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高脂血症患者ET、NO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利夫 陈少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8期1417-1419,共3页
【目的】检测正常人与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干预效应。【方法】对66例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进行葛根素治疗,葛根素4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15 d,检测治疗前... 【目的】检测正常人与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干预效应。【方法】对66例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进行葛根素治疗,葛根素4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15 d,检测治疗前后血脂各指标与血浆ET、NO水平,同时选取40名查体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脂血症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血浆ET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血浆NO水平下降(P<0.01);高脂血症组治疗后血脂及血浆ET、NO水平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P<0.01)。【结论】葛根素可显著调节高脂血症患者血浆ET、NO水平,并具有降血脂作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药物疗法 内皮缩血管肽类/血液 一氧化氮/血液 脂类/血液 葛根素/药理学
下载PDF
贝尔面瘫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吕红 宋建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628-629,共2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贝尔面瘫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21例贝尔面瘫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者的血浆ET及NO的含量。【结果】贝尔面瘫患者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贝尔面瘫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21例贝尔面瘫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者的血浆ET及NO的含量。【结果】贝尔面瘫患者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浆中的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ET异常增高和NO持续低水平状态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在贝尔面瘫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ET和NO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血液 内皮缩血管肽类/血液 一氧化氮/血液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合并医院感染患者血清T-AOC、CAT、NO、GSH-Px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周美灵 吕传阁 王伟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SP)合并医院感染患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SP患者(观察组),依据感染情...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SP)合并医院感染患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SP患者(观察组),依据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52)和未感染组(n=62)。依据感染组患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12)、中度组(n=25)、重度组(n=15)。同时,选取于本院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71)。对比研究对象血清T-AOC、CAT、NO、GSH-Px水平,分析其与感染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SP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SP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单核细胞数、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AOC、GSH-Px、CA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LDL-C、NO高于未感染组,BDNF、HDL-C、CAT、T-AOC、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AOC、CAT、GSH-Px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O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AOC、CAT、GSH-Px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1),血清N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T-AOC<10.03 U/mL、CAT<5.34 U/mL、NO≥30.31μmol/L、GSH-Px<42.36 U/L是SP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AOC、CAT、GSH-Px、NO联合检测诊断SP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时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SP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血清T-AOC、CAT、GSH-Px水平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并发症 交叉感染/并发症 过氧化氢酶/血液 一氧化氮/血液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血液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NO和VEGF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孟文华 钱招昕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516-517,共2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时血管活性物质及其对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检测其血清中血脂、一氧化氮(NO)和VEGF水平及其在辛伐他汀治...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时血管活性物质及其对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检测其血清中血脂、一氧化氮(NO)和VEGF水平及其在辛伐他汀治疗16周后的变化。【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清NO及VEGF低于正常对照组;第16周时治疗组血清NO及VEGF高于非治疗组。【结论】高脂血症影响NO及VEGF的分泌,而辛伐他汀可逆转此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一氧化氮/血液 内皮生长因子/血液 斯伐他汀/药理学 大鼠
下载PDF
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水平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燕 王晓铃 印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10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作者检测了 5 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NO及NOS水平。【结果】各型肝炎患者的NO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NOS含量以肝硬化 (LC)...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作者检测了 5 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NO及NOS水平。【结果】各型肝炎患者的NO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NOS含量以肝硬化 (LC)、急性肝炎 (AVH)、重型肝炎 (HG)增高显著 (P <0 .0 1) ,其中以LC组增高最为明显。在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的急性期或活动期时 ,NO含量与谷丙转氨酶 (ALT)及总胆红素 (TBIL)呈正相关。【结论】肝脏发生炎症时 ,NOS被诱导生成增多 ,从而产生大量的NO。NO含量升高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有关。重症肝炎时 ,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 ,导致NOS降低 ,NO生成也相应减少。肝硬化患者的血清NO及NOS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一氧化氮/血液 一氧化氮合酶/血液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瘦素、NO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艳娟 刘至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瘦素和一氧化氮(NO)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8例AP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结果】AP急性期组血清瘦素及NO水平显著高于AP恢...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瘦素和一氧化氮(NO)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8例AP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结果】AP急性期组血清瘦素及NO水平显著高于AP恢复期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01),AP恢复期组血清瘦素及N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AP患者血清瘦素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γ=0.685,P〈0.01);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γ=0.456,P〈0.01);与血清NO水平呈正相关(γ=0.474,P〈0.01)。【结论】血清瘦素和NO与AP的病情发展、转归有密切关系;瘦素对AP的保护作用与NO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血液 肽类/血液 一氧化氮/血液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NO、NOS、SOD、MDA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闫金辉 吴晓华 +5 位作者 孙玉敏 陈树君 王利勇 王化刚 佟敏 杜广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0期1815-181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三高)患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血清丙二醛(MD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5例典型三高患者NO、NOS、SOD和MDA的水平,分析脑血管事件与上述指标... [目的]探讨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三高)患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血清丙二醛(MD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5例典型三高患者NO、NOS、SOD和MDA的水平,分析脑血管事件与上述指标的关系,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CNⅠ组)及未发生脑血管事件组(CNⅡ组)比较,脑出血组(CH组)和脑梗死组(CI组)NO含量明显降低(P〈0.05);NOS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SO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CH组和CI组的SOD含量均有降低趋势;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CH组和CI组之间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CNⅡ组与CNⅠ组比较,各检测值含量差异无显著性,但CNⅡ组的NO、NOS偏低,SOD偏低,MDA偏高.[结论]血清NO、NOS、SOD和MDA的测定有助于发现其变化规律,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生、预防和治疗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血液 一氧化氯/血液 一氧化氮合酶/血液 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液 丙二醛/血液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和ET-1、NO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臣 刘翔 +3 位作者 邢之华 钟广伟 张丽波 柴晓利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1期2123-212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0)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EH患者进行血清hs-CRP和ET-1、NO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清...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0)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EH患者进行血清hs-CRP和ET-1、NO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清hs-CRP、ET-1明显升高,且随高血压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P〈0.01);血浆NO明显降低,且随高血压分级升高而逐渐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病与炎症活动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血清hs-CRP和ET-1、NO是反映EH患者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A液 C反应蛋白质 A液 内皮缩血管肽-1 血液 一氧化氮 A液
下载PDF
皮炎湿疹类疾病患者血清TSLP、NO、SAA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冒进成 王上上 +1 位作者 王琳 赵艳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疾病患者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一氧化氮(NO)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皮炎湿疹类疾病患者77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疾病患者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一氧化氮(NO)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皮炎湿疹类疾病患者77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TSLP、NO、SAA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TSLP、NO、SAA水平分别为(32.28±9.28)pg/m L、(81.13±20.15)pmol/L和(13.28±1.82)n 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触性皮炎、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血清TSLP、NO、SAA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治疗后血清TSLP、NO、SA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有效者TSLP、NO、SA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无效者(P<0.05)。【结论】皮炎湿疹类疾病患者血清TSLP、NO、SAA水平明显升高,其变化与治疗疗效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湿疹 一氧化氮/血液 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液
下载PDF
血浆NO、ET、ANP、PRA、AT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
10
作者 沈红良 罗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7-9,1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心房利钠多肽(ANP)、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T)在透析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两院进行血液透析的CRF患者(CRF组,n=40)以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n=...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心房利钠多肽(ANP)、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T)在透析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两院进行血液透析的CRF患者(CRF组,n=40)以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n=40)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及CRF组透析前后血浆NO、ET、ANP、PRA、AT变化情况.[结果]CRF组患者透析前血浆NO、ET、ANP、PRA、A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RF组患者透析后血浆NO、ANP水平显著低于透析前,血浆PRA、AT水平显著高于透析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前后血浆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会导致CRF患者血浆NO和ANP水平下降,PRA和AT水平升高,同时ET水平有略微下降,表明CRF患者血浆NO、ET、ANP、PRA、AT水平变化会随着透析治疗发生较大的改变,且各指标间影响情况较为复杂,临床应用中需要参考各指标具体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治疗 肾透析 一氧化氮/血液 内皮缩血管肽类/血液 心钠素/血液
下载PDF
妊高征患者β-hCG、ET和NO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曹培勇 刘琮琮 张晓青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8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CG)、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的含量及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87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和 9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对照组 )血清β hCG ,血...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CG)、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的含量及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87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和 9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对照组 )血清β hCG ,血浆ET ,血清NO水平。并将两组胎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结果妊高征组β hCG、ET、NO分别为 (4 5 .2 8± 2 0 .92 )IU/L ,(74 .33± 9.87)ng/L ,(10 4 .95± 2 1.0 7) μmol/L ;对照组 β hCG、ET、NO分别为 (18.0 2± 7.97)IU/L ,(5 2 .4 3± 10 .34)ng/L ,(139.15± 2 1.98) μmol/L ,两组相比 ,妊高征组 β hCG、ET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NO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随妊高征病情加重 ,上述升高和降低的幅度更大。胎盘病检 :妊高征组除轻度患者胎盘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外 ,中、重度患者的胎盘绒毛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损伤性表现以及胎盘滋养层细胞增生。结论妊高征重要的病理学改变为胎盘缺血、缺氧致滋养层细胞增生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β hCG、ET升高及NO降低 ,可作为妊高征诊断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Β-HCG ET NO 测定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NO及NOS的研究
12
作者 刘雅琴 梁兵 +1 位作者 管丽莉 邬洪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含量的变化规律 ,以探讨肺癌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形态学方法检测RBC C3bRR、RBC ICR、NTER ;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NO及NOS含量。结果肺癌患...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含量的变化规律 ,以探讨肺癌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形态学方法检测RBC C3bRR、RBC ICR、NTER ;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NO及NOS含量。结果肺癌患者RBC C3bRR、NTE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 ;而RBC ICR、血清NO及NO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1)。术后患者RBC C3bRR、NTER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1及P <0 .0 5 ) ,但仍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 ;而RBC ICR、血清NO及NOS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 (均P <0 .0 1) ,但仍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1)。另外 ,肺癌患者RBC C3bRR与血清NO及NO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均P <0 .0 1)。结论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NO及NOS含量均发生了明显改变 ,联合检测这些免疫指标对肺癌发病机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学 红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血液
下载PDF
硫酸镁治疗老年脑出血合并低镁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ET、NO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李举军 王永刚 +1 位作者 吉元超 胡进斌 《医学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1700-1702,1706,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老年脑出血合并低镁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93例脑出血合并低镁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接受降颅压、止血、吸氧等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老年脑出血合并低镁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93例脑出血合并低镁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接受降颅压、止血、吸氧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醒脑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镁、ET、NO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镁水平较治疗前提高,ET、NO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镁水平高于对照组,ET、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和2周,两组ADL评分呈上升趋势,NIHS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周和2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老年脑出血合并低镁血症的疗效较好,有利于提高血清镁水平,降低NO、ET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硫酸镁/治疗应用 一氧化氮/血液 内皮缩血管肽类/血液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血清NO浓度的影响
14
作者 孙国举 谢秀梅 +2 位作者 刘琪 黄改荣 巫相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NO浓度的变化及非诺贝特干预的影响。【方法】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各组对象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测定血清NO浓度,药物非诺贝特干预8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NO浓度的变化及非诺贝特干预的影响。【方法】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各组对象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测定血清NO浓度,药物非诺贝特干预8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减退(P<0.01),血清NO浓度降低(P<0.01)。非诺贝特可改善内皮血管依赖性舒张功能[(8.09±4.30)%vs(2.51±1.30)%,P<0.01],升高血清NO浓度[(66.43±17.87)μmol/Lvs(49.12±17.81)μmol/L,P<0.01],并且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血清NO浓度正相关(r=0.741,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减退,血清NO浓度降低。非诺贝特通过增加血清NO浓度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该作用可能是贝特类调脂药防治冠心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非诺贝特/药理学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血液
下载PDF
一氧化氮、内皮素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承堂 黎沾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肠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成犬ANP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2,4,7d测定血浆NO,ET1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并对肠粘膜超微结构...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肠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成犬ANP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2,4,7d测定血浆NO,ET1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并对肠粘膜超微结构和肠道细菌移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NP组犬血浆NO和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以发病后第1,2d最为明显(P<0.01~P<0.05);血中细菌移位率为100%,亦以发病后第1,2d为最高(6/8,5/8);肠粘膜微绒毛出现破损和部分脱落,面积减少。结论NO和ET1是导致ANP时肠道损伤的重要因素,抑制ET1的产生和减少早期NO的超量释放,可减轻ANP对肠道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肠粘膜损伤 病理学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