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的抒情”与穆旦抗战时期的诗学主张
被引量:
1
1
作者
子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41,共4页
"新的抒情"是40年代现代诗人穆旦提出的具有现代主义知性特征而又扎根于中国社会现实、极具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诗学主张。穆旦提出这一主张的现实依据源于他对抗战之于民族新生的强烈信念,其理论渊源直接来自欧美现代主义诗...
"新的抒情"是40年代现代诗人穆旦提出的具有现代主义知性特征而又扎根于中国社会现实、极具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诗学主张。穆旦提出这一主张的现实依据源于他对抗战之于民族新生的强烈信念,其理论渊源直接来自欧美现代主义诗潮特别是T·S·艾略特诗学,间接来自17世纪玄学派诗学。"新的抒情"这一诗学主张的核心是以理性精神表现抗战时代的中国社会现实并鼓舞国民努力争取民族新生的光明前途。穆旦的诗学主张表明他对时代、社会、民族的责任意识和对现代诗艺术的高度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诗学
新的抒情
理性精神
文体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诗歌的“钢铁诗学”——读龚学敏的《钢的城》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学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78-84,共7页
在这个钢筋铁骨的时代,龚学敏的第六本个人诗集《钢的城》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对"钢铁"的诗性规划,并由此呈现了当代诗歌"钢铁诗学",具有特别的意义。他从中国钢铁的源头展开的"钢铁之诗",回到了"钢铁...
在这个钢筋铁骨的时代,龚学敏的第六本个人诗集《钢的城》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对"钢铁"的诗性规划,并由此呈现了当代诗歌"钢铁诗学",具有特别的意义。他从中国钢铁的源头展开的"钢铁之诗",回到了"钢铁本身",彰显出钢铁的柔性、温暖性、抒情性的一面。同时,在回到"钢铁本身"的"钢铁诗学"中,还张扬出一种浓烈的科技意识和理性精神,这为当代诗歌如何注入理性精神、科技意识的"新的抒情"走向,提供了一种新的诗学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的城》
钢铁之诗
钢铁诗学
新的抒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曲新辞是拟乐府的基本入乐方式
3
作者
张哲俊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旧曲新辞是拟乐府的基本入乐方式,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是唯一的入乐方式,此说的依据是曹植的"依前曲,作新歌"。但实际上入乐方式并非只有一种,入乐方式与乐府类型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拟乐府的基本入乐方式是新曲...
学术界普遍认为旧曲新辞是拟乐府的基本入乐方式,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是唯一的入乐方式,此说的依据是曹植的"依前曲,作新歌"。但实际上入乐方式并非只有一种,入乐方式与乐府类型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拟乐府的基本入乐方式是新曲新辞,旧曲新辞的入乐方式主要使用于雅乐拟乐府。拟乐府选择新曲新辞的入乐方式,是由拟乐府的俗乐性质决定的,曹操等人对俗水新声的偏爱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乐府
新曲
旧曲
新辞
入乐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穆旦的新诗理论述评
4
作者
王波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1年第1期93-96,共4页
尽管穆旦一生中谈诗的文字很少,但是在仅有的几篇评论以及写给友人的书信中,他对于新诗的看法与思考体现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诗学品格。穆旦的诗论可以概括为诗与现实、"新的抒情"、新诗的文体特征、创作与鉴赏、传统与西方等...
尽管穆旦一生中谈诗的文字很少,但是在仅有的几篇评论以及写给友人的书信中,他对于新诗的看法与思考体现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诗学品格。穆旦的诗论可以概括为诗与现实、"新的抒情"、新诗的文体特征、创作与鉴赏、传统与西方等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新诗理论
诗学品格
“新的抒情”
原文传递
对抗“古典”的背后——论穆旦诗歌的“传统性”
被引量:
5
5
作者
罗振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5,共7页
穆旦诗歌对抗“古典”的背后,依然有“古典”传统因子的强劲渗透和内在传承。它执着于“此岸”关怀,以别样的姿态“拥抱人民”,充满典型的中国情感和中国经验;它从未放弃对抒情性的坚守,并确立了知性化的“新的抒情”模式;它体现了诗人...
穆旦诗歌对抗“古典”的背后,依然有“古典”传统因子的强劲渗透和内在传承。它执着于“此岸”关怀,以别样的姿态“拥抱人民”,充满典型的中国情感和中国经验;它从未放弃对抒情性的坚守,并确立了知性化的“新的抒情”模式;它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形式感”的先在自觉,注重形式和语感,承继了传统诗歌的意象抒情方式,追求语言的含蓄凝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性
“新的抒情”
“形式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的抒情”与穆旦抗战时期的诗学主张
被引量:
1
1
作者
子张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41,共4页
文摘
"新的抒情"是40年代现代诗人穆旦提出的具有现代主义知性特征而又扎根于中国社会现实、极具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诗学主张。穆旦提出这一主张的现实依据源于他对抗战之于民族新生的强烈信念,其理论渊源直接来自欧美现代主义诗潮特别是T·S·艾略特诗学,间接来自17世纪玄学派诗学。"新的抒情"这一诗学主张的核心是以理性精神表现抗战时代的中国社会现实并鼓舞国民努力争取民族新生的光明前途。穆旦的诗学主张表明他对时代、社会、民族的责任意识和对现代诗艺术的高度自觉。
关键词
穆旦
诗学
新的抒情
理性精神
文体特征
Keywords
Mu
Dan
poetry
new
lyric
rational
spirit
styl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诗歌的“钢铁诗学”——读龚学敏的《钢的城》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学东
机构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78-8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xzw042)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SC12E030)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成都新诗史"成果
文摘
在这个钢筋铁骨的时代,龚学敏的第六本个人诗集《钢的城》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对"钢铁"的诗性规划,并由此呈现了当代诗歌"钢铁诗学",具有特别的意义。他从中国钢铁的源头展开的"钢铁之诗",回到了"钢铁本身",彰显出钢铁的柔性、温暖性、抒情性的一面。同时,在回到"钢铁本身"的"钢铁诗学"中,还张扬出一种浓烈的科技意识和理性精神,这为当代诗歌如何注入理性精神、科技意识的"新的抒情"走向,提供了一种新的诗学可能。
关键词
《钢的城》
钢铁之诗
钢铁诗学
新的抒情
Keywords
Steel
City
poem
of
steel
steel
poetics
new
lyric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曲新辞是拟乐府的基本入乐方式
3
作者
张哲俊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乐府的音乐文学体制"(15WYA005)
文摘
学术界普遍认为旧曲新辞是拟乐府的基本入乐方式,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是唯一的入乐方式,此说的依据是曹植的"依前曲,作新歌"。但实际上入乐方式并非只有一种,入乐方式与乐府类型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拟乐府的基本入乐方式是新曲新辞,旧曲新辞的入乐方式主要使用于雅乐拟乐府。拟乐府选择新曲新辞的入乐方式,是由拟乐府的俗乐性质决定的,曹操等人对俗水新声的偏爱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拟乐府
新曲
旧曲
新辞
入乐方式
Keywords
Mimetic
YueFu
new
music
Old
music
new
lyric
ways
of
arrangement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穆旦的新诗理论述评
4
作者
王波
机构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1年第1期93-96,共4页
文摘
尽管穆旦一生中谈诗的文字很少,但是在仅有的几篇评论以及写给友人的书信中,他对于新诗的看法与思考体现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诗学品格。穆旦的诗论可以概括为诗与现实、"新的抒情"、新诗的文体特征、创作与鉴赏、传统与西方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
穆旦
新诗理论
诗学品格
“新的抒情”
Keywords
Mu
Dan
the
new
poetry
theory
poetics
character
the
"
new
lyric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抗“古典”的背后——论穆旦诗歌的“传统性”
被引量:
5
5
作者
罗振亚
机构
南开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5,共7页
文摘
穆旦诗歌对抗“古典”的背后,依然有“古典”传统因子的强劲渗透和内在传承。它执着于“此岸”关怀,以别样的姿态“拥抱人民”,充满典型的中国情感和中国经验;它从未放弃对抒情性的坚守,并确立了知性化的“新的抒情”模式;它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形式感”的先在自觉,注重形式和语感,承继了传统诗歌的意象抒情方式,追求语言的含蓄凝练。
关键词
传统性
“新的抒情”
“形式感”
Keywords
Traditional
new
Style
of
lyric
Poetry
Formalizing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的抒情”与穆旦抗战时期的诗学主张
子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当代诗歌的“钢铁诗学”——读龚学敏的《钢的城》
王学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曲新辞是拟乐府的基本入乐方式
张哲俊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穆旦的新诗理论述评
王波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1
0
原文传递
5
对抗“古典”的背后——论穆旦诗歌的“传统性”
罗振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