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的整合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云明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2年第2期10-13,共4页
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全面系统地探讨二者的嬗变轨迹和整合状态,厘清副刊对现代文学生态格局分布的影响和作用,将有助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并开启新的研究空间。本文认为... 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全面系统地探讨二者的嬗变轨迹和整合状态,厘清副刊对现代文学生态格局分布的影响和作用,将有助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并开启新的研究空间。本文认为副刊与现代文学的整合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既关涉到副刊本身的特性,也关涉到作者和读者以及时代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从副刊与文艺运动、文艺批评、文学语言、文学体裁以及作者-副刊-读者的审美供求关系等方面,提供了副刊与现代文学整合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 副刊 现代文学 整合 文学研究 作者 读者 文学语言
下载PDF
21世纪报纸副刊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辛欣 安中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3-76,共4页
中国报纸副刊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既经历了"五四"时期的兴盛,也遭遇了上世纪90年代的全面转型。在媒介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和中国报纸市场化运作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报纸副刊显现出七大发展趋势:多元化、专版化、新闻化、... 中国报纸副刊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既经历了"五四"时期的兴盛,也遭遇了上世纪90年代的全面转型。在媒介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和中国报纸市场化运作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报纸副刊显现出七大发展趋势:多元化、专版化、新闻化、本土化、平民化、互动化、时尚化。只有把握住报纸副刊的发展走向,因势利导,才能使报纸副刊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内容上的升华与经营方式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副刊 发展趋势 新闻化 多元化 时尚化
下载PDF
浅谈报纸副刊与档案文化的融合发展——以《重庆晚报》副刊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萍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0-23,共4页
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与档案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副刊质量和品位的提升,也有助于档案文化的发展。为促进报纸副刊与档案文化融合发展,应挖掘新闻素材,凸显档案价值;促进档案征集,丰富副刊内容;采编副刊特刊,形成专题档案。
关键词 报纸副刊 档案文化 融合发展 《重庆晚报》
下载PDF
“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与少数民族报纸副刊 被引量:1
4
作者 白润生 宋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随着社会的转型、受众心理的变化、媒介环境的变迁以及媒体间白热化竞争,报纸副刊在不断探索中,已逐步由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文艺副刊,发展为内涵和外延都更丰富的"大副刊"。"五四"时期新闻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副... 随着社会的转型、受众心理的变化、媒介环境的变迁以及媒体间白热化竞争,报纸副刊在不断探索中,已逐步由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文艺副刊,发展为内涵和外延都更丰富的"大副刊"。"五四"时期新闻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副刊的革新。这一时期我国报纸副刊突破其文化休闲性质而成为宣传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的阵地。少数民族报纸副刊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优良传统和办刊精神,发挥了大众文化论坛和进步文化运动组织者的功能。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报纸副刊更加突出其政策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性,在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共创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四大副刊” 报纸副刊 少数民族报纸副刊
原文传递
报纸副刊:鼎革求变与守恒不变的辩证把握
5
作者 阿廖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32-134,共3页
世纪交替之际 ,国内报纸副刊发出众多“求变”的声音 ,其主要论点表达的是对传统副刊的否定。因而 ,对“求变”思维的认知以及对守恒不变的界定就成了当今报人辩证把握的原则 ,“变”的绝对化与“不变”
关键词 报纸副刊 创新思维 辩证思维 认知 选稿 用稿 作品意旨 版式 标题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转型发展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墨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91-195,共5页
探讨了传统报纸副刊与新媒体全面融合以实现彼此优势互补与整合的路径。提出有效利用新技术为传统副刊赋能:在内容上增强新闻性、时代感;在策划上不断强化自身特色,树立品牌;加强互动性,在多渠道分发中开拓新的读者群体,不断提高读者的... 探讨了传统报纸副刊与新媒体全面融合以实现彼此优势互补与整合的路径。提出有效利用新技术为传统副刊赋能:在内容上增强新闻性、时代感;在策划上不断强化自身特色,树立品牌;加强互动性,在多渠道分发中开拓新的读者群体,不断提高读者的阅读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副刊 全媒体融合 新闻性 个性 资源整合
下载PDF
转型:报纸副刊走向市场化的必由之路——以《燕赵晚报》副刊改版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韩联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9-231,共3页
本文依据报纸副刊走向市场化的要求,提出进一步更新办刊理念和副刊改革的"两大推手"与"三个延伸",指明副刊"三种走向"即市场化、新闻化、生活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报纸副刊 市场化 转型
下载PDF
副刊专版:报业经济新战略
8
作者 汪幼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84-192,共9页
我国报业市场目前总体上处于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产品周期缩短,需要在较短时期内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以保持市场活力。副刊专版为报业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目前报业经济发展的新手段。现代报业对副刊专版注入“大”概念,... 我国报业市场目前总体上处于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产品周期缩短,需要在较短时期内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以保持市场活力。副刊专版为报业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目前报业经济发展的新手段。现代报业对副刊专版注入“大”概念,“厚报”专版超常规扩张,以其深度、品位和感染力,创建了报业经济一种新盈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业结构调整 厚报 副刊专版 经济发展 战略创新
下载PDF
报纸媒介在文艺传播中的历史与现状
9
作者 丁红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6-83,共8页
自从19世纪末第一份报纸文艺副刊的诞生发展到现在,报纸文艺传播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报纸的文艺副刊已经从最初的附属地位发展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艺作品的发表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发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 自从19世纪末第一份报纸文艺副刊的诞生发展到现在,报纸文艺传播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报纸的文艺副刊已经从最初的附属地位发展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艺作品的发表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发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报纸文艺的创作门槛也得以降低,大大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虽然报纸文艺传播取得了上述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媒介 文艺副刊 文艺传播 报纸副刊 新闻传媒
下载PDF
文学性是报纸副刊的灵魂——浅析报纸副刊内容的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代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81-84,共4页
报纸副刊的特性决定了文学性是其灵魂,但由于社会的分工细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当集中的社会群体的审美需求,报纸副刊必须进行调整与改版。但这种调整与改版必须坚守其灵魂———文学性。
关键词 文学性 副刊灵魂 内容演变
下载PDF
报纸副刊与澳门散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江珍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5-68,共4页
澳门华语散文是以报纸副刊为主要园地发展起来的 ,具有突出的副刊文学特性 :社会关怀的时效性和能被普遍理解的明确性 ;同时 ,境界狭窄 ,审美品格的沉落亦不容忽视。本文强调澳门华语散文的提升应落实于散文艺术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 报纸副刊 澳门散文 散文文学 艺术品质
下载PDF
谈报纸副刊在档案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屈建军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3,共3页
随着休闲日增时代的来临,依据档案史料创作的文学作品日益为受众所接纳和喜爱。为弘扬档案文化,发挥档案文化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中国档案报副刊即秉承“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宗旨,利用各级各类档案馆数以千... 随着休闲日增时代的来临,依据档案史料创作的文学作品日益为受众所接纳和喜爱。为弘扬档案文化,发挥档案文化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中国档案报副刊即秉承“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宗旨,利用各级各类档案馆数以千万计的馆藏珍品、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讲述档案中真实的历史故事,揭秘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还读者一个历史原貌,真正做到了“有专业深度,无行业界限;贯通古今中外,渗透方方面面;以过硬的凭证,剥开迷离的光团和时空的尘封,打开历史真实之门,点击文化精髓之处;雅俗共赏,人人皆宜,用休闲和娱乐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展示档案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副刊 档案文化 传播
下载PDF
涅磐与重生——报纸副刊路在何方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欣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130-131,150,共3页
国内报纸副刊自诞生百年来,它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在不断变化,沉浮起落,由兴盛走向衰落,又从衰落迈向新生,完成着涅磐与重生的轮回。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副刊作为现代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从国内报... 国内报纸副刊自诞生百年来,它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在不断变化,沉浮起落,由兴盛走向衰落,又从衰落迈向新生,完成着涅磐与重生的轮回。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副刊作为现代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从国内报纸副刊的兴衰以及副刊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报纸副刊的个案研究,试图探求报纸副刊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副刊 新闻延伸 文化品位
下载PDF
包天笑与中国近、现代报刊业 被引量:1
14
作者 聂淳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08年第1期95-98,共4页
论文从转变报刊语言、确立副刊地位、推动女报发展、革新期刊装帧以及注重广告造势等各个方面,论述了包天笑与中国近、现代报刊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肯定了他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对我国近、现代报刊事业的贡献。
关键词 包天笑 报刊业 白话文 报纸副刊
下载PDF
论新时期报纸文艺副刊“有用性”的理解与实践
15
作者 龚文瑞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1-102,共2页
作为新闻的功能与内容、状态、方式的延伸,报纸文艺副刊以其文学性、可读性强之特质,历来为读者所喜爱,被称为“报纸中的期刊”、“报纸的魂灵”。时代不断进步,文艺副刊与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俱进。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人们... 作为新闻的功能与内容、状态、方式的延伸,报纸文艺副刊以其文学性、可读性强之特质,历来为读者所喜爱,被称为“报纸中的期刊”、“报纸的魂灵”。时代不断进步,文艺副刊与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俱进。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呈现多元化状态,报纸文艺副刊应紧跟时代步伐,真正提高副刊的有用性,“留客”不走,吸引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 报纸副刊 读者
下载PDF
报纸留住读者的法宝:名专栏
16
作者 徐礼军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7-29,39,共4页
报纸离不开副刊,副刊在留住读者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副刊离不开专栏,好的专栏是报纸副刊的灵魂;专栏要办出个性和地方特色,让读者喜爱;要办好专栏,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平台,加强与作者、读者的互动,实现良性循环、多方共赢。
关键词 副刊 灵魂 特色 互动
下载PDF
报纸副刊文化探源
17
作者 詹克权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7-88,共2页
本文着重研究在中国报纸副刊出现、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富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确切地说,中国报纸副刊具有文化的软性色彩,针砭时弊,推进社会变革,同时形式活泼,是大众文化的载体。
关键词 报纸副刊 大众文化 高等文化
下载PDF
构筑师生心中的诗意家园——高校校报副刊的留客之道
18
作者 杨红霞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文艺副刊作为高校校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播先进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美育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只有在内容上贴近师生,写作上文以载道,版面上体现审美,才能吸引大学生读者和作者,成为广大师生心中的诗意家园。
关键词 校报副刊 贴近师生 诗意家园
下载PDF
馆藏地方旧报纸在研究东北作家群中的作用——以哈尔滨市图书馆为例
19
作者 刘学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年第5期104-105,共2页
介绍了东北作家群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哈尔滨市图书馆馆藏报纸资料情况,论述了馆藏旧报纸在研究东北作家群中的作用。
关键词 馆藏报纸 东北作家群 报纸副刊 哈尔滨市图书馆
下载PDF
民国时期广东报纸副刊出版考述
20
作者 赵泓 张璐萍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82-87,共6页
文献史料是“重返历史现场”的有力工具。从新闻史学科来看,报纸副刊无疑是社会历史与地域研究的一片沃土,但以往学界对民国时期广东报纸副刊的研究相对薄弱,未能体现广东报纸副刊研究的价值与优势。民国时期广东报纸副刊无论是风格还... 文献史料是“重返历史现场”的有力工具。从新闻史学科来看,报纸副刊无疑是社会历史与地域研究的一片沃土,但以往学界对民国时期广东报纸副刊的研究相对薄弱,未能体现广东报纸副刊研究的价值与优势。民国时期广东报纸副刊无论是风格还是内容,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抗战前、抗战时与抗战胜利后都呈现出与局势环境相符的刊发特征。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广东学者对副刊话语权的掌控,广东报纸副刊逐步成为广东传播新知的重要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广东 报纸副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