、大豆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大豆根际土壤固氮菌数量以减量施氮最高,比不施氮和常量施氮高17.78%和5.67%;玉米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和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均以减量施氮为最高。适宜的施氮量不仅能增加玉米/大豆套作土壤中真菌、放线菌、固氮菌的数量,还能提高土壤蛋白酶、脲酶活性,调节土壤氮素的转化,促进玉米/大豆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实现节能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施氮量 根际土壤 真菌 放线菌 固氮菌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三种土壤微生物氮素类群数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赵有翼 蔡立群 +1 位作者 王静 张仁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通过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旱作春小麦一豌豆轮作系统中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自身固氮菌数量及其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小麦地还是豌豆地,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自身... 通过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旱作春小麦一豌豆轮作系统中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自身固氮菌数量及其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小麦地还是豌豆地,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自身固氮菌数量在0~5,5~10和10-30cm土层中均呈现免耕秸秆覆盖〉秸秆还田〉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的趋势,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在小麦地中,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氨化细菌数量比免耕不覆盖处理分别增加了76.21%,146.92%和67.82%,且差异均达到5%的显著水平,在豌豆地中,各处理自身固氮菌数量逐渐减少,而硝化细菌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免耕秸秆覆盖、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氨化细菌数量逐渐下降,而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处理的土壤氨化细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措施 土壤氨化细菌 硝化细菌 自身固氮菌
下载PDF
间作大豆对甘蔗根际土壤细菌及固氮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彭东海 杨建波 +4 位作者 李健 邢永秀 覃刘东 杨丽涛 李杨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9-969,共11页
为探讨间作大豆(Glycine max)对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根际土壤细菌及固氮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收集和开发固氮菌资源,筛选高效甘蔗联合固氮体系,选用3个甘蔗栽培品种‘ROC22’、‘GT21’、‘B8’与大豆品种‘Guizao 2’进行间种栽培... 为探讨间作大豆(Glycine max)对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根际土壤细菌及固氮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收集和开发固氮菌资源,筛选高效甘蔗联合固氮体系,选用3个甘蔗栽培品种‘ROC22’、‘GT21’、‘B8’与大豆品种‘Guizao 2’进行间种栽培,采用巢式PCR特异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片段和固氮细菌nifH基因片段,并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间作大豆的甘蔗根际土壤细菌及固氮细菌进行系统演化和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间作大豆改变了甘蔗根际土壤细菌及固氮细菌原来的群落组成结构,尤其对固氮菌群落组成的改变更大,但对群落物种的优势度影响较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大豆间作显著影响甘蔗根际土壤中细菌和固氮菌的多样性,其中对固氮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大。不同甘蔗品种的根际土壤细菌和固氮菌在间作大豆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多样性,‘ROC22’和‘GT21’间作处理甘蔗根际土壤固氮细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单作处理,而‘ROC22’与大豆间作处理的甘蔗根际土壤固氮菌多样性最为丰富。在大豆生长盛期,间作处理的甘蔗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最为丰富,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也最大,随后下降。总体来看,甘蔗-大豆间作显著地影响根际土壤细菌和固氮菌的群落结构和群落多样性,有助于对甘蔗合理间作栽培模式的认识和筛选高效甘蔗联合固氮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间作 固氮细菌 大豆 甘蔗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水稻根际芽孢杆菌属固氮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1
6
作者 谢光辉 苏宝林 崔宗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0-483,共4页
生物固氮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发展持续农业,水稻田的氮素肥力比一般旱地高得多,活跃的生物固氮被认为是主要因素之一.苏宝林、崔宗均等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北方稻区的固氮菌资源,分离鉴定出8属18种共35株固氮菌.在此基础上,我们... 生物固氮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发展持续农业,水稻田的氮素肥力比一般旱地高得多,活跃的生物固氮被认为是主要因素之一.苏宝林、崔宗均等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北方稻区的固氮菌资源,分离鉴定出8属18种共35株固氮菌.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长江流域水稻根际异养固氮菌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报道芽孢杆菌属(Bacillus)固氮菌株分离与鉴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际 固氮菌 芽抱杆菌属 ^15N示踪
下载PDF
农田环境中固氮菌的促生潜能与分布特点 被引量:29
7
作者 孙建光 胡海燕 +4 位作者 刘君 陈倩 高淼 徐晶 周义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32-1544,共13页
【目的】了解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根际固氮菌的优势种群、固氮菌菌株的固氮、抗病、促生潜能以及菌株在系统发育地位和来源作物种类上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培养固氮菌,乙炔还原法测定菌株固氮酶活性,平板对峙法... 【目的】了解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根际固氮菌的优势种群、固氮菌菌株的固氮、抗病、促生潜能以及菌株在系统发育地位和来源作物种类上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培养固氮菌,乙炔还原法测定菌株固氮酶活性,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拮抗病原真菌性能,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唯一氮源法定性测定菌株产ACC脱氨酶特性,比色法定量测定ACC脱氨酶活性,通过16S rDNA序列测定和相似性分析研究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94株供试菌株的固氮酶活性在0.99—180.59 nmol C2H4/h.mg蛋白,其中大于10 nmol C2H4/h.mg蛋白的菌株有42株,占全部供试菌株的44.7%;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是主要类群,分别占供试菌株总数的33.0%和26.6%,且不具有寄主专一性。供试菌株中有6株分别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玉米赤霉菌(Gibberella zeae)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3种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拮抗作用,占菌株总数的6.4%,抑菌率为23.9%—65.9%。有20株固氮菌能够产生ACC脱氨酶,占全部供试菌株的21.3%,活性在0.33—21.98μmolα-丁酮酸/h.mg蛋白,主要分布在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和根瘤菌属(Rhizobium)。【结论】小麦、水稻、玉米、白菜、芹菜等作物根际以及农田环境中固氮菌的优势种群为类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多数固氮菌菌株具有较高的固氮潜能,部分菌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和促生潜能,少数菌株具有抗病潜能;固氮、抗病、促生潜力菌株主要分布在类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根瘤菌属,随作物分布广泛,无专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 固氮酶 抗菌 ACC脱氨酶 16S RDNA
下载PDF
稻田固氮解磷解钾菌筛选及其复合菌剂对土壤培肥作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方华舟 左雪枝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2-87,共6页
用固氮、解磷、解钾培养基,分别从稻田土壤中分离获得9个固氮菌株(A1-A9)、7个解磷菌株(B1-B7)和6个解钾菌株(C1-C6)。对各菌株固氮、解磷、解钾能力及水稻促生效果分析表明,最突出菌株分别为A5、B2、C5;各菌株等比例混合组成复合菌剂... 用固氮、解磷、解钾培养基,分别从稻田土壤中分离获得9个固氮菌株(A1-A9)、7个解磷菌株(B1-B7)和6个解钾菌株(C1-C6)。对各菌株固氮、解磷、解钾能力及水稻促生效果分析表明,最突出菌株分别为A5、B2、C5;各菌株等比例混合组成复合菌剂接入灭菌稻田土壤,30 d后可使土壤总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21.32%、32.17%、45.57%;初步鉴定各菌株分别为固氮菌属(Azotobacter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复合菌剂处理稻田土壤,水稻苗高、鲜重、干重及植株全氮、全磷、全钾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筛选菌株可在稻田土壤氮、磷、钾转换及培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固氮菌 解磷菌 解钾菌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羊草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漫静 唐波 +3 位作者 邓波 李佳欢 何玉娟 张佳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71,共13页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定殖在植物根际并且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有益细菌,本研究从不同地区的羊草根际分离筛选具有固氮、溶磷、分泌ACC脱氨酶和分泌生长素(IAA)能力的PGPR菌株,以期为研发PGPR为主的微生物肥料提供菌种资源。本...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定殖在植物根际并且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有益细菌,本研究从不同地区的羊草根际分离筛选具有固氮、溶磷、分泌ACC脱氨酶和分泌生长素(IAA)能力的PGPR菌株,以期为研发PGPR为主的微生物肥料提供菌种资源。本研究从黑龙江兰西、内蒙古锡林浩特和呼伦贝尔3个地区共分离到20株具有固氮酶活性的固氮菌株,固氮酶活性范围为8.71~11.63 nmol C2H4·mL-1·h-1。通过PKO无机磷培养基和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从3个地区筛选出的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值)大于1.5的溶解无机磷的PGPR和溶解有机磷的PGPR分别有26和36株,其溶磷量范围分别为7.08~82.71μg·mL-1和1.56~32.48μg·mL-1。筛选出60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菌株,酶活性范围为0.04~64.31μmolα-KA·mg-1Pr·h-1。挑选上述固氮酶活性较高、溶磷能力较强及ACC脱氨酶活性较高的39株PGPR菌株进行分泌IAA能力测定,结果表明这39株PGPR均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分泌量范围为3.27~48.97μg·mL-1。通过初步试管接种试验,本研究筛选出两株菌株HPS14和XPR2,可促进羊草生长。与对照[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22.2±0.58)cm,(0.0461±0.0069)g和(0.0038±0.0007)g]相比,接种菌株HPS14后羊草的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9.0%,89.2%和243.1%;接种菌株XPR2后羊草的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6.8%,28.9%和240.0%。经16S r 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这两株菌分别属于Inquilinus ginsengisoli和Phyllobacterium loti。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PGPR微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植物根际促生菌 固氮菌 溶磷菌 ACC脱氨酶
下载PDF
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10株细菌混合制剂对4种作物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陶光灿 王素英 +2 位作者 王玉平 路宝庆 谢光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98-602,共5页
以 10株具有促生及抑制病害的芽胞杆菌属菌株 (Bacillussp .)的培养物 ,按不同比例配制成 5个混合剂型细菌制剂 .A、B、C、D剂型播种时接种不结球小白菜 30d后 ,株高、叶片数、根长和干重分别增加 7.8%、6 .2 %、9.4 %和13.8% ,除C处理... 以 10株具有促生及抑制病害的芽胞杆菌属菌株 (Bacillussp .)的培养物 ,按不同比例配制成 5个混合剂型细菌制剂 .A、B、C、D剂型播种时接种不结球小白菜 30d后 ,株高、叶片数、根长和干重分别增加 7.8%、6 .2 %、9.4 %和13.8% ,除C处理的株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 ,其余均达显著水平 .接种A和B剂型显著提高豌豆出苗率 ,出苗 9d时两菌剂处理的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分别平均提高 92 .3%和 183.3% ,并发现 5株供试菌株对引起豌豆病害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以A、B、E三个剂型菌悬液培养水稻种子 4d时 ,各处理的平均芽长提高 33.3% ,根长提高 16 .0 % ,培养 2 5d时株高、根数和地上部干重平均分别提高 16 .0 %、9.5 %和 2 2 .7% ,均达显著水平 .B剂型的培养物培养小麦2 7d时发现对株高、叶片数和植株干重的影响都不显著 ,但对根数和根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合分析认为 ,A菌剂最有利于供试作物出苗和苗期生长 ,其次为B剂型 .表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微生物制剂 作物 固氮菌 解磷菌
下载PDF
长期有机污水灌溉对土壤固氮细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晶 张惠文 +2 位作者 苏振成 李新宇 张成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2-666,共5页
固氮细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功能群之一,在土壤氮素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和固氮基因(nifH)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从微生物功能群角度,研究了长期有机污水灌溉对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固氮细菌种群... 固氮细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功能群之一,在土壤氮素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和固氮基因(nifH)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从微生物功能群角度,研究了长期有机污水灌溉对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固氮细菌种群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固氮细菌数量随土壤污染的增高而不同程度减少,亚表层自生固氮菌数量无明显变化。从DGGE指纹图谱结果来看,对照清洁土壤的固氮细菌种群多样性较丰富,其Shannon指数在表层为2.4674,在亚表层为2.8210,分别高于受有机污水灌溉不同年限的土壤固氮细菌种群shannon指数,且种群的相似程度有所差异,说明种群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改清灌3a和改清灌30a土壤固氮细菌种群shannon指数分别略有增加,但种群结构并没有得到完全恢复。污水灌溉对土壤固氮细菌种群的影响具有长期的生态效应,是导致土壤生态与结构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 固氮细菌 NIFH基因 多样性 PCR—DGGE
下载PDF
玉米根际高效固氮菌Sphingomonas sp. GD542的分离鉴定及接种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孙建光 张燕春 +1 位作者 徐晶 胡海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3,共5页
固氮微生物菌种选育是固氮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基础。本研究从玉米根际土壤分离到1株高效固氮菌株GD542,菌体短杆状,0.4μm×1.0~1.5μm,革兰氏阴性;固氮酶活性为5.046nmol(C2H4)·h-1·mg-1(蛋白);利用碳源较广泛,抗逆... 固氮微生物菌种选育是固氮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基础。本研究从玉米根际土壤分离到1株高效固氮菌株GD542,菌体短杆状,0.4μm×1.0~1.5μm,革兰氏阴性;固氮酶活性为5.046nmol(C2H4)·h-1·mg-1(蛋白);利用碳源较广泛,抗逆性较强,既可在4℃低温生长,也可以在37℃下生长,耐盐性高达10%。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鞘氨醇单孢菌Sphingomonas azotifigens的16SrDNA序列有高达96%的同源性,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等,将其初步鉴定为鞘氨醇单孢菌Sphingomonas sp.。接种小白菜的温室盆栽试验表明,菌株GD542具有很好的固氮效能,与无氮对照相比,接种GD542处理植株干重增加206%,含氮量增加230%,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水平,开发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根际 固氮菌 分离鉴定 鞘氨醇单孢菌GD542
下载PDF
杨树根际固氮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秀云 韩素芬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20,共4页
从 3个不同地点的 2 1个杨树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系和根际的不同部位分离到 1 5 1个菌株具有固氮酶活性 ,其中固氮酶活性高于 1 0 0nmol/(瓶·h) (还原乙炔的量 )的菌株有 8个。杨树不同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际固氮细菌的数量、种... 从 3个不同地点的 2 1个杨树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系和根际的不同部位分离到 1 5 1个菌株具有固氮酶活性 ,其中固氮酶活性高于 1 0 0nmol/(瓶·h) (还原乙炔的量 )的菌株有 8个。杨树不同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际固氮细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有差异。对固氮活性最高的 5个菌株 ( 1 2 5、3、71、74和 1 34号 )进行了初步鉴定 ,3号和 71号菌株均属贝杰林克菌属 (Beijerinckia) ,74号菌株属德克斯氏菌属 (Derxia) ,1 2 5号和 1 34号菌株的分类地位待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固氮细菌 联合固氮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接种联合固氮菌对毛竹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顾小平 吴晓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2,共6页
将从毛竹根际分离的2#菌株(多粘芽孢杆菌),12#、14#菌株(地衣芽孢杆菌)和从浙江淡竹根际分离的7#菌株(未最后确定种名),分别培养制成菌悬液,回接毛竹实生苗,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无菌盆栽(沙培)试验。结果显示接... 将从毛竹根际分离的2#菌株(多粘芽孢杆菌),12#、14#菌株(地衣芽孢杆菌)和从浙江淡竹根际分离的7#菌株(未最后确定种名),分别培养制成菌悬液,回接毛竹实生苗,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无菌盆栽(沙培)试验。结果显示接菌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毛竹幼苗成活率并促进其生长,尤其是对根鲜质量增加明显,增幅为44.1%~76.9%,分别达到显著(14#菌)和极显著(2#、12#、7#菌)水平。同时,接种联合固氮菌明显提高苗木体内的氮素含量,植株含氮量增幅达22%~38.1%。另外,统计分析表明:在无土著菌生长和竞争的条件下,幼苗期接菌处理比种子发芽期接菌处理具更显著的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植株含氮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联合固氮 固氮菌 接种 实生苗生长
下载PDF
两个桉树无性系接种固氮菌造林试验效果初探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劲松 吕成群 +5 位作者 覃林海 李付伸 万秀勇 王冠玉 陈兵先 黄宝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0-55,87,共7页
运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方法,连续观察育苗期和造林初期林木的生长情况,探讨了两个桉树无性系(巨尾桉无性系广林9号、尾巨桉无性系DH32-29以下简称无性系广9、无性系29)接种固氮菌的效应,结果表明:两种桉树无性系接种固氮菌增长效果显著... 运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方法,连续观察育苗期和造林初期林木的生长情况,探讨了两个桉树无性系(巨尾桉无性系广林9号、尾巨桉无性系DH32-29以下简称无性系广9、无性系29)接种固氮菌的效应,结果表明:两种桉树无性系接种固氮菌增长效果显著。苗期试验,无性系广9及29接种后,地径分别比对照增长7.72%、20.18%,苗高增长量分别达5.02%、16.40%;造林7月龄时,接种固氮菌的的广9无性系及29无性系的地径生长量相对于对照组增长分别达35.93%、56.20%,树高增长量分别达35.74%、72.2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9及29无性系接种固氮菌增长量均达显著水平,增长效果明显;其中以29无性系接种固氮菌效果较优。此外,接种固氮菌的林木还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抗逆性,在遭受桉树枝瘿姬小蜂严重危害后能较快恢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无性系 固氮菌 试验效果 接种 造林
下载PDF
高寒草甸嵩草、珠芽蓼根际优良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促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高亚敏 姚拓 +4 位作者 李海云 罗慧琴 张建贵 杨琰珊 刘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123,共10页
为从高寒草甸优势牧草(蒿草、珠芽蓼)根际筛选具有优良促生特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探寻其根际分布规律,并为后期生产应用提供支撑。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法筛选根表土(RS)、根表面(RP)和根内(HP)细菌,用点接种法在选择培养基(Pikovask... 为从高寒草甸优势牧草(蒿草、珠芽蓼)根际筛选具有优良促生特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探寻其根际分布规律,并为后期生产应用提供支撑。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法筛选根表土(RS)、根表面(RP)和根内(HP)细菌,用点接种法在选择培养基(Pikovaskaia′s培养基、蒙金娜、无氮培养基)中复筛具溶磷、固氮特性菌株;采用钼蓝比色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菌株溶磷量、固氮酶活性和分泌植物激素[PHs: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反式玉米素(t-Z)]含量。结果表明:共筛出细菌68株,复筛出溶磷固氮PGPR 43株;其中,溶解无机磷菌17株(溶磷量:9.39~94.79μg·mL^-1),溶解有机磷菌22株(溶磷量:10.37~72.82μg·mL^-1),固氮菌30株[固氮酶活性:3.79~3193.07 nmol (C2H4)·h^-1·mL^-1];分泌IAA菌26株(IAA含量:0.24~69.98μg·mL^-1),分泌GA3菌32株(GA3含量:0.34~68.87μg·mL^-1)和36株分泌t-Z菌(t-Z含量:0.11~47.59μg·mL^-1)。植株根际促生菌PGPR均表现出根表面RP区细菌数显著高于根表土RS和根内HP区,珠芽蓼根际筛选出的PGPR多于嵩草根际;蒿草PGPR溶解有机磷能力强于珠芽蓼根际PGPR,但溶无机磷PGPR数目和能力相反。分泌植物激素PHs菌株在能力和数量上均表现出t-Z>GA3>IAA的趋势。因此,优良溶磷菌(ZNRS2、SNRP2、ZKHP3、ZKRP1),优良固氮菌株(SKRP2、SNHP1、ZNRS3)和优良产植物激素PHs菌(SKHP3、ZNHP2、ZKRS2、ZKRP1、ZKRP2)可用于后期微生物肥料制作和相关研究,其中ZKRS2的促生功能较多,可进行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溶磷菌 固氮菌 溶磷特性 固氮酶活性 吲哚乙酸 赤霉素 反式玉米素
下载PDF
苜蓿根际有益菌接种剂对苜蓿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韩华雯 孙丽娜 +2 位作者 姚拓 张英 王国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3-359,共7页
为探讨微生物肥源替代或部分替代化肥的应用潜力,利用前期从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小麦(Triticumaestivum L.)根际分离的3株溶磷菌(Bacillus sp.,Pseudomonas sp.和Azotobacter sp.)和1株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研制苜蓿... 为探讨微生物肥源替代或部分替代化肥的应用潜力,利用前期从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小麦(Triticumaestivum L.)根际分离的3株溶磷菌(Bacillus sp.,Pseudomonas sp.和Azotobacter sp.)和1株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研制苜蓿根际新型专用接种剂,并进行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测定其对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菌种接种剂+半量磷肥对苜蓿的促生效果不及复合菌种接种剂+半量磷肥,与对照(全量磷肥)相比,复合菌种接种剂+半量磷肥处理对苜蓿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明显的促生效应,其中以复合接种剂+半量磷肥处理的效果最佳:苜蓿株高、叶绿素含量、叶茎比、干鲜比及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9.00%,51.98%,13.79%,19.57%,11.98%(第1茬)和8.26%,48.08%,16.87%,20.07%,20.95%(第2茬);单一菌种接种剂+半量磷肥处理的效果不及全量磷肥处理,但处理根瘤接种剂+半量磷肥效果较好。因此,推荐根瘤接种剂和Jm170+Jm92+Lx191溶磷菌+根瘤菌复合接种剂为适用于苜蓿的最佳单一及复合菌株接种剂,研制的各接种剂质量达到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行业标准(NY227-94)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菌 溶磷菌 固氮菌 接种剂 苜蓿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不同功能菌剂对连作烟叶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细菌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振荣 布云红 +6 位作者 赖泳红 刘彦中 杨梦莉 崔晓龙 王永霞 肖炜 王天强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6-121,共6页
采用5组不同功能发酵菌剂N(固氮),P(解磷),K(解钾),C(解纤维素)及H(4种菌剂按体积为1∶1∶1∶1混合液)分别浇灌盆栽烟草,观察记录各处理烟叶农艺性状及根际土壤细菌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菌剂均能促进烟叶生长,其中C(解纤维素)菌剂处理... 采用5组不同功能发酵菌剂N(固氮),P(解磷),K(解钾),C(解纤维素)及H(4种菌剂按体积为1∶1∶1∶1混合液)分别浇灌盆栽烟草,观察记录各处理烟叶农艺性状及根际土壤细菌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菌剂均能促进烟叶生长,其中C(解纤维素)菌剂处理的烟株农艺性状最好,叶色比对照绿,株高13.4 cm、茎粗2.73 cm及中部单叶面积180.77 cm2均显著高于对照的10.8,1.97 cm和82.42 cm2;混合菌剂H效果次之,仅茎粗2.67 cm显著高于对照.从土壤根际细菌看,固氮菌定植情况最好.后期成为土壤优势菌,占细菌91%,其次是解纤维素菌,其他定植较差;添加解纤维素菌剂的烟株根际土壤的固氮、解磷、解钾菌生长比较均衡.5种菌剂对根际土壤假单胞菌的影响不同,假单胞菌比例为固氮菌处理74%>解钾菌处理61%>解磷菌处理58%>对照46%>混合菌剂处理45%>解纤维素菌处理29%.解钾菌和解磷菌能促进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连作 土壤微生物 固氮菌 解磷菌 解钾菌
原文传递
马尾松幼树根系固氮细菌的发现及其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谢莉华 周建 周政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2-160,共9页
对六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中马尾松幼树根系的固氮细菌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在马尾松幼树的根系上能普遍分离到固氮细菌,但在不同岩性的土壤中分离的效果有差异;主、侧根及树势等的不同都影响分离效果。采用根段法和富集法共分... 对六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中马尾松幼树根系的固氮细菌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在马尾松幼树的根系上能普遍分离到固氮细菌,但在不同岩性的土壤中分离的效果有差异;主、侧根及树势等的不同都影响分离效果。采用根段法和富集法共分离到142个菌株。其中一株经鉴定为争论产碱菌(Alcaligenesparadoxus)。并对其中26个菌株进行了回接实验,有9个菌株回接成功。固氮效能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中A`10、A`13、G1、g2w四株菌的固氮效能为每消耗1g葡萄糖分别固定氮2.10—3.50mg、4.20—5.13mg、3.66—6.83mg和1.93—2.6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固氮细菌 固氮效能
下载PDF
甘蔗器官固氮酶活性及其对接种固氮菌的响应 被引量:19
20
作者 林丽 张新成 +1 位作者 李杨瑞 梁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72-2477,共6页
以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1’、‘B8’和广西主栽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材料,通过桶栽砂培方法,研究不同品种甘蔗及接种固氮菌R16SH后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根、茎、叶片、叶鞘)的固氮酶活性。结果显示,4个品种甘蔗及接菌后... 以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1’、‘B8’和广西主栽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材料,通过桶栽砂培方法,研究不同品种甘蔗及接种固氮菌R16SH后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根、茎、叶片、叶鞘)的固氮酶活性。结果显示,4个品种甘蔗及接菌后各器官的固氮酶活性均在伸长初期或伸长盛期达到高峰,且以根和茎较高,叶、叶鞘次之;‘B1’、‘B8’根的接菌效果最佳,其固氮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3.22%和12.42%,而‘B1’和‘ROC16’茎的固氮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2.19%和12.02%,叶片提高了8%~9%,叶鞘的固氮酶活性变化最小;4个品种甘蔗固氮酶活性表现为‘B8’〉‘B1’〉‘ROC22’〉‘ROC16’,且品种‘B8’与‘ROC22’和‘ROC16’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对于品种‘ROC22’和‘ROC16’,固氮菌R16SH对‘B1’与‘B8’的株高以及‘B1’的茎径有更好的生长诱导效应,且在伸长期表现最明显。研究表明,甘蔗的固氮酶活性在品种、器官及生育期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接种固氮菌能不同程度提高各品种器官的固氮酶活性,且各品种根、茎以及‘B1’和‘B8’的叶片固氮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增加;巴西固氮甘蔗品种表现出比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更强的固氮酶活性,且对接种固氮菌反应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固氮菌 固氮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