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困地区返贫与新增贫困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基于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潘文轩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81,共10页
防止返贫与新增贫困,是2020年后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任务。基于县政府网站公布的扶贫对象动态管理信息数据,利用两阶段比例分层抽样法估算了当前贫困地区返贫和新增贫困的总体水平,并对贫困增量及成因的结构性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 防止返贫与新增贫困,是2020年后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任务。基于县政府网站公布的扶贫对象动态管理信息数据,利用两阶段比例分层抽样法估算了当前贫困地区返贫和新增贫困的总体水平,并对贫困增量及成因的结构性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19年贫困地区的贫困增量相对规模已降至较低水平,新增贫困是贫困增量的构成主体,不同类型贫困县的返贫与新增贫困程度差异显著,疾病、残疾与缺乏劳动力是导致返贫和新增贫困的三大主要直接原因。上述结论对找准贫困增量控制重点、提高防贫措施针对性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根据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后有效防止返贫与新增贫困需采取的对策措施为:保持扶贫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对非建档立卡贫困边缘户的扶持,健全贫困预防机制以降低贫困脆弱性,积极应对各种新贫困风险因素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返贫 新增贫困 扶贫对象动态管理 比例分层抽样法
下载PDF
新型贫困的主要类型、成因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太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0-17,94,共9页
实施精准扶贫,新型贫困不容小觑。知识贫困、精神贫困、隐形贫困、代际贫困是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4种新型贫困。贫困治理的四重属性、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扶贫制度体系不畅是其三个层面的原因。亟需以精准扶贫成效为目标,不断强化以... 实施精准扶贫,新型贫困不容小觑。知识贫困、精神贫困、隐形贫困、代际贫困是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4种新型贫困。贫困治理的四重属性、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扶贫制度体系不畅是其三个层面的原因。亟需以精准扶贫成效为目标,不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实践;以优化扶贫资源为关键,构建具有多元主体参与的扶贫格局;以完善扶贫制度为保障,构建中国特色的扶贫制度体系来寻求新型贫困问题的治理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新型贫困 贫困类型 成因分析 贫困治理
下载PDF
论“社会排斥”与农村“新贫困” 被引量:7
3
作者 段文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年第6期11-14,共4页
近年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趋于缓慢,农村“新贫困”现象严重。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新贫困特点,运用“社会排斥”理论着重分析了农村返贫致贫的制度性原因,在于农民经济、政治、社会权利缺失。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新贫困 制度性因素 权利
下载PDF
新贫困视域下乡村转型的困厄与重构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郑红娥 童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41,共13页
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全球消费社会的到来。这使得新穷人现象日渐凸显,并成为影响甚至主导整个社会转型的核心线索。作为新穷人的典型表现,乡村新贫困既包括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村民难以获得以城市生活方式为参照的社会公认生活... 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全球消费社会的到来。这使得新穷人现象日渐凸显,并成为影响甚至主导整个社会转型的核心线索。作为新穷人的典型表现,乡村新贫困既包括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村民难以获得以城市生活方式为参照的社会公认生活水准而引发的结构性贫困,也包括由消费欲望激发的社会心理性贫困。由此,乡村消费转型表现为如下困境:私人消费中,个体消费认同在地和脱嵌的困境以及家庭消费规范物质化和人伦的两难;集体消费中,消费品"上移"和"下乡"的悖论。为应对这些困境,必须从消费角度,破解"新穷困"的结构性和文化困境,实行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转型 新穷困 新穷人 集体消费 私人消费
下载PDF
民族社区发展中的消费文化与新贫困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1,共5页
在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民族社区也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其消费文化一方面仍然蕴涵着深刻的传统印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由于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强烈冲击而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异化,表现出诸多不尽... 在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民族社区也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其消费文化一方面仍然蕴涵着深刻的传统印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由于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强烈冲击而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异化,表现出诸多不尽合理的消费现象,使原本就处于相对贫困之中的民族社区的社区传统、社区经济、社区心理、社区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消极转变。这种消费文化在民族社区新贫困的建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推动角色,给民族社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区发展 消费文化 新贫困
下载PDF
拓展选择主义:城市贫困救助目标的再定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云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4期96-100,109,共6页
近年来,城市新贫困现象日渐凸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城市贫困救助体系在"设标"和"寻标"环节均存在缺陷,难以适应城市贫困形势发展的需要。城市贫困救助体系的改革必须对"谁是贫困者""如何寻找... 近年来,城市新贫困现象日渐凸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城市贫困救助体系在"设标"和"寻标"环节均存在缺陷,难以适应城市贫困形势发展的需要。城市贫困救助体系的改革必须对"谁是贫困者""如何寻找贫困者"等问题进行重新回答,拓展选择的目标范围,更新工作思路,让更多贫困者受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救助 选择主义 新贫困
下载PDF
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85
7
作者 李小云 许汉泽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6,共5页
由于农村贫困人口生计的脆弱性、兜底保障的有限覆盖率以及贫困线的可能的变动性,2020年现有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终结。随着长期困扰中国农村原发性绝对贫困的消失,农村贫困将会进入一个以转型性... 由于农村贫困人口生计的脆弱性、兜底保障的有限覆盖率以及贫困线的可能的变动性,2020年现有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终结。随着长期困扰中国农村原发性绝对贫困的消失,农村贫困将会进入一个以转型性的次生贫困和相对贫困为特点的新阶段,届时转型贫困群体和潜在贫困群体将会成为扶贫工作新的目标群体,并呈现出新的特征。为此我们需要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扶贫开发与社会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以及发育新的综合性贫困治理机制和贫困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 扶贫工作 多维贫困 转型贫困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中国新贫困人口及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家强 唐代盛 蒋华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8,共9页
本文从贫困概念及演化提出新贫困人口的定义和类型,认为新贫困人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解决新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责任,由此从社会保障的内涵、功能和价值基础等角度阐释社会保... 本文从贫困概念及演化提出新贫困人口的定义和类型,认为新贫困人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解决新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责任,由此从社会保障的内涵、功能和价值基础等角度阐释社会保障体系在解决我国新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贫困 新贫困人口 社会保障 贫困人口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 体系构建 中国 市场经济制度 利益受损者 转轨过程 计划经济 对策思路
原文传递
乡村妇女性别角色对其家庭地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基于X村和L村扶贫项目的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兴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93,共7页
在广州市政府购买服务的背景之下,以"乡村生态体验游"和"农副产品城乡贸易"在该市X村和L村的分别实施为依据,以个案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为主,对两村妇女参与项目之后的性别角色和家庭地位的变化进行探究。研究表明... 在广州市政府购买服务的背景之下,以"乡村生态体验游"和"农副产品城乡贸易"在该市X村和L村的分别实施为依据,以个案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为主,对两村妇女参与项目之后的性别角色和家庭地位的变化进行探究。研究表明,工作带来的收入增加和妇女自身发展与性别平等意识增强是两村妇女家庭地位改变的共同机制;收入性质与数量的不同及是否扮演公共角色是两村妇女家庭地位改变的差异机制。研究发现,个体的经济收入决定其家庭地位这一"资源论"传统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个体的公共角色影响着社区对妇女的评价,同时又对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妇女的发展意识与性别平等意识是其家庭地位改变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新型扶贫项目 妇女性别角色 家庭地位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城市新贫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扶贫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火云 杨超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129-136,共8页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主要关注农村贫困,而忽视城市贫困。研究表明,城市贫困人口不仅在绝对数量上持续增加,而且在结构上由以“三无人员”为主的旧贫困向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为主的新贫困转变。为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文章基于政府失灵、...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主要关注农村贫困,而忽视城市贫困。研究表明,城市贫困人口不仅在绝对数量上持续增加,而且在结构上由以“三无人员”为主的旧贫困向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为主的新贫困转变。为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文章基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福利多元主义等理论,提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治理城市扶贫的观点,并对天津模式、海口模式、上海模式等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当前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扶贫虽有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政策扶贫力度偏弱、以项目式扶贫政策可持续性差、缺乏专项合作法律机制以及评估机制等问题。基于此,要求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常态化扶贫机制,规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权责,明确二者合作基本职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贫困 政府 非政府组织 合作扶贫
下载PDF
空间正义维度下的城市新贫困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建华 袁超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4-49,29,共7页
城市化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其在推动社会进步,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空间正义的缺失也带来了"城市病"——城市新贫困。城市新贫困意味着经济上的贫困,同时也意味着发展机会上的缺乏以及个人情感和心理... 城市化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其在推动社会进步,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空间正义的缺失也带来了"城市病"——城市新贫困。城市新贫困意味着经济上的贫困,同时也意味着发展机会上的缺乏以及个人情感和心理上遭受到的创伤和磨损,这也就造成城市新贫困群体有效活动的公共空间缺乏、内心被剥夺感加强、社会地位固化、被动郊区化趋势加强等问题的出现。城市新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空间正义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加强公民参与保证协商形成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城市新贫困 空间剥夺 空间隔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新贫穷陷阱”的成因与境况——以奴隶概念的意象为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新水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共15页
以“奴隶”概念的意向为视角,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贫穷问题基于两个理由。一是因为工厂、奴隶和机器人之间有着紧密的意象联系;二是亲奴隶思想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会形成深远的意象生命力。“新贫穷陷阱”是因人工智能技术而导致的,陷入... 以“奴隶”概念的意向为视角,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贫穷问题基于两个理由。一是因为工厂、奴隶和机器人之间有着紧密的意象联系;二是亲奴隶思想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会形成深远的意象生命力。“新贫穷陷阱”是因人工智能技术而导致的,陷入其中的是因新技术隔离失去劳动机会进而失去社会权利的人。“新贫穷陷阱”的成因主要有三类:因智能失业步入生活的贫穷陷阱、因智能失权步入权利的贫穷陷阱、因''人的过时''步入竞争失败的贫穷陷阱。这一时期“新贫穷陷阱”的生存境况包括财富分化与社会极化、人性压抑与“过时的人”“贫穷陷阱”与“新贫穷陷阱”叠加。选择重复性的劳动是人的理性作用的结果。人工智能时代可能会形成这样的境况:得到的人会得到更多,失去的人会失去更多乃至全部,这是需要非常警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贫穷陷阱 奴隶制度 意象 境况
下载PDF
新贫困线下我国农村家庭户的贫困广度和深度——基于CGSS2008数据的研究
13
作者 邰秀军 殷蕾蕾 《未来与发展》 2014年第3期61-67,106,共8页
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全国综合性社会调查(CGSS)2008年的数据,按照2011年人均年收入2 300元的新贫困线标准,采用描述性统计中分组比较的方法从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从业状态差异等不同角度对我国农村家庭户收入贫困的深度和广... 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全国综合性社会调查(CGSS)2008年的数据,按照2011年人均年收入2 300元的新贫困线标准,采用描述性统计中分组比较的方法从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从业状态差异等不同角度对我国农村家庭户收入贫困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测度,即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比。研究发现:与过去相比较我国农村家庭户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指数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除外),贫困线标准变动比例越大,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指数变动越大。另外,农户因地区差异东、中、西部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比依次增大的现象仍然存在;受教育程度越低,农户贫困发生率越高,而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户贫困缺口比最低;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贫困发生率上升,但贫困缺口比下降,贫困深度有所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贫困线 农村家户 贫困发生率 贫困缺口比
下载PDF
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77
14
作者 顾朝林 C.克斯特洛德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5-393,共9页
本文论述了北京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运行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集中在:(1)城市社会极化及其动力机制;(2)新城市贫困现象及其原因;(3)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及其变化趋势等。
关键词 社会极化 社会分异 北京 空间分异 城市经济
下载PDF
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 被引量:34
15
作者 袁媛 许学强 薛德升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2-682,共11页
本文把新城市贫困度量指标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文化等领域,利用广州市2005年最低保障统计和五普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街道层面贫困主因子和综合贫困得分,并对得分大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街道进行聚类,划分出"外围工人相对集中的贫... 本文把新城市贫困度量指标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文化等领域,利用广州市2005年最低保障统计和五普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街道层面贫困主因子和综合贫困得分,并对得分大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街道进行聚类,划分出"外围工人相对集中的贫困区、邻近核心就业不理想的贫困区和内城核心住房设施匮乏的贫困区"三种类型。结合三类代表社区的问卷访谈、综合调研和社区发展分析,发现计划和转型两个时期,体制和市场的双重因素共同作用,深刻改变或影响了社区的物质和社会特征,最终导致贫困地域产生明显的特征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贫困 地域类型 分异机制 转型时期 广州
下载PDF
苏州老城区衰退邻里居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6
16
作者 冯健 林文盛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经历了巨大转型,居住分异加剧,新城市贫困现象在特定人群和空间集聚,老城衰退邻里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苏州老城区6个典型社区的调查,发现老城区居民居住满意度存在环境类型、空间类型、更新类型和人群分异。居住...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经历了巨大转型,居住分异加剧,新城市贫困现象在特定人群和空间集聚,老城衰退邻里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苏州老城区6个典型社区的调查,发现老城区居民居住满意度存在环境类型、空间类型、更新类型和人群分异。居住满意度主要受住房条件、社区环境、配套设施和社会网络影响,其中城市历史社会空间结构奠定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总体格局,具体设施条件受建成时间、维护水平、人口密度和更新机会的影响;城市更新、原住民比例下降和外来人口迁入导致的人口置换过程破坏了原本良好的社会网络,降低了居住满意度,减少了脱贫机会。从微观社区尺度研究老城衰退邻里的居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不仅能加深对新城市贫困现象的理解,也有利于未来有针对性地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和扶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贫困 老城衰退邻里 居住满意度 居住环境 社会网络 苏州老城区
原文传递
中国2020年后扶贫新战略——扶贫成就、主要目标、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34
17
作者 周绍杰 杨骅骝 张君忆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11,共6页
本文首先以经济发展、综合性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为三大支柱的中国特色的国家扶贫体系为分析框架,简要总结了我国扶贫事业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此基础上,我们设定了2020年后国家扶贫战略的主要目标,即从数量型的消除绝对贫困人口转向... 本文首先以经济发展、综合性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为三大支柱的中国特色的国家扶贫体系为分析框架,简要总结了我国扶贫事业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此基础上,我们设定了2020年后国家扶贫战略的主要目标,即从数量型的消除绝对贫困人口转向高质量扶贫。为了实现此目标,我们结合中国减贫实践与经验,以贫困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为主线,提出和分析了2020年后"巩固、调整、充实、提高"的国家扶贫总体思路。最后,我们提出2020年后中国将进入扶贫5.0版,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 贫困发生率 贫困线 扶贫新战略
原文传递
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苏勤 林炳耀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9-25,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贫困化日益凸现和发展,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人口与传统的城市"三无"贫困人口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中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贫困化日益凸现和发展,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人口与传统的城市"三无"贫困人口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中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文章对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主要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对城市地理学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城市贫困人口 新城市贫困 研究进展 城市地理学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城市化发展
下载PDF
面临新城市贫困我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苏勤 林炳耀 刘玉亭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21,共5页
文章论述了我国新城市贫困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指出新城市贫困已经对我国城市的经济、社会、空间发展以及城市管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面临新城市贫困的严... 文章论述了我国新城市贫困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指出新城市贫困已经对我国城市的经济、社会、空间发展以及城市管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面临新城市贫困的严峻现实 ,我国城市发展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 ,扩大就业应当是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也是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的最终手段 ;而城市规划必须关注城市的社会发展 ,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 ,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贫困 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的西安市新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被引量:16
20
作者 暴向平 薛东前 +2 位作者 刘溪 范晨辉 郭瑞斌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4,共6页
西安市新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研究对转型期西安市反贫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新城市贫困率进行测度,借助ArcGIS9.3软件从市、区和街道3级空间尺度分析西安市新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 西安市新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研究对转型期西安市反贫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新城市贫困率进行测度,借助ArcGIS9.3软件从市、区和街道3级空间尺度分析西安市新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从市级层面来看,西安市新城市贫困空间呈现出"圈层放射+局部嵌套"分布规律,总体上呈现东北-西南向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区级层面来看,其他5个区包围位于城中心的新城区呈"漏斗"形分布状态;从街道层面来看,各街道新城市贫困区等级类型由重到轻呈现为"金字塔"形分布状态;三级层面上新城市贫困空间分布均呈现不均衡状态。2)影响新城贫困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的因素有: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福利改革、收入差距拉大、城市规划导向和社会空间结构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新城市贫困 空间分布 贫困率 西安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